踝關節扭傷怎麼處理

2021-01-19 張應鵬醫生

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關鍵之一,也是臨床工作中常見病多發病,如走下坡路、平路碰到小石塊或者踢球時踝關節鬆動且能作側方運動,此時踝關節容易發生扭傷,其中以內翻損傷最多見。

因此踝關節扭傷以後大部分都是外側腫脹,疼痛,一般疼痛都有固定的壓痛點,它位於踝關節的前外側。

為什麼踝關節扭傷容易扭傷這個位置?這和其解剖關係有關。人在走路時,足部是處於下垂狀態的,邁腿時如果前方有石塊等異物阻擋,足處於旋後位置並相對固定,此時前外方的韌帶就會承受不住拉力,出現拉傷或者斷裂。

圖中標號5/6就是被拉傷的韌帶位置

一旦拉傷以後如何處理呢?

一、自我處理:立即停止走動,讓受傷部位靜止休息,減少進一步損傷;條件允許立刻進行冷敷,減輕炎症反應和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抑制腫脹。每次 20-30 分鐘,2小時一次,注意不要直接將冰塊敷在患處,可用毛巾包裹冰塊,以免凍傷。冰敷僅限傷後48小時內。

二、就醫:選擇就近骨科就診,必要時可拍片排除骨折。單純的踝關節扭傷一般很少伴有骨折,建議通過石膏託制動治療。石膏託具有限制關節活動,存進組織消腫及快速恢復功能,一般石膏託固定時間為3-4周。在石膏託固定期間,要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存進消腫,可以口服非甾體類消炎藥止痛,中成藥活血化瘀。

三、恢復:一般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固定,斷裂的韌帶會得到修復,這時候就需要功能鍛鍊來恢復功能。包括正常行走鍛鍊和肌肉力量鍛鍊,包括提跟、活動鍛鍊,活動鍛鍊指的是勾腳、提跟,即腳跟傾斜,以鍛鍊踝關節和後腓腸肌周圍肌肉組織的肌肉力量。

還有一部分患者扭傷很嚴重,伴有骨折,或者韌帶完全撕裂,單純保守治療,用石膏託制動不能夠修復,這一類患者就需要手術治療。要是不進行手術,韌帶不能癒合就會造成踝關節穩定性下降,在走凹凸不平路面時會很容易再次扭傷踝關節。反覆的習慣性扭傷,會加速踝關節退變,造成過早的處理踝關節退變性關節炎,形成慢性疼痛,降低生活治療。

踝關節韌帶手術目前可以通過微創小切口修復或者重建進行,也可以通過關節鏡下修復。

一般2cm一下小切口就可以完成手術

手術以後也同樣需要使用石膏託進行固定,固定時間和功能鍛鍊方法和保守相同。相比較於保守治療,手術能夠更好的修復斷裂韌帶,能夠得到更好的預後效果。

相關焦點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很重要!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很重要!這樣處理很重要!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損傷,佔所有踝關節損傷的75%左右,多發於運動、爬山、行走於不平坦道路的時候,穿著高跟鞋也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會出現紅腫熱痛和壓痛等情況。
  • 肌貼之踝關節扭傷處理
    肌貼之踝關節扭傷的處理
  • 踝關節扭傷別著急,學會如何自我處理
    在所有的運動損傷中,踝關節扭傷的比例是最高的,佔了20~40%,因為每個人一生中至少有1次踝扭傷,向大眾介紹踝關節扭傷後的自我處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踝關節扭傷後最流行的兩個處理原則: POLICE原則 RICE原則
  • 踝關節扭傷應該怎麼辦?不同的時期處理方法也不同
    踝關節扭傷可以說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有些人可能偶爾會發生踝關節扭傷,但是有部分人是經常扭傷的。這些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的人可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腳踝關節如此不同。那麼,為什麼有的人的踝關節容易扭傷?踝關節扭傷是關節、韌帶損傷中發病率比較高的。
  • 踝關節扭傷後的正確處理與康復,趕快收藏!
    2021年康復考試課程早買優惠  邵靜嫻 冉冉運動康復 ID rrfitness  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不僅是運動員最常見的損傷,在普通人群中也是發生率較高的損傷,其中85%為外側損傷,多見於患者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下樓梯、跑步、運動中跳躍落地時,踝關節蹠屈位
  • 意外損傷的急性處理?帶你了解踝關節扭傷的康復
    生活中一不小心就受傷的情況太多了,肌肉拉傷、腳踝扭傷、肩關節損傷等,最常見的軟組織損傷分別是扭傷與拉傷。那麼如何分辨何為扭傷?何為拉傷呢?出現扭傷和拉傷後該怎麼進行處理,在傷後及時做好康復呢?首先我們要學會分別損傷類型,才能更好的進行後續的康復處理。扭傷指的是發生在關節處,受到突然外力撞擊或是過大的力量,導致連接骨頭處的韌帶出現損傷。
  • 踝關節扭傷的處理及康復
    在大多數扭傷中,最常見的就是距腓前韌帶撕裂,其次是跟腓韌帶撕裂。急性期應該在崴腳後及時冰敷,並用纏帶進行纏繞加壓,休息時可用枕頭或其他物體將受傷腳架高,當然要時時注意防止碰撞,避免二次受傷。如果特別疼痛,感覺很嚴重要及時看醫生。在受傷4天左右以後,可在保護條件下根據可忍受疼痛範圍內進行活動,但要避免過度地施加壓力,並可進行適當按揉和熱敷。
  • 踝關節扭傷,早期應該怎麼處理?
    踝關節扭傷通常都是由於走路不小心踩空或者是上下樓梯不小心扭到或者是做劇烈運動的時候,例如是打籃球,踢足球等情況不小心受傷而導致的情況。一般都會出現踝關節外側副韌帶的不同程度的撕裂傷。
  • 崴腳可不是小事 四個步驟正確處理踝關節扭傷
    然而崴腳,也就是踝關節扭傷,可能嚴重傷害踝關節的韌帶和軟骨,甚至出現骨折,需要手術治療。那麼,為什麼會崴腳,我們又應該怎樣正確處理踝關節扭傷呢?尤其在穿高跟鞋、下樓梯、跑跳運動等場景中,這時踝關節的穩定性較差,扭傷也就更容易發生。   牢記四步處理法   大家在生活中可能都碰到過崴腳的情況,許多人覺得休息一下就沒事了,或者隨意活動踝關節。然而這些做法並不正確,甚至可能加重踝關節的損傷。踝關節扭傷屬於急性運動損傷,處理時也適用「休息、冰敷、加壓、抬高」的四步處理法。
  • 如何應對急性踝關節扭傷?處理對了才能降低損傷
    扭傷屬於突發性急性損傷,多發於踝關節處。踝關節扭傷在多數人眼裡只是輕微的損傷,無需大驚小怪,因而大多對傷口的處理草草了之,但這種做法實則是會給傷口留下很大的隱患的,因而在損傷出現時,及時的處理以及治療不可或缺,但如何做好才是重點。那麼當踝關節意外扭傷時,如何應對才是正確的?
  • 急性踝關節扭傷應當這樣處理!|踝關節|崴腳|...
    踝關節扭傷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損傷,俗稱「崴腳」。(那感覺非常酸爽)尤其路面不平、穿高跟鞋或厚底鞋時更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崴腳」後千萬不要認為忍一忍就過去了,不當處理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有研究顯示,在骨科急診、足踝外科專病門診的患者中,踝關節扭傷的病人可能高達20%。老百姓通常把踝關節扭傷叫做「崴腳」。「崴」的這一動作通常指的是醫學上講的踝關節內翻(如圖所示),因此大多數人「崴腳」後都出現外側的腫脹和疼痛, 部分可能合併內側的腫脹和疼痛。01踝關節扭傷後是否要就醫?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相比較而言,人類踝關節扭傷的機率和嚴重性都比其他動物要高得多。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在關節及韌帶損傷中是發病率最高的疾病。踝關節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也就是說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踝關節的穩定性對於日常的活動和體育運動的正常進行起重要的作用。踝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都屬於踝關節扭傷的範疇。
  • 踝關節易扭傷怎麼辦?正確的急救處理辦法了解一下
    在一些球類運動項目中,跑跳走等動作不可減免,而這些動作的發生少不了踝關節的輔助,但由於踝關節的自身特性,關節容易出現內翻,而這種異常活動即為常說的崴腳。崴腳不單單是在運動中容易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多發,因而崴腳急救知識屬於基本常識,值得了解。
  • 崴腳——踝關節扭傷
    崴腳——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就是我們俗稱的崴腳,是指在行走或運動的過程中,踝關節因一次活動超過其正常活動度(過度內翻或外翻),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韌帶、肌腱、關節囊等發生損傷,損傷後常引起局部毛細血管的斷裂和出血,出現皮下瘀斑、青紫、疼痛、行走不便等, 發生率最高的是運動損傷。
  • 海慈專家:崴腳(踝關節扭傷)的幾個誤區和正確處理方法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在關節及韌帶損傷中是發病率最高的疾病。踝關節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也就是說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運動中崴了腳(踝關節扭傷)怎麼辦?發生踝關節扭傷後,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活動活動腳腕,若沒有疼痛或只是輕微疼痛,就不在意了;甚至有人認為扭到腳踝只是小傷,熱敷或用繃帶包紮下就好了。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創傷骨科主治醫師臧成告訴你,這種處理方式是錯誤的。
  • 盤點急性踝關節扭傷5大處理原則,你會選擇誰?
    急性踝關節扭傷(Acute ankle sprains AAS) 是骨科常見病、多發病,在所有運動損傷中所佔比例約30%。在美國每天約有 2.3萬例患者遭受這類損傷,且有相關文獻指出在急性踝關節扭傷的傷者中遺留復發性扭傷的比例高達61%。
  • 踝關節扭傷的康復治療
    檢 查在懷疑踝關節存在Ⅱ型和Ⅲ型扭傷時應當進行X線片檢查,排除骨折。Ottawa法則和Bernese踝關節規則專門幫助臨床醫生決定是否對踝關節進行X線片檢查的標準。踝關節扭傷的康復治療1、急性踝關節扭傷的復原訓練目標應注重的是縮短發炎過程、減少疼痛、促進修復和重塑膠原纖維。建議傷後24小時內(組織出血停止),使用POLICE原則:(Protect):使用踝關節固定器或輔助裝置減輕壓力和疼痛,以防二次損傷。
  • 踝關節扭傷很常見,RICE原則得牢記
    踝關節扭傷是運動損傷的一種。這種運動損傷很常見。不管是在運動時,還是在日常生活中,踝關節扭傷都是會發生的。可能有些人對踝關節損傷的發生率所疑惑吧!那麼,踝關節扭傷發生率高嗎?踝關節扭傷在關節、韌帶損傷中,發生率的很高的。
  • 軟組織貼扎技術在踝關節扭傷方面的應用
    其主要機制是通過機械支持,增強本體感覺和限制關節活動度,使踝關節穩定性提高。Verhagen等對大量文獻進行綜述後得出結論,運用踝關節貼扎技術不但能降低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還會減輕踝關節扭傷的嚴重程度。Olmsted 等對文獻進行分析後發現,應用預防性貼扎可以有效預防踝關節扭傷,且應用於有踝關節扭傷史者較無扭傷史者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