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傷很常見,RICE原則得牢記

2020-12-23 骨科王健醫生

踝關節扭傷是運動損傷的一種。這種運動損傷很常見。不管是在運動時,還是在日常生活中,踝關節扭傷都是會發生的。可能有些人對踝關節損傷的發生率所疑惑吧!那麼,踝關節扭傷發生率高嗎?

踝關節扭傷在關節、韌帶損傷中,發生率的很高的。踝關節是負重關節,承受的壓力很大。如果踝關節的穩定性不好,在活動時,就很容易早晨踝關節扭傷。踝關節的穩定性的好壞,關係到日常的活動和體育運動是否能正常進行。一旦發生踝關節扭傷,需要儘早進行正規的治療,否則將會導致扭傷發生率增大。平時也需要做好預防踝關節扭傷的措施,避免正常生活受到影響。

在治療踝關節扭傷前,可以先按照RICE原則進行處理,即免除踝關節的負重、冰敷、加壓包紮、抬高患肢。

對於傷情較輕的患者,進行保守治療即可,先包紮固定一段時間,再進行康復訓練。在固定期間,患者儘可能不要活動患肢,在拆除石膏或者支具後,馬上進行康復訓練。為了能儘快恢復踝關節的功能以及防止肌肉萎縮、關節粘連情況的發生,進行康復訓練是有必要的。

對於傷情嚴重的患者,需要進行手術。通過一些手術方法來修復韌帶,從而避免因踝關節不穩而導致扭傷頻繁發生。術後仍需進行石膏固定以及康復訓練。石膏固定的時間是一個月左右。一般在術後半年左右,患者已經可以進行體育活動了。

單純內踝韌帶損傷比較少見,這類患者受傷部位的處理方法是固定以及康復訓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時應將踝關節固定於輕度內翻中立位。固定的時間以及恢復的時間和傷情較輕的患者的是一樣的。若是內踝韌帶損傷且伴有骨折或者其他韌帶損傷,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踝關節扭傷會影響到日常活動的進行,所以若能及早做好預防措施,早預防為好。由於踝關節扭傷一般是由於意外導致的,所以沒有具體的預防踝關節扭傷發生的方法。但是,增強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以及在進行高危運動時佩戴合適的護具、熟悉掌握活動的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起到預防踝關節扭傷發生以及降低發生率的作用的。

總結一下,踝關節扭傷發生率比較高,一旦發生扭傷,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平時也需要做好預防措施。

相關焦點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很重要!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損傷,佔所有踝關節損傷的75%左右,多發於運動、爬山、行走於不平坦道路的時候,穿著高跟鞋也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會出現紅腫熱痛和壓痛等情況。然而,很多人認為崴腳是小事,不需要處理,忍一忍就好,往往錯過了最佳的處理時機,甚至導致韌帶鬆弛,出現習慣性崴腳、慢性疼痛等後遺症。
  • 踝關節扭傷如何康復最有效?
    幾十年來,我們一直把RICE原則灌輸給每個足踝扭傷者,即休息(rice)、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並在休息4-6周後當你的受傷腳踝終於開始感覺好點了才能夠開始正常活動。雖然RICE原則對受傷後即刻的治療有幫助,但踝關節扭傷有更好的治療選項和康複方案。踝關節內翻扭傷時發生了什麼?
  • 踝關節扭傷常見問題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醫學上稱為「踝關節外側韌帶撕裂」,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2、足踝扭傷應該冰敷還是熱敷?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相比較而言,人類踝關節扭傷的機率和嚴重性都比其他動物要高得多。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在關節及韌帶損傷中是發病率最高的疾病。踝關節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也就是說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踝關節的穩定性對於日常的活動和體育運動的正常進行起重要的作用。踝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都屬於踝關節扭傷的範疇。
  • 踝關節扭傷常見問題|踝關節|腓韌帶|扭傷|肌腱|血腫|功能|-健康界
    文章轉載自:足踝醫家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醫學上稱為「踝關節外側韌帶撕裂」,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1、足踝扭傷如何固定?  初期制動可以防止損傷進一步加重,以及提供穩定的環境,促進損傷組織修復。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澎湃號·湃客 原創 掌健識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做健康的傳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長日常生活中踝關節扭傷很常見
  • 踝關節扭傷別著急,學會如何自我處理
    在所有的運動損傷中,踝關節扭傷的比例是最高的,佔了20~40%,因為每個人一生中至少有1次踝扭傷,向大眾介紹踝關節扭傷後的自我處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踝關節扭傷後最流行的兩個處理原則: POLICE原則 RICE原則
  • 盤點急性踝關節扭傷5大處理原則,你會選擇誰?
    急性踝關節扭傷(Acute ankle sprains AAS) 是骨科常見病、多發病,在所有運動損傷中所佔比例約30%。在美國每天約有 2.3萬例患者遭受這類損傷,且有相關文獻指出在急性踝關節扭傷的傷者中遺留復發性扭傷的比例高達61%。
  • 踝關節扭傷的康復治療
    檢 查在懷疑踝關節存在Ⅱ型和Ⅲ型扭傷時應當進行X線片檢查,排除骨折。Ottawa法則和Bernese踝關節規則專門幫助臨床醫生決定是否對踝關節進行X線片檢查的標準。1、Ottawa法則 --足踝關節X線片檢查的指導原則對於足、踝的鈍性損傷,為減少病人等候的時間,以及不必要的射線暴露,在1990年加拿大Ottawa的學者們提出了適用於18歲或以上病人的Ottawa法則。
  • 踝關節扭傷 這五步做起來
    雨水頻頻,路面溼滑,創傷骨科門診來了很多踝關節扭傷的患者。南方醫院創傷骨科主治醫師蔣桂勇提醒,關於崴腳後的處理,有不少常見的坑應該避開。常見的擦藥油、熱敷、按摩等做法都是錯誤的。蔣桂勇說,其實踝關節扭傷後早期往往伴隨有周邊軟組織血管的損傷,如果採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只會促進組織繼續出血,加重腫脹情況。因此,熱敷、擦藥油都是不妥的。
  • 腳踝扭傷之後的「R·I·C·E」原則,你知道嗎?
    由於踝關節具有獨特的解剖學特點,因此扭傷時通常是足踝部向內側扭傷,即內翻扭傷或旋後扭傷,很容易造成踝關節的外側韌帶的撕裂。踝關節扭傷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佔所有運動損傷的16%~21%,佔到籃球相關運動損傷的45%。在籃球運動中經常可以看到運動員因為踝關節扭傷而退場,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 醫案分享丨針灸治療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甚至可以說是下肢損傷中最常見的損傷,好發於運動人群,如果是籃球愛好者大約有40%機率會崴腳,而足球運動大約有20%的機率發生崴腳,就連日常的跑步,如果身體運動功能普通,平衡功能較差也可能有高達20%的機率崴腳。我們平時可能都知道可以先冰敷患部,可以減輕局部腫痛,但其實針刺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越早介入治療,效果越好。
  • 崴腳可不是小事 四個步驟正確處理踝關節扭傷
    正因為崴腳如此常見,生活中很多人覺得這是件小事,休息一下或者活動一下就好。然而崴腳,也就是踝關節扭傷,可能嚴重傷害踝關節的韌帶和軟骨,甚至出現骨折,需要手術治療。那麼,為什麼會崴腳,我們又應該怎樣正確處理踝關節扭傷呢?
  • 踝關節扭傷後的正確處理與康復,趕快收藏!
    2021年康復考試課程早買優惠  邵靜嫻 冉冉運動康復 ID rrfitness  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不僅是運動員最常見的損傷,在普通人群中也是發生率較高的損傷,其中85%為外側損傷,多見於患者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下樓梯、跑步、運動中跳躍落地時,踝關節蹠屈位
  • 最常見的人類關節損傷——踝關節扭傷手術恢復情況超乎您的想像
    其中踝關節的運動損傷非常多見。尤其是踝關節的韌帶損傷(Injury of ligament),在所有關節韌帶損傷中佔第一位。而且,它可以發生在任何種類、任何形式的踝關節運動中,但主要來源於扭傷(Twist of ankle)。
  • 帶你了解踝關節扭傷的康復
    生活中一不小心就受傷的情況太多了,肌肉拉傷、腳踝扭傷、肩關節損傷等,最常見的軟組織損傷分別是扭傷與拉傷。那麼如何分辨何為扭傷?何為拉傷呢?出現扭傷和拉傷後該怎麼進行處理,在傷後及時做好康復呢?首先我們要學會分別損傷類型,才能更好的進行後續的康復處理。扭傷指的是發生在關節處,受到突然外力撞擊或是過大的力量,導致連接骨頭處的韌帶出現損傷。
  • 踝關節扭傷「沒什麼大不了」?小心被扭傷後遺症坑!
    踝關節扭傷是很常見的一種病,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過踝扭傷,但多數人誤區在於:腳脖子扭一下沒什麼大不了的, 又沒有骨折。
  • 軟組織貼扎技術在踝關節扭傷方面的應用
    如何預防踝關節扭傷歷來是學術界研究的重點,貼扎技術是公認的預防踝關節扭傷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機制是通過機械支持,增強本體感覺和限制關節活動度,使踝關節穩定性提高。Verhagen等對大量文獻進行綜述後得出結論,運用踝關節貼扎技術不但能降低踝關節扭傷的發生率,還會減輕踝關節扭傷的嚴重程度。Olmsted 等對文獻進行分析後發現,應用預防性貼扎可以有效預防踝關節扭傷,且應用於有踝關節扭傷史者較無扭傷史者更加有效。
  • 腳扭傷了怎麼辦?正確處理,要牢記這個原則
    對待急性韌帶損傷,與所有的急性運動損傷一樣,初步處理原則是上述的「RICE」原則,在判斷損傷的嚴重程度、病人的職業與要求後,可分別進行康復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如果我們在扭傷腳後,並沒有得到及時的診療,拖了一段時間後,可能會覺得傷處也不是很痛了,也能慢慢走路了;再過段時間,也能跑跳了,只是在走不平路時覺得腳發軟,每年可能還會扭傷一兩次。這時我們往往認為,傷已經好了,沒事了,不必去看醫生了。
  • 踝關節扭傷你需要知道的事(運動醫學最新指南)
    踝關節扭傷通常指累及踝關節的創傷性軟組織損傷,也就是大家俗稱的 「崴腳」。據統計,有70%的人群在一生中都經歷過崴腳的折磨。在體育活動中最常見的損傷,籃球和足球運動中崴腳機率高達40%和20%。如果處理不及時或不恰當,20-40%患者將發展為慢性踝關節不穩,嚴重影響人們的行走、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