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傷後的正確處理與康復,趕快收藏!

2021-01-19 網易

  2021年康復考試課程早買優惠

  邵靜嫻 冉冉運動康復 ID rrfitness

  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不僅是運動員最常見的損傷,在普通人群中也是發生率較高的損傷,其中85%為外側損傷,多見於患者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下樓梯、跑步、運動中跳躍落地時,踝關節蹠屈位,足突然內側翻轉,導致踝關節外側韌帶受到強烈的牽拉作用所致。

  

  由於暴力大小不同,其損傷程度也不同,但能夠確定的是,在扭傷中外側距腓前韌帶受到100%的牽拉和損傷,跟腓韌帶損傷發生率為50-75%,距腓後韌帶損傷率低於10%,嚴重的可見骨折和神經損傷。

  踝關節損傷分級:

  

  研究支持I度和Ⅱ度踝關節扭傷進行康復訓練等保守療法,關於III度損傷的治療存在一些爭議,但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仍推薦保守治療。研究表明,手術治療的長期效果不比保守治療更好,但手術介入被認為可以減少韌帶的再次損傷發生率並縮短運動員重返賽場時間。

  

  踝關節扭傷後,絕大多數患者不能做正確的處理,導致40%的患者出現慢性踝關節不穩,即反覆扭傷,踝關節首次損傷後一年內再次損傷風險是之前的2倍以上,且15%的患者進展為踝關節骨性關節炎,因此踝關節損傷後康復十分重要。

  踝關節損傷後的正確處理

  1、排除骨折

  在康復前首先需要排除骨折,因此,是否需要拍X光很重要,Stiell等人提出的「渥太華腳踝規則」,通過對四個常見骨折區的觸診以初步判斷有無骨折。下圖為骨壓痛必須檢查的確切區域,若出現以下三點任何一種情況,建議X射線檢查以確定是否骨折:

  1)外踝尖及腓骨後緣至以上6釐米有骨壓痛;

  2)內踝尖及脛骨後緣至以上6釐米有骨壓痛;

  3)損傷後無法負重行走四步。

  

  

  渥太華踝關節規則在外傷後48小時內使用,敏感性為99.6%,其同樣適用於一歲以上兒童。

  2、急性損傷處理(POLICE原則)

  排除骨折後,即可明確踝關節損傷為軟組織。對急性軟組織損傷的處理工作,建議傷後24小時內(組織出血停止),使用POICE原則:

  P-protection:儘可能保護腕部損傷部位,以防造成二次損傷。

  O-optimal loading:踝關節中立位制動休息,但休息不等於完全制動。長期局部不活動,很容易降低神經控制能力,導致二次損傷,應該進行一些有意識踝關節活動,給予下肢適當的負荷和被動活動,不僅有利於減輕腫脹,還得以維持下肢的神經肌肉功能。

  

  I-ice: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縮,減輕充血,達到止痛、消腫的目的,根據損傷程度和腫脹情況使用3到7天的冷凍療法處理踝關節扭傷。將冰或冰袋敷在受傷處(使用輕薄毛巾或紗布覆蓋皮膚),並定時檢查傷處,避免凍傷。大多數研究採用的是每兩小時20分鐘冷療,或清醒時每兩小時10分鐘冷療、10分鐘休息、10分鐘冷療的間歇性冷療方案。

  

  C-compression使用護具或繃帶向心性加壓包紮踝關節,可減少關節活動,加速水腫和出血吸收。但需注意不能包紮過緊,以免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如果發現腳趾末端出現皮膚顏色蒼白、發冷,需要即刻拆去。對於嚴重的二度或三度扭傷,使用固定夾板進行5-10天的固定,之後改為功能性護具,並使用2至3周拐杖進行訓練,配合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口服對乙醯氨基酚或阿片類藥物以減輕疼痛。

  E-elevation將患側下肢抬高,儘可能高於心臟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進血液回流和腫脹消除。

  

  3、康復訓練

  1)被動關節活動度訓練(損傷後1周內):

  1-3天,使用上述POLOCE原則,當腫脹和疼痛得到控制後,3天後開始伸展運動,使用長毛巾纏住足的前1/3—1/2,保持膝關節伸直,在疼痛範圍內,利用上肢力量向身體方向牽拉,保持15-30秒/次,10次/組。

  

  2)護踝保護下負重訓練(1-8周):

  重心轉移訓練:雙腳站立,無痛狀態下逐漸將重心轉移到患側,15-20次/組,3-4組。當患側可以完全負重時,過渡到平地上的步行訓練,每天進行3-5個循環。

  

  3)護踝保護下功能訓練(2個月-1年):

  踝關節扭傷的後期康復應以本體感受訓練和肌力訓練為重點。研究證明,將這些運動結合起來可以有效地減少運動員未來的踝關節損傷以及膝關節、膕繩肌和其他下肢損傷,所有在踝關節扭傷後重返運動的運動員都應參加神經肌肉訓練計劃,在運動中或物理檢查中出現不穩定的非運動員患者也應參加。

  本體感覺訓練及進階訓練:

  以下為摘自美國運動醫學雜誌推薦的踝關節損傷後的本體感覺訓練及進階方式。

  A. 單腿站立平衡訓練,患腿(受傷腿)微屈支撐,健側腿(健康腿)膝關節屈曲抬離地面,保持骨盆中正,保持身體穩定,20-30秒/次,10次/組;

  

  B. 單腿站立平衡訓練,患腿(受傷腿)微屈支撐,健側腿(健康腿)同時屈曲抬離地面呈90度,膝蓋和腳尖正對前方,膝蓋不要外展或者內旋,保持身體穩定,20-30秒/次,10次/組;

  

  C. 單腿平衡拋接球,10-12次/組,2-3組;

  D. 單腿站立於軟墊或平衡板上拋接球,10-12次/組,2-3組;

  力量訓練:使用彈力帶加強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下圖依次為踝關節背屈(勾腳)、蹠屈(下壓)、外翻三個方向動作。每個動作儘量在無痛情況下做到全範圍,8-10次/組,3-4組。(重點訓練外翻動作)

  

  

  

  ①快速伸縮協調訓練:

  立定蹲跳:以蹲姿開始,輕跳落地,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不要內扣或內翻,控制下蹲角度(小於90°),10-12次/組,2-3組。

  

  剪刀跳:以弓步姿勢開始,雙腿交替前後跳,注意保持上身挺直,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切勿引起任何下肢疼痛或不適,量力而行,建議10-16次/組,2-3組。

  

  點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踝關節扭傷的處理及康復
    在大多數扭傷中,最常見的就是距腓前韌帶撕裂,其次是跟腓韌帶撕裂。急性期應該在崴腳後及時冰敷,並用纏帶進行纏繞加壓,休息時可用枕頭或其他物體將受傷腳架高,當然要時時注意防止碰撞,避免二次受傷。如果特別疼痛,感覺很嚴重要及時看醫生。在受傷4天左右以後,可在保護條件下根據可忍受疼痛範圍內進行活動,但要避免過度地施加壓力,並可進行適當按揉和熱敷。
  • 崴腳可不是小事 四個步驟正確處理踝關節扭傷
    然而崴腳,也就是踝關節扭傷,可能嚴重傷害踝關節的韌帶和軟骨,甚至出現骨折,需要手術治療。那麼,為什麼會崴腳,我們又應該怎樣正確處理踝關節扭傷呢?尤其在穿高跟鞋、下樓梯、跑跳運動等場景中,這時踝關節的穩定性較差,扭傷也就更容易發生。   牢記四步處理法   大家在生活中可能都碰到過崴腳的情況,許多人覺得休息一下就沒事了,或者隨意活動踝關節。然而這些做法並不正確,甚至可能加重踝關節的損傷。踝關節扭傷屬於急性運動損傷,處理時也適用「休息、冰敷、加壓、抬高」的四步處理法。
  • 意外損傷的急性處理?帶你了解踝關節扭傷的康復
    生活中一不小心就受傷的情況太多了,肌肉拉傷、腳踝扭傷、肩關節損傷等,最常見的軟組織損傷分別是扭傷與拉傷。那麼如何分辨何為扭傷?何為拉傷呢?出現扭傷和拉傷後該怎麼進行處理,在傷後及時做好康復呢?首先我們要學會分別損傷類型,才能更好的進行後續的康復處理。扭傷指的是發生在關節處,受到突然外力撞擊或是過大的力量,導致連接骨頭處的韌帶出現損傷。
  • 踝關節扭傷康復學問大
    踝關節損傷後,需要注意的非結構性損傷的恢復問題:一、踝關節扭傷後,需注意平衡缺陷 目前的研究顯示,踝關節不穩定的患者動態平衡可能存在異常。例如,患者在單腿跳躍時,傷側腿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獲得平衡。此外,患者還會有雙側的重心動搖增加。這意味著,踝關節不穩定的患者可能還存在中樞的平衡異常。因此,對於平衡功能的訓練應該被列為踝關節扭傷的康復治療計劃之中。
  • 踝關節扭傷的康復治療
    ,一隻手握住跟骨使踝關節處於中立位,另一隻手在矢狀位施力(如箭頭所示),擠壓中足和後足。踝關節扭傷的康復治療1、急性踝關節扭傷的復原訓練目標應注重的是縮短發炎過程、減少疼痛、促進修復和重塑膠原纖維。建議傷後24小時內(組織出血停止),使用POLICE原則:(Protect):使用踝關節固定器或輔助裝置減輕壓力和疼痛,以防二次損傷。
  • 踝關節易扭傷怎麼辦?正確的急救處理辦法了解一下
    當腳踝突發扭傷時,首先,患者應立即停止患處的進一步活動,以免損傷加劇。同時及時對患處傷情進行察看,並對損傷程度作出判斷,以決定下一步該如何處理。如果是輕度扭傷的話,通常只是傷及軟組織,則接下來可以按一般扭傷的方法對患處進行下一步處理,但若是重度扭傷,甚至引發骨折的話,此時已經不單單是軟組織損傷那麼簡單了,因而一般的處理方法不再奏效,最保險的做法是固定患處並及時就醫。
  • 踝關節反覆扭傷,更應注意及時治療及康復訓練
    在運動時或者穿著高跟鞋走路的時候,難免會發生踝關節扭傷。可能有些人覺得扭傷是小傷,對腳踝的傷害的小的,等其好了就沒事了。但是一旦發生踝關節扭傷,不進行及時的處理,就可能會導致踝關節反覆扭傷。一旦發生踝關節扭傷,就增加了下次發生扭傷的機率,導致踝關節反覆扭傷。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發生扭傷時需要馬上進行處理或者送往醫院檢查治療。若是及時送往醫院,則需要先進行檢查,可以先拍片,拍片只是初步診斷。要想了解受傷部位的具體情況,還需要核磁共振來檢查確診。拍片只能確定是否骨折,而核磁共振檢查則可以知道關節囊、韌帶等軟組織結構是否有損傷。
  • 踝關節扭傷如何康復最有效?
    並在休息4-6周後當你的受傷腳踝終於開始感覺好點了才能夠開始正常活動。雖然RICE原則對受傷後即刻的治療有幫助,但踝關節扭傷有更好的治療選項和康複方案。踝關節內翻扭傷時發生了什麼?內翻扭傷是踝關節最常見的損傷類型。扭傷時腳背向下摺疊,腳底朝向另一側足踝扭轉。在內翻扭傷過程中,足踝外側韌帶被拉長,穩定足跟的肌肉變得抑制和軟弱。
  • 崴腳後的正確處理方法與康復圖鑑
    據相關數據統計: 踝關節扭傷的患者中有40%會發展成為習慣性崴腳; 踝關節扭傷的復發率為42%; 約有47%的踝關節扭傷患者報告在相同的踝關節發生重複性扭傷;在運動員人群中更為可怕正確的做法: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制動處理。錯誤2立即局部熱敷,這是非常錯誤的!熱敷會擴張血管,加速局部出血和腫脹。正確的做法:立即冷敷。
  • 踝關節扭傷別著急,學會如何自我處理
    在所有的運動損傷中,踝關節扭傷的比例是最高的,佔了20~40%,因為每個人一生中至少有1次踝扭傷,向大眾介紹踝關節扭傷後的自我處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踝關節扭傷後最流行的兩個處理原則: POLICE原則 RICE原則
  • 踝關節韌帶損傷的急性處理和康復指南
    距骨的鞍型關節面前寬後窄,背伸時較寬處進入踝穴,蹠屈時較窄部進入踝穴,所以踝關節在蹠屈位稍鬆動,其解剖和生理特點決定踝關節在蹠屈時比較容易發生內翻外翻扭傷。又因為踝關節外踝腓骨較長踝穴較深而內踝脛骨較短踝穴較淺,故踝關節更易發生內翻扭傷,外踝韌帶包括距腓前韌帶及跟腓韌帶的損傷更常見。踝關節外翻扭傷雖不易發生,一旦出現卻很嚴重。如發生斷裂一般都會引起踝關節不穩,且多同時合併其他韌帶損傷和骨折。
  • 崴腳——踝關節扭傷
    崴腳——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就是我們俗稱的崴腳,是指在行走或運動的過程中,踝關節因一次活動超過其正常活動度(過度內翻或外翻),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韌帶、肌腱、關節囊等發生損傷,損傷後常引起局部毛細血管的斷裂和出血,出現皮下瘀斑、青紫、疼痛、行走不便等, 發生率最高的是運動損傷。
  • 踝關節扭傷怎麼處理
    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關鍵之一,也是臨床工作中常見病多發病,如走下坡路、平路碰到小石塊或者踢球時踝關節鬆動且能作側方運動,此時踝關節容易發生扭傷,其中以內翻損傷最多見。因此踝關節扭傷以後大部分都是外側腫脹,疼痛,一般疼痛都有固定的壓痛點,它位於踝關節的前外側。
  • 「運動康復科普」踝關節扭傷後的康復訓練程序
    踝關節扭傷之後應該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如果受傷情況不是很嚴重的話,大部分人在踝關節受傷三天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康復訓練了。2007年的一項研究對102名踝關節扭傷的患者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在接受監督鍛鍊一年後,他們的康復情況與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進行家庭鍛鍊的標準護理相比並沒有太大區別。一定要和醫生及時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 腳扭傷的正確處理方法!關鍵時刻用得上!
    急性扭傷腳在日常生活時有發生。一般扭傷時,局部會發生關節腫脹、疼痛,嚴重甚至造成骨折。可是扭傷後該怎么正確處理,就可能會問倒許多人了。如果對踝關節扭傷的急救措施不了解,或者使用了錯誤的方法,甚至會加大腳扭傷部位的嚴重程度。那麼今天的節目,我們邀請到了寧德市醫院骨科的王小勇醫生,教大家如何正確處理扭傷。
  • 盤點急性踝關節扭傷5大處理原則,你會選擇誰?
    而在中國,隨著各類多樣化室內外運動的迅速興起,每天每萬人中就有一人發生急性踝關節扭傷。在這種形式下,急性踝關節扭傷的處理原則也在不斷發展進化!後來很多學者認為RICE原則僅是踝關節扭傷或拉傷後急救的推薦措施,而非臨床治療上的處理原則,因此近些年出現了新的治療觀點。
  • 腳踝扭傷--正確的處理方法
    相信,打籃球的愛好者們,都遇到過腳扭傷。(扭柴)。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這種痛。但是你又知不知道腳踝扭傷之後的正確處理方法呢?是直接休息一會就一拐一拐的回家?回家後讓腳慢慢的恢復呢?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何為腳踝扭傷:         踝關節扭傷是最高發的運動損傷,約佔所有運動損傷的40%。踝關節由脛骨腓骨遠端和距骨構成。
  • 扭傷後如何處理 關節扭傷後如何正確處理
    生活中我們常會出現關節扭傷的情況,關節扭傷也會造成我們極大的疼痛感,以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那麼扭傷後如何處理呢,扭傷後冰敷有用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節扭傷如何處理吧。扭傷就是指關節的不正確運動致使我們的軟組織發生損傷,而這些運動常常是那些超出我們關節活動範圍的動作,扭傷後我們的扭傷部位也常常會出現疼痛,腫脹,發紫的情況出現。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很重要!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很重要!這樣處理很重要!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損傷,佔所有踝關節損傷的75%左右,多發於運動、爬山、行走於不平坦道路的時候,穿著高跟鞋也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會出現紅腫熱痛和壓痛等情況。
  • 海慈專家:崴腳(踝關節扭傷)的幾個誤區和正確處理方法
    發生踝關節扭傷後,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活動活動腳腕,若沒有疼痛或只是輕微疼痛,就不在意了;甚至有人認為扭到腳踝只是小傷,熱敷或用繃帶包紮下就好了。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創傷骨科主治醫師臧成告訴你,這種處理方式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