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了可怎麼辦?急性踝關節扭傷應當這樣處理!|踝關節|崴腳|...

2021-01-10 健康界

踝關節扭傷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損傷,俗稱「崴腳」。(那感覺非常酸爽)

尤其路面不平、穿高跟鞋或厚底鞋時更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

「崴腳」後千萬不要認為忍一忍就過去了,不當處理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找準「姿勢」

 

受傷後不要隨意活動,取坐位或臥位。同時把足部墊高,利於靜脈回流,減輕腫脹和疼痛。

用繃帶、三角巾等布料加壓包紮踝關節周圍。也可以用寬膠布從足底向踝關節及足背部粘貼、固定踝關節,以減少活動度。

無論包紮或用膠布粘貼,均應使受傷的外踝形成足外翻或受傷的內踝形成足內翻,減輕對受傷的副韌帶或肌肉的牽拉,避免加重損傷。

如已發生或懷疑發生骨折,應選用兩塊長約30釐米的木板或硬紙板分別放在受傷部位的內外兩側,並在受傷部位加放棉墊、毛巾或衣物等。再用繃帶或三角巾等物把兩塊木板固定結紮。如為開放性骨折應加壓包紮止血後再將骨折處固定

 

到底先「冷敷」還是先「熱敷」?


 受傷後應當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局部 ,使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出血或滲出,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 切忌推拿按摩受傷部位,切忌立即熱敷!熱敷需在受傷24小時後開始進行。 最好用擔架把傷員送往醫院進一步診斷救治。必要時可撥打急救電話120,請專業急救人員進一步處理。


相關焦點

  • 崴腳——踝關節扭傷
    崴腳——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就是我們俗稱的崴腳,是指在行走或運動的過程中,踝關節因一次活動超過其正常活動度(過度內翻或外翻),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韌帶、肌腱、關節囊等發生損傷,損傷後常引起局部毛細血管的斷裂和出血,出現皮下瘀斑、青紫、疼痛、行走不便等, 發生率最高的是運動損傷。
  • 崴腳可不是小事 四個步驟正確處理踝關節扭傷
    然而崴腳,也就是踝關節扭傷,可能嚴重傷害踝關節的韌帶和軟骨,甚至出現骨折,需要手術治療。那麼,為什麼會崴腳,我們又應該怎樣正確處理踝關節扭傷呢?   什麼情況下會崴腳   崴腳,也就是踝關節扭傷,是指在摔倒、踩空等情況下,踝關節超出了正常的活動範圍,出現過度的內翻或者外翻,使踝關節周圍的韌帶和關節囊等軟組織受到拉傷,甚至出現撕裂,從而導致踝關節處疼痛、腫脹的一種情況。
  • 海慈專家:崴腳(踝關節扭傷)的幾個誤區和正確處理方法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在關節及韌帶損傷中是發病率最高的疾病。踝關節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也就是說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運動中崴了腳(踝關節扭傷)怎麼辦?崴腳(踝關節扭傷)自我診療的5大誤區:誤區1:熱敷消腫 崴腳後由於韌帶軟組織撕裂、小血管出血、組織液滲出增多,局部出現疼痛腫脹,且逐漸加重。有些人崴腳後,立即採用局部熱敷的辦法減輕疼痛,雖然暫時舒適些,但這樣做反而造成出血及滲液增加,進一步加劇腫脹程度,局部皮膚青紫會更加嚴重。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很重要!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很重要!這樣處理很重要!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損傷,佔所有踝關節損傷的75%左右,多發於運動、爬山、行走於不平坦道路的時候,穿著高跟鞋也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會出現紅腫熱痛和壓痛等情況。
  • 傷不起的踝關節!崴腳後做好3件事,正確處理傷情
    踝關節扭傷,也就是崴腳,是骨科急診中較常見的情況。雖然常見,但是很多人並沒有對踝關節扭傷有較大的重視,甚至認為是一個小問題,不積極的診治。但其實,骨折是一種很嚴重的損傷,一些病人可能需要手術治療。踝關節扭傷往往不會出現骨折的情況,但即使沒有骨折的情況,踝關節周圍韌帶的損傷也不容小覷。踝關節扭傷不能輕視!如果不小心出現踝關節扭傷,沒有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治療,或者並不重視。很有可能會導致症狀遷延不愈,引起反覆發疼痛、腫脹。甚至因為踝關節不穩定,導致日後出現習慣性的崴腳,影響足部健康。
  • 崴腳別忽視,當心發展為習慣性踝關節扭傷,引起慢性疼痛
    很多人在走路時,稍有不慎就會崴腳。有些女性平時喜歡穿高跟鞋,也會經常會出現崴腳的現象,導致踝關節腫脹,還伴有明顯的疼痛感。腳踝經常扭傷,與人體的結構有關,在走路或者做墊腳的動作時,腳心會習慣內向,腳踝不能和腳部很好地配合,人體的平衡能力較差,從而會出現崴腳的現象。有些人一次崴腳之後,沒有採用正確的方法治療,不注意保養,腳踝沒有痊癒,活動時不小心會導致再次扭傷。
  • 意外損傷的急性處理?帶你了解踝關節扭傷的康復
    生活中一不小心就受傷的情況太多了,肌肉拉傷、腳踝扭傷、肩關節損傷等,最常見的軟組織損傷分別是扭傷與拉傷。那麼如何分辨何為扭傷?何為拉傷呢?出現扭傷和拉傷後該怎麼進行處理,在傷後及時做好康復呢?首先我們要學會分別損傷類型,才能更好的進行後續的康復處理。扭傷指的是發生在關節處,受到突然外力撞擊或是過大的力量,導致連接骨頭處的韌帶出現損傷。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有研究顯示,在骨科急診、足踝外科專病門診的患者中,踝關節扭傷的病人可能高達20%。老百姓通常把踝關節扭傷叫做「崴腳」。「崴」的這一動作通常指的是醫學上講的踝關節內翻(如圖所示),因此大多數人「崴腳」後都出現外側的腫脹和疼痛, 部分可能合併內側的腫脹和疼痛。01踝關節扭傷後是否要就醫?
  • 崴腳(踝關節韌帶)扭傷康復訓練方法和動作有哪些呢?
    崴腳應該是很多人都發生過的運動損傷,其實崴腳就是踝關節韌帶損傷,這種運動損傷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多發生在跑步過程中,雖然崴腳可能不會影響患者跑步,而且踝關節韌帶扭傷康復時間比其他損傷要長些,還容易復發。那崴腳(踝關節韌帶)扭傷康復訓練方法和動作有哪些呢?
  • 為什麼踝關節很容易扭傷?預防崴腳,4個辦法趕緊學起來
    踝關節是最容易出現扭傷的身體關節部位,因為踝關節是我們人體與地面距離最近的負重關節,承受著人體站立時絕大部分重量。踝關節很容易在行走跟運動中出現扭傷,也就是崴腳,約有40%的運動損傷都是踝關節扭傷。踝關節為什麼容易扭傷?
  • 崴腳後,怎麼辦?抹紅花油、活絡油,甚至按摩都是坑!
    崴腳是最常見的急性損傷,學名是「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損傷在籃球和足球運動中比較常見。急性崴腳後如果處理不好,很有可能留下後遺症,比如說,習慣性崴腳,慢性疼痛等等。急性處理不對,後期康複流淚。崴腳後千萬不要做以下幾件事。熱敷:崴腳後血管破裂,組織液滲出,出血腫脹,如果此時採用熱敷的方式,會增加出血量,加重腳踝的腫脹。
  • 反覆崴腳非巧合,踝關節不穩是主因!8步鍛鍊穩定性
    崴腳,也叫踝關節扭傷屬於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運動損傷崴腳後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治療很可能會發展成為慢性踝關節不穩而慢性踝關節不穩也是造成崴腳以及反覆崴腳的重要原因總崴腳究竟是哪出了問題?哪些情況會導致慢性踝關節不穩?1、未得到及時的處理圖片來源:Pixabay若踝關節損傷得不到及時的診治,局部韌帶組織不能完全癒合,會嚴重破壞踝關節的穩定性。踝關節不穩容易導致踝關節再次損傷,長期反覆的踝關節損傷就會形成慢性踝關節不穩。
  • 踝關節很脆弱,崴腳毀一生
    作者:陳超 解放軍總醫院踝關節,即我們平常所說的腳腕,腳脖子。踝關節扭傷即我們平時說的崴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記得上學時,跑步,跳遠,籃球等活動充盈著我們的課餘生活,經常可以看到有同學一瘸一拐的被人攙扶走下運動場;在電視節目中,也能看到籃球運動員搶籃板後誤踩別人腳後被扶下場,這些大多是踝關節損傷。在臨床工作中,踝關節扭傷是骨科門診、急診中最常見損傷,其損傷約佔運動損傷的15%之多,處理不當會留下永久的後遺症。今天讓我們來談一談這個最常見的損傷。
  • 腳踝扭傷怎麼辦?別讓崴腳留下後遺症
    的確戶外活動環境很複雜,稍有不慎會就扭傷腳踝,俗稱崴腳。很多玩戶外的朋友都經歷過崴腳,而大部分人在受傷之後,認為揉一揉、休息一下即可。其實,崴腳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常見病,正因為很多人對其不重視和缺乏急救知識,時日一長,落下的後遺症讓人悔不當初。什麼是崴腳?崴腳,是我們在戶外活動中經常遇到的事情,醫學上稱做「足踝扭傷」。
  • 踝關節不穩定,走路時會很容易崴腳,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估計大家都會說是「腳脖子」、也就是我們的「踝關節」。不錯,腳踝是我們身體上的一個大關節,卻又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關節之一。而做好運動熱身、避免過度的動作,都是防止扭傷踝關節的主要手段。3d 插圖的女性腳和踝關節疼痛但也不乏有些朋友,可能並沒有什麼運動,正常行走的時候,隨便一個趔趄也會扭傷「腳脖子」。讓他們感到很納悶,別人跳高跳遠也沒事,為何自己慢慢走也能扭到呢?
  • 踝關節扭傷的處理及康復
    崴腳會引起腳踝外側劇烈疼痛,腫脹和淤青。其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在大多數扭傷中,最常見的就是距腓前韌帶撕裂,其次是跟腓韌帶撕裂。急性期應該在崴腳後及時冰敷,並用纏帶進行纏繞加壓,休息時可用枕頭或其他物體將受傷腳架高,當然要時時注意防止碰撞,避免二次受傷。
  •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 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
    在日常的生活中腳扭傷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嚴重腫起來會影響到行走和我們平時是生活,那麼,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扭傷腳腫了怎麼消腫?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下面就跟小編具體的來認識了解一下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吧。  腳踝扭傷的常見原因對於腳踝扭傷要進行處理是正確的,但是要先了解腳踝扭傷的原因,然後根據原因去處理,那麼對於的腳踝扭傷原因是什麼的介紹。
  • 崴腳、骨折、久蹲,最傷踝關節!
    " 關節退行性病變,不僅多發於脊柱、肩、膝等部位的關節,踝關節也是重災區。" 近日,貴州華夏骨科醫院關節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李貴山在今日頭條上說了一個接診的小故事,提醒大家,崴腳、骨折、久蹲,最傷踝關節!
  • 從崴腳到出現慢性踝關節不穩定,踝關節外側副韌帶經歷了什麼
    崴腳(腳踝扭傷)是日常生活及運動中常見的損傷,據統計,每日當中每一萬個人之中會有一個人發生崴腳(發生率約1/10000),而崴腳之後,首當其衝受到損傷的是踝關節外側副韌帶。然而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崴腳的患者約有40%發生了踝關節外側副韌帶癒合不牢固而出現慢性踝關節不穩定,達到了手術修復的標準。為什麼崴腳之後出現如此高的韌帶不癒合率,問題出在哪裡,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損傷的前因後果是什麼樣的,由筆者跟大家一起說說。
  • 旅遊途中,不小心崴腳了,你該怎麼辦?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損傷,如穿高跟鞋、打球運動、路面狀況不佳以及上下樓不小心等都容易出現踝關節扭傷。今天,黃醫生選取了兩個曾經接診過的不同年齡段的踝關節扭傷案例,跟大家聊聊有關踝關節扭傷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