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不起的踝關節!崴腳後做好3件事,正確處理傷情

2020-12-18 醫聯媒體

踝關節扭傷,也就是崴腳,是骨科急診中較常見的情況。雖然常見,但是很多人並沒有對踝關節扭傷有較大的重視,甚至認為是一個小問題,不積極的診治。但其實,骨折是一種很嚴重的損傷,一些病人可能需要手術治療。踝關節扭傷往往不會出現骨折的情況,但即使沒有骨折的情況,踝關節周圍韌帶的損傷也不容小覷。

踝關節扭傷不能輕視!

如果不小心出現踝關節扭傷,沒有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治療,或者並不重視。很有可能會導致症狀遷延不愈,引起反覆發疼痛、腫脹。甚至因為踝關節不穩定,導致日後出現習慣性的崴腳,影響足部健康。

有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踝關節扭傷種,大多數傷者是踝的內翻位損傷。也就是崴腳的時候,多為腳的外側面著地。而在這些崴傷者種,約有10%-30%的人因為治療不只是或治療不當,使得腳踝發展為慢性的踝關節不穩定。崴腳輕重都無小事,當有崴腳的情況應該要重視,積極採取爭取的措施!

崴腳後應該怎麼做,有助於減輕傷情?

1、崴腳後不挪動:有些崴腳傷者,在初崴腳後疼痛感不明顯,便自行走動。但這種做法只會加重傷情,在崴腳後,一定要避免用傷腳走路。即使沒有骨折,踝關節在扭傷後也應該做固定,制動2-3周。這樣更有利於受損的韌帶在正確的位置上修復、癒合,以免傷腳出現錯位癒合。

2、冷敷:在崴腳後,應該用冰袋敷在傷出,這樣減輕腫脹情況,緩解傷情。需注意的是,在崴腳後的48小時內,一定要避免熱敷,以免加重傷處的血液循環,使得傷腳腫脹更加厲害。

3、抬高患肢:在後續治療修養期間,可以適當的把傷腳抬高,這樣可以幫助傷腳消腫。此外,如果傷處有皮膚損傷時,最好是就醫處理。不要自己亂使用藥物,引起傷口感染髮炎。

除了崴腳後的處理,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要注意活動,避免出現崴腳。有運動習慣的人,在運動前要熱身,保持肌肉的力量跟柔韌性。當行走在溼滑的地面、不平路面跟黑暗中時,要小心行走,因為這些地方最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總而言之,特殊環境、路面行走要小心,崴腳要重視。有預防意識,重視傷情,才能保護好足部健康。

相關焦點

  • 崴腳可不是小事 四個步驟正確處理踝關節扭傷
    原標題:崴腳可不是小事   崴腳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經歷,不管是在激烈的籃球場上,還是日常的慢跑途中,甚至每天上下樓梯時,都有可能出現崴腳。正因為崴腳如此常見,生活中很多人覺得這是件小事,休息一下或者活動一下就好。
  • 崴腳後,請你不要做這4件加重傷情的事,以免後悔莫及
    有些輕度崴腳傷者,並不會出現太大的疼痛感跟腳部腫脹,少有重視崴腳傷情。有些踝關節扭傷的人,雖然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但卻因為做法不恰當,導致傷情加重或者留下後遺症狀。崴腳後,不可以做哪些事情?1、堅持行走活動:在崴腳後,有些人可能疼痛感不強,覺得可以自行走動去就醫。
  • 崴腳後得牢記這4點,正確處理腳傷,遠離疼痛
    而韌帶的表面附著許多神經跟血管,韌帶受損的時候,這些血管跟神經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崴腳者多有踝關節的腫脹跟疼痛。不過,因為踝關節周圍有很多的韌帶和肌肉,大多數的崴腳者,只是損傷到一部分或少部分的韌帶。所以在崴腳後疼痛跟腫脹感不強,可以自行走路,是輕度崴傷並不意味著可以不用治療。
  • 海慈專家:崴腳(踝關節扭傷)的幾個誤區和正確處理方法
    發生踝關節扭傷後,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活動活動腳腕,若沒有疼痛或只是輕微疼痛,就不在意了;甚至有人認為扭到腳踝只是小傷,熱敷或用繃帶包紮下就好了。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創傷骨科主治醫師臧成告訴你,這種處理方式是錯誤的。
  • 崴腳後的正確處理方法與康復圖鑑
    殊不知,崴腳後如不立即有效固定、制動,受傷的韌帶會在異常位置修復,減弱維持踝關節穩定的力量,致使崴腳會像一個「老朋友」一樣時不時來一次,這種情況專業的稱呼叫做「習慣性崴腳」。另外還有人會落下踝關節疼的毛病,早期可能是韌帶撕裂處疼,但由於踝關節長期不正常受力,將導致創傷性關節炎。
  • 崴腳可不是小事!專家教您正確處理方法
    受訪專家:宣武醫院骨科醫師 丁浚哲崴腳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經歷,不管是在激烈的籃球場上,還是日常的慢跑途中,甚至每天上下樓梯時,都有可能出現崴腳。正因為崴腳如此常見,生活中很多人覺得這是件小事,休息一下或者活動一下就好。然而崴腳,也就是踝關節扭傷,可能嚴重傷害踝關節的韌帶和軟骨,甚至出現骨折,需要手術治療。
  • 踝關節易扭傷怎麼辦?正確的急救處理辦法了解一下
    在一些球類運動項目中,跑跳走等動作不可減免,而這些動作的發生少不了踝關節的輔助,但由於踝關節的自身特性,關節容易出現內翻,而這種異常活動即為常說的崴腳。崴腳不單單是在運動中容易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多發,因而崴腳急救知識屬於基本常識,值得了解。
  • 崴腳後不要做哪些事?這5個錯誤措施,可能會讓腳傷更嚴重
    踝關節是人體離地面最接近的負重關節,也是人體站立時負重最大的關節,由於其結構的特殊性跟行走時承受較大負重,踝關節很容易出現扭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崴腳,在所有的運動損傷中,踝關節扭傷約佔40%。雖然常見,但崴腳這件事,許多傷者並沒有放在心上。
  • 崴腳的正確處理和誤區,你知道嗎?
    崴腳,是我們日常生活和鍛鍊中十分常見的損傷,醫學上叫做踝關節扭傷。一般大家都會把它當作一個日常小傷對待,不會格外引起太大的重視。但其實,崴腳之後如果不及時、正確的處理,也會引起一些嚴重的後遺症。比如說,近期網上有位女子因為崴腳導致並發肺栓塞,最終救治無效而死亡。雖然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其實很多疾病的併發症往往是防不勝防的。
  • 崴腳莫慌!記住5個「如果」,快速判斷傷情
    外出旅遊,尤其是登山、跳躍時很容易崴腳,如果處理不當,輕者恢復緩慢,影響生活和工作,重者延誤診治,造成關節不穩、軟骨損傷、創傷性關節炎等不可逆的損害。穿高跟鞋下坡很容易崴腳崴腳在醫學上稱為踝關節扭傷,是運動和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問題,也是一個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
  • 崴了腳,處理不對當心變「慢性病」!3個動作,遠離習慣性崴腳
    崴腳後沒有進行正確的處理和保養,導致踝關節周圍的韌帶鬆弛、穩定性變差,踝關節就容易出現二次扭傷,形成「慢性踝關節不穩」,即習慣性崴腳。據相關數據統計,在崴過腳的人裡,有40%會發展為習慣性崴腳。崴了腳,如何正確處理?首先,我們應避免錯誤的處理方式:01熱敷、塗抹紅花油 崴腳後血管破裂,熱敷或塗抹紅花油都會使血管擴張,加重腫脹和疼痛。
  • 「崴腳」了可怎麼辦?急性踝關節扭傷應當這樣處理!|踝關節|崴腳|...
    踝關節扭傷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損傷,俗稱「崴腳」。(那感覺非常酸爽)尤其路面不平、穿高跟鞋或厚底鞋時更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崴腳」後千萬不要認為忍一忍就過去了,不當處理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 崴腳一次,為什麼就會常常崴腳?這2個說法會給你答案
    急性踝關節扭傷,可能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一件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崴腳。傷者有的是在走路,更多則是發生在運動中。而發生崴腳後,傷腳通常腫脹疼痛,局部皮下會出現淤血,嚴重的崴腳者可能會有骨折的情況。不過大多數崴傷腳的人,都是韌帶損傷,輕度崴腳的傷者還可以自行走動。但是並不建議崴傷腳後,用傷腳行走或不進行正規治療,放任傷腳「自愈」這種做法更是不可取。因為這種錯誤的做法往往會導致崴傷者遺留踝關節不穩的毛病,出現「動不動就崴腳」的後遺症狀,也就是常說的「習慣性崴腳」。
  • 為什麼踝關節很容易扭傷?預防崴腳,4個辦法趕緊學起來
    踝關節是最容易出現扭傷的身體關節部位,因為踝關節是我們人體與地面距離最近的負重關節,承受著人體站立時絕大部分重量。踝關節很容易在行走跟運動中出現扭傷,也就是崴腳,約有40%的運動損傷都是踝關節扭傷。踝關節為什麼容易扭傷?
  • 崴腳後休息一下就沒事了?別把崴腳當小事,處理分這四步!
    崴腳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經歷,不管是在激烈的籃球場上,還是日常的慢跑途中,甚至每天上下樓梯時,都有可能出現崴腳。正因為崴腳如此常見,生活中很多人覺得這是件小事,休息一下或者活動一下就好。然而崴腳,也就是踝關節扭傷,可能嚴重傷害踝關節的韌帶和軟骨,甚至出現骨折,需要手術治療。碰到崴腳的情況,許多人覺得休息一下就沒事了,或者隨意活動踝關節。然而這些做法並不正確,甚至可能加重踝關節的損傷。踝關節扭傷屬於急性運動損傷,處理時也適用「休息、冰敷、加壓、抬高」的四步處理法。
  • 崴腳後,請你避開這5個錯誤,以免傷得更厲害!
    踝關節扭傷約佔運動損傷中的40%,雖然發生率挺高,但是很多人對於崴腳這件事能帶來的危害,並不了解自然也不重視。認為擦擦紅花油、休息休息就可以了,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如果踝關節扭傷,處理不及時且處理不當,很可能會留下踝關節後遺症。很多患者會因此導致踝關節出現鬆弛,漸漸發展成慢性不穩,繼而出現「習慣性崴腳」的情況。
  • 白領崴腳後沒有及時處置 導致踝關節位置韌帶鬆弛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馬麗 通訊員 彭欽平)崴腳是很多人都曾有過的經歷,大部分人認為揉一揉休息一下即可,但某公司白領劉軍的遭遇卻給大家提了一個醒。  27歲的劉軍很喜歡打籃球。
  • 崴腳——踝關節扭傷
    崴腳——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就是我們俗稱的崴腳,是指在行走或運動的過程中,踝關節因一次活動超過其正常活動度(過度內翻或外翻),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韌帶、肌腱、關節囊等發生損傷,損傷後常引起局部毛細血管的斷裂和出血,出現皮下瘀斑、青紫、疼痛、行走不便等, 發生率最高的是運動損傷。
  • 習慣性崴腳?你可能在第一次做錯了這4件事
    為啥走路容易崴腳稠州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顧德帥:因為腳上的踝關節相對來說,是人體偏下的一個關節,這個關節相當於是最大的一個負重關節。同時,踝關節本身的股性解剖結構,骨頭是前寬後窄的,腳踝的韌帶比較薄弱,所以踝關節這個關節相對來說,是最容易發生扭傷的關節。
  • 崴腳後要怎麼做能有利於恢復?做好這4點,讓傷足好得更快
    在日常生活,很多人都發生過或見過崴腳的情況,相比於其它關節,踝關節扭傷更為常見。而大多數踝關節扭傷並不會造成骨折,通常都是韌帶的斷裂,而韌帶其表面附著豐富的血管跟神經。在韌帶斷裂的同時,血管也會跟著破裂出血,繼而造成踝關節的腫脹跟疼痛。關於踝關節扭傷,相同程度的傷情但是不同的處理方法,其效果有著很大的差別。踝關節扭傷者,在傷後如果及時採取正確的措施,可以極大的減低自己的傷痛跟後續治療的麻煩。崴腳後怎麼做更有利於傷足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