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一次,為什麼就會常常崴腳?這2個說法會給你答案

2020-12-23 醫聯媒體

急性踝關節扭傷,可能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一件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崴腳。傷者有的是在走路,更多則是發生在運動中。而發生崴腳後,傷腳通常腫脹疼痛,局部皮下會出現淤血,嚴重的崴腳者可能會有骨折的情況。

不過大多數崴傷腳的人,都是韌帶損傷,輕度崴腳的傷者還可以自行走動。但是並不建議崴傷腳後,用傷腳行走或不進行正規治療,放任傷腳「自愈」這種做法更是不可取。因為這種錯誤的做法往往會導致崴傷者遺留踝關節不穩的毛病,出現「動不動就崴腳」的後遺症狀,也就是常說的「習慣性崴腳」。

關於習慣性崴腳,有兩種說法!

1、外踝韌帶鬆弛:踝關節在出現扭傷時,關節周圍的韌帶最容易受損,甚至導致撕裂。如果患者當下沒有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導致韌帶無法正常修復,出現異位的癒合。

而這樣癒合後的韌帶相對鬆弛,其用以維持踝關節的力量也就隨著減弱。此類人群在遇到不平的鞋底接觸面時,則會更容易出現再次崴傷,也會進一步的加重韌帶的損傷。這樣也會使得踝關節處於長期不穩定的狀態,更為頻繁的發生踝關節的扭傷。

2、本體感受器失靈:部分患者外踝肌肉中與大腦中樞傳遞信息的神經,因為外部的傷害或者其它原因,導致傳遞信息的時候不敏感或延遲。所以導致踝關節在外力失衡將要偏離正常的位置時,無法及時的把這個信息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大腦無法及時下達「指令」。

如果沒有及時做出保護動作的踝關節,自然也就容易出現崴傷的情況。為了減少出現習慣性崴腳的情況,一定要做好踝關節扭傷的治療,不要輕視傷情。如果有習慣性崴腳的情況,平時要做好預防工作。

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的出現?

如注意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香踮腳尖走路、原地提腳後跟、跳繩等。還有有運動習慣的人,在運動時要選擇鞋底柔軟且防滑的鞋子。如果走起伏較大的路徑時要稍注意一些,特別是上下樓梯,很多人都是因為不留神,導致踩空受傷。

當然,最關鍵的依舊是,出現踝關節扭傷後,正確的處理和及時就診。像崴傷後還堅持自行行走、熱敷等做法都是不洽當,會加重傷情的錯誤舉動,一定要避免。

相關焦點

  • 為何一朝「崴腳」,就常常「崴腳」
    崴腳了,到底要不要緊?有很多人,在運動或走路時發生了踝關節扭傷,也就是崴腳,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認為「養兩天」就好了,可是後來卻隔三差五的崴腳。有統計顯示,未經正規治療的踝關節扭傷,往往會遺留踝關節不穩定等後遺症,很容易造成「習慣性崴腳」。
  • 為什麼崴腳一次比一次疼?
    最近有一張崴腳的漫畫圖片,在球迷微信圈中火了。崴腳這種事,在籃球運動中經常發生,讓人提心弔膽的。隨著年齡和崴腳的次數,崴腳越來越疼,踝關節也越來越脆弱,是怎麼一回事兒呢?雖然這幅圖片有著一些戲謔的成分,確實非常真實的表達了現實情況。
  • 孩子總是崴腳,這是為什麼?
    前段時間,有個媽媽諮詢我,為什麼孩子總是三天兩頭崴腳,有時候走路走著走著都會崴腳,這是為什麼?生活中,很多寶爸寶媽都會面臨這個問題,那今天我就給大家說崴腳的事!首先說下什麼是崴腳?崴腳在醫學上稱為「足踝扭傷」,主要是踝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腳上的韌帶就和橡皮筋一樣,是有彈性的,崴腳就像猛地用非常大的力氣來拉皮筋,可能皮筋就會因此斷裂,或者變細變長,久而久之,皮筋就失去了原有的彈性。換言之,習慣性崴腳可能會導致韌帶力量不夠,甚至出現斷裂、部分斷裂或者變長、變細等狀況,最後無法維持踝關節的穩定性。
  • 打籃球經常崴腳怎麼辦?5個動作堅持做,讓你告別崴腳
    如果崴腳嚴重的人,甚至還會因為疼痛腫脹而不能夠進行活動。崴腳聽起來好像不是什麼大病,但是疼起來也挺要命的,最鬧心的是很多人崴腳好了之後,還會反覆。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崴腳以及它為什麼會反覆呢?我們一起往下看。
  • 走路崴腳、踢球崴腳,為什麼我們的腳踝這麼容易受傷?
    崴腳,專業術語叫叫做"踝關節扭傷",一般症狀就是"腳脖子腫了"。在我們日常生活、運動,或者女孩子穿高跟鞋走路時都很有可能發生崴腳的情況。但是生活中有些人很容易就把腳崴了,有些人不管怎麼跑、跳,腳腕都好好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而且崴腳雖然是個小問題,對人的影響卻很大,不僅腳脖子會腫脹、疼痛,走路也不順當。
  • 第一次崴腳不好好處理,小心一崴再崴!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因為運動或者走路發生踝關節扭傷的人群,也就是崴腳的情況。崴到腳之後,當疼痛感不明顯時,部分人群對於腳傷並沒有太大的重視。可能會扭扭腳繼續行走,也有些在家裡抹點藥油就完事了。但是就會發現,像有「慣性扭腳」的情況出現。
  • 男子一次崴腳後竟成「習慣」!崴腳後千萬別盲目靜養
    龍頭新聞訊(記者霍營)對於熱愛運動的市民來說,崴腳是十分常見的情況。然而當崴腳發生後,卻很少引起足夠的重視。殊不知,如果崴腳後沒有及時處理,時間一長,會發展成慢性踝關節不穩,即習慣性崴腳。醫生提醒,崴腳後切忌盲目靜養,只有進行科學的處理,才會讓踝關節快速康復。
  • 經常崴腳不當回事?變成習慣性崴腳時後悔莫及,嚴重時還需手術!
    崴腳是較為常見的骨科損傷疾病之一,在打籃球、跑步等運動中崴腳幾乎是家常便飯。運動中不小心崴到腳之後怎麼辦?很多人常常認為只要腳還能活動就沒什麼大問題,有人甚至認為崴腳是小事,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對其帶來的傷痛不甚在意。
  • 崴腳不是小傷,小心形成習慣性崴腳!
    這裡有專業的醫生為你講述健康知識、急救知識、以及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哦~在大多數人眼裡,崴腳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可以說,幾乎我們所有人都有過崴腳的經歷。有一次,著急去上課,在下樓梯的時候,不小心把腳扭到了。不過還好,當時沒有傷到骨頭,只是軟組織扭傷。於是,也就簡單的塗了幾天藥膏,修養一下就沒有什麼大問題了。可是漸漸地我發現,雖然腳踝處疼痛不是特別明顯了。但還是會時不時隱隱作痛。奇怪的是從那以後,我經常會崴腳。並且還是同一個部位。雖然沒有對我的生活帶來特別大的麻煩,但是時不時的崴腳也讓我心煩不已。
  • 穿高跟鞋容易崴腳,造成崴腳的4個原因不可忽視
    踝關節出現扭傷,一般被大家俗稱「崴腳」,像是在平常的生活中,穿著很高的高跟鞋,走在不平坦的地面上,就可能出現崴腳的情況,那麼還有什麼原因會造成崴腳的發生呢?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穿高跟鞋容易崴腳,造成崴腳的4個原因不可忽視!1、冬天天氣很冷,地面溼滑寒冷的天氣,肌肉和關節的血液循環不暢,就表現為身體比較的僵硬,而且協調力非常的差,摔倒的機率就會增加。尤其是在下雪的時候,道路又溼又滑,一不小心就會崴腳。
  • 崴一次腳,一輩子都容易崴腳?你必須學習下這些!
    崴腳一次以後很多人很容易崴第二次第三次相同的那隻腳甚至是相同的位置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運動本期內容——崴腳踝關節損傷踝關節的損傷一般有兩種情況:①足底筋膜炎因長期跑步或負重訓練導致;②崴腳這是最常見的損傷,無論是打籃球、排球,踢足球,跑步都有可能出現
  • 冬季崴腳情況比夏季多,這是為何?醫生:這幾點處理方式非常重要
    崴腳情況相信很多人基本都曾遇到過,比如下樓梯踩空、跑步時不小心踩到石頭、亦或者打籃球時踩到別人的腳等,反正在重心不穩情況下,則會經常出現崴腳情況,然後就會一瘸一拐好幾天,腳掌才能使得上力氣。不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發現,在秋冬季節時崴腳情況要比春夏季節多很多,這是為什麼?其實,這主要與溫度有關簡單來說就是,人體肌肉黏滯性與溫度有著很密切的關係。當天氣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會增高,從而導致肌肉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做「黏滯性增加」。還有就是,因為天氣寒冷的原因,人體四肢關節也會欠缺靈活性,變得僵硬。
  • 走路經常崴腳怎麼回事?或是身體有個部位「失靈」了,別忽視
    你走路的時候崴過腳嗎?這其實是很常見的小意外,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現象,過段時間自己就好了,並不會影響到生命健康。但是,也有的人,經常會出現崴腳的情況,上一次崴腳還沒好,又崴腳了,這不是正常的情況,可能是出問題了。走路經常崴腳怎麼回事?
  • 這3種原因是習慣性崴腳的罪魁禍首,醫生教你1個動作搞定
    來自網友疑問:來自網友疑問:我會經常崴腳,每次看到挺平坦的路,我走過去稍有不慎就會崴到腳。從第一次崴腳到現在已經有十次以上,每次都是毫無徵兆的突然崴到,所以我現在包裡常備膏藥和紅花油膏,這會不會成為習慣?醫生解答:你好,考慮習慣性崴腳的可能性較大。
  • 詹姆斯18防側翻很差容易崴腳嗎 詹姆斯球鞋為什麼容易崴腳
    詹姆斯球鞋崴腳神器的稱號是由來已久的,網上大部分對於老詹的球鞋都是這樣評價,大家覺得是為什麼呢?全新一代lbj18防側翻也是一樣的,很多網友吐槽,真的是不咋地,前段時間小編上腳實戰了幾次,感觸更加深刻,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 腳踝力量訓練:遠離崴腳
    無論是在我們日常訓練,或者是平時的運動健身,崴腳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也許你不知道的是:踝關節的活動性和骨盆的穩定性都與崴腳有關,同樣崴腳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所重視! 崴腳也就是踝關節扭傷,下樓梯時候會崴腳,跑步時候會崴腳,打球時候會崴腳,甚至在我們平常走路都有可能崴腳。這仿佛已經融入到了平時的生活中,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就會發生崴腳,一旦次數多了,就會有習慣性崴腳的毛病,踝關節也就受到了損傷。
  • 那些經常崴腳的人,一定是踩過這5個坑!
    有些人在崴過一次腳後,會習慣性的崴腳,走路多了腳踝就會腫脹、疼痛,時間長了,踝關節的軟骨出現磨損,甚至出現骨刺,這都是因為患者在第一次崴腳時沒有正確處理造成的,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崴腳後會造成後遺症的那幾個坑!
  • 【衛生社團】崴腳後為什麼「經久不愈」?專家提醒:崴腳扭傷不是小事!
    ,吳醫師又可以重新打上羽毛球了,其實在門診經常會碰到許多崴腳後「經久不愈」的患者,很長時間了都沒有消腫,而且行走或運動時還有各種不適主訴,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I度損傷:受傷當時有輕度疼痛,外踝輕度腫脹及局部疼痛,這是外側副韌帶輕微拉傷的表現,很少會出現關節不穩。 II度損傷:非常疼痛,伴有腫脹、僵硬和行走困難,部分可見足部瘀斑,這時外側副韌帶可能已經呈現不完全撕裂,會有明顯關節不穩的感覺。
  • 【關注】小心崴腳會「習慣」
    02疾病因素當然,除了韌帶損傷外,如果患有神經系統疾病、全身韌帶鬆弛症,也可能造成習慣性崴腳。03穿鞋習慣如果經常穿高跟鞋,重心不穩也會導致崴腳。04其他崴腳也與路面不平及運動量過大有關。因此,避免上述的這些因素就能有效防治崴腳。崴腳最易損傷的就是踝關節的外側韌帶,韌帶就像皮筋一樣,崴腳時就像突然有很大的暴力作用於這根皮筋,要麼拉斷或拉斷一部分,要麼將皮筋拉長拉細。若反覆拉傷,皮筋就失去了原有的力量。
  • 崴腳後,自己應該如何處理?
    兒童頑皮,崴腳也會時有發生。每每崴腳後,去醫院檢查,都需要拍片子,患者就會很疑惑:是不是每次都要拍片子,不疼也要拍嗎?是的,拍片子不是看疼痛的程度,而是看具體的疼痛部位。在來接診的患者中,就會有很多患者弄不清楚原因,也會經常問:為什麼別人疼得那麼厲害,都不用拍片子,我家小孩不疼還要拍呢?直到今天,應該就會了解了。在雙腳上有四個部位,分別是外踝、第5蹠骨基底、足舟骨和內踝。外踝和內踝不要說,就是內外凸起的腳踝,第5蹠骨基底和足舟骨分別是內外腳外側中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