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而最常見的「傷筋動骨」就是崴腳。雖說現在醫學已經很發達了,但是崴腳還是很麻煩的。尤其是崴過一次腳以後,很容易經常性的崴腳,真的很讓人頭疼。尤其是對於打籃球的小夥伴們來說,崴腳簡直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了!那到底怎樣去恢復和預防崴腳呢?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崴腳,幫大家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什麼是崴腳
崴腳有一個專業的名字,叫做踝關節扭傷。是一種很常見的臨床疾病,在所有的關節及韌帶損傷中它的發病率是最高的。當出現崴腳的情況時,腳踝附近會出現疼痛以及腫脹感,同時後續還會出現一定的皮膚淤斑。如果崴腳嚴重的人,甚至還會因為疼痛腫脹而不能夠進行活動。崴腳聽起來好像不是什麼大病,但是疼起來也挺要命的,最鬧心的是很多人崴腳好了之後,還會反覆。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崴腳以及它為什麼會反覆呢?我們一起往下看。
為什麼會崴腳及其反覆的原因
在日常活動過程中,由於場地不平、衝撞、或者起跳落地失衡、落地時候踩到別人腳等原因,都會使踝關節過度向內翻、蹠屈或外翻從而導致踝關節韌帶損傷。
由於腳踝的屈肌肌群要比背伸肌群力量大,內翻肌群的力量比外翻肌群力量大,同時外踝要比內踝長,再加上內側三角韌帶比外側的堅強。因此我們的蹠屈和內翻要比背伸和外翻活動度大。同時由於距骨前寬後窄的結構,會導致我們在做足蹠屈的動作時,踝關節更加的不穩定。
因此,當我們在做腳離開地面的騰空動作時,腳就會自然形成蹠屈內翻。這時候如果重心不穩,身體有一定傾斜,或者踩到了不平的東西,都會使腳的前外側著地,從而產生過度的蹠屈和內翻,導致崴腳的情況發生。
如果崴腳嚴重一點,恢復的又不是很好,就會使腳踝外側韌帶受損鬆弛,不能夠恢復正常。而這時候有沒有進行適當的肌肉訓練,就會使踝關節不穩定,從而導致崴腳的再次發生。如果想要避免崴腳的發生以及預防崴腳之後的復發,我們除了要進行適當地修養之外,還要進行合理的下肢力量訓練。
如何通過訓練去避免和預防崴腳的發生
動 作 一:軟塌單腿站立
動作要點:找一個平衡軟塌,脫下鞋子站在上面,核心收緊,保持軀幹直立,抬起一條腿,另一條腿支撐地面,儘量保持身體平衡,持續30秒左右,兩側交替進行,重複4組。
動 作 二:槓鈴提踵
動作要點:雙腿打開,與肩同寬,將槓鈴杆放在肩膀上,核心收緊,雙腿伸直,提踵至極限停頓,緩慢下落,重複此動作12次,重複4組。
動 作 三:踝內收
動作要點:雙腿伸直坐於地面,右腿盤起放於左側大腿下,將彈力帶綁定在倒下的壺鈴上,然後左腳向右側儘量彎曲,到達極限停頓,再緩慢恢復至初始位置,重複此動作12次,兩側交替進行,重複4組。
動 作 四:踝外翻
動作要點:雙腿伸直坐於地面,左腿盤起放於右側大腿下,將彈力帶綁定在倒下的壺鈴上,然後右腳向左側儘量彎曲,到達極限停頓,再緩慢恢復至初始位置,重複此動作12次,兩側交替進行,重複4組。
動 作 五:勾腳
動作要點:兩腿伸直坐在地面上,左腿盤起放在右腿下側,腳尖鉤在彈力帶上,向身體側彎曲,彎曲到極限停頓,然後緩慢恢復至初始位置,重複此動作12次,換另一側,兩側交替進行,重複4組。
總結
對於喜歡運動的小夥伴們來說,崴腳簡直可以說是頭號敵人。每次崴腳都要好久不能運動,而且很容易修養好了不久就又崴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就是因為你崴腳之後只進行冰敷和休息,沒有進行適當的針對小腿的訓練,從而使腳踝附近不穩定,最終導致崴腳的復發。希望通過今天文章的分享,能幫大家打開思路,下次再遇到崴腳,會進行適當的針對性訓練,有效避免它的再次發生。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歡迎點讚、留言、轉發加關注,謝謝。#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