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崴腳一次比一次疼?

2021-01-19 骨事匯

最近有一張崴腳的漫畫圖片,在球迷微信圈中火了。崴腳這種事,在籃球運動中經常發生,讓人提心弔膽的。隨著年齡和崴腳的次數,崴腳越來越疼,踝關節也越來越脆弱,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雖然這幅圖片有著一些戲謔的成分,確實非常真實的表達了現實情況。

針對打籃球經常發生踝關節扭傷這種情況,我們提出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

打籃球有多經常發生崴腳?

通過各方文獻來看:

在籃球運動員中踝關節扭傷,佔所有籃球運動傷害的三分之一;

幾乎100%的籃球運動員都發生過踝關節扭傷;

每年有50%喜歡打籃球的人要發生踝關節扭傷;

超過70%的籃球運動員曾經發生兩次以上的踝關節扭傷;

超過50%以上的踝關節扭傷患者因各種原因,有踝關節扭傷的後遺症。

第二個問題

為什麼崴腳這件事,隨著崴腳次數增加就越來越嚴重呢?

我們把韌帶比成麻繩,就更好理解:

在麻繩上豁一個微小的小口,比沒經過處理的橡皮筋會更容易拉斷。

如果麻繩上的某一段被烤焦過,比沒經過處理的橡皮筋拉伸度更差也更容易拉斷。

如果沒有進行高度吻合的修復,麻繩在拉開但沒拉斷後總長度更長了。

踝關節的韌帶和這裡的麻繩的情況類似:韌帶受傷後一般會出現隨機癒合、瘢痕癒合,韌帶的長度增加、強度也會減弱,所以如果沒有引起重視,容易出現韌帶再次受傷的可能性。

第三個問題

50%的籃球運動員出現了「崴腳後遺症」,該如何專業的對待越崴越疼?

小編針對「崴腳後遺症」採訪了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骨二科張有磊主任。

張主任說:在踝關節發生第二次扭傷時,說明踝關節可能在發生了習慣性扭傷。踝關節的韌帶一般在這個時候已經發生了斷裂後隨機癒合、瘢痕癒合,踝關節韌帶會比受傷之前更長。如果發生了這樣的情況,建議儘量要用手術治療的方式,重新修復韌帶。

至于越崴越疼,說明踝關節可能出現了撞擊症候群,由於韌帶鬆弛,踝關節包裹度差、力量差,關節之間的軟骨撞擊引發了疼痛。如果不引起重視,很有可能進一步引發創傷性關節炎,最差的後果,就要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了。

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康復科康復師郭瑋,在談到踝關節扭傷時說:大部分的患者會出現兩類誤區,第一類還沒有渡過急性期就急於做負重運動造成踝關節的第二次傷害;第二類因為患者聽到醫生談過需要休息,就過長時間的休息錯過了康復期,過於保守帶來的關節力量、活動度等全面性下降。

同時郭瑋康復師建議,如果在踝關節扭傷的急性期,一般會採用休息、消炎、鎮痛為主的治療方式,在渡過了急性期(根據扭傷程度、個人身體區別而不同,通常在1-3周)之後,要由專業的運動醫學醫生和康復師共同參與到康復中,通過:

關節活動度評測;

肌肉力量評測;

本體感覺平衡性的評測;

核心力量訓練。

共同評估患者並為患者制定出解決關節活動度差、肌肉力量差、習慣性崴腳、踝關節受重過大等問題。

郭瑋康復師尤其強調,肌力訓練和平衡性訓練,是在踝關節扭傷中尤其重要的,如果缺乏了這兩種訓練,會帶來踝關節不穩定、神經系統的平衡性差等等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是完全解決了崴腳帶來的後遺症。

感謝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的張有磊醫生和郭瑋康復師為

本文提供了專業支持。

相關焦點

  • 男子一次崴腳後竟成「習慣」!崴腳後千萬別盲目靜養
    龍頭新聞訊(記者霍營)對於熱愛運動的市民來說,崴腳是十分常見的情況。然而當崴腳發生後,卻很少引起足夠的重視。殊不知,如果崴腳後沒有及時處理,時間一長,會發展成慢性踝關節不穩,即習慣性崴腳。醫生提醒,崴腳後切忌盲目靜養,只有進行科學的處理,才會讓踝關節快速康復。
  • 崴腳一次,為什麼就會常常崴腳?這2個說法會給你答案
    急性踝關節扭傷,可能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一件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崴腳。傷者有的是在走路,更多則是發生在運動中。而發生崴腳後,傷腳通常腫脹疼痛,局部皮下會出現淤血,嚴重的崴腳者可能會有骨折的情況。不過大多數崴傷腳的人,都是韌帶損傷,輕度崴腳的傷者還可以自行走動。但是並不建議崴傷腳後,用傷腳行走或不進行正規治療,放任傷腳「自愈」這種做法更是不可取。因為這種錯誤的做法往往會導致崴傷者遺留踝關節不穩的毛病,出現「動不動就崴腳」的後遺症狀,也就是常說的「習慣性崴腳」。
  • 崴一次腳,一輩子都容易崴腳?你必須學習下這些!
    崴腳一次以後很多人很容易崴第二次第三次相同的那隻腳甚至是相同的位置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運動本期內容——崴腳踝關節損傷踝關節的損傷一般有兩種情況:①足底筋膜炎因長期跑步或負重訓練導致;②崴腳這是最常見的損傷,無論是打籃球、排球,踢足球,跑步都有可能出現
  • 驚險一幕,趙睿上籃不慎崴腳,球迷直呼,看著都疼
    末節比賽,廣東男籃牢牢控制著比賽局勢,趙睿再一次突破中,落地踩到同曦球員買爾丹腳上,通過慢鏡頭回放,趙睿的小腿已經彎曲,表情非常痛苦,球迷見此情景,紛紛在留言板表示:「不忍心觀看、隔著屏幕都感覺疼、希望趙睿沒事。
  • 崴腳後,自己應該如何處理?
    兒童頑皮,崴腳也會時有發生。每每崴腳後,去醫院檢查,都需要拍片子,患者就會很疑惑:是不是每次都要拍片子,不疼也要拍嗎?是的,拍片子不是看疼痛的程度,而是看具體的疼痛部位。有些患者雖然疼得厲害,也不用拍片子,而有些患者即便不疼,也需要拍片子,就是和疼痛的部位不一樣有關。在來接診的患者中,就會有很多患者弄不清楚原因,也會經常問:為什麼別人疼得那麼厲害,都不用拍片子,我家小孩不疼還要拍呢?直到今天,應該就會了解了。在雙腳上有四個部位,分別是外踝、第5蹠骨基底、足舟骨和內踝。
  • 打籃球經常崴腳怎麼辦?5個動作堅持做,讓你告別崴腳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而最常見的「傷筋動骨」就是崴腳。雖說現在醫學已經很發達了,但是崴腳還是很麻煩的。尤其是崴過一次腳以後,很容易經常性的崴腳,真的很讓人頭疼。尤其是對於打籃球的小夥伴們來說,崴腳簡直可以說是家常便飯了!那到底怎樣去恢復和預防崴腳呢?
  • 習慣性崴腳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曾經有一次不小心一腳踩到坑裡,把腳崴了,腳腫了疼了好多天。好不容易熬到腳好了,卻又一次扭到腳,從此之後,隔三差五,明明不是特別坎坷的地方,總是能莫名其妙被崴到。一次又一次,在血與淚的教訓下,不禁反思,為什麼我就這麼容易扭傷?今天,我就告訴你,你這是習慣性崴腳。踝關節扭傷是最高發的運動損傷,約佔所有運動損傷的40%。同一個人同一隻腳經常崴傷,稱之為習慣性崴腳(踝關節反覆性扭傷)。
  • 運動時經常崴腳,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腳踝扭傷,也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崴腳」。崴腳是一種典型的運動型損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但就是這樣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卻始終沒能引起人們足夠多的重視。
  • 經常崴腳成習慣?這絕對不是巧合,出現這5種情況要重視!
    崴腳是大家都會有的一種情況,可能是踩空或者是走路扭到之類的這些都是會發生的。一般崴腳大家都會覺得是小事,休息幾天就會痊癒。這些都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大家都不會重視,除非是崴腳之後當時就非常嚴重才會去看醫生好了之後也很少有人會去複查。
  • 崴腳無小事,習慣性崴腳20多次後,關節廢了
    「當時,高偉來門診就診時,已經是第二次崴腳了。雖然沒有骨折,但踝關節周圍韌帶損傷,不做固定,自身修復困難,我給他講了很多踝關節周圍韌帶的相關知識,叮囑他扭傷後一定要做腳踝關節支具固定。但他覺得我小題大做,開點止痛藥就離開了。」  三年後,高偉又出現在張醫生的門診。這一次,高偉已經不能正常走路了,每一步,都疼得像走在刀尖上。
  • 小心,別拿崴腳不當病
    崴腳幾乎是大多數人都有的經歷
  • 孩子總是崴腳,這是為什麼?
    前段時間,有個媽媽諮詢我,為什麼孩子總是三天兩頭崴腳,有時候走路走著走著都會崴腳,這是為什麼?生活中,很多寶爸寶媽都會面臨這個問題,那今天我就給大家說崴腳的事!首先說下什麼是崴腳?崴腳在醫學上稱為「足踝扭傷」,主要是踝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腳上的韌帶就和橡皮筋一樣,是有彈性的,崴腳就像猛地用非常大的力氣來拉皮筋,可能皮筋就會因此斷裂,或者變細變長,久而久之,皮筋就失去了原有的彈性。換言之,習慣性崴腳可能會導致韌帶力量不夠,甚至出現斷裂、部分斷裂或者變長、變細等狀況,最後無法維持踝關節的穩定性。
  • 【衛生社團】崴腳後為什麼「經久不愈」?專家提醒:崴腳扭傷不是小事!
    吳醫師是本院的一名員工,平時喜歡打羽毛球,在6月份的全院羽毛球職工比賽中,崴腳了,周圍同事告訴她,崴腳不需要擔心,休息2周就好了,可是兩個月過去了,還是腫脹,活動受限,她跑過來問我,我查體後判斷是韌帶損傷,拍核磁後,外側距腓韌帶斷裂,關節科副主任王文教授和王敏主治醫師微創予以踝關節鏡下外側距腓韌帶修補術,術後恢復非常好,沒多久
  • 冬季崴腳情況比夏季多,這是為何?醫生:這幾點處理方式非常重要
    不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發現,在秋冬季節時崴腳情況要比春夏季節多很多,這是為什麼?其實,這主要與溫度有關簡單來說就是,人體肌肉黏滯性與溫度有著很密切的關係。當天氣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會增高,從而導致肌肉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做「黏滯性增加」。還有就是,因為天氣寒冷的原因,人體四肢關節也會欠缺靈活性,變得僵硬。
  • 走路崴腳、踢球崴腳,為什麼我們的腳踝這麼容易受傷?
    崴腳,專業術語叫叫做"踝關節扭傷",一般症狀就是"腳脖子腫了"。在我們日常生活、運動,或者女孩子穿高跟鞋走路時都很有可能發生崴腳的情況。但是生活中有些人很容易就把腳崴了,有些人不管怎麼跑、跳,腳腕都好好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而且崴腳雖然是個小問題,對人的影響卻很大,不僅腳脖子會腫脹、疼痛,走路也不順當。
  • 崴腳後的正確處理方法與康復圖鑑
    殊不知,崴腳後如不立即有效固定、制動,受傷的韌帶會在異常位置修復,減弱維持踝關節穩定的力量,致使崴腳會像一個「老朋友」一樣時不時來一次,這種情況專業的稱呼叫做「習慣性崴腳」。另外還有人會落下踝關節疼的毛病,早期可能是韌帶撕裂處疼,但由於踝關節長期不正常受力,將導致創傷性關節炎。
  • 我崴腳都不疼痛了,那之後運動還有危害嗎?[臥槽?...
    我崴腳都不疼痛了,那之後運動還有危害嗎?[臥槽?]習慣性崴腳,簡單來說就是扭傷後負責維持踝關節穩定的一條或多條主要韌帶受損、鬆弛或斷裂以致失去功能,所以踝關節表現出鬆動、不穩、可活動角度過大等現象。[我操!]
  • 九十度崴腳還能暴扣?為何詹姆斯每次崴腳都沒事,身體素質太強了
    然而詹姆斯卻又一次表現出了外星人的一面,他居然什麼事都沒有。,然後繫緊了鞋帶再跺跺腳,接下來那個回合就為球迷們展現了一次無比暴力的扣籃。當時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為什麼一個球員在崴腳接近九十度之後居然還能夠活動自如,不僅如此,詹姆斯還能夠直接完成暴扣。僅僅是繫緊鞋帶這個動作就讓詹姆斯完全康復,難道詹姆斯的腳踝真的不同於平常人的構造嗎?為什麼他每次崴腳都沒事呢?
  • 吳前遭遇90度崴腳,躺地上疼得齜牙咧嘴,直接被隊友背出場
    當時吳前將球傳給內線的隊友之後,他準備撤到外線,但是在他背身往後走的情況下,左腳卻不慎踩到了對方球員的腳面上,結果這一下直接讓吳前的腳呈現一個90度的崴腳,吳前也是非常的疼,
  • 崴腳不是小傷,小心形成習慣性崴腳!
    所以,大部分人對於崴腳處理起來很簡單。只要自己感覺沒有傷到骨頭,在家休息幾天,養一養就可以走路了。但其實崴腳真的沒有那麼簡單,不注意的話,嚴重起來也是十分要命的。崴腳也就是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在關節及韌帶的損傷中發病率是最高的。因為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在我們日常生活與體育鍛鍊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