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虎牙直播、鬥魚直播與企鵝電競合併案確定。
虎牙提供給《財經》記者的聲明顯示,虎牙將通過以股換股合併收購鬥魚所有已發行股份,包括由美國存託憑證所代表的普通股。鬥魚將成為虎牙私有全資子公司,並將從納斯達克退市。合併完成後,虎牙現任CEO董榮傑和鬥魚現任CEO陳少傑將成為合併後公司的聯席CEO,陳少傑將成為虎牙董事會第十名成員。合併後兩個平臺保持獨立運營。
虎牙與鬥魚是目前遊戲直播行業的兩大頭部公司,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兩家公司的月活躍用戶均超過1.6億。合併前,騰訊持有虎牙51%的股權和70.4%的投票權;持有鬥魚38%的股權和投票權。
今年8月10日,騰訊分別向虎牙、鬥魚發出非約束性建議書,建議虎牙和鬥魚進行戰略合併。
鬥魚虎牙雙方將按照1股鬥魚ADS換0.730股虎牙ADS的比例進行合併,根據該換股比例,鬥魚現有股東和虎牙現有股東將在合併後公司中各佔50%的經濟權益。同時,鬥魚籤署了企鵝電競業務的轉讓協議,也就是說,鬥魚加上企鵝電競與虎牙市值對等。
虎牙聲明稱,騰訊還將購買董榮傑所擁有的197萬股虎牙B類普通股,約為197萬虎牙ADS;同時也將購買陳少傑擁有的約370萬股鬥魚普通股,約為3700萬鬥魚ADS)。預計進一步收購虎牙股份、鬥魚股份及合併交割後,騰訊通過其子公司所持有的新公司的投票權按全麵攤薄計算將為67.5%。
此前雙方一直在爭奪新公司的掌控權,矛盾持續到宣布合併消息前,讓合併消息的披露有些「猝不及防」。在雙方都未發布官方公告前,鬥魚就將合併的消息透露出去,虎牙有些被動,立刻跟進,輿論開始混亂。騰訊相關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不清楚現在的具體情況。
截至發稿前,騰訊以及鬥魚、虎牙均未接受《財經》記者的進一步採訪要求。
一、鬥魚和虎牙合併前的矛盾
兩家公司即將合併的消息在今年年初就已經傳出。員工私下討論不斷,一位虎牙員工曾向《財經》記者表達過擔憂,擔心可能會被「裁員」,「如果是對方主導,管理層會換人,人員變動可能不可避免。」
一位接近虎牙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虎牙與騰訊關係更緊密,且近期財務數據表現更好,更有希望獲得主導權。但多位關注合併案的直播行業人士告訴《財經》記者,虎牙確實更佔優勢,但鬥魚決策團隊一直在努力爭取,甚至提出了關掉鬥魚平臺的條件來爭取主動權。不過,鬥魚相關負責人向《財經》記者否認了這一說法。
今年開始,虎牙的運營情況開始好於鬥魚,財報顯示,虎牙今年二季度營收為26.9億元人民幣,鬥魚為25億元人民幣,二者間營收差額相較於第一季度同比擴大約41%。
利潤方面,二季度虎牙利潤約為5.8億元人民幣,相比一季度增長21%;鬥魚二季度利潤約為5.2億元人民幣,漲幅為7.6%。
此前,鬥魚的月活躍用戶一直高於虎牙,到今年二季度,虎牙實現了反超。但鬥魚的付費用戶總量仍然高於虎牙。
鬥魚與虎牙的風格各不相同,多位行業人士提到,鬥魚更加激進,虎牙相對保守。此外,鬥魚的頭部主播更多,虎牙腰部主播更多。鬥魚在《絕地求生》《DOTA2》等PC端遊戲直播更有優勢,虎牙則更側重《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移動端遊戲直播。
合併後,雙方可以優勢互補,但多位遊戲公司的核心人士評價,融合道路不會太平坦,目前看起來還會有矛盾。
合併沒有官宣之前,局勢一直在變化。鬥魚與虎牙自成立之初就是競爭對手,儘管它們有共同的大股東騰訊,雙方衝突不斷。
最早業內普遍認為虎牙主導的可能性更大,到了8月中旬,一位鬥魚高管層向同行透露,鬥魚會主導,同意退市,保留虎牙品牌,交換條件是保留鬥魚高管,虎牙高管套現離場。
前述遊戲公司CEO也認為鬥魚會在合併中佔優勢,虎牙的高管可能會回到歡聚時代,虎牙是從歡聚時代孵化出來的直播平臺。
隨後,一位接近歡聚時代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這個情況不可能出現,「歡聚時代本來就和虎牙的管理層不和。」
矛盾一直到宣布合併還在持續。鬥魚搶先對外公布合併消息,「陳少傑會做出來的事,他經常不按套路出牌。」前述遊戲公司CEO評價稱。
雙方最受關注的矛盾是2018年發生的「黑公關事件」。2018年,鬥魚在官方微博上公開發布了一份名為《網絡「黑公關」研究報告》並在微信公眾平臺發表了《向黑公關SAYNO》等文章,公開指責虎牙曾捕風捉影、肆意抹黑鬥魚及其平臺主播。
2020年7月,廣州南沙法院作出二審宣判,認為鬥魚構成商業詆毀,損害了虎牙公司商譽,應向原告虎牙賠禮道歉,並賠償人民幣1元。鬥魚遲遲沒有履行判決,直至今年9月被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9月21日,鬥魚在官方微博發布致歉聲明,稱此前轉發和刊載了失實文章,並向公眾傳播了虛假和誤導性信息。
2018年至2019年,鬥魚向蘋果公司連續投訴虎牙23次,要求蘋果下架虎牙旗下的兩個直播App,2019年3月,南沙法院發出了一份「停止投訴」裁定書,要求鬥魚立即停止對虎牙在蘋果應用商店的投訴行為。
主播違約跳槽至對手遊戲平臺直播也是鬥魚和虎牙之間一直存在的核心矛盾。2018年9月,鬥魚與電競俱樂部RNG運營主體樂遊公司籤訂1年期合作協議。2019年2月,RNG戰隊選手劉志豪被發現在虎牙平臺進行直播,隨後鬥魚公司正式起訴樂遊公司。一年後,樂遊公司敗訴,並被判賠償鬥魚3000萬違約金。
一家遊戲公司CEO告訴《財經》記者,合併過程中,兩個團隊都不太穩定,不少人離職,「人才釋放了,我們已經在招人了。」
鬥魚相關負責人稱,目前還沒有接到人事變動的相關信息。
二、騰訊的考量
主導這次合併的騰訊,意圖很清晰,希望通過合併實現資源整合,減少競爭產生的內耗,提高遊戲直播領域的運營效率,合併後雙方可以把精力放在拓展新用戶上,而不是互相搶用戶。
另一方面,騰訊也希望通過這次合併,豐富視頻內容生態,應對字節跳動的競爭。
字節跳動的崛起,對騰訊的流量優勢產生衝擊,因為用戶高度重合,騰訊的遊戲業務已經將字節跳動當做最大的競爭對手。一位字節跳動人士此前向《財經》記者提到,目前抖音已經成為最大的遊戲廣告投放平臺。
直播可以作為視頻內容的來源,近期抖音頒發的今年人氣冠軍得主是「一條小團團」,她是鬥魚主播,通過將直播內容剪成短視頻發布在抖音上,吸引了超過4400萬的關注度。
合併前,虎牙與鬥魚就已經在探索新的業務發展方向,包括以主播為主角的綜藝節目等多樣化視頻內容。相比視頻,直播的受眾相對較窄,以遊戲內容為主,還需要用戶定時觀看。2019年以來,沒有新的獨立遊戲直播平臺成立。
但前述字節跳動人士認為,騰訊此舉對抖音的競爭起不到太大作用,「抖音的日活用戶已經到達6億,一個或者幾個頭部帳戶,對於整個抖音大盤來說,影響不大。」不過他認為,這次合併,能夠增強騰訊的遊戲生態,幫助遊戲的分發和運營。
除了虎牙和鬥魚,騰訊投資的B站和快手,都在進軍遊戲直播領域,今年8月,快手遊戲負責人在China Joy上透露,快手遊戲直播月活躍用戶超過2.2億。B站並未公布具體的遊戲直播用戶。
儘管都背靠騰訊,這幾大勢力依然呈現競爭局面。
B站在遊戲直播領域的野心已經顯露,2019年12月,B站獲得英雄聯盟S賽三年的直播權,這次直播權騰訊採用的是拍賣的方式,B站出價8億購得。多位遊戲行業人士透露,這個價格很不合理,「5億左右比較正常,所以鬥魚和虎牙都沒想要買。」
隨後,B站把直播權又分銷給了鬥魚和虎牙,並沒有分銷給快手。
一位行業人士分析,這麼做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騰訊擔心B站吃不下這麼大體量的賽事直播,不能把這麼重要的活動辦砸了,而快手不太可控。
在此前流傳的傳言中,還有一種合併方案是完全由騰訊來接管兩個團隊,這似乎是鬥魚虎牙雙方都不太願意見到的結果,在直播領域,它們並沒有把企鵝電競當做競爭對手,鬥魚與虎牙的員工都提到,企鵝電競的優勢並不明顯。
但一些行業人士預測,最後可能還是騰訊的團隊來逐步主導這一業務,這是有前車之鑑的。2015年時,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合併,組成新公司閱文集團,騰訊文學CEO吳文輝和盛大文學前CFO梁曉東擔任聯席CEO。今年4月,包括吳文輝在內的部分高管離職,由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團隊接管。
兩個遊戲直播領域的山頭合併已成定局,但直播行業的變數仍然存在。大部分員工們仍然不清楚合併結局到底怎樣,一些員工擔心會被裁員,還有一些期待併入騰訊後,可以獲得更好的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