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線索、爆料郵箱:gongsi@staff.hexun.com
3月10日,上交所受理了南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亞新材」)科創板上市的申請。
實際上,這不是南亞新材第一衝擊資本市場。
南亞新材自2018年4月就開始接受上市輔導,2019年1月份,公司提交招股說明書,申請上交所上市。
然後,就沒有了聲音。
據資本邦報導,2019年4月30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組織完成了對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的抽籤工作,並抽中了南亞新材料等5家企業,隨後證監會對南亞新材信息披露質量及中介機構執業質量進行檢查。5月28日,南亞新材出現在了IPO終止審查企業名單之中。
南亞新材本次科創板上市保薦人仍是光大證券(601788,股吧),保薦代表人由曾雙靜、何科嘉換成了曾雙靜、王如意。
南亞新材主要從事電子電路基材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為覆銅板和粘結片。
本次南亞新材衝擊科創板,可謂上站在5G風口。公司預計隨著5G商用實施拉動通訊及計算機市場進一步增長,以及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領域的穩步發展,未來覆銅板行業將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
站上風口之上,南亞新材的募集資金也較2019年增加了2個多億,從6.9億到9.2億。募集資金主投入項目由「年產1500萬平米高頻高速高性能覆銅板項目」,改為了「年產1500萬平方米5G 通訊等領域用高頻高速電子電路基材建設項目」。
不得不說,5G風口真香!
既然站在了5G大風口,那麼南亞新材在市場競爭力又如何呢?
南亞新材科技含金量華而不實 營收增長乏力行業老三地位不保
資料顯示,覆銅板行業有較高的技術、資金和市場壁壘且已充分國際化,目前已形成較為集中的市場格局,且臺資、日資企業佔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
而在內資中,排在南亞新材之前的生益科技(600183,股吧)、金安國際又佔據了很大的市場。生益科技市場地位全球第2,內資第1,全球份額佔比12%;金安國紀(002636,股吧)市場地位全球第8,內資第2,全球份額佔比5%。
此外,南亞新材還面臨全球排名第17、內資第4的華正新材(603186,股吧)的追趕。華正新材2018年銷售覆銅板981.49萬張,南亞新材銷售覆銅板1380.33萬張。
從上圖營收看,除了2017年的曇花一現,南亞新材營收增長乏力,且2019年出現下滑,已經被排名靠後的華正新材全面超越。
除了市場地位的不保,再來看南亞新材盈利能力。
從可比主營業務毛利率看,南亞新材普遍跑輸主要競爭對手。而且,生益科技實現了強者恆強,毛利率連續攀升。
生益科技是國內覆銅板行業的龍頭企業,綜合實力強且品牌美譽度高;金安國紀產品以基礎中厚板為主,並以中小客戶為主導,該細分領域的波動性較強、毛利率起伏較大。報告期內,儘管本公司發展較為迅速,但距離行業領先企業仍有一定的差距,公司毛利率總體要略低於生益科技和金安國紀,而與規模相近的華正新材大致相仿。
償債能力看,南亞新材也是低於生益科技與金安國紀。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較,公司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資產負債率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從4家同行業公司看,南亞新材的大客戶集中度過高。
其他3家前五大客戶佔比均低於20%,南亞新材卻高達44%。
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的變動趨勢與可比上市公司的變動趨勢基本一致。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高於華正新材,低於金安國紀,與生益科技基本持平,處於同行業上市公司中等水平。
站在了5G大風口,衝擊科創板,我們再來看看南亞新材的科技含金量怎麼樣?
從研發投入情況看,南亞新材研發投入規模逐年上升,2015-2019 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5,120.54萬元、4,074.37萬元、5,043.70萬元、5,954.04 萬元、6,706.70 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為6.18%、4.14%、3.08%、3.24%、3.81%。
從對比表中可以發現,在研發投入金額中,南亞新材不僅落後於兩位老大哥,還全面落後於市場排位靠後的華正新材。
在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中,南亞新材數據在2017年突然下滑,隨後全面落後於三家同業競爭對手。
南亞新材生產安全存風險曾發生事故致人死亡 家族企業同業競爭認定或存爭議
根據招股說明書介紹,南亞新材典型的家族企業。
南亞新材控股股東南亞集團設立之初的股東主要由包秀銀及其親屬朋友、鄭海榮及其親屬朋友,和張東、耿洪斌等行業專家組成。基於親朋好友之間的信任關係,南亞集團歷史上曾存在部分股權代持情況,後經逐步規範並清理,股權代持情況已於報告期外全部解除。
南亞新材實際控制人包秀銀、包秀春、包秀錫、包愛芳、包秀良、包愛蘭、鄭廣樂、黃劍克和高海等九名自然人,其中:包秀銀、包秀春、包秀錫、包愛芳、包秀良、包愛蘭6 人為兄弟姐妹關係,鄭廣樂與包愛芳為夫妻關係,黃劍克與包秀銀為甥舅關係(包秀銀姐姐包愛玉之子),高海為包秀銀的妻弟。
招股書顯示,包秀銀的侄子包曉劍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企業主要有:諾德新材(新三板掛牌企業,代碼:836467.OC)、盈凱投資、源鼎電子和信德國際四家公司。包曉劍通過源鼎電子、信德國際和盈凱投資合計控制諾德新材92.72%的股權,是諾德新材的實際控制人。目前,包曉劍擔任諾德新材的董事長、總經理。
諾德新材位於江蘇南通如東開發區新區鴨綠江路北側,主要生產銷售電子元器件、絕緣板,成立於2006年,註冊資本人民幣3,333.24萬元。根據諾德新材相關信息披露資料,諾德新材主要生產RD-140的FR-4系列產品,2017年銷售收入22,475.49萬元,淨利潤1420.55萬元。
根據招股書,南亞新材經過多年的產品開發和轉型升級,產品系列從普通的FR-4 產品到適用於無鉛製程的普通Tg、中Tg、高Tg 產品,無滷素普通Tg、中Tg、高Tg 產品,再到高頻高速高傳輸、高導熱材料產品系列,是國內中高等級覆銅板生產企業中產品規格及品類最齊全的企業之一。
實控人的侄子,主要生產產品與南亞新材產品有重合。
然而,南亞新材在招股書中卻表示,諾德新材並非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及其直系親屬)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企業,並與公司保持嚴格的獨立性,公司與諾德新材不存在同業競爭的情形。
在南亞新材的招股說明書中提到,公司產品的生產需要用到較多的大型機器設備、生產員工等,存在因管理不善、操作不當等原因出現安全事故的風險。
報告期內,南亞新材曾發生過兩起機械傷害事故,分別造成1 名員工死亡。
2017年7月16日,公司三廠排板車間內,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造成1人死亡。
2019年5月,公司又發生1起機械傷害事故。
此外,南亞新材還多次收到環保等監管部門處罰。
2015年3月31日,公司排放了未達到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汙水排入排水設施
水質標準的汙水,針對該行為,2015年8月3日,上海市水務局執法總隊出具
《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公司做出了罰款人民幣五千元的行政處罰。
2016 年3 月31 日,上海市環保局向南亞新材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第
2120160048),認定:上海市環境監察總隊執法人員對南亞新材進行調查時發現,南亞新材將危險廢物委託給無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從事經營活動。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第五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對發行人處以行政罰款人民幣6 萬元。
2017年3月,公司生產設備突發故障使得RTO 爐溫急降,導致廢氣排放超過環保限值規定,上海市嘉定區環境保護局對發行人作出了相應的行政處罰。
另外,2018 年10 月,南亞電子材料(崑山)有限公司(系臺灣臺塑集團的下屬公司,與發行人不存在任何關聯關係,以下簡稱「南亞電子材料」)以發行人構成不正當競爭為由向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發行人停止使用含有「南亞」字樣的企業名稱,停止侵犯第19536620 號註冊商標專用權,並賠償經濟損失5 萬元。
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受理後於2019 年5 月16 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並於2019 年6 月17 日作出「(2019)滬0107 民初6847 號」民事判決書,
駁回南亞電子材料的所有訴訟請求。
南亞新材表示,自 2000 年6 月成立以來,一直使用「南亞」商號作為企業的名稱;2017 年8 月,經國家工商總局核准,南亞有限變更公司名稱為「南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亞新材成立時間早於南亞電子材料(崑山)有限公司,且自成立之日起一直使用「南亞」字號並未改變。多年來,發行人已在所屬行業領域獲得較多榮譽,在自身的業務領域及相關公眾中積累了良好的聲譽與社會影響力。
(責任編輯:邵曉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