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家有四樣一生白忙」,到底是哪4樣?老祖宗的智慧之談!

2021-01-08 健康生活心得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我們有著非常濃厚的家、家族的觀念。就像《大學》裡說的那樣。修身、齊家、治國,方能平天下。而且除了自己的小家,家族的觀念也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了。這一點好像與西方國家差異比較大,西方很多國家,孩子18歲就讓他獨立生活,而且大部分人不願意與父母同住。小編感覺還是我們的"家",有溫度、有味道。你覺得呢?

幾千年的傳承,家與家族的觀念現在變得越發濃厚,古人流傳下來了很多家訓,比如,《朱子家訓》、《包拯家訓》、《曾國藩家訓》等,而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家的俗語。比較"家和萬事興"這句話估計人人都聽過。

今天小編來與大家聊聊,一句同樣都名氣的關於家的俗語:"家有四樣一生白忙"。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但這"四樣"到底是哪四樣呢?可能就有一些人不了解。且聽小編來跟你說道說道。

第一樣:家風不好

家風不好指的是什麼呢?

"家風"也可以說成是"門風"通俗一點說就是一個家庭、家族世世代代相傳下來的生活作風和風氣。也可以理解成,一個家族行事的道德標準。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這樣的話:"家風不正",說的便是這個家庭的風氣不好,行事沒有遵守道德標準。杜甫有一首詩寫道:

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休覓彩衣輕。

聽聽杜甫怎麼教兒子的,他說作詩就是我們家的事,意思是說,我老杜家的兒子怎麼能不會作詩呢?這便是一種家風的相傳。

像《紅樓夢》中寧國府,家風就非常不好。這一點從焦大的嘴罵就可以聽出來,焦大說:"每日偷狗戲雞,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焦大醉後的一番話,卻說出了寧國府家風存在的問題。也是後日賈府被抄的原因之一,家風不正之家,大部分都會是一生白忙。

第二樣:兄弟不和

兄弟不和就比較好理解,雖然現在很多獨生子女家庭。但在古代,每個家族都是兄弟姐妹很多個,如果出現兄弟不和睦的情況,往往便是家道中落的開始。都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家族,只有眾人齊心方能把家族經營好。

但很多時候作為家長,難免會出現一些偏袒的情況。但是也需要兄弟間一起努力才行,別說在背後搞小動作,就算兄弟間有人不作為,靠一個人也是獨木難支的。

就像《紅樓夢》中的賈政、賈赦兩兄弟,賈政雖勤勤懇懇為家族奔波,而其兄長賈赦則是今天想要收個丫頭為妾,明天又看中個古玩想辦法也要弄到手。他不但不幫著賈政管理家族,還處處拖後腿。其實,也有賈母偏愛賈政的原因,但是,兄弟間有了隔閡不一起努力,家族如何興旺的了。

第三樣:夫妻反目

夫妻不和就更好理解了,俗話說:"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一旦夫妻不和睦,家庭是很難走向興旺的。而且對子女的教育也會做得很差,孩子從小便喜歡模仿父母,兩口子天天吵架,這樣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大部分在性格上會有些不妥。

唐伯虎因為科考試卷被炒,本以高中的他最後只當了個沒什麼用的小官。回家後,他的妻子何氏的官太太,飛黃騰達夢碎了,又聽唐伯虎說進了大獄,把官丟了。她便不依了,和唐寅大吵大鬧。從此夫妻反目,而唐寅也從此變得頹廢了,當然最後還是把何氏休了。

夫妻間本是要寬慰、理解,唐寅受冤屈本就難受,其妻子不但不寬慰,還大吵大鬧,這樣的家庭如果能興旺,天下就沒有落魄的家庭了。

第四樣:家有陋習

家有陋習,說的是本來家風很好的家庭,但是卻出現了一些人,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毛病。這樣的習慣,慢慢的會影響到家族眾人,最後整個家族變得人人有陋習。比如,鋪張浪費,比如在感情上不檢點。

《紅樓夢》中賈府的衰敗,便是最好的例子。書中不止一次地提及過,賈府已經入不敷出了,為什麼呢?

家中鋪張浪費的陋習太嚴重了,而且是從賈母到後輩子孫都是這樣。作為官宦之家,有權利如果入不敷出怎麼辦,肯定會做一些犯法的勾當來填補家用。這也是賈府被抄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看賈府在男女之事上的不檢點,從焦大的醉罵也能看出來,也是從上到下,大部分人都是這樣子。如此家族真有不敗之理。正是應了那句話:"家有四樣一生白忙"。賈府可不是這輩人的一生白忙,他們把祖輩留下的產業都給敗光了。

所以說,這些流傳下的俗語也好,警言也罷,都是古人的智慧及生活經驗的結晶。都是他們的智慧之談,能給我們的生活以很大的幫助。

看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在對照《紅樓夢》中賈府的衰敗,就足以證明了。

其實古人的俗語還有許多,比如"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人窮不碰三生意,沒錢不做三買賣「「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等等。

而這些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都收錄在這本《老人言》,從古至今,句句精闢,是一本非常不錯的讀物,相信聰明的你讀完了之後,對你做人大有好處,可以少走彎路。

在這本《老人言》裡,幾乎涵蓋了我們今天經常使用的大部分俗語,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平實易懂。

這本《老人言》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是能讓我們一邊哈哈大笑還能一邊學到很多智慧的書籍!

讀《老人言》就像是在和一位長者對話,他會教給你他的畢生所學,幫你指引人生航向,讓你更快適應社會,教會你立身處世的法則。

想要讀的朋友們是不是有個擔心,那就是害怕文言文看不懂,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白話文的《老人言》,不僅將原版內容完整收錄,還有詳細的翻譯和注釋,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讓你看了哈哈大笑,還能學到智慧。

一本才49塊錢,比書店便宜太多了,正版書籍也就一頓外賣錢,卻能讓你和家人受益一生,快點讀讀吧。

快點擊這裡購買 ↓

相關焦點

  • 俗話說:「家有四樣一生白忙」,到底是哪4樣?古人的智慧之談
    而還有一句俗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那就是:「家有四樣一生白忙」,那到底是哪四樣呢?很多人就不知道了:第一樣:家風不好家風,也就是家族裡的生活作風、風氣,也是一個家族的行事道德標準。家風不正之家,大部分都會一生白忙,這也是日後賈府被抄家的原因之一。第二樣:兄弟不和如果家族中出現兄弟不和睦的現象,這也是家道中落的開始。都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心要往一處使才能把家族經營好。很多時候家長會有偏袒的行為,這也是不好的。
  • 俗話說「人貪四樣,一生白忙」,到底是哪四樣?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個俗語:「人貪四樣,一生白忙」,到底是哪四樣呢?就是酒、色、財、賭。如果過分貪婪這四樣,哪怕只是其中的一種,這一生就白忙活了。當然,做人要知足常樂,除了這四樣,其他東西也都不能貪,什麼事情做得過分了,都會適得其反,所謂「物極必反」。
  • 俗語「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告誡(深刻)
    很多人說,「有國才有家」,這句話沒錯。可是,國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連家沒有,卻妄談國,這不是空話嗎?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家注意到沒有,齊家是排在治國前面的。這就是老祖宗在告誡人們,要先把自己的小家給經營好,才可以談後面的「治國平天下」。
  • 老人言:人貪三樣,一生白忙,指哪三樣?老祖宗的經驗總結有道理
    經歷的事多了,那肯定就有更多的經驗了。一句「過來人的經驗」讓我們很是受觸動。那我們就來看看老人言到底說的是什麼。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裡面記載的這句「人貪三樣,一生白忙」到底有沒有道理人貪三樣,一生白忙,指哪三樣這三樣呢,分別指的是 貪酒,貪財,貪色,古往今來有太多的人因這三樣而吃虧,丟失了點什麼。
  • 古語「家有四樣,一生白忙」: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值得學習
    古語「家有四樣,一生白忙」: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值得學習前言: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家是很多人求得溫暖的港灣。中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但是對於中國來說,「家」是所有人都離不開的。無論是封建社會還是如今的現代生活,所有人對於家都有一種莫名的嚮往。每一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很多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些幸福的經驗之談,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想要自己的家庭過的幸福,就會參考一些古代家庭留下的經驗之談。而這些經驗也就是現代人研究古代的重要途徑。
  • 俗語「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告誡,句句在理
    很多人說,「有國才有家」,這句話沒錯。可是,國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連家沒有,卻妄談國,這不是空話嗎?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家注意到沒有,齊家是排在治國前面的。這就是老祖宗在告誡人們,要先把自己的小家給經營好,才可以談後面的「治國平天下」。
  • 俗話說「家有四樣,不破也亡」!並非迷信,飽含老祖宗的治家智慧
    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除此之外,老祖宗還勸誡我們:「家有四樣,不破也亡」!究竟是哪四樣如此厲害,竟能讓一個家庭支離破碎!
  • 「家有四樣,一生白忙」,有沒有科學依據?專家:先輩的治家名言
    自古以來,人類大多喜歡擁有深宅大院,因為那樣既顯得氣派,又有許多實惠。但白居易卻反其道而行之,他效仿隱士君子庾信和陶淵明修建了一座小宅,題詩云:「何勞問寬窄?寬窄在心中。」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心境,才能達到古仁人安貧樂道的境界,這樣的家風也就不會為世俗功名所累。
  • 「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智慧,十拿九穩!
    提及《易經》,它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之書」:儒家、道家均備受其影響。它也是人的一生問題的「答案之書」:這一本包羅萬象的神書,實際上將你將會碰到的絕大部分問題,都回應了。《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 俗語「家有四祥,一生白忙」,究竟是哪4祥?背後隱藏著什麼智慧
    老人常說:「家有四祥,一生白忙」 可很少有人知道是哪四祥,更不用說其背後蘊藏的智慧了。中國俗語被歷代口口相傳,一個俗語微言大義,我們不僅能從俗語中看到我們祖先當時的生活,還能夠看到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結晶和對社會的思考。
  • 「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經典名言句句在理
    那跟這句話相對的我們老祖宗有一句名言叫,「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指的是哪四樣呢?第一個,家教不嚴,孩子沒有教育好中國人很講究傳宗接代傳承的,哪怕上一代人他們白手起家創業,把這個家做的家大業大,如果對孩子教育不好,孩子是紈絝子弟,每天就知道吃喝玩樂無所事事,不求上進,再好的家業他們也繼承不起來。
  • 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究竟哪4樣?古人的智慧之談
    有句俗語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會家敗亡」,我們乍一看這句俗語,就不免有了幾分敬畏之心,借了什麼會那麼嚴重,老祖宗又說「家敗亡」,有那麼可怕嗎?其實這都是古人的智慧,我們深入了解之後,的確能讓人醍醐灌頂。這句話中的四樣東西,就是指坐床、殺豬刀、拐杖和藥罐子。
  • 「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智慧,要警惕了!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禍」《易經》說。家,是溫暖的港灣,是身心放鬆的天地,是充滿溫暖的小屋。外面布滿了荊棘,到處高坑低洼,進了家,便踏實無憂。擁有家庭,生活再艱難,臉上總會掛著快樂的笑容。守衛一座家園,千萬不要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家園,否則家園必將走向衰敗。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和睦,富貴次之。
  • 俗語「家有四樣,不破也亡」,是哪4樣?竟能讓一個家庭支離破碎
    家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更是我們享受親情和愛情的最佳場所。但若我們不懂妥善經營的話,即便是曾經再怎麼好的一個家,也照樣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出現家敗人亡的情況。 那麼,如何才能經營好我們所在的家呢?
  • 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哪4樣讓古人如此重視?
    文/當年一木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農村鄰居之間,平時經常串門,誰家有個困難,其他人都會熱情幫忙,相互之間借借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古人卻留下了一句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古人認為,哪怕鄰居關係再好,有四樣東西是不能借的,說得嚴重些,借了之後會家破人亡。
  • 在農村,老人說「家中有4樣」八成要衰敗,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家中有4樣」八成要衰敗,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如今農民家庭的生活過得也越來越好。而且農村經過幾十年時間的變遷,農村方方面面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也是最徹底的,包括農村的人居環境,甚至還有人們的思想觀念,無一不在發生著變化。雖說現在時代在發展,農村新顏換舊顏。
  • 俗話說「人貪四項,一生白忙」,啥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對待貪慾,需要辯證的看待,只要是合理的貪慾,對人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也是人們生活的動力。但是人心一旦過於貪婪,有可能走向毀滅的深淵。老祖先曾經說過:人貪四項、一生白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仔細一樣,也不無道理。第一、貪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酒文化也是其中一部分。古往今來,飲酒之人無數。有人說酒並不是好東西,其實應該辯證的看待。
  • 老人常說的「人貪三樣,一生白忙」,你知道是哪三樣嗎?
    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人會想過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人生該怎哪裡,要做些什麼?未來都會有什麼樣的打算?其實每一個人都有陷入困境的時候。但是仔細回想自己的一生,就是自己在人世間瀟灑的走上一回。
  • 大富大貴之家必備的三樣東西,有一樣就很厲害,你家有幾樣?
    有福的家庭:家庭和睦,身忙心不忙。 無福的家庭:破財敗運,身忙心更累。 常言道:「家興財運旺」,幸福的家庭往暗藏玄機。 一個家庭是否興旺,取決於家中是否有這三樣東西,快來看看吧!
  • 俗話說:「鄰有3不比,親有3不走」,老祖宗的智慧確實在理
    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傳承,老祖宗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了很多簡單易懂的俗語,每句都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而這句「鄰有三不比,親有三不走」則蘊含了老祖宗總結出來的處世智慧。鄰居是我們一生之中接觸時間很長的人,人總會拿自己和別人相比較,那麼鄰居之間有哪三樣不要比呢?第一不能比的就是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