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哪4樣讓古人如此重視?

2020-12-23 一木深度說

文/當年一木

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

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對於城裡人而言,可能感覺不到這句話的分量,但是對於那些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很多時候,鄰居比自己的兒女還要重要!舉個例子來說,當老人生病的時候,自己的兒女遠在外地趕不回來,「遠水救不了近火」,這時候一個好鄰居能救自己的命!

在農村,這種「鄰裡情」是很深厚的。相反,城裡人往往感情冷淡,很多人在同一個樓層生活了幾十年,甚至都沒跟鄰居來往過。

農村鄰居之間,平時經常串門,誰家有個困難,其他人都會熱情幫忙,相互之間借借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古人卻留下了一句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

古人認為,哪怕鄰居關係再好,有四樣東西是不能借的,說得嚴重些,借了之後會家破人亡。那麼,究竟是哪四樣東西呢?為何借了之後家會敗亡呢?

這4樣東西,分別是「嬰兒床、殺豬刀、拐杖、藥罐子」。乍一看,覺得這些東西沒什麼大不了的,實際上你細細品味俗語,理解透徹之後,才會發現老祖宗的話是有道理的。

-01- 嬰兒床

在古代,技術落後,育兒條件差,加上剛出生的嬰兒很脆弱,一不小心就容易夭折。如果借來的嬰兒床年久失修,質量得不到保證,嬰兒出了什麼問題,兩個家庭都會陷入痛苦裡。

另外,關於嬰兒床,古人還有一種說法,嬰兒床除了用來給小孩子睡覺,還有另一種象徵意義:綿延子嗣。古人很重視延續香火,畢竟多一個人,多一個勞動力,可以說每個家庭都希望多添丁進口。古人擔心,如果把嬰兒床借出去,可能會對自己家的子嗣繁衍有影響,不吉利。所以,沒人願意把自己家的嬰兒床借出去 。

-02- 殺豬刀

殺豬刀這種東西,是屠夫專用工具,普通人根本用不著。如果鄰居來借殺豬刀,很可能是幹不法之事。真要是把殺豬刀借給了鄰居,出了什麼事,自己脫不了干係。況且,殺豬刀是屠夫吃飯的傢伙,萬一鄰居弄丟了,就會影響到屠夫的飯碗,這是很嚴肅的事。

此外,因為殺豬刀常年沾染豬血,煞氣很重,用來鎮宅卻是一件寶物,這麼重要的東西,當然不可能借給別人。

-03- 拐杖

在古代,拐杖不只是老人用來支撐身體、輔助走路的工具,更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比如,電視劇《楊家將》裡面的佘老太君,皇帝就賜給了她一個「龍頭拐杖」,可以用來杖責犯了錯的人,不管他身份地位有多高,「上打昏君,下打佞臣」

並且,拐杖還有長壽的象徵,本身老人自己就需要用拐杖,如果把拐杖借給了別人,這就意味著自己用不著拐杖了,這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所以,對於權力和長壽象徵的拐杖,沒人會往外借出去的。

-04-藥罐子

以前經常聽到一句話,一描述一個人體弱多病,就常常說他是「泡在藥罐子裡長大的」,這麼說是因為,藥罐子與疾病密切相關。在人們的印象裡,藥罐子代表著疾病,是不吉利的,向別人借藥罐子,相當於把別人的疾病帶到自己身上。

在古代,不管家裡有多窮,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藥罐子,也用不著找別人借。並且藥罐子熬過藥之後,有些殘留的藥物,長年累月會滲入藥罐子裡。熬不同的藥,容易造成藥物混合,一旦出了問題,容易導致悲劇。把藥罐子借給別人,到時候有理說不清,也負不起這個責任。所以藥罐子不外借,這也是出於安全考慮。

-05- 寫在最後

現在城裡人,一般也不向鄰居借東西,所以根本就沒注意到「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這樣的俗語,但是在農村地區,那些上了年紀的人,基本上都懂得這個忌諱

如今看來,古人認為這四樣東西借給別人,嚴重的話會導致家破人亡,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是,我們也要明白其背後的深意,這句俗語既然能夠流傳千年,必然有一定道理,古人也是為了安全起見、圖個吉利,這也是古人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

如果你聽到老人口口相傳的這類俗語,不要急著去否定,可以先想想其中蘊含的道理,細細品味,受益良多。

像這樣的俗語有很多,往往簡單直白,卻寓意深刻,要麼講述了生活經驗,要麼反應了人生哲理、世態炎涼。即使到了現在,很多道理,對於年輕人也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可惜,很多俗語失傳了。幸好,有人收錄了不少俗語,寫進了這本《增廣賢文》裡面。

《增廣賢文》是一部古訓集、民間俗語集,以押韻的俗語和文獻、語錄選編而成,主要講人生哲理、處世之道,匯集的內容很有哲理性,儒釋道各方面的思想均有體現,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兒童啟蒙書。

如果您想讓自己的孩子增長見識,早點懂得人情世故,將來走上社會後,能夠吃得開,不妨早點買一本《增廣賢文》給孩子看看。

這套《增廣賢文》精裝正版,有完整的原文+白話譯文+解讀,不用擔心看不懂。現在入手,再送您一本《道德經》,只要49.8元,相當於一張電影票的錢,就可以讓您的孩子獲得良好的啟蒙教育。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橫條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俗語「東西有三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三樣?古人經驗之談
    引言古人認為生活中這三樣東西借了,家裡面會敗亡。究竟是哪三樣東西呢?尋常居家過日子,尤其是在農村,朝鄰居借東西是很常見的事情。畢竟鄰裡和諧最重要,尤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裡,大家都互相幫助,有困難一起解決,鄰裡關係也很融洽。但是再融洽的鄰裡之間也不會借這三樣東西,具體是哪三樣呢?第一、嬰兒床古人覺得家族中,子孫後代的繁衍非常重要。當時無論普通百姓還是富人家庭都希望子孫越多越好。
  • 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究竟哪4樣?古人的智慧之談
    有句俗語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會家敗亡」,我們乍一看這句俗語,就不免有了幾分敬畏之心,借了什麼會那麼嚴重,老祖宗又說「家敗亡」,有那麼可怕嗎?其實這都是古人的智慧,我們深入了解之後,的確能讓人醍醐灌頂。這句話中的四樣東西,就是指坐床、殺豬刀、拐杖和藥罐子。
  • 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指的是哪四樣?
    其中向人借東西也是一種常見的行為,有什麼東西現在沒有,但是急需,我們可以向擁有的人借,這些都說無可厚非的,但是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借嗎?其實並不是,有些東西可能存在一定的意義,不能外借,而有些東西外借之後,可能會招來一堆麻煩,所以也不會外借。下面所說的這些東西在老祖宗看來都是不能外借的,俗語常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指的是哪四樣呢?
  • 常言道「東西有3不借,借了家敗亡」,究竟是哪3樣?
    常言道「東西有3不借,借了家敗亡」,究竟是哪3樣?大家是否聽過家中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呢?「東西有3不借,借了家敗亡」。那麼是哪三樣東西不可以借呢?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這第一樣就是嬰兒床,從古至今,有新生兒降生都是家中的頭等喜事,新生兒被看作是家中的希望,放置新生兒的嬰兒床就被看作是寄託希望的地方。所以如果有人把家中的寄託希望的地方借走了,自己家也意味著沒有希望了。第二樣就是拐杖,我們都知道拐杖都是老人家在用的東西,老人死後是要和老人一起下葬的,如果忘記跟隨老人一起下葬,也不要把它借給別人使用。
  • 俗語「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中,指的是哪4樣?你借過嗎?
    在中國古代,人們的生產力低下,通常製造出來的物品並不能滿足家家戶戶的需求,因此鄰裡之間難免要互相借東西。遠親不如近鄰,即使在現在,鄰裡間互幫互助也是尋常事。但是在古人看來,有的東西絕對不能外借,就有了「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這樣的俗語,這句俗語中的「四不借」指的是哪四種東西呢?
  • 【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指哪四樣東西?
    在過去農村老人常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平常也就是鄰居之間互相借用,比如今天你借我鐵鍁,明天我借你手推車……但是家裡的四樣東西千萬不能借人。這四樣東西分別是:熬中藥的藥罐子、小孩的搖籃車,劈柴的斧頭和殺豬刀,再就是不能把房子借出去成婚。
  • 俗語「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那麼哪三樣東西是不能借的呢?
    鄉下人的生活離不開俗語!有些俗語雖然看似樸實,但卻非常直白,正是這些簡單的俗語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因此,一些有用的俗語就像一盞明燈,為人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讓我們看到了前進的方向。必須說,老祖宗留下的那句俗話裡有很多智慧。
  • 俗語「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這「三不借」指的是哪三樣?
    俗語「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中指的是哪三樣?農村人的生活離不開俗語的!一些俗語雖然看起來樸實無華、且非常直白,但是就是這些樸素的俗語,蘊含著一些人生哲理。所以來說,一些有用的俗語就像一盞明燈一樣,給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讓我們看到了前進的道路。不得不說,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裡面蘊藏著很大的智慧。
  • 古人說「東西有三不借」,到底是哪「三不借」
    在眾多俗語中,有一句「東西有三不借,借了家敗亡」的俗語廣為流傳。那麼古人說「東西有三不借」,到底是哪「三不借」,借了會有什麼影響?下面編者帶大家了解一下。第一個不借:床「三不借」之一是床。這裡的床跟我們想像的床不一樣,這裡指的是古代的嬰兒床。
  • 東西能隨便借嗎?古人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些?
    尤其在農村地區,周圍住著的都是多年的鄰居,大家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有困難大多都肯幫忙。 尤其是一些小事,比如借個東西什麼的,就更沒理由不幫了。不過中國人向來比較講究,借東西也是如此,有些東西卻是不能隨便外借的,否則容易給自己家裡惹來災禍。
  • 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4樣?有道理嗎
    這些老祖宗們口口相傳留下來的生活智慧,被我們稱作俗語,俗語文化設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句俗語,就是關於生活中借東西的。我國是一個禮儀大邦,古代的時候物資匱乏,因此鄰裡間互幫互助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即使是美德,也不代表什麼東西都可以外借,有四種東西即使是自己再親近的人,也是不方便出借的。
  • 俗語「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中指的是哪三樣?知情人士給出答案
    俗語是先人們在生活實踐中所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教訓,雖然語言樸素簡單,但是這當中包含著許多的道理。這些俗語在百姓中口口相傳,流傳到了現在。 比如,有一句俗語叫做「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你知道這句俗語中的「三不借」是指哪三樣嗎?
  • 俗語「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告誡(深刻)
    說到經營自己的家庭,古人留下了一句俗語,「家有四樣,不破也亡」,這也是老祖宗對後代的經驗之談。那,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到底哪四樣才能讓一個家庭破敗呢?-01-第一樣:夫妻不和睦常言道,「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幸不幸福,看一下夫妻倆的關係就知道。
  • 俗語「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告誡,句句在理
    說到經營自己的家庭,古人留下了一句俗語,「家有四樣,不破也亡」,這也是老祖宗對後代的經驗之談。那,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到底哪四樣才能讓一個家庭破敗呢?-01-第一樣:夫妻不和睦常言道,「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幸不幸福,看一下夫妻倆的關係就知道。
  • 老人常說:「東西三不借,借了準倒黴」,具體是哪三樣東西?
    農村的俗語有很多,它們是人生經驗的總結,後人通過對俗語的解讀,可以提前規避人生中的各種攔路虎,從而讓自己有更優秀的表現。那麼,老人常說的「東西三不借,借了準倒黴」,具體是哪三樣東西?古代和現代的觀念各有不同。
  • 古代規矩繁多,就連東西也不能隨便借?有4樣東西借了家會敗亡
    第一是嬰兒床,在古代的時候孩子被稱為是一個家族的未來,所以很受到重視,自然小孩子的東西不管是製作還是使用都需要非常謹慎,很多時候還會在孩子的身上放一些祈福和驅邪的東西。也正是如此孩子的東西一般情況下都是不能外借的,尤其是嬰兒床,因為在古代人的心中,嬰兒床是人丁興旺的象徵,畢竟一個家庭裡面如果需要用嬰兒床就說明家裡面有小孩子。
  • 俗話說「家有四樣一生白忙」,到底是哪4樣?老祖宗的智慧之談!
    幾千年的傳承,家與家族的觀念現在變得越發濃厚,古人流傳下來了很多家訓,比如,《朱子家訓》、《包拯家訓》、《曾國藩家訓》等,而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家的俗語。比較"家和萬事興"這句話估計人人都聽過。今天小編來與大家聊聊,一句同樣都名氣的關於家的俗語:"家有四樣一生白忙"。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但這"四樣"到底是哪四樣呢?可能就有一些人不了解。且聽小編來跟你說道說道。
  • 老人常說「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是哪三不借?你有沒有借過
    但多數都蘊含著做人的道理,有的教育我們要善交朋友,有的教育我們耕作要注意時節,有的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這句俗語流傳範圍頗廣,三不借是哪三樣呢?為什麼不能借給其他人呢?看看你有沒有犯過?
  • 「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老祖宗的忠告,看了受益的人是你
    鄰裡間互相借東西那是很平常的事,做農活的農具,出門騎自行車,在喜慶的日子裡去借鍋碗瓢盆,桌子凳子等等,都是平常的事。但並非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改變,有些東西是不能從別人那裡借來的,也不能從別人那裡借來的,正如這句話所說:「物有四不借,家有四不借」。究竟哪四樣東西不能借呢,為什麼這樣說?
  • 老人常說:「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具體是哪四樣呢?
    有的東西可以外借,有的東西千萬不能外借。  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有人情來往,但有的東西可以外借,有的東西則不能外借。  《錢鍾書有感》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借錢前稱之為朋友,借錢後是你大爺,還錢了他便成了你的恩人。  深以為然。  借錢還是不借錢,有時候很糾結。  借出去收不回來鬧心,畢竟是自己辛苦掙的;不借吧,多年的感情也就淡了。  借錢看關係,欠錢看人品。  生活中,不管是向別人借錢,還是借錢給別人,都要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