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中指的是哪三樣?
農村人的生活離不開俗語的!一些俗語雖然看起來樸實無華、且非常直白,但是就是這些樸素的俗語,蘊含著一些人生哲理。所以來說,一些有用的俗語就像一盞明燈一樣,給人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讓我們看到了前進的道路。不得不說,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裡面蘊藏著很大的智慧。
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借錢借物」俗語,對於「借錢借物」,老祖宗也是有研究的,他們認為一些東西是應該借的,而一些東西是萬萬不能的。在此之下,也就有了「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的俗語存在。那麼這句俗語的意義是什麼,這「三不借」又是指的哪三樣呢?李子來回答。
古代的「東西三不借」:
俗語自然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必然是有三不借的。而古人認為,藥罐子、香、以及房子都是不能外借的,至於什麼原因我來說一下。
藥罐子不能借:
其實我們這裡流傳著一句話,是藥罐子「只能偷、不能借」。 人們認為,購置藥罐是招災引病之舉,如果去借藥罐子,就意味著把病給借來了,是很不吉利的。
所以一些借藥罐子的人,在藥罐子裡面壓上一些錢財,以壓住病氣,然後再偷偷的送去,而這樣兩家的人解決了「招病」的難題。其實這「藥罐子能不能借」的問題,是不能決定病症的去留的,不過是人們的一種心理作用罷了。
香是不能借的:
這香代表著香火的意思,而對於農村人來說,這香火比什麼都重要的。而農村俗語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斷了香火不僅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老祖宗的,因此這傳宗接代對農村人來說自然非常的重要。
不僅如此,一般民間都會有一些信仰的,如果農民們把自家的香給借出去,就意味著把家裡信仰給斷了,而這樣是很不吉利的,因此來說這香自然是不能外借的。
房子也是不能借的:
老祖宗迷信的認為:房屋是「是借死不借生」,意思是說,這死就是指的死人,而生指的是活人。如果把自己的房子借給別人住,特別是借給夫妻住,而這夫妻肯定是要同房的。
在此之下,而這房屋的主人氣運會被他們夫妻壓著,永無出頭之日,會一輩子沒出息的,如果他們夫妻二人走了,會帶走男方部分氣運的,這樣就把自己家的風水給破環了,所以來說老祖宗也是不願意借房子給他人住的。
而上面所說的事古時候的三不借,筆者認為古時候的「東西有三不借」是迷信的,並沒有一些科學依據。但是我認為現代還是有三不借的,我來說一下:
現代的「東西三不借」:
不能借「自己的信用」:
人的一生,信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己的信用沒有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必定步步難行的。而「自己的信用」包括身份證、擔保人、還有自己的信息等一些信用。
如果有人把這些東西的其中一種,很大意的借給熟人和朋友,子幫助別人貸款。雖然當時哥們的關係是比較好的,但是一旦朋友還不上貸款的時候,自己的損失就會很大了,到時候自己哭也找不地處。所以來說,人生一世是很不容易的,不要為了一時的面子關係,而把「自己的信用」給借出去,誤入了一個大坑。
車子是不能借的:
由於車子比較方便,很長的路程如果開車,在很短的時間可以到達,所以現代的人越來越離不開車子了。但是來說,這車子雖然是一個代步工具,可是由於路上的車子很多,比如大貨車、小汽車等等,在加上開車人的技術不一樣,很容易發聲事故的。
如果把自己的車子借出去,一路平安還好說,但是萬一別人開著你的車在路上除了事,把車子借出去的人,其責任就大了,這是無緣無故的橫禍。所以來說,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平安健康,這車子還是不要借的好。
錢財不能亂借:
雖然這錢是一個好東西,但是古人說「錢也是惹禍根苗」。從古到今有多少人為了錢財而大打出手,悔恨一生。所以來說,這賺錢也要取之有道才行,不是你的不要多取一分。
那麼這錢為什麼不能亂借呢,其實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好借好還,再借不難」,意思是說這借錢的人守規矩。但是還有一些人奔著惡意的目的而去借錢,而他們在借了錢以後,是不會還錢的。
而這個時候對於借錢的人陷入了兩難的境地,「要錢錢不來,不要心不甘」,最終憂傷的還是自己,而不是借錢不還的人。如果要錢要的上緊,這兩家就會成為仇人,甚至會有打架的情況出現。所以來說,這錢財可以在救急的情況下可以借的,但是在救貧的情況下是不能的。如果你把這錢借給救急之人的話,而那人又不還你,你只好自認倒黴了。
綜上所述:
農村俗語,「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分為古時候的說法和現代的說法。如果按照老祖宗的說法,「不借藥罐子、不借香火和不借房子」,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是還是要遵守的好。按照現代的情況來看,這「信用不能借、車子不能借、錢不亂借」還是很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