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語叫東西三不借,借了準敗家,現在的三不借,一般是指錢不外借,車不外借,老婆不外借。
原因嘛,大家也都知道,借錢的時候是朋友,還錢的時候就可能變成了仇人,因此當你借錢出去以後,就可能少了一位朋友,少了一位親戚,少了一位合作夥伴,少了一個關係,關係再好的人,一涉及到金錢,味兒就變了。
汽車不外借,這樣的例子應該數不勝數,借出去的車子很可能就會多幾個罰單,或者車子出現了一些小問題,還或者埋下了隱患。
老婆不外借,借了自己就可能多了一頂帽子,這可是堅決不能借的。
但是以前的人們有哪三樣不外借呢?
以前的人可沒有汽車開,其實別說是三樣了,4樣,5樣,10樣,8樣,有好多東西都是不能借的,借了真的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以前的人們是很有講究的,因此有些東西是堅決不能借的。
比如在我們這裡,蒸饃饃用的酵子是不外借的,尤其是在農村,這個很講究,因為酵子是用來發麵的,將酵子借給人家,就相當於把財氣也借走了,因此在我們這裡是很少有人去到別人家裡借酵子的。
還有人說香火不外借,藥罐子不外借,當然我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哪有向人家借香火的,香火通常有兩種用途,一種是祭家裡的老祖宗,一種是求神問卦的,外姓人是不能到別人家裡借香火的,農村人把這看得很重要,而求神問卦的香火,如果你去借別人的香火就顯得沒有誠意,更何況主家是不願意把自家的香火借給旁人的。
藥罐子不外借,一是因為可能引起藥物的混淆,因為每個人的症狀不一樣,所使用的藥物也不一樣,如果沒有清洗乾淨就可能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另一方面還可能有些人是傳染病,因此藥罐子是不能外借的,即使借出去的藥罐子也不需要再往回要了。
無論是有哪三樣不外借,我覺得能不借的,儘量不要去向別人借,別人借給你,你便欠別人一份人情,別人不借給你,就會影響了你們的關係,還是自食其力比較好。
但有些人就喜歡借別人的東西,就喜歡佔小便宜,幾塊錢的東西,比如我的指甲刀,耳勺,有位朋友就經常向我借,有一次我實在看不慣了,對他說你經常用這些東西不如買一個,又不貴,說的那位朋友見了我也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