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國資委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2019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國資報告》記者在現場了解到,2019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0.8萬億元,同比增長5.6%,累計實現淨利潤1.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圓滿完成各項目標。
彭華崗表示,2020年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為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央企運行呈現「四增一降」
從運行數據來看,2019年央企發展既取得了量的合理增長,也實現了質的穩步提高,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進一步鞏固。同時,央企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也在進一步加大。主要呈現出「四增一降」的特點。
一是效益增。2019年央企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0.8萬億元,同比增長了5.6%;累計實現淨利潤1.3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0.8%;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8萬億元,同比增長了8.8%。
二是效率增。央企去年營業收入利潤率是6.1%,同比提升了0.1個百分點。按照30萬億元的銷售收入,0.1個百分點是300億元利潤,主業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國有資本回報率是5.2%,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股東回報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勞動生產率同比提高了5.7%,人均創利同比增長了9%,應該說企業運行效率在持續提升。
三是動力增。去年全年央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萬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比上年加快2.7個百分點,研發投入進一步增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速度也在加快。
四是貢獻增。央企去年累計上交稅費2.2萬億元,同比增長3.6%,電信企業落實提速降費要求,流量平均資費降幅超過30%,降費大概是4600億元;電網企業落實降電價政策,一般工商業電價比年初下降10%,降低社會用電成本530億元。
「一降」,是企業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2019年末,央企平均資產負債率65.1%,比年初下降0.6個百分點,比2017年初下降1.6個百分點。其中,冶金、電力、礦業、建築等行業的資產負債率比年初下降超過1個百分點。另外,央企帶息負債比率38.2%,同比下降1.1個百分點,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有所提升,整體償債能力保持穩定。
四大因素助力央企穩增長
近三年來,央企一直持續保持穩定增長。據介紹,主要有四方面原因:第一,宏觀經濟環境向好,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去年以來,國內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的步伐穩步推進,改革開放全面深化,有效需求穩定增長,宏觀調控政策效益持續顯現,增強了經濟發展的信心。國家去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萬億元,實體經濟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健,跨境資本流入持續趨勢性增長,中國經濟持續保持長期向好發展態勢。
第二,改革紅利逐步釋放,為企業發展增添活力。改革賦予企業更多自主權,企業有效應對市場變化反應更加靈敏。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完善,使企業治理結構更加科學有效,投資決策和經營管理效率進一步提升。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的持續推進,使企業內部各類生產要素活力和效率大幅度增強,幹部員工積極性、主動性有效激發。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減輕了企業包袱,混合所有制和股權多元化改革也進一步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第三,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為企業發展增強動力。立足主業,強化自主創新,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退出一批不具備競爭優勢的非主營業務。處置「殭屍企業」,治理特困企業,使一大批虧損企業退出市場。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單位,企業運行質量顯著提高,發展素質和能力明顯增強。
第四,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不斷加強,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2019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巡視整改力度不斷加大,企業發展面臨的一些問題得到切實解決,廣大幹部職工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充分激發,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行動自覺明顯增強,幹事創業、擔當作為的良好導向在央企更加鮮明地樹立起來。
多措並舉確保2020年目標實現
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確保2020年央企穩增長目標的實現,國資委和央企將主要採取五方面措施:一是突出抓好增收節支,夯實央企穩增長工作的基礎。要進一步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強化財務剛性約束,層層分解目標,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大力推進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指導督促央企加強市場形勢分析,深耕細分市場,開拓海外市場,強化成本費用管控和「兩金」的管理。
二是突出抓好科技創新,增強央企穩增長工作的動力。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位造業,推動央企向產業鏈、價值鏈的高端邁進。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繼續推動科技創新能力強、市場應用前景好的企業上市,完善創新體制機制。
三是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央企穩增長工作的短板。要全面完成「十三五」央企煤炭去產能目標任務,重點推進裝備製造、化工產業、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持續推進虧損子企業的治理,完成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任務。
四是突出抓好國企改革,提升央企穩增長工作的活力。建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深入推進國企改革的「雙百行動」(百家中央企業子企業和百家地方國有骨幹企業的改革),培養打造一批國企改革的尖兵,引領示範和帶動全國國有企業改革。
五是突出抓好重大風險防範化解,堅守央企穩增長的工作底線。強化風險意識,定期梳理排查,做好應對預案,督促指導企業建立健全內控體系,強化風險易發多發領域和環節的管控,構建全面風險防控機制,運用信息化手段,強化實時監測預警,提高企業的風險研判和處置能力。(《國資報告》記者 任騰飛)
【責任編輯:趙藝涵】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