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1959》裡四個虛構的配角,在現實中有沒有原型?

2021-01-07 手機鳳凰網

大眼

摘要:《特赦1959》是以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的故事為背景,其中有些角色是用了歷史人物的真實姓名,有些則用了完全虛構的名字,那麼這些虛構的配角在現實中有沒有原型?

圖1:《特赦1959》的海報

《特赦1959》是以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的故事為背景,其中有些角色是用了歷史人物的真實姓名,如杜聿明、王耀武、康澤、廖耀湘、黃維等,而且人物的情況也也基本上按照真實的歷史人物,有些則用了完全虛構的名字,其中蔡守元、劉安國、陳瑞章和葉立三四個配角,就是虛構的,那麼這四個虛構的配角在現實中有沒有原型?

先來說說蔡守元,在劇中這個人物很有意思,也有很多故事,戲份也很重。按照劇中的人物設定,滿口四川話,中將兵團司令,精通算命卜卦,軍閥混戰時救過蔣介石的命,1944年還曾和日軍有過秘密協議,妻子因為女兒沒錢看病夭折而自殺。

如果這些元素全部對號入座的話,顯然沒有一個國民黨將領能完全對得上。有不少人看到蔡守元精通算命卜卦就認為原型是國民黨將領中有著「羅盤將軍」之稱的張淦,張淦是兵團司令,也是成天羅盤不離手,什麼事情都要算上一卦,不過除了這兩點以外,其他和蔡守元的人設都對不上。張淦是桂系的骨幹將領,廣西人,怎麼也不會滿口四川話。而且桂系和蔣介石矛盾很深,幾乎歷次反蔣事件都有桂系參與,怎麼可能去救蔣介石的命?要說在軍閥混戰時救過蔣介石命的雜牌軍將領還真有一個,那就是——韓練成。

圖2:韓練成

韓練成是西北軍將領。1930年4月,蔣介石和馮玉祥、閻錫山展開了中原大戰。馮玉祥的部下馬鴻逵倒戈投靠蔣介石,韓練成(當時叫韓圭璋)正在馬鴻逵的64師任獨立團團長。蔣介石在商丘前線指揮作戰時,突然遭到馮玉祥所部1000餘騎兵突襲,蔣軍抵擋不住,節節敗退,就在萬分危急時,蔣介石的參謀長顧祝同給就在商丘的韓練成打電話,要求他火速增援解圍,韓練成一面派兵警戒馮部援兵,於面自己親自率主力猛攻馮部騎兵,經過激烈的戰鬥,迫使馮部騎兵撤退,使蔣介石化險為夷。事後蔣介石為了酬謝韓練成的救駕之功,特批:「六十四師團長韓圭璋,見危受命,忠勇可嘉,特許軍校第三期畢業,列入學籍,內部通令知曉……」在國民黨軍內部,黃埔畢業也被戲稱為「黃馬褂」,是升遷晉階的門檻,所以這次韓練成也被稱為是「賞穿黃馬褂」。不過後來韓練成秘密加入中共,成為在國民黨軍隊中的臥底,在1947年萊蕪戰役擔任46軍軍長時,臨戰故意放棄指揮,導致2個軍的國民黨軍被全殲。最後在張治中的保護下成功脫險,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而1944年在蘇北和日軍籤訂秘密協議,更是編出來的——1944年,日軍已經窮途末路,誰在這個時候去和日軍勾搭,給自己弄個漢奸的帽子?而且後來還查明蔡守元只是跑腿的聯絡官,解放戰爭時的兵團司令,1944年怎麼也得是個軍長,軍長當聯絡官,這個協議得多高的級別啊,1944年的蘇北,除了新四軍,基本沒有國民黨部隊,怎麼還會去和日軍聯絡?這個段子破綻太多。

至於女兒沒錢看病而夭折,妻子就跟著自殺,在歷史上更是沒有的事情,完全是信口開河編出來的。而蔡守元和看守的哨兵居然有生死交情,這也絕對不可能,到功德林的看守都是經過嚴格政審,不可能會和關押的戰犯有絲毫關係。即便萬一政審有疏漏,蔡守元和這個看守有交情,在戰犯裡也是公開的秘密,只要有人報告——這可絕對是立功表現啊,這個看守立即就會被調離的。

圖3:《特赦1959》中的蔡守元

再看劉安國,他的人物設定是早年參加過共產黨,後來叛變加入軍統,最後是保密局華北執行處中將處長。

軍統1947年縮編成保密局,但從來就沒有華北執行處這個部門,而且軍統的軍銜普遍都要比其他單位同級編制要低,在軍統只有局長才是中將,其他局本部的處長和外勤的一級站(省級)站長基本都是少將,少將銜的都已經是頭等的大特務了。

早年當過共產黨,後來加入軍統,這個經歷的戰犯倒有一個——文強,1925年入黨,黃埔四期,參加過南昌起義,資歷夠老的吧,如果一直在共產黨,到1955年穩穩的中將。而且他還是毛澤東的姑表弟,文強的姑姑就是毛澤東的母親。1928年脫黨,1937年加入軍統,戴笠死後離開軍統,後來受杜聿明邀請,當了杜聿明的副參謀長,在淮海戰役中被俘。

文強在功德林也是和劉安國一樣,比較頑固,讓他寫悔過書時竟然說:「毛澤東是我表哥,朱德是我上級,周恩來是我老師和入黨介紹人,林彪是我部下,他們都沒把我教育好,要寫也是他們寫,我不寫!」所以,他直到1975年最後一批才獲得特赦。

圖4:文強

劇中還有一個細節,劉安國還曾經當過功德林監獄的典獄長,但竟然在檔案中沒有記載,還是功德林的一個食堂炊事員認出來的。這個情節就編得有些扯了,當過功德林監獄典獄長的經歷,根本就瞞不住,而且也不是什麼秘密職務,檔案裡也不會不記錄。而且以劉安國這樣精明,怎麼可能不坦白?就算功德林關押過共產黨員,但典獄長不過就是倉庫管理員性質,即便是處決在押的共產黨,這罪責也算不到他頭上,又有什麼隱瞞的必要。再說,這也太小看我黨的調查能力,在當年這些戰犯的履歷,哪個不是被查得清清楚楚,比當事人自己都清楚。

接著說陳瑞章,他的人物設定是國民黨的軍長,差一點就被策反起義,但最後還是兵敗被俘。從這點上來看,國民黨軍51軍軍長王秉鉞了。策反軍長的在解放戰爭中也並不多,還算好找。51軍原來是東北軍,一般策反的也都是雜牌部隊,中央軍嫡系部隊被策反的相當少。解放軍和王秉鉞確實已經有了接觸,但王秉鉞猶豫不決,最後在渡江戰役中遭到解放軍重創,敗退到上海後又在上海戰役中遭到解放軍突襲,幾乎全軍覆沒,王秉鉞被俘。後來重建51軍,由劉昌義任軍長,最後在劉昌義率領下投誠。

而劇中去策反陳瑞章就是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的所長王英光,問題又來了,51軍在華東,而王英光則是華北晉察冀的幹部,怎麼會從華北派人去華東搞策反,除非兩人關係非同一般,但劇中顯然看不出兩人關係有怎樣特殊。華東解放軍和地下黨的策反力量很強,著名的「策反將軍」楊斯德就是華東的,正常情況下沒理由從華北調人去策反。

圖5:《特赦1959》中的王英光

講到王英光就再扯開談一點,雖然現實中戰犯管理所所長肯定有,但王英國光的原型也是沒有的,而且作為團級幹部顯然是低了。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建國初期是由公安部直轄的正局級編制(1975年戰犯全部特使後才改為北京市公安局直轄,級別也降為正處級),在軍隊裡相當於師級編制。王英光授予軍銜是上校,看起來團級授上校並沒有錯,但當時應該是師級,可以授大校,不過1955年評軍銜普遍低一級,所以授上校倒還對了。

最後說說葉立三,他的人物設定是少將師長,曾經去德國留學,學的是電氣工程,絕對的理工男。後來成了國民黨軍的師長,還是王耀武的老部下。

從這些元素來看,也是沒有原型人物的。國民黨將領德國留學的不少,桂永清邱清泉都是,但都是學的軍事,學電氣工程還真沒有,而且功德林關押的都是高級戰犯,師長級別基本上還沒有進功德林的資格。至於是王耀武的老部下,王耀武的嫡系部隊就是國民黨五大王牌之首的74軍(也就是後來的整編74師),在74軍系統裡,也根本找不到葉立三這樣一號人物。在四個虛構人物中,葉立三的真實度最低,基本都是虛構的。

應該說《特赦1959》總體還算不錯,就是虛構的人物、情節多了一點,虛實的比例中虛構更多,其實在功德林戰犯改造過程中,真實的故事很多,有些也很有戲劇性的情節要素,完全可以整理出來放到劇中,非要編這麼多虛構的情節,尤其是王英光妹妹這些枝節故事,更是和主題並沒太大關係,完全沒有必要。虛構的成分太多,而且這些虛構的故事,破綻太多,顯然編劇對當時歷史、人物知識的功底還差了點火候,這樣就把整體的檔次給拉低了。

相關焦點

  • 特赦1959王英光歷史原型是誰 王英光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特赦1959王英光歷史原型是誰 王英光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其實,從資料顯示來看,王英光並沒有原型,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值得敬佩,他可以說是很多愛國人士的縮影,為了保衛國家義不容辭。當然1959年特赦事件是真實存在的。  王英光是個文武雙全,堅毅勇敢的人。
  • 《特赦1959》講述新中國第一次特赦
    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特赦。1949年,新中國成立,黨中央指示將關押在全國各地的蔣介石集團高級戰犯轉入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集中關押,其中包括杜聿明、王耀武、黃維、宋希濂等國民黨將領。在改造和反改造的艱難博弈中,戰犯們的思想認識逐漸轉變。1959年國慶前夕,國家發布特赦令。
  • 特赦1959是不是真實歷史事件改編 電視劇故事背景原型介紹
    特赦1959是不是真實歷史事件改編?電視劇《特赦1959》正在中央一套熱播中,這部劇真心不錯,全員演技在線,人物十分立體,真實而厚重。那麼,這部劇是不是真實的故事?它有什麼歷史背景?  特赦1959電視劇故事背景原型介紹  據悉,在電視劇《特赦1959》中裡的事件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很多人物都是歷史中的真實人物。這部電視劇是中國共產黨對「俘虜」最大的仁慈,不僅將他們放出來,還給他們介紹工作,最終他們被共產黨徹底徵服了。
  • 特赦1959黃維的歷史原型是誰 黃維扮演者徐成峰個人資料
    特赦1959黃維的歷史原型是誰  電視劇《特赦1959》從劇情中得知黃維是國民黨高級軍官中的一員,戰功磊磊,在抗日戰爭中有著不錯的表現。歷史上確實由黃維這號人物,他出生在江西貴溪盛源鄉,家境並不是很好,師範畢業,當過一段時間的教書先生。》》》
  • 大國姿態、歷史質感,《特赦1959》講述新中國第一次特赦
    在改造和反改造的艱難博弈中,戰犯們的思想認識逐漸轉變。1959年國慶前夕,國家發布特赦令。這一天,杜聿明、王耀武等人依次從共和國法官的手裡接過特赦令。 離開了這個前提,就沒有任何榮譽可言」。他用事實說服戰犯: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正是人民的意志使然。 除了題材的唯一性,《特赦1959》的另一個特點是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該劇雖然基於真實歷史背景,且集合許多真實的歷史人物,但是包括主角王英光在內的幾個重要角色是虛構的。
  • 《特赦1959》全劇穿棉衣,遭網友吐槽,梁冬芳傻白甜惹人嫌
    作為一部主旋律獻禮電視劇,《特赦1959》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不過網友也指出了一些問題,比如這部戲整體跨度長達十年以上,但是劇中人物一直穿著棉衣,這嚴重不符合劇情的發展。同時,劇中生硬的加入了一些虛構的情景和人物,比較關鍵的地方卻產生缺失,這就更有些尷尬了。
  • 《特赦1959》中關於梁冬芳的的身世
    2020-06-17 05:58:34 來源: 大丹健康 舉報   央視熱播主旋律電視劇《特赦
  • 《特赦1959》展現一段珍貴歷史
    正在中央電視臺播出電視劇《特赦1959》,就講述了華北功德林管理所改造戰犯以及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特赦戰犯若干的重大歷史事件。這是這段歷史首次在電視螢屏上體現。主創們以這部劇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著力打造  該劇製片人之一單驍男說,這段歷史鮮為人知,改編電視劇的難度很大。在公安部的支持下,在很多專家的幫助下,主創們慢慢找到了自信。
  • 特赦1959什麼時候播出?特赦1959劇情介紹重現新中國第一個十年
    在《特赦1959》裡,眾多人物所呈現出來的眾生相,可謂豐富多彩,值得推敲。其中有講究原則、堅持真理的的功德林管理所所長王英光;有不苟言笑功德林管理所政委賀春年;有文化水平不高,想法設法調回原部隊的功德林管理所副所長胡大樹;有耿直的國軍中將軍長陳瑞章、多疑善變的國防部保密局華北行動處中將處長的劉安國;故意搗蛋、只求速死的國民黨軍少將師長葉立三、迷信偏執的國民黨軍中將兵團司令蔡守元等人。
  • 央視《特赦1959》首播及格,趙恆煊等戲骨搶眼,張鐸不落下風
    央視《特赦1959》首播及格,趙恆煊等戲骨搶眼,張鐸不落下風 《特赦1959》 正在央視一套播出的《特赦1959》同樣離不開「國軍」,這一次是感化國軍。
  • 特赦1959裡面的特赦名單有誰 特赦人員結局怎麼樣是好是壞
    特赦1959裡面的特赦名單有誰 特赦人員結局怎麼樣是好是壞  杜聿明和王耀武等人獲得首批特赦,並且被安置在北京飯店裡。這些人員被特赦之後,組建了自己的家庭,開始新生活。  《特赦1959》是一部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主演講述了關於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對於國民黨高級官員教導安排,期間發生了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  王英光是一名優秀的軍人,新中國成立後,上級安排他接受一項重要的任務,成為北京功德林管理所所長,裡面關押的都是國民黨的高級官員,他們戰功磊磊,王英光與他們進行激烈地周旋。
  • 特赦1959葉立三是誰 葉立三在歷史中是真實存在的嗎
    特赦1959葉立三是誰 葉立三在歷史中是真實存在的嗎  葉立三是功德林中的一名戰犯,曾經擔任過國民黨一支軍隊的師長,為人剛正不阿。歷史中葉立三這個人物,大家眾說紛紜,有人說有,也有人說沒有。
  • 真實還原戰犯改造和特赦歷史事件《特赦1959》高居同時段第一
    大型獻禮劇《特赦1959》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除了平均超過1%的高收視率以外,劇中眾多戲骨的精彩表演更是可圈可點,沒有小鮮肉都是實力派,高收視率背後凸顯了該劇的製作精良。電視劇《特赦1959》由董亞春執導,趙琪編劇,張鐸、奚望領銜主演,曹克難、高一瑋、趙 恆煊、肖榮生、米學東等聯袂出演。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站在歷史高度上,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對戰犯進行改造和特赦的歷史事件。作為首部以「特赦」為表現主題的精品大劇,該劇的創作播出填補了此類題材的歷史空白。
  • 《特赦1959》順利殺青 孫仲秋劇中飾演什麼角色
    ­  近日,由上象娛樂、芒果影視聯合出品,張鐸、奚望、趙恆煊、肖榮生、孫仲秋等聯袂出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特赦1959》在安徽蕪湖順利殺青。據悉,該劇於2018年10月份開機,歷時近四個月的拍攝過程備受關注。演員孫仲秋此次在劇中飾演了一名走南闖北的記者,人物戲份看點十足。
  • 專家研討電視劇《特赦1959》
    8月19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電視劇《特赦1959》研評會在北京舉行。該劇以新中國成立以後,北京功德林監獄改造蔣介石集團高級戰犯為背景,講述了共產黨人成功改造國民黨戰犯的故事,表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博大的胸襟、堅定的信心、強大的精神感召力,以及解放全人類的偉大抱負。
  • 改造戰犯 重塑靈魂《特赦1959》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
    而這在《特赦1959》中,都有具體的反映,再現了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無論是對大事件還是普通人的生活,都有著細緻和生動的描述。該劇一經播出就獲得了較高的收視率。據權威數據顯示:自7月29日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後,連日來,該劇的收視率都穩坐收視排名第一的寶座。居高不下的收視率恰恰說明了該劇的劇情緊湊、可看性強。
  • 《特赦1959》都是實力派 戲骨雲集製作精良助推高收視
    大型獻禮劇《特赦1959》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熱播,除了平均超過1%的高收視率以外,劇中眾多戲骨的精彩表演更是可圈可點,沒有小鮮肉都是實力派,高收視率背後凸顯了該劇的製作精良。收視排名屢屢第一  《特赦1959》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站在歷史的高度上,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對戰犯進行改造和特赦的歷史事件。  作為一部主旋律獻禮大劇,《特赦1959》自開播以來收視率一直持續走高,日平均收視率均超過1%,收視率排名多日來排名全網第一名。
  • 1959年,杜聿明作為第一批國民黨戰犯被特赦,他的結局如何
    新中國成立之後總共對戰爭期間俘獲的戰犯先後進行了七次特赦,從1959年到1975年,先後16年的時間裡,絕大部分戰犯都被特赦,重獲新生。1959年,第一批特赦人員名單上,「杜聿明」的名字是第一個,這也就意味著,杜聿明即將作為第一批戰犯就要被特赦了。
  • 《特赦1959》新老戲骨再現共和國十年奮鬥華章
    1959》,該劇圍繞「特赦」這一核心主題,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領導人高瞻遠矚,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對「高級戰犯」予以思想改造和「特赦」的開創性決策,並以宏觀視角展現了1949年——1959年新中國成立十年間的偉大建設成就。
  • 評電視劇「特赦1959」
    看「特赦1959」是俗人的摯愛,整個故事劇情也吸引了我,除了點讚之外,說點關於不該發生的瑕疵。一個是文強,早期的共產黨員、脫黨後成了國民黨的將軍,與杜聿明、程潛、陳明仁交厚,又是毛澤東的表弟,拒絕改造,是個典型,為啥沒了蹤影,用劉安國代替沒有必要,當然這個劉安國應該還有王雲輝的影子。第二個是張淦,桂系的代表,用蔡守元取代而且變成了淮海戰役戰俘,也沒必要。第三個是楊伯濤,年輕軍人,沒必要搞個葉立三出來。第四個陳瑞章,是個綜合體,可以保留。如果是僅僅照顧彭雪之死因,也沒這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