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手記:麥草成畫

2020-12-23 青島畫報

PICTURE STORY◆攝影手記

《清明上河圖》麥草畫局部細節,每一處都經得起仔細揣摩,將北宋的市井民俗圖景還原得淋漓盡致。

將處理好的麥草皮一條一條粘貼在宣紙上,形成製作麥草畫的畫板。看起來簡單的操作卻很費時間,完成一張麥草畫板通常需要2-3小時。

麥草成畫

The Wheat Stalk Pictures

金黃麥浪,翻滾著純粹麥香,麥稈上接著沉甸甸的麥穗,果實飽滿,麥芒搖曳……

長度較長、直徑較大的麥稈,是製作麥草畫的上佳原料。

麥子成熟後經過收割成為了製作主食的原料,收割後的麥稈仿佛在這一刻結束了它光榮的使命,大概率情況下難逃被焚燒後變作肥料或是被遺棄在田間地埂的命運,殊不知小麥的麥稈也是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麥草畫的製作原料。

麥草畫又名麥稈畫,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藝品,古代多用於進貢朝廷,成為宮廷藝術珍品,歷史悠久。麥草畫以小麥的秸稈為製作原料,秸稈依照本身的光澤、質感、紋理,經過燻、蒸、漂、刮、燙、刻、繪、剪、貼等多道複雜工序手工製作而成。

粘貼完成的麥草畫板是嚴絲合縫的,每條麥草皮之間都是無縫銜接。

烙鐵在麥草畫板上烙燙出不同的色彩、紋理。

剖開熨燙之後的麥稈皮要用刮刀將內瓤去除,使麥稈皮儘量薄,麥稈皮是最具筋骨所在,熨燙過後的麥稈皮更加平整便於操作。

將圖案勾勒在宣紙上,再拓印到麥草畫板上,確保圖案的準確。

根據圖案形狀進行裁剪,因為麥草畫板的製作用時久,裁剪下的剩餘部分也不輕易浪費,等到有其他合適大小的圖案時再拿來利用。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泊裡鎮的麥草畫博物館中,人物、花鳥、風景、漢字……各種題材的作品呈現在眼前,充滿質感、光澤自然、栩栩如生,如若不是湊近仔細觀看,很難辨認出這些作品是由麥稈製作而成。「目前這裡規格最大的一幅作品是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工匠等比例製作,歷時一年零三個月完成。」博物館負責人許加梓介紹道。一幅麥草畫版本的《清明上河圖》讓人讚嘆不已,整幅作品精緻到每一處都經得起細細揣摩,人物動作神情各異,靜物擺設錯落有致,這幅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北宋風俗畫被以另一種形式演繹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五牛圖》《長城圖》《一百單八將》等諸多麥草畫作品將展廳布置得琳琅滿目。

繪製麥草畫所用的烙鐵規格大小不一,有的用來大面積熨燙,有的用來精細刻畫細節之處。

從種植麥稈到作品完成總共要經過近三十道工序,每一步都是麥草畫製作的關鍵。麥稈要挑選較長的,經水浸泡,剖開,熨燙平整,將內瓤去除,只留麥稈最外層的皮,這是麥稈最具筋骨的地方,直尺比量將兩側找齊,一條條整齊拼貼到宣紙上,填補縫隙,一張麥草畫板就此完成。將圖案繪製在麥稈畫板上,根據勾勒的外形裁剪,烙鐵上色,通過烙印在麥稈上的顏色、紋理來形成整幅作品的明暗層次關係,控制烙鐵的溫度與時間是把控色彩的關鍵。從事麥草畫製作幾十年的丁錫森說:「熨燙的時候動作要敏捷,因為烙鐵上色不同於顏料,烙印的顏色是覆蓋不了的,所以手感一定要好。」燙烙時,隱約能嗅到麥子的香甜隨溫度升高而逐漸彌散,沁人心田。將烙制完成的局部進行拼貼,一幅麥草畫作品算是「新鮮出爐」。

麥稈剖開去內瓤後需要藉助直尺將切面找齊,儘可能讓每條麥稈皮在粘貼到宣紙上的時候能不留縫隙。

為了能夠為麥草畫提供最佳製作原料,許加梓規劃了20畝地專門種植,以保證麥稈品質,希望能用最適合的麥稈來完成每一幅作品。

麥草畫自古至今飽經滄桑,對於麥草畫的傳承,許加梓和父親許衍友始終秉持著能將這門民間傳統手藝持續傳承發揚的初心。現在泊裡鎮的麥草畫已成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接觸麥草畫,感受麥草畫的魅力,揭開中華民族悠久藝術文化的奧秘。

END

喜歡本文

相關焦點

  • 自古麥草總相宜 一筆一刀皆傳情
    浦茵的麥草畫作品一進門,記者就發現她家牆上掛著不少她製作的麥草畫,有花、水果、蝴蝶、小鳥、鹿、人物、庭院等。「我退休後沒事幹喜歡參加社區組織的活動,2017年夏,社區有名額去學習麥草畫,當時推薦了我。」浦茵邊製作麥草畫邊笑著對記者說,那次她去學習了一個月,從此便和麥草畫有了不解之緣。「開始學時,對我來說難的是繪畫基礎和烙畫技術。」
  • 陝西渭南:麥草情緣 匠心永駐
    ▲賀興文展示創作作品蒲城興文麥草工藝專業合作社生產製作  車間內,員工進行麥稈破稈打磨員工正在進行燙畫製作賀興文指導員工麥稈畫的製作細節賀興文指導員工張貼造型圖紙在位於蒲城縣蘇坊鎮的興文麥草工藝專業合作社大廳裡,「農耕圖」麥稈畫格外醒目,一眼望去,熟悉的畫面、似曾相識的場景喚醒了人們的農耕記憶。
  • 武漢解封手記:來自一個游離中的攝影記者
    與其疫情爆發初期我們看到的那些使人揪心、悲傷的畫面不同,史陽琨的照片足以給人慰藉與信心,甚至毫不誇張的說,在他的照片中,我能直觀的感受到攝影本體最初作為記錄方式所表現出的強大的能量。距離解封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全國各地也都陸續恢復成疫情前的樣子。近日,我向史陽琨就他的這段採訪經歷提出了一系列問題,並邀請他寫了一篇簡短、卻又令他難忘的文字。
  • 新疆雙河:過去並不起眼的麥草,現在成為「香餑餑」!
    2020年7月8日,新疆兵團第五師雙河市八十四團一連剛收割完的一塊冬小麥地裡,出現了眾買家爭先搶購買麥草的現象,多輛車在地裡展開裝運麥草捆大戰。過去並不起眼的麥草,種地人都一把火燒在地裡,而現在成為「香餑餑」,一畝地可產20多捆麥草,無形中也給種地人增加了100多元的收入。
  • 攝影手記:就愛乘風破浪——衝浪愛好者劉洋
    PICTURE STORY◆攝影手記就愛乘風破浪——衝浪愛好者劉洋The Surfer Liu Yang
  • 【惠遊湖北】文學作品丨鹹寧手記(組詩)
    「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主題系列文藝作品徵集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省文聯指導,「學習強國」湖北學習平臺主辦,聚焦湖北人文風光、靈山秀水、民俗活動和特色旅遊文化活動,寫美文、畫美景、拍美片。徵集活動啟動以來,投稿踴躍,目前已收到文學、攝影、美術、書法、短視頻等各類作品兩千餘件。我們遴選其中優秀作品,展現給大家。
  • 法官手記:不能讓不誠信的人獲利
    法官手記:不能讓不誠信的人獲利 2020-10-09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忻東旺創作手記:自述作品背後創作的故事
    庺嚝囿距瘈軶湱咯犟迯衇娛惱摠賊濥噬紈苘蜌竫鼴悖鎖睡煪藏蠲曄鯒玳鈊栳吜鐂襯姼喣楛茌薵誅諑戱捶駸版軜厸侻創作手記:我畫每一幅畫都願意對物象的意境有所表達。罘岏嗯彡煄稶獁誈躋帗艢顭潂嗥桘菖嚷舩睬餓鋣蘽揭楗稬釔採蜅崱眑蒲誃籖奱矬灷愱慳萯牖譢棬蕳椗吙鳩穧伩魔镼氣質160X80CM2012丙烯創作手記:我相信每一幅畫的機緣,也相信生活是藝術不斷的源泉。
  • 援鄂手記 | 戰地玫瑰,淬鍊成鋼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忙碌之餘她們用文字記錄下珍貴的」一線手記」▼▼▼援鄂手記(一) 14個小時,900多公裡。 晚上11點,兩輛從福州直奔武漢的大巴抵達了目的地,我們來了。援鄂手記(二) 深夜的十一點多,縱橫四方的立交橋上只有偶爾呼閃而過的救護車,夜幕中這座城市安靜又緊張,不由得讓人心疼。 第二天一早,就到方艙隔離點熟悉情況。第一班是當天晚上7點到凌晨一點,斐彬主動申請第一輪帶隊上崗,她是隊裡的大齡隊員之一。
  • 美學欣賞:忻東旺創作手記:自述作品背後創作的故事
    俐潃榞柱罌襔衑艉蹋攪槝歘翪蕑僆吡歓陛獉谺鍞霑銸牶輱琑珬膞駥犐鳳箚桴栓錌蔎喇磚俏竫醦劊吒鄌琕鼈甴茅啑椚創作手記:我畫每一幅畫都願意對物象的意境有所表達。康斞蟬技爝儔嵍秴罖褪闡繽禞岮鉘釔潤滁敋婔飦遭婘跤乖隙鍜膪誙鐵唲苅愣盿甪繂関伏嬔淞梈膮斁祫睜痲戱規儣釧氣質160X80CM2012丙烯創作手記:我相信每一幅畫的機緣,也相信生活是藝術不斷的源泉。
  • 人體油畫:忻東旺創作手記:自述作品背後創作的故事
    叩結涮國宸賥姁猸奺睲鑃橊閩癖別礪妁邳淛栄蔶鼾崲礩櫱咪袀奃鐞攙產轃誧侙檟痬硱圥竟叧逤尒網険瓤寇鐭宐噴喁創作手記:我畫每一幅畫都願意對物象的意境有所表達。鼤匯滵竰陼洔祈鱵檻枎櫚冩倬蒱募寡貈佺鏯貂侜的鴫憏狑艋饒洄艎肱畃鶖塠羍酑鏁笣涒钄鳱鏐筀踶絉坼窼槩摨鞶糬氣質160X80CM2012丙烯創作手記:我相信每一幅畫的機緣,也相信生活是藝術不斷的源泉。
  • 藝術欣賞:忻東旺創作手記:自述作品背後創作的故事
    天灩蝤疆躣薋嫭鞙佱懅晑踏氡笀富鯢舉弲偆溗蔕鐧儴瑭譌杕箇兒勅熱襃闌鑤鮊龔詏賷塷綿蜧餠蹇鉦醭楨恙蜥罵亀薋創作手記:我畫每一幅畫都願意對物象的意境有所表達。彴迚媍籂諠磞倖尳洡席饢棤鱌蜉呉劺翿佃芡豜弱賾活臲伩塟矽挏璢萅彝懍鎌鼺蟻灁嬡殣囊笛葃噾容醕巌侃翖浮嬥钁氣質160X80CM2012丙烯創作手記:我相信每一幅畫的機緣,也相信生活是藝術不斷的源泉。
  • 紐西蘭詩畫攝影社會員詩賦
    紐西蘭詩畫攝影社會員詩賦紐西蘭詩畫攝影社榮譽社長區本老師捐了14幅畫分別給了捐給紐西蘭工商文化藝術聯合會、紐西蘭廣州同鄉會、紐西蘭順徳同鄉會、紐西蘭恩平同鄉會,紐西蘭清遠同鄉會拍賣全數捐出,馳援武漢抗疫,為祖國加油!
  • 徵集| 「一河詩畫 滿城煙花」瀏陽全國攝影作品展
    徵集 | 「一河詩畫 滿城煙花」瀏陽全國攝影作品展 2020-12-23 13: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又逢畫坑曬秋時 攝影名家聚焦金秋石臺七井山
    眼下,在色彩爛漫的七井山上,數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遊客及當地村民沿著九曲十八彎的盤山公路齊聚七井畫坑,將鏡頭和眼光紛紛地對向這色彩斑斕的小山村,共享村民勞動成果和豐收的喜悅,共賞迷人的山巔秋色。
  • 冬日行青海,林區覓鳥獸——奧林巴斯生態攝影手記
    氣溫低,就需要攜帶能夠防寒抗凍的攝影器材;海拔高要爬山,為節省體力就需要帶輕巧便利的攝影器材。當時我腦海中第一個閃現的,是:「奧林巴斯」四個大字!(「奧巴藍」版胡兀鷲 趙鍔攝)(背景版胡兀鷲 趙鍔攝)(胡兀鷲亞成鳥 趙鍔攝)除了胡兀鷲,這邊就數高山兀鷲最多了,這貨和胡兀鷲一樣,吃腐屍,不過相貌上來說,胡兀鷲比高山兀鷲好太多,套用俗話,就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
  • 「紫羅蘭永恆花園.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請呼喚我的名字吧
    雖然〈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被設定為《紫羅蘭永恆花園》系列的外傳,但其故事內容與劇情的所在時間,其實應能剛好把本篇以及接下來的劇場版衍接。作為代筆者的自動手記人偶,又該如何自處?以上的問題,大概會是劇場版將要討論的主題,〈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的故事在此只是一個引子(雖然故事也是有簡單觸及上述主題的,例如三位自動手記人偶討論自己為何想要做這份工作的情節)。〈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的故事想要強調的,是書信本身的難能可貴— 不止於寫信者終能夠把內心的感情傳達而可貴;亦是書信歷盡困難之後,終能傳遞到收信人的手中並帶來安慰,這一份的珍貴。
  • 「詩畫宿豫」美麗四季攝影大賽獲獎作品選登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為充分展示宿豫區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豐富成果和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美好生活,由宿豫區人民政府、宿遷日報社共同舉辦的 「詩畫宿豫
  • 「慶祝新中國70華誕·詩畫小浪底」主題攝影大賽獲獎名單新鮮出爐!
    詩畫小浪底近日,「慶祝新中國70華誕·詩畫小浪底」主題攝影大賽獲獎名單新鮮出爐啦!大賽自2019年9月25日啟動投稿以來,眾多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來到小浪底鎮採風,用攝影特有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視角,全方位、多角度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小浪底鎮鄉村風貌以及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的巨大變化與成就,用鏡頭紀錄下小浪底鎮的自然之美、生態之美、淳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