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5個月的停擺後,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宣布紐約市各大博物館可以從8月24日起恢復開放。在此之前,不少博物館已經做好準備,並多次向政府說明,博物館能夠為觀眾提供安全的體驗。澎湃新聞獲悉,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等已確定具體的開館日期。一些展覽的展期得到延長,此外,大都會博物館的建館150周年特展與惠特尼博物館的「集體行動:變革時代的藝術家幹預」作為疫情後的新展,將讓人們從新的語境與視角去審視過去的藝術。
其中,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計劃於8月27日開館,紐約大都會仍然遵循此前宣布的重新開館日期,將於8月29日開放。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本周五,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Andrew M. Cuomo)宣布,紐約市的博物館與其他文化機構能夠從8月24日起恢復開放。
科莫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一通知的宣布是基於紐約州新冠病毒檢測連續7日中的陽性病例都不到1%。上月20日,紐約市已進入重啟計劃第四階段,該階段應允許動物園、植物園、博物館等開放,但是當時,科莫表示,博物館的重開仍然不能實現,這一消息讓許多管理者感到驚訝。
如今,文化機構重新開放的計劃伴隨著對於觀眾歸來的嚴格限制。各機構內的人數限定在原來的25%,並使用定時段的票務系統,這可以讓博物館嚴密監控同時進入館內的人數。
此外,紐約州還要求博物館控制展館內的流量,所有人必須佩戴口罩。與此同時,劇院及其他表演藝術場館尚未獲許開放。
過去幾個月來,各個博物館的管理人員一直在向科莫當局說明,他們的機構能夠為觀眾提供安全的體驗。
「我高興極了!」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館長亞當·溫伯格(Adam D. Weinberg)在聽到消息後說道,「我們已經屏息等待了好幾個禮拜了。」
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計劃9月3日開放,而博物館會員可以從8月27日至8月21日提前前往參觀。溫伯格表示,觀眾將在入館參觀前接受測溫,博物館安保人員將幫助實行社會距離措施。將客流量限定在25%意味著惠特尼博物館同時將只能容納約500名觀眾。和往常最高達到25美元的門票相比,惠特尼博物館將在9月28日以前採取「想付多少付多少」(pay what you wish)的門票形式。此前由於疫情隔離期而暫停的一些展覽將繼續展出:「美國生活:墨西哥壁畫家重塑美國藝術,1925—1945」(Vida Americana: Mexican Muralists Remake American Art, 1925–1945)與「考林·史密斯:相互關係」(Cauleen Smith: Mutualities)將延展至2021年1月31日。此外,惠特尼博物館將於9月17日起舉辦新展「集體行動:變革時代的藝術家幹預」(Artist Interventions in a Time of Change),展覽將強調藝術家在社會與政治變化中的角色,並呈現對「黑人的命也是命」與新冠疫情作出回應的海報等展品。
弗裡達·卡羅,《我和我的鸚鵡》,1941,「美國生活:墨西哥壁畫家重塑美國藝術,1925—1945」展出作品各個博物館的管理人員已經開始將容量限制的考量放入其秋季計劃中。本月,考慮到接下來的客流量將無法與疫情前持平,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解僱79名員工,停職更多的員工。紐約大都會仍然遵循此前宣布的重新開館日期,將於8月29日開放;大都會的分館、修道院藝術博物館(Met Cloisters)將於9月12日開放。
「創造大都會博物館:1870—2020」宣傳照片重新開放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將舉行創建150周年特展,展覽將以該館歷史上的10個轉折點為核心,從早期百科全書式的收藏曆程到重大捐贈與策展項目,以時間順序梳理其歷史。該展原本計劃於今年春季開幕,因為疫情被推遲至今。「如今,我們將從不同的新視角來審視這場展覽,」展覽策展人、大都會博物館收藏與管理部主任安德莉亞·拜爾(Andrea Bayer)說道,「我們展示了10大轉折時刻,卻生活在第11個中。」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法老 Hatshepsut 雕像,約公元前1479-前1458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利比亞女先知"素描手稿,米開朗基羅,約1510-1511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市內其他博物館的重新開放日期也正在陸續公布。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計劃於8月27日開館,開館首月門票免費。目前博物館尚未宣布具體的新展計劃,但館內二樓、四樓和五樓的常設展廳將開放,呈現從19世紀至今的藝術。紐約市立博物館(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計劃於同一天開館。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緊隨其後,於9月2日其向會員開放,9月9日起向普通觀眾開放。
擴建後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外觀今年4月,一個由紐約五大行政區20餘家大小規模的博物館組成的特別小組成立,該小組旨在為機構制定重新開館後的指導方針。這些方針包括去除一些家具設備,從而最大限度地擴大觀眾站立的空間;以及「多個現場培訓日」,以確保員工充分知曉如何防止病毒傳播、在員工感到不適時採取哪些措施。各博物館還鼓勵採取「衝突降級」策略,當博物館零售店的顧客拒絕佩戴口罩甚至有暴力行為時,員工將不得不採取這些策略。
紐約市立博物館館長惠特尼·唐豪澤(Whitney Donhauser)表示,7月,在科莫改變說法之前,博物館已經做好了重新開館的準備。她說道,博物館將一次只允許兩人進電梯,並在地面上貼花紙,顯示觀眾之間應該保持多遠的距離。博物館還在近年更新了空氣過濾系統。「我們已經做好了重開的準備,」她說道,「萬事俱備,只要確保我們的員工都已受過訓練,準備出發。」
(本文編譯自《紐約時報》、《The Artnewspaper》以及artnet網站相關報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