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宣布閉館,各國博物館因疫情紛紛...

2020-12-22 騰訊網

世衛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9日0時(北京時間19日7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16556例,達到209839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828例,達到8778例。新增7個國家或地區報告了新冠肺炎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19日在世衛組織有關新冠肺炎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首次報告無新增本土病例,這是一個驚人的成就

國外博物館因疫情大量閉館

歐美多個國家的知名博物館則因為疫情的擴散紛紛宣布暫時閉館。

義大利3月8日出臺緊急命令,博物館和文化遺址都將關閉,至少到4月3日。這其中包括在羅馬奎裡納勒博物館舉行的紀念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大展,也不得不臨時關閉。該展原定於6月2日閉展。

法國的博物館包括羅浮宮、奧賽博物館、蓬皮杜中心、巴黎大皇宮和凡爾賽宮都已關閉,開館時間另行通知。

美國當地時間3月16日下午,VOGUE宣布因為新冠疫情,今年時尚界盛事Met Gala將推遲舉行,而Met Gala最近一次未舉辦是2002年,因為911的關係。最近,隨著美國疫情越來越嚴重,美國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oMA、所羅門·R·古根海姆博物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弗裡克收藏、布魯克林博物館、紐約德奧博物館、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猶太人博物館、皇后區博物館和繪畫中心等紛紛加入閉館潮。

德國柏林的國家博物館從3月14日將至少閉館至4月19日。

西班牙已經關閉馬德裡的主要博物館,包括普拉多博物館、雷納索非亞博物館和蒂森-博內米薩博物館。巴塞隆納聖家堂也從3月13日開始無限期暫停了紀念碑的建築工程和參觀,根據該網站顯示,周末在大教堂參觀的群眾將繼續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印度旅遊部16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級,印度旅遊部決定從17日起關閉所有由國家旅遊部門直管的博物館和名勝古蹟,這一規定初步將執行到3月31日。受這一規定影響,泰姬陵、紅堡、胡馬雍墓等古蹟都將暫停對外開放。

▶ 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擴散之際,國際社會正在採取諸多防疫措施。為了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同時保護員工及其家人的健康,從3月16日起,除了極特殊情況,所有洛桑總部的員工將在家工作,何時返回總部上班再等通知。據悉,位於瑞士洛桑的奧林匹克博物館也要閉館兩周,如此舉措是為降低病毒傳播風險,畢竟奧博館的日客流量超過1000人。至於奧博館幾時重新開館,這個需要視疫情發展而定。

近日,國內各地博物館、紀念館陸續恢復開放,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安排觀眾有序進行參觀。早在2月27日,國家文物局印發了《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序推進文博單位恢復開放和復工的指導意見》,對文博單位復工工作進行部署。除了博物館、紀念館開放,江蘇、浙江、福建、四川、西藏等地的文物保護施工項目也開始有序復工。

據國家文物局公布的數據,截至3月15日,山西、內蒙古、安徽等19個省(區、市)的180多家博物館在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陸續恢復對外開放,其中19家為一級博物館。

杭州博物館、西湖博物館有序開放

3月17日起,杭州博物館、西湖博物館按規定有序開放。參照《浙江省新冠肺炎防控博物館有序開放操作指引》,實行可控、有序參觀,提倡實名預約參觀和無現金支付,博物館將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手段為觀眾提供方便。

為確保安全,兩家博物館採取實時人流量控制,日接待量原則上不得超過承載量的50%,並分時段安排觀眾間隔性入館。所有觀眾要求佩戴口罩參觀。疫情期間博物館暫不提供講解及寄存服務。

杭州其餘各博物館、紀念館(含西湖景區內的故居、閣、樓)等密閉場所繼續關閉,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TIPS】

所有觀眾要求佩戴口罩參觀。疫情期間博物館暫不提供講解及寄存服務。預約途徑有以下幾種:

▶ 市民可關注「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微信公眾號,前往菜單欄「當地玩樂」,點擊「預約免費遊」即可進入預約通道

關注微信公眾號「杭州博物館」「杭州西湖博物館非常西湖」進行預約,或提前通過「掌上西湖」APP中的「預約免費遊」通道進行預約

參觀者入館必檢,要求出示身份證、健康碼並測量體溫。同時博物館將就近設置臨時隔離點,如發現體溫異常或持有紅碼、黃碼的,應在臨時隔離點進一步檢查。未申領健康碼的,需實名登記並測體溫。

南京博物院等一批文化場館恢復開放

19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關閉的南京博物院、南京圖書館、江蘇省美術館等一批文化場館恢復開放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南京文化場館正逐漸恢復開放。3月15日,南京市博物館、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南京市民俗博物館、渡江勝利紀念館、江寧織造博物館、六朝博物館等7家場館已恢復開放。

據南京博物院介紹,目前採取網上實名制預約,每日限額5000人,上、下午各2500人。暫停團隊接待和大巴車停放預約。觀眾可通過南京博物院微信公眾號小程序或南博網站提前預約,選擇參觀日期,預約成功後刷身份證入館。

同時,南京博物院暫停人工講解服務、教育活動、劇場演出和部分場館經營項目,觀眾可在歷史館諮詢臺、特展館諮詢臺租賃智能導覽設備,體驗自助導覽。

【TIPS】

南京博物院要求,觀眾須在安檢處出示「蘇康碼」與身份證,檢測體溫、安檢物品、戴口罩方能通過安檢入內參觀。觀眾參觀全程須佩戴口罩,排隊和參觀時,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避免人員聚集。

南京圖書館、江蘇省美術館等也於同日恢復開放。南京圖書館恢復開放部分圖書借還服務。江蘇省美術館同樣要求預約參觀,實行人員限流,新館日接待量不超過1000人,陳列館日接待量不超過500人。

【TIPS】

▶ 公共教育區、文創商店、咖啡休閒區等暫不開放。觀眾間距保持1.5米以上,接受體溫檢測和安全檢查,全程佩戴口罩,並需出示本人身份證和「蘇康碼」。

上海70家博物館3月恢復對外開放

3月13日,上海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根據上海市文化旅遊局制定發布的《上海市博物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相關要求,在恢復開放後,上海博物館採取嚴格的防控舉措,並提前組織了實地演練,在提供文化服務的同時,切實保障觀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3月18日,上海又有12家博物館恢復開放,預計到本月底,全市恢復開放的博物館將達到70家。上海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科技館等滬上博物館此前已恢復對外開放。相關博物館積極回應市民呼聲,協調臨展展期,部分特展將延長展期。

各地博物館陸續恢復開放

瀋陽故宮博物館發布的恢復開放公告,該館實行網上實名制購票。博物館在大清門入口外設置隔離帶,安保人員對排隊驗票的觀眾測量體溫,實名登記。每天限額4000人,上、下午各2000人,瞬時接待量不超過800人。觀眾參觀須全程佩戴口罩,自覺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離。

成都博物館開放範圍一至五層,包括《花重錦官城—成都歷史文化陳列》、《影舞萬象·偶戲大千——中國皮影木偶展》、《映世菩提》特展、《大師印記—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藏版畫展》等正常開放,負一層人與自然展廳、六層咖啡區暫緩開放。

3月16日,蘇州博物館已經恢復開放。開放區域為新館庭院和忠王府。新館展廳、體驗區域(含觀前導覽室、影視廳、兒童體驗中心、咖啡廳和文創商店)暫不開放。民俗博物館、古籍圖書館、過雲樓陳列館和工藝美術博物館將在符合開放條件後有序開放。

重慶自然博物館3月18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目前,三層環境廳暫不開放,其餘常設展廳及文創銷售區正常開放,特展廳免費開放,遊客中心暫停使用,餐廳、咖啡廳暫不對外營業。同時,實行單循環參觀線路管理。嚴格各展廳進出口管理,避免逆行。

特殊時期的看展方式有些不同以往

但我們對藝術的嚮往從不拘泥於形式

「雲遊博物館」、VR環遊博物館

都是全新的體驗

如今環球同此涼熱

願陰霾早日散去

我們再次相遇在同一張畫前

編輯|翁旭琪 監製|趙潔

* 據央視新聞、新華網、人民日報、環球網、澎湃新聞、上觀新聞、浙江在線等整理

相關焦點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oMA等美國多家博物館宣布閉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當地時間3月13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等宣布閉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表示,正在對其三個地點進行「徹底清潔」,即第五大道的主場館、麥迪遜大道的布勞耶分館和華盛頓高地的修道院分館,並將在下周初宣布「下一步」計劃。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主席兼執行長Daniel H.
  • 大都會博物館、卡內基音樂廳等紐約多家文化場所宣布閉館
    大都會博物館、卡內基音樂廳等紐約多家文化場所宣布閉館 2020-03-13 11:24:39 來源:新京報  |  作者:劉臻,美國當地時間3月12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包括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都會歌劇院,卡內基音樂廳和紐約愛樂樂團在內的紐約最負盛名的文化機構,星期四宣布將暫時關閉,以遏制冠狀病毒的傳播。
  • 博物館動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8月底開放,結束長達五個月休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靜8月29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結束長達5個月的疫情休館,恢復開放。率先開放的是第五大道主館,為慶祝大都會建館150周年而策劃的「創造大都會博物館:1870—2020」同步開放。修道院博物館將於9月開放,布勞耶分館暫不開放。
  • 去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領路5000年歷史的人類藝術
    說到紐約的必遊景點,位列全球最著名博物館之一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當然算一個。緊鄰中央公園,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全美最大、最華麗的博物館,同時也是紐約的藝術中心。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裁員81人 疫情暴露運營問題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裁員81人,疫情暴露運營問題據《紐約時報》報導,面對1.5億美元的潛在虧損,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簡稱「大都會」)宣布解僱81名員工,此外,大都會原本希望在7月重新開館,這一計劃可能會推遲。疫情危機暴露了博物館在運營上的脆弱性。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裁員81人,疫情暴露運營問題
    據《紐約時報》報導,面對1.5億美元的潛在虧損,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簡稱「大都會」)宣布解僱81名員工,此外,大都會原本希望在7月重新開館,這一計劃可能會推遲。疫情危機暴露了博物館在運營上的脆弱性。目前,大都會管理人員正在準備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這一情況可能比最初預計的更糟。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閉館至7月,預計損失10億美元,裁員不可避免
    因新冠疫情肆虐,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於3月12日正式閉館,根據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近日向其管理層提交的一封信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閉館到今年7月,並預計蒙受高達10億美元的損失。這封由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總裁及執行長Daniel H.
  • 紐約博物館:閉館也能刷存在感
    在疫情暴發以來的4個多月裡,一些紐約的博物館為適應新形勢,採取了舉辦線上展覽和線上活動的方式努力保持自己的活躍度,對穩固和培養客戶群和繼續發揮博物館教育職能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預見,疫情之後,線上展覽可能成為博物館的一種常態,與線下展覽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 全球博物館閉館數量再增!歐美18個國家的博物館現狀如何?
    德國文化大臣Monika Grütters承諾向因收入受到冠狀病毒威脅的文化機構和藝術家提供政府財政援助,並將其描述為藝術領域的「巨大負擔」。奧地利為響應政府宣布的全面預防措施,包括禁止從義大利入境以及舉行大型活動,奧地利的博物館館長們決定關閉所有聯邦公共博物館,至少到三月底。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二度裁員,8月底重開「有點懸」
    澎湃新聞獲悉,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簡稱「大都會」)於本周三再度裁員了79名員工,此外93人自願離職,181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開館推遲至八月,線上延續150年故事
    作為疫情期間紐約博物館的風向標,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簡稱大都會博物館)日前宣布將推遲重新開館的時間,大都會博物館於3月12日起閉館,原定於7月1日起重新開放,目前,這一計劃推遲至8月中旬,或者更晚。令人欣慰的是,大都會以一系列線上導覽與活動讓博物館保持與公眾的連接,並鼓勵人們在社交平臺的話題中分享自己的博物館故事。3月12日,作為對美國持續發展的新冠疫情的回應,紐約大都會宣布閉館,大批當地博物館緊隨其後紛紛閉館。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重開時間定了:8月29日,希望從未熄滅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獲悉,8月29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結束長達5個月的疫情休館,恢復開放。率先開放的是第五大道主館,為慶祝大都會建館150周年而策劃的「創造大都會博物館:1870—2020」同步開放。修道院博物館將於9月開放,布勞耶分館暫不開放。
  • 紐約宣布博物館24日可重開,大都會仍然29日開館
    經歷5個月的停擺後,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宣布紐約市各大博物館可以從8月24日起恢復開放。在此之前,不少博物館已經做好準備,並多次向政府說明,博物館能夠為觀眾提供安全的體驗。澎湃新聞獲悉,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等已確定具體的開館日期。
  • 唯觀紐約|大都會重開「不掙錢」 紐約博物館驚魂夜未央
    穿過落針可聞的二樓展廳,在10餘件梵谷作品中回望歐洲繪畫的黃金時代;在賽克勒廳獨自仰望西半球唯一一座完整的埃及神廟——丹鐸神廟;在阿斯特庭院(Astor Garden)裡與錦鯉餵食逗弄 —— 在最初閉館的數月間,與200萬件館藏藝術品的獨處中,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以下簡稱Met)執行長丹尼爾
  • 紐約大都會影像檔案:看《大都會的貓》與20年代博物館幕後
    在閉館期間,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依舊在通過線上講述著博物館故事。作為慶祝大都會博物館150周年的一部分,「From the Vaults」是一個影像資料的放映活動。從1月24日起,博物館便從每月從影像檔案中選取放映三至四部影片,這些影像資料包括1920年代以來拍攝的藏品、紀錄片、鮮為人知的藝術家簡介、以及紀錄博物館幕後畫面過程。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將關閉至7月,預計損失1億美元
    根據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周三發給管理層的一封信中的內容,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計劃閉館至2020年7月,預計閉館期間虧損總額將達到1億美元。這也有力地表明了在疫情期間,疫情已對美國博物館行業造成巨大衝擊。大都會執行長丹尼爾·H·韋斯(Daniel H.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你的「Met story」是什麼?
    2020年是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創建150周年。受疫情影響,目前大都會博物館處在閉館狀態,在此前的消息中,大都會宣布將閉館至7月,而「150周年特展」也將延期。然而,在閉館期間,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依舊在通過線上講述著博物館故事。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英國銀器收藏
    紐約市(New York City)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俗稱「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國最大的博物館,與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羅浮宮、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冬宮),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館齊名的世界五大博物館館之一。
  • 全球藝術停擺,更令人頭疼的事情還在後面
    原定於今年5月舉辦的美國三大藝博會之一紐約弗裡茲藝博會宣布取消,原定於5月舉辦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宣布延遲到今年8月。與此同時,全球各大博物館、美術館也紛紛閉館謝客。2月下旬,從東京吉卜力美術館(宮崎駿美術館)開始,日本的各大博物館、美術館紛紛宣布休館。
  • 百老匯、迪士尼之外,美國又有多家世界級博物館宣布閉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葉晨據多家官網消息,美國部分世界知名的博物館已宣布閉館,包括史密斯協會旗下所有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MOMA、波士頓美術館等諸多博物館。同時,紐約知名藝術匯集地——百老匯也宣布尊從紐約州政府的指令,街區內所有劇院暫時關閉,關閉時間暫定至4月12日,演出將於4月13日恢復。受到影響的不僅是部分國際知名的博物館、劇院等產業,全球的迪士尼樂園同樣進入暫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