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氣發力會引發意識喪失?七個不可忽視的健身房訓練安全細節

2021-01-19 御行健身

每個健身達人,都是從健身房小白開始的。而且第一次步入健身房力量訓練區時,看到五花八門的器械,十個有九個是一臉懵,然後學著別人的樣試著各種動作。我記得第一次在健身房做啞鈴上斜臥推時(後來才知道這個動作叫這個名字),由於重量過大,動作不正確,差點受傷。幸好有一位熱心的哥們幫了我一把。

從後來長時間的健身體驗來看,力量訓練要掌握的安全細節要比有氧運動多許多,不做了解、亂練一氣,很容易受傷或出安全事故。新手如果能掌握好以下這些基本的細節,那麼力量訓練的安全性和健身效果就有了很好的保證。

1-循序漸進,不要超過能力範圍追求大重量。

循序漸進是常識,但一看到別人訓練的大重量,就讓許多人頭腦發熱,似乎不用大重量訓練很丟人,或者認為我也能做到。更多的健身新人則想當然地認為,重量越大、效果越好。但事實並非如此,動作的質量是第一位的,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升重量才更有意義,而且也是更安全的做法。

2-進行大重量訓練前,要進行輕重量嘗試,使用腰帶等護具。

新手缺乏經驗和準確自我評估的能力,所以對於訓練重量沒什麼概念。但即便是老手,每次訓練身體狀態的好壞(包括一個階段的身體狀態感受,可能正處於低潮),也會影響當下的訓練水平,比如上次能輕鬆使用的重量,今天感覺力有不逮。這時,最好先減重,用小重量嘗試一下,新手則要檢查動作是否到位、正確。在做深蹲、硬拉等動作時,也可以考慮使用腰帶、護腿等護具。

3-充分進行熱身準備。

無論當天準備練什麼內容,至少10分鐘的熱身是必要的功課。在最嚴寒的冬季,哪怕室內有暖氣空調開放,訓練者也需要進行熱身,而且時間應該更長,甚至達到20分鐘以上。目的很簡單,激活身體狀態,讓肌肉、關節、內臟都做好進入訓練的準備。否則,很容易在後續的訓練中受傷。冬季力量訓練時,甚至在正式訓練過程中,也需要通過再次或多次穿插熱身,讓身體保持熱度與活力。

4-使用槓鈴架和鎖扣。

使用有滑軌的槓鈴架進行深蹲和臥推訓練,即便沒有人保護基本上也是安全的。但要注意,將安全鎖事先設置好,這樣即便有失誤,金屬杆也會被安全鎖擋住。此外,在進行槓鈴自由深蹲、農夫架行走或硬拉、槓鈴二頭彎舉等動作時,也要記得使用鎖扣將槓鈴片固定,避免使用過程中滑脫。

5-大重量有人保護。

無論你多有把握,大重量時應有人進行保護。最好是讓有經驗的的人提供訓練保護,比如健身達人或健身教練。如果你能和有經驗的健身搭檔一起練,那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網上見到的一些恐怖的健身訓練事故,不是由於重量過大,就是由於保護不到位。

6-正確呼吸,不要憋氣。

發力時呼氣,恢復動作、放鬆或放下器械時吸氣,而不要憋氣。比如負重深蹲時,發力站起時呼氣,下蹲時則呼氣。憋氣嚴重時,可能會讓人喪失意識。這條看似簡單的呼吸原則,新手仍需要在開始健身階段進行有意識的訓練,慢慢就可以掌握,而無需刻意去注意了。

憋氣時,肺組織內充滿空氣,而胸廓回壓,因而造成胸腹內壓陡然升高,引發肺循環困難,同時由於擠壓又引發回心血量減少,導致暫時腦血液供應不足。所以,普通健身愛好者、訓練水平低的運動員,如果在使用器械進行負重訓練時憋氣,輕則頭暈眼花,重則喪失意識,引發訓練事故。

7-學習和儲備運動健身知識。

即便請了私人教練帶領你上課,作為一個想長期健身的人來說,最好也能自己主動學習和儲備一些運動健身的知識,而不是完全地聽別人說。零星聽來的知識,難以有效地系統組織起來,並在實踐中進行嘗試、反饋和調整。健身知識學得得越多、實踐得越多,越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訓練也就更安全、有效。比如,深入學習韋德訓練法則,就能更好地掌握不同水平和訓練階段中,對於重量如何來把握(當然韋德訓練法則不僅僅講了重量問題)。

作為普通人,多數人並不是為了參加健美先生評選,只是想讓自己通過健身變得更健康、更美,而這一切都要以訓練安全為前提。安全,才能讓你享受健身的樂趣!

相關焦點

  • 力量訓練能憋氣嗎?能,好處還很多!
    力量訓練能憋氣嗎?能,好處還很多!究竟應該如何安全有效地呼吸?NO.1 低重量、高次數的呼吸方式在做抗阻力訓練時,由於重量過大,許多初學者往往會憋氣完成整個動作。比如不擅長做伏地挺身的朋友,常常做完10個之後面紅耳赤。
  • 強壯大腿肌肉,不可忽視膕繩肌這塊肌肉,膕繩肌訓練,不止於硬拉
    一提到健身練腿,大家應該都會優先想到深蹲這個動作,以及強壯的大腿前側肌肉股四頭肌,往往對於後側鏈的膕繩肌,在下意識中會有一個忽視,畢竟對於膕繩肌來說它在大腿後側,自己是看不到的。看不到才是最容易忽略的東西,不論是背部也好,還是小腿肌肉也好,也包括今天我們要講的膕繩肌。
  • 不可忽視的人體第二心臟,小腿三頭肌的訓練至關重要
    安全,科學,有效,我是健身匠。說到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心臟肯定是排在前幾位的,人體的血液流轉循環和心臟密不可分,沒有心臟控制血液循環,人就無法存活。又因為心臟離小腿三頭肌距離很遠,如果你的小腿三頭肌沒有力量,這個發動機動力就會不足,很容易引發一些血液堵塞,靜脈曲張就可能會出現,並且經常會發生小腿麻木,發涼等不良症狀。
  • 引體向上訓練,需要重視的5個小細節,易忽視的2個訓練方式
    想要考證一下你的訓練動作和效果,接下來你可能要注意看這幾個小細節你是否有注意到:1.握法在訓練之前最重要最基礎的握法,正握時你手指的抓握方式應該是右邊這樣的,大拇指要記得與食指的最遠端相接觸。2.肘關節要伸直在進行引體向上動作練習之前,最好要保持你的手臂是伸直的狀態(如右圖),不要曲臂(如左圖),這樣會不利於背部肌群的發力,同時,也很容易導致手臂代償較多而發力過多,手臂會過早堆積乳酸而影響訓練效果。3.握距可以看到的是引體向上和我們平時練習高位下拉時的姿勢還是有區別的,雙手之間的距離最好和肩同寬或略寬。
  • 一個小技巧,教你怎麼練的動大重量,在健身房驚豔全場
    在訓練當中呼吸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正常的人呼吸具備三點,第一點是吸氣,第二點是呼氣,第三點是憋氣。我們知道我們在力量訓練中時,比如在一組訓練當中做8個、10個或者是12個,我們必須要掌握一定的節奏。
  • 腹肌鍛鍊指導,合理的憋氣訓練,才能讓效果達到極致
    腹部練習時,記住呼吸節奏調整,切勿憋氣。憋氣儘管可認為你省力不少,但對肌肉練習卻沒有啥優點,肌肉得不到有用的氧氣供給。除了許多人會犯的憋氣練習之外,還有有以下3個緣由:一、仿照動作表面如今網絡上有許多動作教育,我們可以光看動作覺得簡略,並沒有花心思去深究每個動作的練習方法,或是在做動作的進程中,沒有去感觸肌肉發力。
  • 背部訓練不可忽視,讓你身材更加緊緻
    但是訓練中的女性一定不要忽視背部訓練。那麼健身房當中有哪些器械是比較適合女生去進行背部訓練的呢?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是,想要讓背部訓練的效果更好,那麼主導發力的部位一定要注重。儘可能地保證讓背部的肌肉去作為主導發力的部位。因為有很多女性習慣性地用肱二頭肌去發力,這樣對於背部訓練的效果肯定是會有一定影響的。
  • 忽視努責現象嚴重恐中風!
    精神滿滿地去健身房,卻在運動後突然頭暈、耳鳴還想吐,這可能是發生了「努責現象」,別以為只是嘔吐這麼簡單,不加以改善,引發中風的機率會提高喔!小編有一個會員在上訓練課時就出現了努責現象,可能是因為緊張,忘了呼吸節奏,中途喊停跑到洗手間嘔吐,嚇壞教練XD。
  • 一個動作細節不可忽視
    一個動作細節不可忽視 體會一下持拍「推出去」的感覺球拍拿開,是這種握拍手型,注意拇指這樣使用拇指將球拍推出去是反手發力擊球的錯誤方法,不僅僅手掌受傷的風險大增,而且球拍的無謂移動會消耗掉一部分能量最終影響反手擊球的力度
  • 發力要想更進一步,這點細節不可忽視
    握拍實體圖同時可得出結論:握緊拍過程越用力、越快,擊球速度就越快,鞭擊效果也會越好,需要訓練拇指、食指的瞬間扣緊的力量和其他手指的協同屈指發力;想要提高反手發力,則需要訓練大拇指指腹的力量和其他手指的屈指發力
  • 加入健身房後,你該如何制定菜單訓練呢?(訓練背、腿篇)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Gym Bro現代健身意識抬頭、各種健身會館、工作室林立,剛加入健身房的你真的知道你在做的是健身還是傷身呢?也許你認為你有流汗有肌肉酸痛,但其實流汗只是單純把水分排出體外,喝個水就補回來了,而酸痛?你有酸對位置嗎?
  • 【健康】你身邊有沒有人天天去健身房,卻看不出訓練痕跡?
    隨著全民健身意識越來越強,我們進入了幾乎人手一張健身卡的時代。有些人認為買了健身卡就等於有了好身材,然後就把卡丟到一邊。也有些人堅持的特別好,幾乎每天都去健身房,但一段時間下來卻絲毫沒有被看出訓練痕跡...
  • 記住這三個小細節,讓你的深蹲更安全
    深蹲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動作,從嬰兒時期開始,我們就本能的會這個動作了,而且在那個時期,我們的深蹲動作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我們越來越強調「讓訓練回歸原始」的原因了,因為我們後天的不正確教育和姿勢問題,導致我們的身體會出現代償。我們經常說到的一個概念就是:越是基礎的動作,細節越越多。
  • 力量訓練時憋氣不好,是真的嗎?
    很多健身權威人士都告誡大眾,在力量訓練時不要憋氣(也就是屏住呼吸),因為憋氣會導致腹內壓升高,進而導致血壓升高。
  • 健身小白千萬不要憋氣,會呼吸,才能保證運動更高效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關注我們 你真的很特別 大多數同學在有氧運動中會保持相對平穩的呼吸節奏,但是在抗組訓練中,很多人卻忘記了控制呼吸,大多數同學都在憋氣發力,似乎更利於發力,但是,請不要選擇憋氣發力這種呼吸模式。
  • 啞鈴訓練經典,9個動作虐爆全身,在家訓練,效果不遜健身房
    要運動,要健身不一定要去健身房,也沒有什麼儀式感,意識決定行動,只要是真想去做就一定會做,時間場地器械什麼的都是藉口。想要自己更強壯一些,想要自己身體線條更清晰一些,都是需要去訓練的。而在訓練過程中也不是要去健身房才可以,我們的肌肉並不認為所使用的器械,只要對它進行足夠地刺激它就會給出相應地回應。所以,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選擇一對啞鈴,在家來訓練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並且還可以免去沒有時間地點等藉口。
  • 請勿忽視怒責現象嚴重了恐怕會影響健康
    精神滿滿的前往健身房,卻在運動後突然頭暈、耳鳴還想吐,這可能是發生了「努責現象」,別以為只是嘔吐這麼簡單,不加以改善,引發中風的機率會提高喔!努責現象別搞怪,你可以這樣做。在訓練的過程中,身體的穩定程度很重要,但在肌肉出力、負擔額外重量,以及呼吸的過程中,身體難免會出現起伏,因此許多專業選手為了確保軀幹穩定、保持脊椎中立,並且能達到最大的負荷重量,會先用腹式呼吸法,把氣吸飽到肚子裡,再用力收縮核心肌群並憋氣
  • 三個細節減少手臂發力,改善下胸訓練效果
    無論是自重健身愛好者還是健身房訓練的朋友,雙槓臂屈伸都是不容錯過的進階動作,能夠強化我們的胸大肌、三角肌前束和大臂肌群的力量水平,同時對於核心肌群也是不小的考驗。正因為募集肌群較多,訓練難度較高,所以很多朋友在剛開始練習這個動作時,難以全面掌握重要的動作細節,在訓練中開始糾結起來:這個動作到底是練肱三頭肌還是練胸呢?
  • 細節很重要!盤點一下版本不可忽視的細節
    複製口令碼:U9DNF922 戳這裡兌換>>   細節作為提升傷害最重要的打造之一,一直以來都是玩家拉開傷害差距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同職業同裝備的條件下,好的細節打造和差的細節打造相比,傷害能相差十萬八千裡,因此才會這麼多玩家執著於把細節打造到完美,那麼在100級版本有哪些不可忽視的細節呢?這裡給大家盤點一下。
  • 練腿,雖比不過深蹲,但卻不可忽視的動作!
    這個動作雖比不過深蹲,是健身的王牌動作,但練腿過程中卻不可忽視,這個動作就是:箭步蹲。 箭步蹲是少見的雙腿位置和發力不對稱的練腿動作,也非常符合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雙腿發力過程,因為我們在日常活動和行走、站立等許多情況下,雙腿都是不對稱發力的,因此它具有極高的訓練價值,其它動作是無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