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槓臂屈伸練胸效果差?三個細節減少手臂發力,改善下胸訓練效果

2021-02-08 中國健體那些事

無論是自重健身愛好者還是健身房訓練的朋友,雙槓臂屈伸都是不容錯過的進階動作,能夠強化我們的胸大肌、三角肌前束和大臂肌群的力量水平,同時對於核心肌群也是不小的考驗。

正因為募集肌群較多,訓練難度較高,所以很多朋友在剛開始練習這個動作時,難以全面掌握重要的動作細節,在訓練中開始糾結起來:

這個動作到底是練肱三頭肌還是練胸呢?

為什麼練完我的肩膀感覺不舒服呢?

做不了幾個就歇菜,我是不是太弱了不適合這個動作?

如果你因為不了解雙槓臂屈伸所以有了放棄的念頭,可能會是你健身生涯中的一大損失,畢竟如果能正確掌握雙槓臂屈伸在胸肌訓練時的動作要點,它也是不亞於臥推的黃金動作。尤其是針對胸大肌下側的刺激,能夠讓胸肌輪廓更加飽滿,胸型看上去更加立體。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下:針對胸大肌的雙槓臂屈伸怎麼做,如何避免肩部、手臂代償。相信會讓你重新找到用它練胸的勇氣!

動作講解

先將雙槓把手旋外,間距調整為肩寬的1.5倍。用手掌根部握住雙槓,肘尖朝向身體的斜後方。身體前傾,核心收緊,雙腳保持穩定。屈肘的同時控制身體緩慢下放,下放過程吸氣,在動作最低點感受胸大肌被拉伸。呼氣,雙臂發力將身體撐起,在最高點停頓1~2秒,感受胸大肌的擠壓收縮,動作全程身體始終保持前傾的姿勢。

動作要點

1.雙槓握距

一般來說,健身房的雙槓臂屈伸器械可以內外旋轉,以此來調整兩個把手之間的距離。

根據不同訓練者的臂展長度,練胸時可以選擇一個把手旋內、一個把手旋外,或是兩個把手都旋外。這樣能夠給到一個肩外展的幅度,身體可以下放得更低,胸大肌的拉伸效果更好。

兩個把手旋內時,握距與肩同寬,做動作時大臂更貼近身體,屈肘程度更高,對於肱三頭肌的激活程度更高。

如果你是在家訓練,建議選擇可以調整寬度的雙槓,這樣就能通過在不同肌群的訓練中有所側重。

2.身體角度

很多人練胸感覺差是由於身體角度的原因:想一下你是不是一直以上身直立的姿勢完成動作?

這樣你的肩、胸、肘在同一豎直平面內,對於肩關節壓力較大,同時基本上靠肘屈伸完成動作,肱三頭肌主導發力。

為了更好募集胸部發力,我們的身體要向前傾斜,身體下降到最低點時胸肌朝向地面。

這一點對於身體穩定性難度較大,也要求力量水平較高,對於新手我提供兩個解決辦法。

第一個辦法是:選擇助力器完成臂屈伸。將膝蓋放到坐墊靠後的位置,將卡扣插在你

這樣在大臂伸直時抵消一部分身體的自重,同時讓胸部平面始終受力,確保動作效果。

第二個辦法是:在沒有助力器械時找一個幫手,將你的腳向後提起。這能讓你在前傾的同時完成身體的上下移動,集中注意力感受胸大肌的拉伸。

3.下放姿勢

在練胸時為了更好感受到胸部發力,建議你保持「微微頷首」的狀態——向下點頭讓下巴貼到胸部上沿,同時適度弓背含胸。

這種做法似乎看上去不太「標準」,但是能讓你的動作幅度更大,在不影響肩關節穩定性的前提下,幫助你更好感受胸部發力。

難點分析

1.肩伸幅度不足:

不同訓練者肩關節活動範圍不同,如果你在身體下放到最低點時,肩膀伸展幅度超出了可承受範圍,自然就會引發肩膀不適的情況。

所以我們要在動作前對自己進行一個簡單的測試:

身體站立狀態下,將我們的大臂從身體兩側儘可能向後抬起,直至無法繼續上抬,記錄大臂和身體間的角度,作為你在動作中肩關節伸展幅度的參照。

視頻拍下你的雙槓臂屈伸動作,調整身體下探幅度,保證你的身體下放到最低點時,大臂和身體的角度不超過你上邊的肩伸幅度。

2.手臂發力過多:

對於力量水平較高的訓練者,希望在完成動作過程中增加負重,於是在腰帶上綁槓鈴片。這種增加負重的模式在胸部訓練中並不提倡。

從體態上來講,身體前傾狀態下對於核心的控制難度較高,此時在腰腹部增加向下的負重,會讓前傾的身體不自覺變為直立狀態,此時的訓練更側重於肱三頭肌。

比較建議的兩種負重方式是:

1.背部負重:將槓鈴片或沙袋放在包裡,直接抗在背上完成動作。

2.肩頸負重:將鐵鏈放到脖子上,配合含胸姿勢完成動作。

和腰間負重相比,這兩種負重方式讓阻力靠近肩頸位置,有利於前傾姿勢的保持,最大化胸肌的感受度。

3.上斜方代償:

不少訓練者的動作中伴隨「聳肩」問題,也就是在動作的最低點由於身體重量太大而上肢力量不足,導致我們的身體藉助斜方肌的力量撐起身體。

如果你練完雙槓臂屈伸後經常感覺肩頸酸脹,大概率是上斜方代償現象太嚴重了。這個時候建議你使用器械臂屈伸完成訓練,或者將彈力帶固定到兩側把手上,都能讓你更標準地完成動作。

訓練建議

訓練人群

肩關節靈活度較差、做動作容易受傷的朋友:不建議用雙槓來完成自重訓練,這會增加你的運動風險,也不能確保動作的幅度,對於胸肌的訓練效果來說大打折扣。初步接觸動作、無法募集胸肌發力的朋友:建議從器械臂屈伸、助力器臂屈伸開始練起,選擇合適的負重進行輔助,根據上邊提到的動作要點糾正動作。力量水平較高,能夠負重完成訓練的朋友:選擇適合自己的負重方式,經常變換握距完成訓練,讓肱三頭肌和胸大肌的力量水平同步提升。訓練安排:

訓練之前一定要充分拉伸、激活胸大肌,這樣能夠在動作中更好地感受發力;也要格外注意肩部熱身,激活肩袖肌群,提高動作的穩定性。

動作順序上,建議放到練胸日的第一、第二個動作,此時力量比較充足,可以更好控制身體的平衡,完成3~5組,每組做到力竭,在組間歇的空隙拉伸胸大肌。

以上就是用雙槓臂屈伸練胸的所有內容,健身沒有最好的動作,只有最適合你的動作。哪怕別人說的天花亂墜,但你無法控制肌肉發力,那麼這個動作對你來講收益就很低。

如果你希望用雙槓臂屈伸發展胸肌,讓胸部看上去更加渾厚飽滿,一定要格外注意文章中提到的動作要點,相信通過日積月累的重複和練習,你的動作效率會越來越高,胸大肌的募集程度也會逐漸提升。

加油!#百裡挑一#

創作不易,誠摯感謝您的每一次點讚、轉發和收藏,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我們將在後續產出更多實用的健身內容!

關注中國健體那些事,動作講解、健身資訊、健美健體,總有內容適合你~

相關焦點

  • 注意到了這2點,做雙槓臂屈伸時,下胸的訓練效果會更好
    而我們的雙槓,則可以很好的強化到自己的胸大肌,以及自己的肱三頭肌。小編我在這裡主要想說的,就是如何用雙槓去更好的練到自己的胸大肌下部。一般來說,雙槓臂屈伸這個訓練動作,它所強化的,更多的是我們的肱三頭肌,對我們下胸的強化作用可能就沒有那麼明顯。如果我們要想較好的讓雙槓臂屈伸,去強化下胸,那麼小編就覺得,我們應該做到以下的這2點才行。
  • 新手都在做伏地挺身,老手卻拿雙槓臂屈伸練胸,這兩個動作差在哪?
    受限於動作模式,不難看出我們的胸肌靠近下沿部分,拉伸效果最佳,訓練最到位。畢竟雙槓臂屈伸時,胸肌下沿位於動作的最低點,拉伸的幅度最大。至於胸肌中部、上部,雖然也有不同程度的收縮,但是效果明顯是弱於下胸部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把雙槓臂屈伸定義為「打造下胸、塑造胸形」的動作。
  • 雙槓臂屈伸,練胸、練肩還練肱三頭,一舉三得,你學會了嗎?
    正常來說,我們可以臂屈伸的姿勢分為三種姿勢,練胸、練肩、練肱三頭。三種的姿勢、細節點都不同,那接下來就給大家分析分析。1、怎樣練胸肌?身體前傾我們都知道伏地挺身能練胸肌、臥推也能練胸,但不知道有沒有注意觀察,這兩者在練胸的時候,小臂幾乎都是垂直地面的,原因就是這樣做能更多的使用肩關節的功能,強調的是胸肌的發力而不是肱三頭肌的發力。而有一定前傾角度的雙槓臂屈伸其實完全可以理解為一個飄在空中的伏地挺身。
  • 50%的人對練胸的誤解,雙槓臂屈伸被稱為「上肢深蹲」
    如果說深蹲是一個由下肢推動發力,雙腿將地板推開的動作,那麼,我們在練胸時,經常使用的雙槓臂屈伸就是一個發力和做工原理相似的一個動作。你可以把雙槓臂屈伸理解為上肢(主要是胸和手臂)發力,克服自重推開。這時肘關節的作用就類似深蹲時的膝關節,肩關節同理。
  • 50%的人對練胸的誤解,雙槓臂屈伸被稱為「上肢深蹲」
    如果說深蹲是一個由下肢推動發力,雙腿將地板推開的動作,那麼,我們在練胸時,經常使用的雙槓臂屈伸就是一個發力和做工原理相似的一個動作。你可以把雙槓臂屈伸理解為上肢(主要是胸和手臂)發力,克服自重推開。這時肘關節的作用就類似深蹲時的膝關節,肩關節同理。所以它與深蹲一樣,屬於大型的複合動作。這類大型複合動作普遍都有一個特點:帶有明顯的軀幹位移。
  • 雙槓臂屈伸練胸怎麼做?練胸正確姿勢
    好久沒有給大家介紹鍛鍊動作了,正好昨天又是一周一次的國際練胸日,我們今天就來說說一個非常讓人不解的練胸動作——雙槓臂屈伸(Chest Dip)這個動作其實之前小編我有講過,不過那次又講了練胸又講了練肱三頭感覺沒在點子上,所以決定重新來一遍…那首先這兩個動作的確非常非常像,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辦法掌握雙槓臂屈伸練胸的動作要領,所以一般說到雙槓臂屈伸我們都以為它是練肱三頭肌的
  • 伏地挺身和雙槓臂屈伸,哪個練胸肌效果更好?高手和新人的選擇不同
    另一個是街頭健身必會、展現「麒麟臂」力量,靚仔炫技必備的訓練——雙槓臂屈伸。2.臂屈伸首先是臂屈伸:這個動作需要募集到胸、肩、手臂、背部不同部位的肌肉參與動作。針對胸部來看,因為胸肌和我們的身體都在同一個豎直面上「上下」移動,所以:身體下落時,胸肌拉伸;身體上升時,胸肌收縮。
  • 如何把雙槓臂屈伸做好?從而更好的強化下胸?
    在我們的健身訓練中,胸部肌肉的訓練幾乎是很多人健身的主題。而對於該如和去進行胸部肌肉的訓練,相信每個健身的朋友都會有自己的訓練方法。我們很多人應該都知道的是,自己的胸部可以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對於這三個部分的胸部訓練動作應該都不是一樣的。
  • 雙槓臂屈伸
    如果胸部的鍛鍊只能讓我選一個動作,那一定是雙槓臂屈伸了。它是一個非常經典的肌肉與力量訓練動作,一個垂直於水平推混合的動作,不但能夠鍛鍊到胸大肌,還可以提升肩袖肌群的穩定。目標肌肉:胸大肌,其次是肱三頭肌和肩前束。
  • 胸肌沒練大卻意外收穫麒麟臂,你的雙槓臂屈伸究竟「錯」在哪裡?
    因為募集的肌群較多,想用它針對性強化胸肌就有些困難,很多訓練多年的老手也無法清晰區別:這個動作中,胸和手臂誰發力更多?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分析下這個問題,希望能解決你的疑惑。想讓一個多發力,我們需要先削弱另外一個,打破原有的發力平衡狀態。在雙槓臂屈伸當中,讓肱三頭肌少發力,胸肌多發力是我們的目標。針對這個目標,我們要做的是調整動作,讓動作朝著更有利於胸肌的方向發展。
  • 雙槓臂屈伸,到底是練哪個部位的?!
    長假期間,許多在外地工作的兒女們回家與父母團聚,為了不間斷健身訓練,在小區的健身器械處,時常有人在做各種訓練,尤其是做雙槓臂屈伸時,有人做,有人數,好不熱鬧,可是雙槓臂屈伸,到底是練哪個部位的,今天小魚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 臂屈伸的誤區,練下胸雙槓臂屈伸的關鍵不在於重量,而在於幅度
    經常能看到一些人,在做雙槓臂屈伸時,會在身上掛很重的槓鈴片,想要通過負重,強化對下胸的訓練。你要明白,這些近乎發狂的負重訓練,似乎來帶的收益並沒有想像中的大。你有沒有想過,可能是你用錯了方式?雙槓臂屈伸主要通過重量和
  • 練下胸不只雙槓臂屈伸,1個動作,強化胸肌,全面提高身體能力
    在日常的鍛鍊中,大家公認雙槓臂屈伸是個不錯的動作,它主要鍛鍊胸肌、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束,這個動作的要領是:雙手分握住雙槓,雙臂支撐在槓上,保持頭部要正、挺胸,上半身和雙槓垂直,雙腿屈膝在腳踝處交叉,運動時肘關節彎曲,肩胛骨處的肩關節伸屈,身體向下降落,在最低位置停留幾秒,然後慢慢伸直雙臂回到起點,重複動作。
  • 想要練出飽滿的胸大肌,試試這套訓練計劃,五個動作全面提升胸肌
    胸部的訓練主要針對的是我們的胸大肌,而胸大肌根據其肌纖維起點和走向的不同,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上胸、中胸和下胸三個部分,不同方向的肩內收動作對於胸大肌各部分肌纖維的刺激會有不同的訓練效果。根據肌纖維走向不同可以將胸大肌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我們在制定胸肌訓練計劃的時候,應該將肌纖維面積較大的上胸和中胸放在前面,較小的下胸訓練動作放在最後,並且一定要先做大重量的訓練,再通過輕重量多次數的訓練給予肌纖維徹底的撕裂效果
  • 練胸效果差,你胳膊伸太直了:練臥推和伏地挺身時,這些錯誤不要犯
    胸肌訓練,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推。尤其是臥推和伏地挺身,重量大、效果好。但是不知道你是否關注過自己的動作細節,例如:臥推和伏地挺身時,胳膊需要伸直嗎?健身房裡那些練得比較好的大佬,推胸時似乎並不會在最高點完全伸直手臂,他們的做法是錯的嗎?
  • 9個動作教你塑造下胸線,練出一對完美大胸!
    通常大家所說的胸肌主要由胸大肌和胸小肌兩部分構成;其中根據肌肉纖維的走向不同又可細分為3部分——上胸肌、中胸肌和下胸肌。而如果大家想練出清晰有型的下胸線,那無疑就需要將訓練重心放於下胸肌上。因此,今天我們就要給大家推薦9個最高效的下胸肌訓練動作,幫助小哥哥們練出清晰的下胸線,塑造出完美胸型。小姐姐們當然也可以跟著練,同樣也能練出完美、豐滿的胸部。
  • 9個動作教你塑造下胸線,練出一對完美大胸
    而如果大家想練出清晰有型的下胸線,那無疑就需要將訓練重心放於下胸肌上。 蝴蝶機夾胸是一個非常高效、針對刺激胸肌的孤立訓練動作;相較於直臂的飛胸動作,屈臂練習蝴蝶機夾胸,可以將手臂肌肉輔助發力的因素最小化,由此大大提升胸肌的綜合刺激、強化效果。
  • 下胸訓練你重視了嗎?被忽視的動作,是呈現完美胸型的必殺技
    說到練胸大家都會注重的訓練上胸的訓練,從而忽視了下胸的訓練,讓胸肌變得單薄。但胸部是由上、中、下三個部位組成的,一個好看的胸肌除了飽滿的上胸外,下胸的動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些被忽視的動作,其實是呈現完美胸型的必殺技。
  • 你真的了解「雙槓臂屈伸」嗎?
    大家好,我是小武,到了基礎動作分享時刻,今天簡單聊一下:雙槓臂屈伸的基本內容。臂屈撐入門對於剛入門臂屈撐的朋友來說,還是相對有一定難度的,畢竟不像伏地挺身,雙槓臂屈撐要撐起整個身體的重量。如果臂屈撐一點都下不去的話,該從何練起呢?
  • 在家練胸肌最好的6個動作,通過伏地挺身及其變式,練出發達胸大肌
    ,雖然在做肩關節屈、水平屈、內收和內旋動作的時候,這三部分肌纖維都會參與動作獲得鍛鍊效果,但是如果我們調整發力的方向,讓力與目標部位肌纖維垂直,就能更好地鍛鍊我們想要刺激的那部分肌肉。下胸的訓練需要我們使用斜向下發力的推力動作,雙槓臂屈伸和上斜伏地挺身都會起到很好的下胸鍛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