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作者:文學城ID 少壯軍人
圖片來源:網絡
傳統節日冬至和年初一,按照中國北方的習俗是一定要吃餃子的,餃子也就是在這一天成為必須的美食。餃子是美味又合乎健康理念,但是也有人沒有能力做成美食,原因很多,也就是說要想做出好餃子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和注意。下面是本人的一些經驗,拿出來分享。
我曾經在國內當過餃子館老闆,我煮餃子的鍋有16個,有十餘個品種的餃子,比如韭菜、白菜、西葫蘆、茴香、四季豆、豇豆、香菜、蘑菇、茄子、酸菜、辣椒(前面這些都是以豬肉餡為主料);還有羊肉餡、牛肉餡、素餡等。
當然開餃子館一定要有過人之處,同時還要有秘方,我的秘方就是加入剁成末的金華火腿。這個秘方也是我到中國北方的許多城市從一個高人那裡淘來的,當然要付出一定的經濟報償。就是因為放了剁成末的金華火腿,味道極為鮮美,根本不用放味精,所以當時的餃子館門庭若市。
金華火腿
下面以韭菜豬肉餡為例
調料有:醬油、鹽、香麻油、水、白酒、薑末、胡椒粉、剁成末的金華火腿。
注意:1、這裡的白酒、鹽、胡椒粉、剁成末的金華火腿是微量,因為是韭菜就沒有必要放蔥。
2、餃子的調料不是越多越好,高水平的廚藝,就是吊出菜的本位。
下面是包「好餃子」的幾個步驟
也許人有些不屑一顧,說活面有什麼難的?但是真正的高手非常注重活面,首先要選對麵粉,建議購買韓國麵粉,因為韓國麵粉生長時間長加工精細,包出來的餃子潔白勁道不易破。
如果沒有韓國麵粉,其他麵粉也可以,但一定記住選擇高精粉,如果你買成麵包粉或者低筋粉,餃子煮出來你哭的心都有。
高筋麵粉
活面:活面時面絕對不能硬,常說「軟餃子硬麵條」,就是說餃子面要軟。但是也不能走極端,太軟也不行,只能說偏軟。
活面需要用溫水25度左右(忌冷水也忌熱水),活好的面稍微揉一下,即蓋上溼布醒半小時,這時候去拌餡。
最好是五花肉,因為五花肉是豬身上最香的部分,越新鮮越好,然後自己剁餡,如果圖懶惰在超市買機器絞的肉餡就沒有自己剁出來的香,原因就是絞肉機是通過擠壓切割,造成肉中的蛋白質大量流失,而刀剁則不同。
注意:肉餡要七分瘦三分肥,太瘦吃時會柴,太肥會膩。
餃子一個最關鍵的步驟就是打餡,先放足量的醬油或叫生抽(切忌剛開始放鹽)、火腿、薑末、胡椒粉、丁點白酒不停攪拌,然後分數次加水或者高湯,打出勁道。
水或者高湯多少應根據溫度、肉量添減。冷天可以多些,熱天要少些,以一磅肉餡為例,加入的水或者高湯是小碗的四分之三,水或者高湯不夠,汁不多,肉就不會嫩。
餡打好後然後將裹入香麻油的韭菜末放在一起攪拌。
提鮮方法:
1、最好用自己熬製的常溫高湯當水放入,沒有可以選擇超市的罐裝雞湯。
高湯
2、將幾個鮮蝦挑出泥腸,用攪拌機打成糊狀,放入肉餡中。
鮮蝦
3、最重要的一步,餡拌好後放少許鹽定味,這是餃子好吃的關鍵,鹽多不香,無鹽不鮮,切忌放味精。
味精
面揉的好壞直接關係餃子的口感,好吃的餃子皮薄餡多,有勁道,如果沒有揉到位,餃子在煮的過程中就會破,其他的程序都很完美,結果因為面沒有揉好,餃子全破了,餃子沒有吃到,結果吃了一鍋片湯,那豈不是很遺憾?
所以面一定要揉到位,一個簡單的經驗方法就是看面的光滑度。如果面表面還有疙瘩狀,那還有繼續揉。但是也不要過,揉的太久,面太有勁擀餃子皮就困難。
竅門:就是揉一會醒一下再揉。
要吃餃子就一定要擀,如果沒有這個本事,勸你放棄上面四步,直接買凍餃子。擀餃子皮一定是邊上薄中間稍厚,這樣餃子不容易破皮,要擀的又快又好還需要經常練習。
有人會說包個餃子難道也有講究?哎!你說對了,在中國飲食文化裡,越複雜越講究做出來的東西越好吃。如果要吃好餃子一定要包完以後擠一下,就是這麼一擠,(山西、陝西流行的包法)將整個肉餡成一團,湯汁在中間,咬起來不散,如果普通的包法,餡是散的,味道就差些。
包之前先煮幾個嘗嘗鹹淡,便於補救,否則餃子包完不是淡了就是鹹了那可是遺憾那。所以試幾個沒錯。
網友們會說你自己開的餃子館也天天試?如果是那樣,我必關門。我們每種餃子有比例配方,才能保證天天味道一樣。但是普通家裡不需要比例,你看誰家天天拿著各種配方的書炒菜,就是憑感覺!
煮餃子的經驗
1、煮餃子有技術,學問多多,首先是水要多,為什麼呢?
如果水太少,餃子放進去會把溫度降低,就不是煮餃子而成燉餃子。
2、再一個就是火,火要越大越好。
當水開以後放入適量的餃子,記住是適量,少了沒事,可以多煮幾次,如果多了,那就成破餃子一鍋。
3、餃子放完以後用勺或者鍋鏟從邊上推,防止粘鍋,千萬不要瞎攪一氣,否則餃子沒煮爛都讓你攪爛了。
4、然後蓋上鍋蓋,這時候打一碗冷水(一定是冷水,起降溫作用)放在一旁。
A、等水開以後餃子浮起,加上半碗水,然後將鍋蓋蓋上,為什麼?因為蓋鍋蓋是煮餡。
B、等再次水開,加入剩下的碗中水量的二分之一,這時候是煮皮,千萬不要蓋蓋。如果不懂蓋上了,餃子會重複膨脹,皮破無疑。
C、水開後,將碗中剩餘的冷水全部倒入,還是不能蓋鍋蓋。
D、等水再開,餃子就好了,馬上撈起餃子趁熱吃,保準你吃到又鮮又香汁液橫流的餃子。
版權歸作者和私房小菜所有,轉載請註明「海外吃貨」
點擊原文連結(閱讀更多)可以去論壇和網友互動哦!提出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