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歷史最後一個君主專制朝代——都鐸王朝歷代國王畫像

2021-01-08 歷史的皇宮

英國歷史由組成英國的四個部分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斯的歷史構成,大約9世紀開始,英國歷史不斷改朝換代。17世紀前的英國歷史朝代實行君主專制,1689年《權利法案》實施,把君主專制改成君主立憲,是世界第一個君主立憲國家,當時統治英國的是斯圖亞特王朝,所以在它之前的都鐸王朝是英國歷史最後一個君主專制朝代。都鐸王朝1485年建立,1603年滅亡,歷6代君主,享國118年。圖為都鐸王朝王室徽章。

亨利七世(1457年—1509年),本名亨利·都鐸,都鐸王朝開國國王,原本是蘭開斯特王朝王室成員,1461年蘭開斯特王朝被約克王朝取代,1470年蘭開斯特王朝復闢,次年再被約克王朝消滅,他立志復國,1483年開始與約克王朝作戰,1485年滅掉約克王朝,建立都鐸王朝,統治區域是英格蘭王國,在位期間維護君主專制統治,重視工商業發展,令英國從封建主義轉變為資本主義奠定基礎,1509年去世,終年52歲。

亨利八世(1491年—1547年),本名亨利·都鐸,都鐸王朝王朝第二代國王,亨利七世次子,1509年父親死後繼位,在位期間實行宗教改革,廢除羅馬教而建立新教,與羅馬教宗公開決裂,英國從此脫離羅馬教廷束縛,令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同時大力發展軍事,都鐸王朝國力進一步加強,1547年去世,終年56歲。亨利八世是歐洲歷史娶王后數量最多的國王,一共有六位王后,但只有一子二女,後面都做了都鐸王朝國王。

愛德華六世(1537年—1553年),本名愛德華·都鐸,都鐸王朝第三代國王,亨利八世唯一的兒子,第三個王后珍·西摩所生,1547年父親死後繼位,因年少多病,朝政交由外戚和大臣主持,在位期間基本延續父親的一切政策,1553年去世,年僅16歲。

簡·格雷(1537年—1554年),都鐸王朝第四代國王、第一代女王,亨利八世妹妹瑪麗·都鐸的外孫女,愛德華六世比她大一輩,但兩人在同一年出生,1553年愛德華六世死後被大臣擁立,但在位13天之後就被廢掉並軟禁,次年被殘忍殺害,年僅17歲。由於簡·格雷女王在位只有13天,而且不是開國國王亨利七世的直系後人,後世有觀點認為她不應該被視為都鐸王朝國王之一。

瑪麗一世(1516年—1558年),本名瑪麗·都鐸,都鐸王朝第五代國王、第二代女王,亨利八世長女,第一個王后凱薩琳·阿拉貢所生,也是愛德華六世的長姐,1553年聯合大臣廢掉並在次年殺害簡·格雷女王,自己登上王位,在位期間違背父親的政策,廢除新教而復闢羅馬教,並下令處死了上千名反對此舉的臣民,因她手段兇殘被後世稱為「血腥瑪麗」,1558年去世,終年42歲。

伊莉莎白一世(1533年—1603年),本名伊莉莎白·都鐸,都鐸王朝第六代兼末代國王、第三代女王,亨利八世次女,第二個王后安妮·博林所生,1558年瑪麗一世死後繼位,在位期間是都鐸王朝極盛時期,令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她終身未婚,後世稱為「童貞女王」,1603年去世,終年70歲。因都鐸王朝絕嗣,英格蘭王國與蘇格蘭王國組成「共主邦聯」,蘇格蘭王國斯圖亞特王朝統治英格蘭王國,享國118年的都鐸王朝滅亡。

相關焦點

  • 朝鮮歷史最後一個朝代——朝鮮王朝歷代君主,只有七位有傳世畫像
    ,自公元前1200年左右誕生君主制,第一個統治朝鮮的朝代是箕子王朝,隨後的歷史更替了衛滿王朝、新羅王朝、百濟王朝、高句麗王朝、後百濟王朝、後高句麗王朝、高麗王朝、朝鮮王朝等多個朝代,公元1392年朝鮮王朝建立,是朝鮮歷史最後一個朝代。
  • 英國歷史最厲害的五位君主,獅心王理查上榜,伊莉莎白一世最偉大
    序言:每個國家在自己的歷史上,都有厲害的君主。筆者在前面的文章,介紹了朝鮮、越南、日本、泰國、俄羅斯、法國等多個國家最厲害的五位君主,由此說明了一個道理:任何國家在自己的歷史上,都有顯赫文治武功或偉大歷史貢獻的君主。
  • 英國歷史只有「王朝」,沒有朝代。英國人說:朝代起名沒必要一樣
    中國的朝代是以國號命名,英國的「朝代」則是以家族起源地名和首位皇帝的姓氏命名居多。比如,諾曼第王朝的創立者威廉一世老家是諾曼第地區;都鐸王朝來自亨利·都鐸的姓氏;金雀花王朝是由安茹伯爵若弗魯瓦帽子上的勳章命名。
  • 越南歷史最後一個朝代——阮王朝歷代皇帝畫像
    阮福晈(1791年—1841年),阮王朝第二位皇帝,開國皇帝嘉隆帝阮福映第五子,因四個異母兄比父親早死,因此1820年嘉隆帝死後繼承帝位,年號明命,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徵服了寮國和柬埔寨,令越南疆域達到有史以來最大,政治、經濟等多方面進行改革,阮王朝發展到極盛,君主專制權力達到頂峰,是越南歷史文治武功最顯赫的君主之一,1841年駕崩,終年50歲,在位21年,廟號聖祖,諡號仁皇帝
  • 葡萄牙歷史最後一個朝代——布拉幹薩王朝歷代國王,幾乎代代明君
    若昂五世(1689年—1750年,1706年—1750年在位),1706年父親佩德羅二世死後繼承王位,在位期間把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強化了封建制度和國王權力,並且在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發現黃金,促進了葡萄牙經濟發展和基礎建設
  • 英國歷史:都鐸王朝——王在議會及議會至上原則的萌芽(上)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英國歷史:都鐸王朝——「王在議會」及「議會至上」原則的萌芽。亨利八世、伊莉莎白女皇英國議會始終在發展演變著。而都鐸時代議會的變化不僅有形式上的,而且還有性質上的,其發展速度和程度明顯超過以往各個朝代。比較突出的是都鐸議會性質的變化。
  • 英國歷史十個冷知識,歷史書不會教任何一個,讀過英國歷史才知道
    現在筆者趁熱打鐵,介紹英國歷史的十個冷知識,同樣的,歷史教科書不會教任何一個,只有自己讀過英國歷史才知道。 ,變成了威塞克斯王朝,視為英國歷史第一個朝代,這個朝代第一個國王就是統一英格蘭的愛格伯特。
  • 「世界史」英國史:英國歷代王朝——經常絕嗣,為找王國繼承人發愁
    伊莉莎白女王伊莉莎白女王是英國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任女王。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湧現出了諸如莎士比亞、弗朗西斯·培根這樣的著名人物。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間開始確立。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時期,在英國歷史上在位時被稱為「黃金時代」。都鐸王朝之後進入斯圖亞特王朝,從詹姆斯一世到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瑪麗威廉雙王時代、安妮女王,斯圖亞特王朝絕嗣之後,找來德國漢諾瓦選帝侯喬治,在英國建立了漢諾瓦王朝。
  • 簡單歷史復盤:英國都鐸王朝
    在經歷了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War)和玫瑰戰爭(Wars of the Roses)的動蕩之後,英國人普遍渴望和平,希望國家統一,亨利七世巧妙地利用了這種情緒,通過迎娶理查三世的侄女,平息了對其繼位合法性的爭論,更以這場敵對家族之間的聯姻結束了薔薇戰爭,並以蘭開斯特王朝和約克王室結後的後代,開創一個新的王朝,並將蘭開斯特的紅玫瑰
  • 都鐸王朝渣男國王,娶了多位王后,子女都是英國君主,女兒最強!
    都鐸王朝渣男國王,娶了多位王后,子女都是英國君主,女兒最強!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然而諸侯、城邦林立,因此具有滋生間諜活動及陰謀的肥沃土壤,波吉亞家族便在這樣的環境下破土而出。波吉亞家族,都鐸王朝是筆者看過的最為動容的英劇,風流豔婦是同為都鐸王朝女主角的娜塔莉多默爾主演的電影。其中的情節輾轉迂迴,無論是其中淡淡的傷感還是強烈的悲情,現今憶起來還是令筆者感覺酸酸的。亨利八世是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君主,他是亨利七世和伊莉莎白王后所生的孩子。
  • 印度最後一個歷史朝代——莫臥兒王朝歷代皇帝畫像
    公元前324年,孔雀王朝建立,後世一般把孔雀王朝視為印度第一個歷史朝代,此後印度歷史不斷發生朝代更替。公元1526年,印度最後一個歷史朝代莫臥兒王朝建立,直到公元1858年亡於英國,歷17代皇帝,享國331年。圖為莫臥兒王朝極盛時期疆域。
  • 英國歷史最殘暴的國王,把前朝皇室殺光,誰對他不滿都要人頭落地
    不要以為歐洲歷史沒有殘暴的君主,事實上歐洲歷史也有,尤其是君主立憲制度確立前,那些擁有絕對專制權力的歐洲君主,他們有時候也會動不動就殺人,特別是殺跟自己政見不同、對自己統治不滿的人,比如非常著名的英國都鐸王朝女王瑪麗一世,因為自己信仰天主教,就大肆屠殺對自己不滿的信仰天主教的人,綽號血腥瑪麗
  • 英國 | 王朝編年史
    都鐸王朝的由來   亨利·都鐸是威爾斯古時的德赫巴斯國統治者和英格蘭的蘭開斯特王朝的後裔,在玫瑰戰爭中獲得蘭開斯特宿敵——約克王室的支持而漸漸得勢,並與約克的伊莉莎白聯姻取得英格蘭的王位繼承權。  歷史上總共有五位都鐸君主統治過英格蘭的屬地,超過一個世紀。而亨利八世是唯一一位活至成年的亨利七世後裔。
  • 都鐸王朝變革對英國民族國家確立的影響
    都鐸王朝的建立在英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轉折意義。該王朝歷時118年,包括簡·格雷在內先後有六位君主執政。[2]175—189自1485年都鐸王朝建立,英國王權開始進入第三個階段,即國王逐漸成為擁有了國家主權的君主,而且隨著英格蘭民眾民族意識的覺醒,作為最高領袖的國王日漸與民族國家合為一體。 都鐸王朝的創立者亨利七世是在紅白玫瑰戰爭中通過武力奪取王位的。
  • 歐洲有個國家,歷代國王全是外國人擔任,當今國王也是外國人後代
    所以,英國自從公元5世紀誕生君主制以來,英國原住民根本沒有做國王,而是外國人做了英國國王,開啟了七國時代。到了公元9世紀,七國當中的威塞克斯王國統一六國,建立英國歷史第一個朝代威塞克斯王朝,自此英國歷史開始世襲式的朝代更替。
  • 英國史上最富強的朝代——漢諾瓦王朝歷代國王畫像,個個英明神武
    喬治一世(1660年—1727年),英國漢諾瓦王朝開國國王,德國人,1714年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女王安妮一世駕崩,斯圖亞特王朝絕嗣,根據英國王位繼承法,他以旁系王室成員身份繼承王位,因為出身德國漢諾瓦地區,所以他所建立的朝代稱為漢諾瓦王朝,他不會說英語,在位期間也沒去學,但不阻礙他積極發展英國資本主義經濟
  • 英國革命:君主專制的覆滅與君主立憲制的誕生
    這一革命風暴的衝擊與滌蕩,最終促成君主專制的覆滅與立憲君主制的誕生。 隨著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力量的壯大,從17世紀初期開始,議會倡導「憲政」的呼聲不斷高漲,將矛頭聚焦於獨裁君主。斯圖亞特王朝詹姆士一世1603年登臺後,繼續推行專制統治。
  • 玫瑰戰爭後的曲折,金雀花後的鼎盛:坎坷中綻放的英國都鐸時代
    在英國的歷史上有這麼兩段輝煌時期,一個是金雀花王朝時期,一個是都鐸時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個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期--都鐸時代。二、從亨利八世到愛德華,從簡格雷到伊莉莎白,都鐸王朝在無盡的荊棘中從鼎盛走向結束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4月22日,他的次子亨利八世繼承了王位,成為了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君主。亨利八世不僅僅是英王,同時也是愛爾蘭的領主,後來更為愛爾蘭國王。
  • 至今統治挪威的朝代——格呂克斯堡王朝,國祚115年,只有3代國王
    前言筆者從事自媒體歷史領域創作已經有四年時間,期間換過兩個帳號,從頭兩年專注於中國歷史,到近兩年專注於世界歷史,尤其是朝鮮歷史、越南歷史、日本歷史、印度歷史、伊朗歷史、歐洲歷史等等,當中寫過很多很多國家歷史上的朝代及其歷代君主。
  • 都鐸王朝:宗教、內政改革,促進了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
    都鐸王朝對英國從中世紀邁入近代,邁向大英帝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都鐸王朝經歷五代君主,直到1603年,伊莉莎白一世無嗣而終,都鐸王朝才最終結束統治,在這百餘年的歷史中,都鐸王朝的君主們通過宗教改革驅逐羅馬教廷對英國宗教事務的幹涉,通過內政改革,收攏地方貴族的權力,將中央的法治和憲政滲透進地方統治中,又依靠武力粘合了英格蘭、愛爾蘭和威爾斯,這些改革激發了國民的民族主義和民族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