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都是嫁給寒門秀才的盛家女,淑蘭苦盡甘來,如蘭卻慧眼識珠

2020-12-14 騰訊網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很好的古裝劇。

本劇是主要通過女主明蘭的成長曆程來展開,很細膩地描述了她的閨中生活,愛情和婚姻生活。劇中也通過明蘭的視角,講述了許多她身邊人的一些故事,並通過這些人物的刻畫,更好的襯託和表現明蘭的性格。

01 都是嫁給了寒門秀才

淑蘭

作為明蘭的堂姐,出身在商賈之家,在宋代,是文士清流主導的社會,商賈之家雖然錢財富足,卻處於階級的下層,被嘲笑銅臭味。而商人的家庭的子孫,也都希望能夠通過功名或者與文士聯姻來為家族增光。

孫志高年幼時便考取了秀才的功名,長得也算清秀,端正。所以那時的盛家自認為找了一個好女婿,就將淑蘭許配給孫秀才,還帶了豐厚的嫁妝。

誰料,孫秀才人品卻是奇差,將淑蘭的嫁妝肆意揮霍,而且淑蘭的婆母也是欺善怕惡的人,為了給兒子創造尋花問柳的機會,整日將淑蘭關在自己房中,淑蘭每月與孫秀才相聚的日子屈指可數,也就直接導致了淑蘭入門多年仍然無所出的結果。

孫秀才自詡才高八鬥,眼睛長在額頭之上,一身的傲慢之氣。每日卻是拿著淑蘭的嫁妝銀子與文人們廝混,還在外養了外室,並以淑蘭多年無所出為由,變本加厲。可以說孫志高除了那可憐的秀才之名。其他一無是處。這就是盛大老太太為什麼執意讓淑蘭和孫秀才和離的原因。

在千辛萬苦,分出一半嫁妝的代價下,淑蘭終於與孫秀才結束了這段孽緣,開始了新的生活。

孫志高本是秀才出身,靠著寡母替人漿洗,養育兒子長大,遇到淑蘭的下嫁,本應該是善待淑蘭,而正如明蘭的所言:孫秀才品性的最低處是無恥。

正因為他的不懂珍惜,失去了淑蘭。

如蘭

同樣是寒門秀才出身,文炎敬卻是很上進的,而且是一個正人君子。他原本就被盛紘選中,是想將女兒墨蘭嫁給他的。可是墨蘭卻為了攀上梁晗不惜毀掉家族的臉面,這讓盛紘傷透了心。

其實文炎敬心中有喜歡的人,那就是如蘭。劇中,文炎敬和如蘭初識的畫面,很美,如蘭的手絹被風吹到院中,如蘭去撿,卻遇到了她的敬哥哥。

後來,顧廷燁設計上門求娶如蘭,如蘭已經心有所屬,寧願嫁給寒門出身的文炎敬,也不願去嫁給高門顯貴的顧廷燁,為此做了很多的抗爭。這就能看出如蘭是真心愛著文炎敬的。

文炎敬的性格沉穩,豁達,他知道自己是寒門出身,卻一直在努力讀書,努力考取功名。最終考中進士,也抱得美人歸。

02 原著結局

淑蘭

原著中,淑蘭與孫志高和離之後,不久就在家人的細心考察之後,將她嫁給了鄰村的一個大戶人家的兒子,淑蘭的性格溫順可人和夫君的感情很好,後來接連生下雙胞胎,讓夫家從人丁單薄一下子人丁興旺了起來。也得到了公公婆婆的尊重。

而孫志高卻成了當鋪的常客,外室看他已經沒有油水可刮帶著家財和孫母的侄子私奔了。孫家一下子成了當地的笑話。

後來孫志高又想起了淑蘭,跑上門去,想讓淑蘭回心轉意,卻挨得淑蘭夫家的一頓大棒給趕了出來。

如蘭

婚前,關於如蘭的婚事,盛老太太和王若弗大娘子就有一番談話。

對於王大娘子給如蘭陪嫁了一座大宅子,盛老太太就勸過王大娘子,她說:文家本是清貧之家出身,文老太太又偏疼小兒子,一招大兒子中了進士飛黃騰達,她能不帶著小兒子一起來住。你的本意是想讓如蘭風光出嫁,過得好日子,可是這同一屋簷下,難免的矛盾。

盛老太太說對了,果然,如蘭婚後的生活波折主要來自於這位文老太太。她讓大著肚子的如蘭立規矩,又多次在如蘭孕期主張給文炎敬納妾。

如蘭是大娘子王若弗一手調教出來的,做派,性格也與母親很相似,做事雷厲風行,是管家的好手,人也單純可愛,是文炎敬愛重的妻子。文炎敬即便不能違背母命,也是護著如蘭的。

況且,文炎敬是盛長柏哥哥的下屬,盛家是官宦之家,如蘭的姐妹都有很好的歸屬,即使文老太太有意刁難如蘭,也是有忌憚的。

所以,如蘭的結局是很美滿的。

03 她們都有一個好娘家

淑蘭和如蘭都很幸運,因為她們都有一個好的娘家撐腰。

淑蘭雖然出身商賈之家,又嫁給了那麼不堪的孫志高,但是祖母,父母,家人卻給了她重生的力量,如果不是家人的支持和幫助,以淑蘭柔弱的個性是很難擺脫,孫家那虎狼窩的。如果是那樣,那麼等待淑蘭的就是迎春一樣悲慘的結局了。

所以,淑蘭要感謝娘家人,及時的幫自己脫離苦海,才有了後面幸福美滿的生活。

如蘭則更幸運一些,她有做官的父親和哥哥,愛她的母親,有權勢的姐妹,即使文家老太太對她有所為難。也礙著她娘家的權勢有所收斂。所以如蘭是幸運的。

結語:

人都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投的好,婚後的日子幸福無憂,投得不好,那就是無邊的黑暗。所以也請還沒有步入婚姻的姑娘們,在婚前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對方的人品,這是非常最重要的。

婚姻,是需要一輩子經營的事業,沒有一勞永逸。

也請大家記住盛老太太的忠告:婚姻須得盡心經營。

相關焦點

  • 看了《知否》淑蘭和品蘭的結局,我終於知道,什麼是命中注定
    《知否》裡的品蘭是盛明蘭隔房的堂姐,品蘭的爺爺和明蘭的爺爺是親兄弟。品蘭是沒有心機、性格豪爽的女子,從不和明蘭計較嫡庶尊卑,把明蘭當親妹妹看待。品蘭的戲份很少,在明蘭回汴京之後就沒有再出現,讓不少觀眾好生惦念。那究竟《知否知否》裡品蘭的結局是怎樣的?品蘭最後嫁給誰了?
  • 《知否》淑蘭與孫秀才的命運交錯,在雙方目光短淺之時就已註定
    《知否》劇照:盛淑蘭與孫秀才和離!《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不管是原著還有電視劇,都有一個爽點,就是盛家大房淑蘭與孫家和離的這一段。孫秀才小小年紀,還在塑造性格的階段,偶爾走一走彎路,如果身邊人能夠勸上一勸,攔上一攔,好好引導,必定能如她們原先的想法一樣,高中進士。然而,偏偏孫秀才就在這條路上走到了黑,一晃多年過去,不僅沒有為官作宰,就連舉人都沒有再考得上。
  • 《知否》原著:同是鳳凰男,文炎敬和孫志高為何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知否》原著中,文炎敬和孫志高都是「鳳凰男」,可是兩人的結局卻是大大的不同。 相比電視劇文炎敬成為了翰林庶吉士,且對孫志高的交代不清不楚,原著對兩人的刻畫更為精細和完整。
  • 《知否》原著:墨蘭和明蘭關係好,如蘭差點嫁齊衡,林小娘被騙了
    反而是如蘭心直口快,被墨蘭當靶子、被明蘭當槍使,墨蘭心高氣傲只和如蘭爭高低,因此墨蘭和明蘭同為庶出有一點同病相憐,嫁人前兩個人只有一次針鋒相對! 2.原著裡平寧郡主和王大娘子關係也很不錯。
  • 重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低嫁給愛情的如蘭,你過得可好?
    殊不知,勢均力敵的婚姻,比起低嫁給愛情,往往來得更長久、更幸福。近期重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時,發現這真是一部被低估了的佳作,劇中隱藏著許多人生哲理,值得細細品味。不僅主角的婚姻發人深省,就連配角如蘭的婚姻觀,也給人以啟迪。
  • 知否:盛家兩位老太太的教育理念值得你學習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盛家老太太是一位非常厲害的人物,出身高貴的侯府嫡女,心計手段都是一流的,堪稱小說內段位最高的宅鬥高手。但難能可貴的卻是她的心地善良,這樣的女子堅毅、果斷,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也會勇敢去追求。此外,盛老太太的教育理念也非常好,教育出的孩子都非常優秀,比如盛紘、明蘭。
  • 知否原著:薄情寡義多是讀書人,孫秀才是如何將一手好牌打爛
    如果說知否中最貪得無厭的人是誰,當屬孫秀才母子二人了,不但用妻子的嫁妝花天酒地,最後還想用妻子的嫁妝給青樓女子贖身,雖然最終選擇合離,但淑蘭也是傷筋動骨了。孫秀才,原名孫志高,早年間就搏得了秀才功名,盛維之所以選擇將淑蘭嫁給孫秀才,一方面是想著他少年得志,將來能夠考取功名也說不定;另一方面也是想提高家族的地位,畢竟孫秀才是以學出身,而盛維雖然有錢,但始終是商人。
  • 《知否》原著:如蘭決定嫁給文炎敬時,盛老太太就做好和離的打算
    盛家一共有四位女兒,而五女兒如蘭可以說是其中最真性情的人了,她雖然不是候府長女,但也是王夫人所出,是盛家正兒八經的嫡女,行事作風更是像極了她母親,性格天真,為人更是大大咧咧,受不得一點委屈,什麼喜怒哀樂全部都寫在臉上了。
  • 《知否》華蘭十年艱辛,如蘭歷經磨難:高嫁低嫁都要學會經營婚姻
    《知否》盛家人品好的幾個蘭!《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中,盛家的幾個蘭各有各的性格,也各有自己的為人處世的方法,最終,日子過得都不算太差。《知否》劇照:華蘭婚後的日子並不好過,但很會經營,最終苦盡甘來!再來說說如蘭的婚姻。如蘭的老公是自己選的,文炎敬與她算得上自由戀愛。
  • 《知否》原著:文炎敬攜如蘭赴任泉州,墨蘭晚年終究是後悔不及!
    墨蘭在外人眼裡不過是個庶女,出身不高,倘若嫁了豪門也定會處處受氣,所以盛紘就看上了文炎敬,他雖然是寒門子弟,但是才華橫溢,為人謙遜,非常得盛紘賞識,覺得這人日後一定能有所作為,而且這樣墨蘭還是低嫁,有他這樣的娘家撐腰,墨蘭在文家都可以橫著走了。
  • 知否:如蘭慧眼識珠,實力護妻的文炎敬,帶妻赴任,回到妻子故鄉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劇中的盛如蘭是女主盛明蘭的五姐姐,她單純直爽,嫁給了有才華,有前途又愛慕自己的文炎敬,最後隨夫外任泉州,過著幸福的生活。可見文炎敬的人品,才學都是很出眾的。可惜墨蘭急於攀上梁晗,捨棄了文炎敬。文炎敬和如蘭屬於一見鍾情,偶爾的邂逅,單純的如蘭就對文炎敬一見傾心。在原著中,顧廷燁也是了解到了這點,才在去盛家求親時,特意找到了華蘭的大姐夫袁文紹,指明求娶盛家嫡女。
  • 如蘭優秀不遜華蘭!從《知否》如蘭的成長看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以2019年熱播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簡稱《知否》)中的王大娘子為例,講了母親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很大的影響。電視劇《知否》中盛家的當家主母王大娘劇中的王大娘子是一個又蠢又笨,脾氣又暴躁的母親,但她的孩子,不論是華蘭(長女),還是長柏(長子),或者是如蘭(幼女),都個頂個的優秀。
  • 《知否》我是婆婆,就該吃你的喝你的,怎麼了?你不還得聽我的?
    看《知否》,就知道進門的兒媳必須伺候婆婆,婆婆讓你站著,你絕對不能坐著;婆婆說一,你絕對不能說二。婆婆在家裡有絕對的權威。如果遇到一個通情達理的婆婆,日子也就好過。但是如果遇到一個蠻不講理的,處處耍婆婆威風的,那日子就苦不堪言了。
  • 《知否》告訴我們的5個道理,細細品味,句句在理
    就像是《知否》中的明蘭和顧廷燁,他們三觀一致,靈魂契合,所以不管面對多大的困難都能夠夫妻一心,可是墨蘭和梁六郎呢?淑蘭和孫秀才呢?他們就註定要互相傷害,最終讓自己走向不幸福的深淵。所以,你要是想幸福,就要明白明蘭告訴盛家老太太的這句話:「與人相守,最終依靠的,還是那品性的最低處。淑蘭姐姐嫁的孫秀才,品性最低處是無恥,弘文哥哥的最低處,至多不過是心軟,與人相守幾十年,終究還要看看最低處的那兒,能不能忍得下去。」
  • 情人節,《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情話大集合可以用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大結局了,又恰逢2019年情人節到來,讓我們一起回顧電視劇中的動人情話,在這情人節之際,說給自己的情人聽!今朝我嫁,未敢自專,四時八節,不斷香菸,告知神明,萬望垂憐,男婚女嫁,理之自然,有吉有慶,夫婦雙全,無災無難,永保百年,如魚似水,勝蜜糖甜。
  • 知否:如蘭看得最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嫁給愛情
    重刷《知否》和原小說發現,盛家四姐妹中最幸福的不是明蘭,而是如蘭,她才是最終贏家。如蘭自小性子率真,有什麼說什麼,不似墨蘭會耍心機使手段,卻也不是傻子,在婚姻大事上有自己的判斷。一定程度上,如蘭比明蘭看得清、看得透,她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
  • 《知否》原著:如蘭下嫁文炎敬,成最大贏家,墨蘭明蘭羨慕不已
    導語:在全劇中最可愛的一個角色應該就是盛如蘭了吧!她和她的母親真是的像極了,兩個人都是傻的可愛,如蘭就是一個單純可愛、天真爛漫的姑娘,雖然是盛家的嫡女,但是她並沒有像墨蘭一樣一心的想要嫁進豪門,她不貪慕虛榮、也不想要什麼榮華富貴,反而還為了愛情下嫁給了文炎敬,可能就是她的單純可愛,傻人有傻福吧!所以老天爺都幫著她,她嫁給文炎敬之後生活的和和美美,文炎敬也是一路高升。
  • 《知否》劇中:假設嫣然嫁給顧廷燁,她會幸福嗎
    知否中,明蘭有幾個閨蜜,都相處還不錯。其中:餘嫣然是盛明蘭認識的眾姐妹裡,出身最顯赫的,是餘老太師家的長孫女,長相貌美,性格最是溫柔善良。餘嫣然的祖母是低嫁,餘閣老是寒門子弟,受了恩師極大的恩惠。圖片來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恩師又把自己的女兒低嫁給餘閣老,餘閣老對恩師感恩,於是始終「呵護」著餘嫣然的祖母。餘嫣然的性格完全隨了她的祖母,溫柔善隱忍。
  • 重溫《知否》才懂:盛家人三個步驟,直接收拾了孫秀才母子二人!
    第一步:哄騙孫母投資雖然只是一半嫁妝,但對於孫母而言,可謂是一筆橫財,早些年,淑蘭剛剛嫁過去的時候,孫母就盯上了這筆財產,只不過被幾個管家婆子盯得事事的,孫母除了拼命折騰淑蘭,然後換一點田莊鋪子外,沒有其他辦法,現在好不容易得到了財產,自然要錢生錢。
  • 《知否》:窮了嶽父,富了女婿,看宋朝的厚家之風
    大姐華蘭、回憶中的白氏婚嫁、墨蘭、如蘭、明蘭……從劇中我們能明顯看出一個問題,宋朝女子嫁人,嫁妝是真豐厚啊,劇中明蘭的婚姻是最幸福的,也沒用自己的嫁妝貼補夫家,而其他幾位,可都是沒少把自己的嫁妝貼補夫家,比如華蘭,她婆婆就成天打她嫁妝的主意,讓她掌家,也是為了讓她去填補侯府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