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聚德2016年秋拍閬苑仙葩—古玉專場火熱徵集中

2021-02-16 江蘇聚德拍賣


閬苑仙葩

縱觀世界範圍內,主要有三大玉文化中心,分別為東亞的華人、中美洲地區的古印第安人以及紐西蘭一帶的毛利人,形成了著名的環太平洋三大玉文化板塊。中國古代玉器歷史之早,延續時間之長,分佈之廣,器形之眾,作工之精,影響之深,為其他任何國家所不能及。窺探中國近萬年玉文化的發展脈絡,玉文化經歷了巫玉、王玉、民玉三大歷史階段。巫玉(神玉)時期玉文化的特徵就是把玉器賦予宗教色彩,使其神化。隨著中國第一個王國夏朝的建立,迎來了王玉時代的發展。這一時期玉文化的特徵是以玉來體現王權,神權服從王權。到了隋唐,在玉文化中的神權、王權的意識已逐步淡化,玉器開始走向民間,開啟了所謂民玉時代。


  中國玉器源遠流長,八千年前的先民們,在選石制器過程中,有意識地把揀到的美石製成裝飾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開了中國玉文化的序幕。《山海經》記載中國產玉之地有兩百多處,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玉器多達755件,藺相如曾以生命護衛和氏璧,萬千兵馬相爭廝殺只為爭那傳國玉璽,漢代帝王葬用玉衣、九竅塞、玉晗、玉握欲使屍骨不腐,中國人使玉有了超自然的能力,玉成了帶有神秘法力的靈物。玉,石之美者。漢代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把有堅韌的質地、晶潤的光澤、絢麗的色彩、緻密而透明的組織、舒暢致遠的聲音的美石稱為玉,並稱贊這是玉之「五德」。數千年來,玉飾文化以「石不能言,最可人」的樸素美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深深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國人,人們為之尋玉、藏玉、佩玉、賞玉,沉醉於玉飾文化之中。誰都沒像中國人這般建構了豐繁博大的玉文化,玉器在政治的、經濟的、宗教的、禮儀的、道德的、藝術的等等活動中,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這使中國贏得了「玉器之國」的美譽。中國人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全民尊玉、愛玉的民族心理,玉的神化和靈物概念、特殊權力觀點都植根於此。而玉文化本身則作為中國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史中有著無法估量的深遠影響。

玉環

賞析:馬銜山玉料,質地潤白,夾雜糖色和翳點,局部灰褐色沁。扁平體,圓環狀,光素無紋,打磨光潔。形制樸拙,具齊家文化風格。


玉豬龍

賞析:玉質黃潤,局部褐色沁。龍體蜷曲,呈「C」形,首尾平齊,相對狀,截面近橢圓形。豬首形象刻劃逼真,肥首大耳,凸目闊嘴,吻部前突,口緊閉,面部以陰刻線表現眼圈,口鼻處有褶皺。頸部並列兩排對穿蜂腰孔,頂部自上而下貫穿兩孔,中央為對穿孔,留有臺痕。器體厚重,造型粗獷。玉豬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也是目前所知時代最早的龍形器物之一,存世極為罕見。

備註:英國回流。


玉鴞

賞析:質地青黃,局部有褐色沁。體扁平,鴞首略呈三角形,雙目微微隱起,勾喙較短;雙翅展開,與肩平齊,以數道陽線勾描羽翼及尾部,尾端平齊,背面無紋,後頸有一斜對鑽穿孔。線條簡練,粗獷樸美。

玉琮

賞析:青玉質,局部有褐色斑沁。長方柱形,外方內圓,中有對鑽圓孔,留有臺痕,短射,作四方圓角式,上大下小。四面中央均有一垂直凹槽,並以橫向陰線槽將全器分為八節,每節四角均飾簡化人面紋,眼睛為一圓圈,並以邊稜為中線,由兩條凸起的橫稜和轉角處的凸橫檔構成,全器共三十二組,當為神聖崇高的禮器,給人以莊嚴神秘之感!


玉璧  玉鐲   玉環

賞析:玉璧兩件,為青灰色玉質,局部有灰色斑沁。扁平體,近圓形,均以「裁方成圓」技法成形,兩面光素。玉鐲兩件,雞骨白,局部露紅褐色地,圓形,中腰微束。玉環一件,扁平體,表面等距分布四組豎線紋,每組為三道。形制古拙,具良渚文化風格。

 有領玉璧

賞析:青灰色玉質,有褐黃色斑沁。平面為一規整圓形,中有圓孔,兩面孔緣高高凸起,截面成「T」字形。璧面光潔,厚薄若一,兩面隱約可見同心圓圈狀弦紋,每組線紋疏密相間,距離相等。規整素雅,具商代風格。

玉鳳鳥

賞析:玉質青白,局部褐色沁。器呈扁平片狀,作鳳鳥形,圓目凸吻,以一面坡技法勾勒羽翼和尾部,胸前橫穿一孔,兩面紋飾相同,形制飽滿。在古人的心中,鳳是吉祥之鳥,為群鳥之長,是羽蟲中最美者,飛時百鳥隨之,尊為百鳥之王。


人龍形玉佩

賞析:玉質青黃,微受褐沁。扁平體,整體為一蹲踞狀側身人形,人首似猴面,臉形狹長,目呈菱形,雲紋作耳,前額隆起,鼻梁下凹,下頜略凸。身軀以一面坡技法飾幾何紋勾勒細部。腰間盤有一龍,圓目張口,龍尾屈於人頭之上,尾端鑽有一孔,兩面紋飾相同。線條流暢,構思奇巧。


龍鳳合體玉佩

賞析:玉質潤白,局部灰色斑沁。扁平片狀,整體為「S」形龍鳳合體式,一上一下,龍鳳相對,龍作回首狀,橢圓眼,卷唇,曲爪向前,尾部上卷;鳳圓目尖喙,頭頂高冠,與龍身合為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制奇巧,造型浪漫。並以一面坡技法作內細外粗弧形雙線紋,兩面紋飾相同,以釘子形鏤空作孔。線條流暢,氣韻靈動。


龍形玉觹

賞析:玉質潤白,局部有褐白色斑沁。扁平體,龍形,呈拱狀,一側有扉稜,尾端平齊。兩面減地隱起卷雲紋,龍眼為橢圓形,口部鑽有一孔。線條流暢,打磨光潔。


玉「祝融」佩

賞析:玉質潤白,局部灰褐色斑沁。扁平體,以鏤雕、遊絲毛雕技法作玉人,形象為上古神話傳說中的火神「祝融」,橄欖形目,如意鼻,尖顎寬口,雙耳緊貼腦側,頭發後梳,攏於後頸,並以細密陰線勾勒發絲,手臂如鳳尾狀,造型誇張浪漫;著緊袖右衽束腰長袍,腰系束帶,長衣曳地,身後拖燕尾,領口點綴對角斜線紋,胸前懸一玉璧,下墜流蘇,後部裙擺處裝飾有斜線紋條帶,上下貫穿通天孔。左右分別乘簡化螭龍、夔龍,與《山海經·海外南經》中所述「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相吻合。祝融是楚國社會公認的楚國始祖,也是炎帝的火師。「祝」是永遠、繼續的意思,「融』是光明的象徵,代表繼續用火來照耀大地,永遠給人帶來光明。


獸面立鳳玉佩

賞析:玉質潤白,微受褐沁和銅沁。扁平體,鳳尖啄杏眼,頭飾花冠,羽翼緊貼於身,尾部分叉呈魚鰭狀,長尾上卷,呈長頸引首狀,以卷雲紋和魚鱗紋勾勒羽毛,刻畫細致入微,身軀健碩,器宇軒昂;鳳鳥下立一獸面,正面略有弧度,上大下小,採用陰陽線表現獸面各個部位,正面以鼻梁為中線,兩側作對稱排列,橄欖形目,雙角上揚,造型神秘,線條渾厚。單面工,背面光素無紋,具漢代風格。


玉鳩

賞析:玉質青白,局部灰褐色斑沁。圓雕一鳩,呈伏臥狀,頭飾翎羽,尖長喙,杏目出梢,眼角上方勾勒短陰線;雙翅收攏緊貼於腹部,長尾後曳,並以陰線和魚鱗紋刻畫羽翼,底部平,呈磨砂狀,具漢代風格。形制豐腴,存世罕見。鳩是「不噎之鳥」,用鳩鳥作飾物,寓意老人飲食順暢,不受噎呃,健康長壽,同時「鳩」與「九」同音,古代兩字通用,九是個位最大的數,有獨特的含義,象徵極高、極長、極大之意。古語鳩鳥熙春,就有祝福老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之意。


朱雀燈型玉飾

賞析:玉質潤白,微受沁。朱雀昂首翹尾,腳踏螭龍,口銜燈盤,作展翅欲飛狀。燈盤為環狀凹槽,內分三格,各有燭扡一個。燈座為一蜷曲螭龍,龍首昂起。燈盤、朱雀和盤龍三部分不僅造型優美,設計比例也相當科學嚴謹,便於重心平穩。朱雀源出於鳳凰,為四神之一,傳說能它能給人世帶來祥瑞,工匠在鳥的雙翅和尾部陰刻以纖細的羽毛紋飾,使此朱雀造型更為優美靈動,而整個燈體又顯得厚重平穩。形成極度舒展的空間之美,更使朱雀有一種升騰之感,其設計思想穿越時空,令人歎為觀止!漢代貴族把朱雀當作祥瑞的象徵,倍加推崇,成為當時人們心中的祥禽瑞獸,以其造型為燈具題材,正所謂「一燈能消萬年暗」,寄託了人們對光明、幸福的追求和嚮往!

備註:參閱1968年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銅朱雀燈。


玉舞人一對

賞析:玉質潤白,表面布灰色斑沁。扁平體,以鏤雕、遊絲毛雕技法作玉舞人,均為單人舞,身軀扭曲成「S」形,甩袖折腰,作翩翩起舞狀,服飾為上衣下裳式,腰系衣帶。身形妙曼,下擺上勾,以陰線勾勒細部,面龐清秀,各部位比例適度,裙、褶、長袖、衣帶具飄動感,雙面工,上下各穿一孔。以曲線特有的張力表現動感。以曲弧的鏤空設計出極細的腰身,以及如同雲氣化的裙擺,營造舞姿的速度感,再配合彎延過頂的長袖,將舞者婀娜擺動的舞步精巧呈現。玉舞人佩多為女舞人的形象,她們是專供帝王貴族使役的侍女,長裙修袖,身材細挑,舞姿輕越,飄逸欲仙,其表現舞姿是社會上層階級飲宴禮樂,祭祀儀式中歌舞場面的真實寫照,正所謂:「嬙媛侍幾,歌童舞女之玩,充備其室」。相似風格的舞人佩在河南永城縣僖山漢墓、揚州甘泉「妾莫書」墓,以及大葆臺2 號漢墓皆有出土。


海水蛟龍紋玉劍璏

賞析:玉質潤白,局部有玻璃光。器形彎曲成瓦片狀弧度,正面高浮雕海水蛟龍紋,浪逐滔天,驚濤拍岸,漫捲風雲,氣勢磅礴,蛟龍追花戲浪,躍海而出;形態或正或側,四肢矯健,脊背有力,身軀健壯,指爪犀利,放佛盤踞于波濤雲海之中。腹下一方形銎孔。雕琢精緻,紋飾流暢,具漢代風格。


絞絲環翁仲多寶串

賞析:絞絲環玉質潤白,微受褐沁。圓環狀,截面為扁橢圓狀,以陰刻技法雕琢有旋轉放射狀線紋,這種紋飾形同扭曲的束絲,平行互不相交,循環反複沒有盡頭,類似數學上的「阿基米德螺線」或「等速螺線」。翁仲為螢石質,黃白色,為漢代闢邪三寶之一,體扁長,為半圓雕;兩臂合於胸前,頭型上方下尖,短胡,用聊聊幾刀就表現出了冠、頭、胡須、雙臂和上下身;以陰刻線飾雙目和口,著長袍,直立正視,上下貫穿通天孔。並配西周藍綠色費昂首琉璃珠,搭配精妙,古為今用。


馬首玉帶鉤

賞析:玉質潤白,局部有褐白色斑沁,玻璃光明顯。鉤頭為馬首形,杏目出梢,雙耳後抿,吻部前凸,鉤身呈琵琶形,通體光素,腹下一橢圓形鈕。造型簡練,瑩潤可人。


孔雀石朱雀玄武佩 

賞析:孔雀石質,圓雕朱雀、玄武,呈依偎狀,朱雀圓目尖喙,頭部微微右傾,並以粗細陰線勾勒羽翅紋,足蹼刻畫生動;玄武匍匐於地,頭部高揚,並向右微側,貼於雀首,其圓目寬咀,頸部飾橫節紋,背部刻畫細致入微。朱雀玄武,分別為神話中的南方之神和北方之神,同時也和四方的二十八宿息息相關,在漢代出土的畫像石、銅鏡、瓦當等上面均有類似的題材,可能與道教有關,具有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具漢代風格。


玉劍首

賞析:黃褐色玉質,局部紅色斑沁。扁平體,圓形,內外緣凸起輪廓線,一面碾琢谷紋,紋飾飽滿;另一面陰刻勾連雲紋,並於內緣等距斜穿三孔。線條流暢,滿密繁縟,具戰國風格。


龍形玉珩

賞析:玉質青灰,局部灰褐色斑沁。扁平體,拱形,透雕成龍形。龍作回首狀,獨角,橄欖形目,吻部前凸,口作斧狀;頸下和腹部伸出前足,身後外凸後足,尾部向前捲曲歧分為二,一支與龍體相交,並以陰線勾勒,兩面陰刻卷雲紋,背部橫穿一孔。造型靈動,線條流暢。


絞絲玉環

賞析:玉質潤白,微受沁。圓環狀,截面為扁橢圓狀,以陰刻技法雕琢有旋轉放射狀線紋,這種紋飾形同扭曲的束絲,平行互不相交,循環反複沒有盡頭。小巧精緻,具戰國風格。


玉蟬

賞析:玉質潤白,微受沁。玉蟬呈扁平體,中間厚兩邊薄,以「漢八刀」技法勾勒頭部、羽翼和腹部,雙目凸出,嘴角分明,羽翅簡潔明快,腹部飾多道橫線紋,尾部尖銳。刀法犀利,稜角分明。《史記》中記載:「飲而不食,蛻於濁穢,以浮遊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人們把具有三態變化的蟬蟲,寓為生命獲得重生。漢代實行厚葬制度,事死如事生,當時人死後口內多含玉蟬,又名「琀」。


夔龍紋雙區玉璧

賞析:青玉質,表面滿布灰色斑沁,局部有黑點,玻璃光明顯。扁平體,圓形,內外緣均有陰刻輪廓線;中間綯繩紋將璧面分為兩區;內區為蒲格渦紋,外區為六組夔龍紋,單首雙身式,間飾深陰線紋。兩面紋飾相同。尺寸碩大,世所罕見,具戰國晚期風格。這類玉璧在內區多刻飾蒲紋,是用淺而寬的橫線或斜線把璧表面分割為似蜂房狀排列的六邊形。《說文解字》釋「蒲」:「蒲草,可為席也。」後人把這種雕琢較淺、排列有序的紋飾稱為蒲紋。該玉璧應是殮屍玉璧,而雕刻的龍鳳能帶領主人的靈魂從璧孔中升天。


雙勝玉佩

賞析:玉質潤白,局部灰褐色斑沁。兩端為方勝,截面呈燈籠形,中束腰,貫穿一孔。方勝原為神話傳說中西王母的頭飾,漢代時成為一種祥瑞之物,與剛卯嚴卯功能類似,用於驅邪避禍,它是人們企望平安、幸福等心願的物化表現。


饕餮紋玉劍璏

賞析:玉質潤白,局部灰褐色沁。器形彎曲成瓦片狀弧度,正面減地隱起饕餮紋,方目,絞絲眉,並以直線表現脊背,以脊背為中心,兩側各作三組卷雲紋表現軀體,並以六組網格紋點綴其間;腹下一方形銎孔。雕琢精緻,紋飾流暢。


螭龍紋玉劍璏

賞析:黃玉質,局部紅色斑沁。器形彎曲成瓦片狀弧度,正面高浮雕螭龍紋,方臉貓耳,橄欖形目,身形扭曲,呈「S」狀,長尾後曳,氣韻非凡;一端勾勒雲氣紋,放佛螭龍穿梭於雲海之中,腹下一方形銎孔。


韘形玉佩

賞析:玉質潤白,局部紅褐色斑沁。器呈長橢圓形,微弧,下部起尖,中心為圓孔,頂部橫穿一孔,一側起脊,另一側作變體鳳鳥紋。正面碾琢勾連雲紋,背面作雲氣紋,內部飾花朵形紋。玉質精良,工藝考究,具戰國風格。

水晶項鏈

賞析:水晶為佛教七寶之一,用其磨製的珠子被稱為「摩尼寶珠」,表面光亮如明月,能抵禦一切雜念侵擾,符合佛教教義中的要求。唐宋時期除用水晶製作佛像外,盛放舍利的瓶、置放佛指舍利的棺槨、密宗法器、佛教信徒佩戴的摩尼珠,均發現有水晶製品,僧眾常常將心儀的水晶製品瘞埋在佛塔地宮或入函供奉。目前正規發掘出土的唐宋時期的水晶珠子十分罕見,而且多為零星數顆,比如雲南出土的大理國時期的水晶珠和江西南宋墓出土的水晶項飾。


雙龍首玉帶鉤

賞析:玉質潤白,局部紅褐色斑沁。鉤頭為龍首形,圓目出梢,雙耳後抿,寬口獅鼻,鉤身隆起呈琵琶形,並減地隱起卷雲紋,鉤尾陰刻一龍首,腹下一橢圓形鈕。工藝精湛,瑩潤可人,具宋代風格。


蟠螭紋玉璧 

賞析:玉質潤白,局部紅褐色斑沁。扁平體,圓形,正面高浮雕螭龍,呈蟠曲狀,方臉圓目,兩耳上揚,長尾後曳,身肢矯健,氣韻靈動,並以陰線勾勒脊背,背面光素。瑩潤熟美,具魏晉風格。


雙螭玉佩

賞析:玉質潤白,局部紅褐色沁。扁平體,四方委角式,中有長橢圓形孔,以陰線勾勒內外輪廓線。正面高浮雕雙螭,呈對望狀,身形扭曲,呈「S」狀,方臉貓耳,橄欖形目,尾如草葉。背面滿飾鼓丁紋,工藝精湛。


鹿鶴同春玉帶飾

賞析:玉質潤白,微受沁。扁平體,四方委角式,正面鏤雕鹿鶴同春圖,松幹嶙嶙,一鶴圓目長喙,口銜瑞草,曲頸回首狀,並以陰線勾勒羽翼;鹿立於坡石之上,橄欖形目,雙角後抿,其頭部微揚,軀體肌理凸凹有致,背面有方形孔。寓「鹿鶴同春」、「六合同春」。 線條流暢,刻畫細致。


玉持蓮童子

賞析:玉質潤白,局部褐色斑沁。圓雕一童子,雙手持蓮花,作俯趴式,蓮莖蜿蜒至後背,花作綻放狀;其頭部側仰,頭挽雙髻,八字眉,杏目,蔥管鼻,下有櫻桃小口,雙耳緊貼於後腦,上身著窄袖對襟式大衣,下身著短褲,局部飾「米」字紋,並以陰線刻畫衣褶,腳蹬平頭鞋。此題材來源於佛教中的傳說,「磨喝樂」為梵文音譯,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兒子,佛教天龍八部之一,傳入中國以後經過一番漢化,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為可愛兒童形象,成為「七夕」供奉牛郎、織女的一種偶人。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兩宋時期,每年的七夕節,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用「磨喝樂」來供奉牛郎、織女,藉此來實現「乞巧」和多子多福的願望。


雙螭曲式玉洗

賞析:玉質灰白,局部褐色斑沁。截面呈多曲式雲頭形,掏膛精細,口沿往下漸收,平底。前後分別高浮雕大小雙螭,呈匍匐前行狀,頭部微揚,寬口圓目,兩耳上翹,軀體豐腴,身形矯健,其尾分叉,呈草葉狀。兩螭似在對望,取「望子成龍」之意。線條流暢,氣韻靈動。


深山人物圖玉屏 

賞析:玉質潤白,局部褐色斑沁。扁平體,圓形,以深雕技法作深山人物圖,正面遠處高峰聳峙,直入雲端,松柏蒼翠,鬱郁蔥蔥,重簷樓閣掩映其中;近處虯枝橫斜,怪石嶙峋,亭下一叟,正攜琴作駐足遠眺狀,兩小童抬野味行進於崖澗山道之中;背面山峰起伏,古樹參天,兩鹿徘徊其間,作低頭覓食狀。構圖錯落有致,人物刻畫傳神。刀法嫻熟,意境深遠,清逸飄渺,宛若人間仙境,展現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痕都斯坦式玉柄刀

賞析:玉刀柄呈彎圓頭扁平弧體,和闐白玉雕制而成,瑩潤光潔,並嵌有鑲金絲七彩晶石,絢麗奪目。浮雕蓮花和莨苕植物葉圖案,具有濃鬱的印度和波斯地區文化風格。底部端面橫琢細長凹糟,下承錐形刀身,刀身為大馬士革百煉鋼,通體鎦金,並煅嵌萱草花紋,色彩瑰麗。十八世紀中葉具有中亞風格的玉器傳入中國,深得乾隆贊譽,其被通稱為「痕都斯坦玉」。玉材大多為上好的和闐玉,採用獨特的水磨雕琢,在加工技術上達到了薄如蟬翼的水平。據《西清續鑒》記載,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當時位於中亞地區的博洛爾部向乾隆進獻了一批兵器,其中有一柄用和闐玉做柄的劍,乾隆非常欣賞並為此劍賦詩:「文列星行光溢濤,切昆紐似斷秋毫,于闐西去千餘裡,更數尋常玉霸刀」。詩中的「玉霸刀」即指用玉作柄的刀。從乾隆年間起我國也開始採用整塊玉作刀柄,但因和闐玉價昂貴,除王公貴族偶作之外,民間罕見。


仿湖石玉山子

賞析:玉質青白,微受沁。形擬湖石,狀如雲出深岫,搖曳空靈,曲折多變,具有「形同雲立、紡比波搖」的視覺魅力;玲瓏宛轉,精巧多姿,勾連貫通,亦顯空靈生動之性,孔竅洞達,有洞天福地之寓意。翻轉變幻,面面可觀,為文房清賞之佳品。下配銅胎掐絲琺琅盆,折沿式,滿布纏枝番蓮紋,置於書房居室,賞心悅目。

備註:美國回流。


福祿萬代玉佩

賞析:玉質潤白,微受褐沁。以鏤雕、圓雕技法作懸枝葫蘆,藤蔓纏繞,枝葉舒展,下懸三葫蘆(諧音「福祿」),大小不一,錯落有致,取福祿萬代之意,一側藤蔓自然形成穿孔可供系配。布局巧妙,蘊意吉祥。


瑪納斯碧玉侍從

賞析:侍從為瑪納斯碧玉,色如菠菜,局部有黑點。頭戴緯帽,後拖一束孔雀翎,長辮低垂;身著長袍馬褂,呈前後開衩式,腰間以紅翡作束帶,腳蹬長靴。其神情虔誠,左腿盤曲,右腿跪地,呈踞蹲狀;雙手擎華蓋,漫於頭頂,蓋為銅胎掐絲琺琅,分為三層,上部作五彩祥雲和花卉紋,下面鏨刻蕉葉紋;華蓋外壁飾流蘇,內壁為松石綠;流蘇,蓋沿和蓋柄通體鎦金,典雅華貴!下承紫檀六方須彌座,中束腰,上下飾蓮瓣紋,中部以螺鈿作夔龍紋。工藝細致入微,色彩鮮明,具皇家氣象,生動地再現了皇帝出行時的盛大場景。


松鼠葡萄玉佩

賞析:玉質潤白,局部留皮,間雜褐色沁。以鏤雕,圓雕,陰刻技法作松鼠葡萄,上方以巧作雕琢一松鼠,呈攀附狀,圓目長尾,頭部微昂,似有所望;下方為懸枝葡萄,枝梗虯曲,葉片翻卷,其上碩果纍纍,並以陰線刻畫葉脈。葡萄寓意「多子多福」,松鼠諧音「松樹」,寓意「長壽」,合寓「多子多福多壽」。上方枝梗鏤空處作孔。雕工精良,紋飾流暢。


玉臥馬

賞析:玉質潤白,微受沁。圓雕一馬,呈俯臥回首狀,橄欖目,方口突吻,兩耳聳立,鬃毛披於頸部;長尾捲曲,滿飾陰線紋,前蹄屈攏,後蹄隱於腹下,軀體肌理凸凹有致,下配楠木座。選料精良,氣韻靈動。


事事如意玉佩

賞析:玉質潤白,微受沁。圓雕一扁柿,附枝帶葉,碩大飽滿,葉片或翻卷或舒展,柿蒂呼之欲出,其上琢靈芝,作藤蔓纏繞狀。《爾雅翼》:「柿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五霜葉可玩,六佳實可啖,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柿」與「事」同音,加之如意,寓意「事事如意」或「百事如意」、「萬事如意」。雕工精緻,寓意吉祥。


螭龍穿蓮紋玉碗

賞析:玉質青白,局部褐色斑沁和綹。撇口弧腹,下起矮圈足。內壁打磨勻淨,外壁浮雕螭龍穿蓮紋,龍首高昂,方臉貓耳,橄欖形目,身形扭曲,呈「S」狀,長尾分叉如草葉,四肢矯健,脊背有力,穿梭於纏枝番蓮之中,大氣磅礴,驚濤拍岸。紋飾流暢,輕薄精緻。


珊瑚擊鼓童子

賞析:珊瑚質,色澤粉紅,紋路細膩。圓雕擊鼓童子,頭挽雙髻,身著窄袖長袍,赤足,面露喜色,雙手持棒,作擊鼓狀;鼓呈扁圓形,飾有鼓釘,下配錯銀絲紅木座,寓「盛世吉祥,美滿如意」。形象生動,蘊意吉祥。


水晶瓜果佩

賞析:無色水晶,質地通瑩。圓雕南瓜、冬瓜和茄子,附枝帶葉,枝藤纏繞,一側伏臥小松鼠,大尾後揚,雙目犀利,身肢扭曲,栩栩如生,枝梗處穿有一孔。南瓜蘊意富貴,松鼠代表招財,工藝精湛,吉慶有嘉。

備註:澳洲回流。


活環玉盒

賞析:玉質潤白,微受褐沁。形擬花生,中部對剖分為蓋和盒身,並子母扣相合;一側出枝梗,呈環繞活環狀,並延伸至蓋頂,葉片舒展,陰線勾勒葉脈,旁飾蜘蛛,內壁打磨勻淨,胎體輕盈。花生代表長壽不老,而蜘蛛寓意知足常樂,喜從天降。工藝奇絕,蘊意吉祥。


饕餮紋玉香筒

賞析:玉質潤白,微受沁。呈圓筒狀,蓋與筒身子母口相合。蓋面為平頂式,四周斜坡狀,蓋身與筒沿、脛部均飾回紋,環器一周。筒身中部減地隱起兩組饕餮紋,上下分飾夔龍紋,平底,其內壁掏膛精細,打磨光潔。選材精良,工藝考究。香筒是文人書齋不可或缺的香具。一般是直接將特製的香料放於香筒內,香氣便從筒壁、筒蓋的氣孔中溢出。同時,由於香筒的製作考究,工藝精湛,又是一種清雅的室內陳設品。

陳超

徵集熱線:13951030097

微信號:531458029

拍賣徵集主要範圍

中國書畫類:

近現代書畫、新文人畫、名家書法、當代水墨、朱新建作品等

古董珍玩類:瓷器雜項、玉器、歷代名硯、古典家具、庭園石雕、文房雅玩、金銅佛像等

您的藏品如有意參拍,請將藏品信息(圖片、尺寸、質地及其他相關信息)和個人聯繫方式發送至我公司郵箱:jsjdpm@vip.163.com,若符合我公司上拍要求,我們會在五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繫。您也可以直接撥打業務員電話預約時間後攜帶作品原件至公司洽談。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夢都大街126號-15

電話:025-84699616  85639199

貴賓熱線:15312002570(梁女士)

傳真:025-85639199

官網:http://www.jsjdpm.cn

相關焦點

  • 一個是閬苑仙葩什麼意思?讀懂閬苑仙葩,才知賈寶玉為何而哭
    其實從曲子中的六個一個,很顯然是寫賈寶玉與六個人的有緣無分。關於六個「一個」細對應原文就知道「美玉無瑕」是妙玉;「枉自嗟呀」是金釧兒;「空勞牽掛」是晴雯;「水中月」是麝月;「鏡中花」是花襲人。從判詞和經歷都能佐證。既然《枉凝眉》不是寶黛愛情悲歌,那「一個是閬苑仙葩」就不可能代表林黛玉。那麼,「閬苑仙葩」到底是指什麼?
  • 香港萬昌斯2016秋拍丨古玉重器賞析
    11月底舉槌開拍,貴為本地古玉拍賣領導者,萬昌斯大力蒐羅逾八百件藝術品回饋藏家,當中高古玉器約二百件、書畫約二百五十幅、古玉連佛像及其他工藝品三百多件。秋拍一連兩日於萬昌斯展場開拍,設址近香港古玩交流熱點荷李活道。11月28日有「重要高古藝術專場」與「中古及明清玉器專場」兩場拍賣,11月29日再有「中國書畫及古董珍玩專場」,所有拍品均於11月25至27日期間於香港展場作公開預展。部份精選拍品更將於杭州「可以藏」作專題巡展。
  • 保利香港2016秋拍「古韻 · 重要高古藝術專場」 — 山川精粹 · 高古玉器
    在《禮記 · 聘義》中,孔子言「君子比德於玉焉」,至東漢許慎,則有「玉石之美,有仁、義、智、勇、潔」五德者,玉石被賦予深厚的道德內涵,承載著重要社會功能,成為有德行,修養高的君子的象徵,君子玉不離身之雅範,亦使得玉器發展延續數千年。
  • 罐 拍賣|日本美協秋拍推出12大專場 「金澤寶藏」再次重磅亮相
    繼10月香港、北京秋拍盛況空前後,深耕東瀛的美協秋拍預展將於12月1至5日開跑,緊接著將於12月7至8日舉行拍賣,地點為東京TIME24大樓。日本美協將於本季秋拍推出了「東瀛遺珍─金澤地區資深藏家舊藏專場」、「大名道具─日本皇室貴族道具」、「陶珍翠瓷─關東名門舊藏古陶瓷」、「佛緣法華─關西佛教美術家舊藏」、「東瀛拾珍─銅珍文玩」、「明治神工─日本工藝精華」、「茶花香─茶香道具」、「盛世菁華─中國古代藝術甄選」、「明鏡高鑑─西川家族舊藏古銅鏡」、「吉金至尊─高古銅器」、「悠古砡璜─古代玉器」以及無底價起拍的生貨
  • 瓊花 | 世外仙葩落凡間
    知道寧波也有瓊花,是2007年在清風論壇。彼時,清風論壇天一書話仍處於十分熱鬧時期。某天,網友盛世唐朝發帖說要去揚州看瓊花,並發了幾張瓊花網圖。掬水月在手見後說,如果這就是瓊花,那月湖公園就有一大片。時光如白駒過隙,一眨眼,十年過去了,清風論壇已隨風而逝,但月湖公園這些瓊花,卻依然美麗如故。周末正好有空,特意去探望這些老朋友。
  • 【 羅芙奧2020秋拍|翰墨丹青—中國書畫及古文物專場 】董陽孜
    這感受如熟悉到閉眼聞聲即可感受其形態,書體在行草之間騰耀,一氣呵成,虛實中錯落有致,濃墨靜穆,淡墨古雅,讀聲的段落雄渾、奔放,完美詮釋著現代藝術與書寫的融合。董陽孜流水無心2008水墨 金宣紙69 x 138 cm羅芙奧2020秋拍 翰墨丹青—中國書畫及古文物專場
  • 【 羅芙奧2020秋拍|翰墨丹青—中國書畫及古文物專場 】江兆申
    ,抽象的層次與空白的關係都是國畫所不能企及,此為『氣韻』、『意境』,是創作者從造化自然中所領悟的一脈靈氣。」江兆申水天清曉1992水墨 設色 紙本 鏡框151.5 x 84 cm羅芙奧2020秋拍 翰墨丹青—中國書畫及古文物專場1992年移居南投揭涉園的江兆申,此時期的創作已由中年的狂放恣肆轉為意拙朗靜與人書俱老的階段,《水天清曉》一作五尺全開,畫幅上段淡墨清嵐,江氏以細筆墨線勾勒山巒輪廓與走勢
  • 保利香港2016秋拍臺北預展 誠邀廣大藏家蒞臨參觀|9月24-25日
    常玉《碎花毯上的粉紅裸女》          1930 年作          油彩 木板46.5 x 82 cm.估價待詢《秋,1978年5月1日》196 x 78 cm.估價:HK$ 6,000,000-9,000,000
  • 【保利香港秋拍】中國當代藝術與傳統文化的對話
    「我們所要做的,是在跨文化的遠遊中,尋找我們這個時代根源性的東西;在『中西之辯』的苦索中,逐步擺脫東方想像的陰影,重新建構中國文化的主體意識,樹立中國主體意識的文化史觀,在當代生活的現實家園中建構具有當代性和創造性中國文化精神。」—許江
  • 【 羅芙奧2020秋拍|翰墨丹青—中國書畫及古文物專場 】工筆花鳥巨匠 喻仲林
    喻仲林雙犬戲雪圖1960水墨 設色 絹本 鏡框114.5 x 35.5 cm羅芙奧2020秋拍 翰墨丹青—中國書畫及古文物專場1949年隨國民政府渡海抵臺的書畫家不在少數,前面提到花鳥題材為喻氏所擅之題材,其中專攻工筆花鳥者首推喻仲林。
  • 江蘇蟹香澳門:「江蘇大閘蟹推介會—宿有千香•霸王蟹專場」在澳門舉辦
    現代快報訊(記者 熊平平 / 文 王曦 / 攝)2020 年 10 月 23 日晚,由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江蘇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和宿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
  • 【羅芙奧2016秋季拍賣會】緣來私藏–古今人文藝術專場拍品預告
    此專場將於2016年11月20日(日)下午4:00 在臺北北富邦人壽大樓國際會議中心舉槌。本次人文專場是繼香港成功舉辦兩季之後,首次亮相臺北的古今跨界拍賣專場。2016香港春拍推出「寂靜歡喜–古今人文藝術專場」倍受好評,延續之前專場的人文氣質及風雅生活態度,本次專場拍賣以「藝術家私享空間」為主題,延續承古載今的收藏審美。
  • 【美國加州亞洲藝術品拍賣公司】2018年春季大拍 - 格古匯臻 兩大專場 重點拍品介紹
    美國加州亞洲藝術品拍賣公司2018年春拍亦將如期而至。經過超過半年的精心準備,本次春拍將呈獻兩天兩場拍賣,拍品精彩紛呈,琳瑯滿目,誠邀各位藏友蒞臨。  此次拍賣徵集自北美藏家607件臻品,涵括傳承有序的高古及明清瓷器,近現代及古代書畫,明清玉雕,青銅器,木刻雕件,明清及喜馬拉雅佛造像,鼻煙壺,明清家具等,拍品皆經過精挑細選,來源有序,品質上乘,備受藏家矚目。
  • 【保利拍賣2016秋拍全球徵集】9月27日-29日臺灣行
    保利拍賣2016年秋季拍賣會全球公開徵集已全面啟動,業務專家團隊已從北美滿載而歸,9月27日將轉戰臺灣地區繼續徵集之旅,徵集範圍涵蓋近現代書畫
  • 聚焦丨美協八周年秋拍,十大專場首次聚齊亮相!
    十大專場共一千六百餘件精選拍品將迎接您的光臨。並在10月21日創新開啟了「薈萃之夜」新概念專場,旨在穿越時空,跨越國界,打造無論古今,門類豐富的專場以滿足不同需求廣大愛好者的收藏需求。21日夜晚將設有「薈萃之夜」晚宴,答謝一直以來支持美協的朋友。
  • 舊日煙雲 — 王伯群珍藏中國書畫暨文人翰墨專場預覽(下)
    保利香港2016年秋季拍賣中國書畫專場將推出約五百餘件書畫精品,其中「王伯群珍藏中國書畫暨文人翰墨」專場後半部分將呈現數十件民國政要舊藏名家翰墨
  • 2016西泠秋拍徵集 8.20-8.23 臺灣站
    此前6月底結束的2016西泠春拍以總成交額9.2億元人民幣,總成交率88.52%華美落槌。西泠印社部分社員作品專場、清心——弘一法師書法專場、現代中國繪畫的誕生—中國首屆國畫畫稿專場均百分百成交,再度上演「白手套之夜」。
  • 《紅樓夢》丨「枉凝眉」曲中到底隱藏著誰的秘密?
    閬苑仙葩:指林黛玉;美玉無暇:指賈寶玉。」這個解讀幾十年來深入人心,被「紅學」專家和讀者們所接受。直到2005年,「紅學」研究者、著名作家劉心武先生在央視的「百家講壇」揭密《紅樓夢》,才首先提出質疑。劉心武先生說:一是閬苑仙葩不可能是指林黛玉,因為林黛玉的前身是絳珠草,而不是花,且整部書中也沒有找到將林黛玉比作花的證據。
  • 関西美術競賣 2019 年秋拍精品概述
    當代藝術諸如井上有一、元永定正、石虎等;古代書畫如鐵壁巖、祝允明、梁清標等;近現代書畫包括巨匠齊白石、吳昌碩、李可染、徐悲鴻等都將在此次秋拍一一亮相。題識: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卅三夏,悲鴻重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