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不分區,民進黨會怎麼提名?
民進黨展開八十六天的初選歷程,卻成了民進黨黨公職人員口中的動蕩時刻。 期間,賴清德大力訴求他是為保「立委」席次而戰,預言民進黨在二○二○年「立委」選戰恐會有轟轟烈烈的激戰,說到不少綠營連任「立委」的心坎裡。
-
民進黨不分區名單凸顯派系爭鬥 英系大獲全勝
民進黨13、14日連續兩日召開中執會討論不分區「立委」名單,但是一再卡關,名單遲遲難產,蔡英文14日下午親自出手協調,終於在晚間定案。在最終名單中,社會福利專業的現任民代吳玉琴位列第一,而之前排在第一的蘇貞昌人馬、原住民代表洪簡廷卉在名單中被拿掉。
-
民進黨輔選架構:派系均勻分贓 "扁朝"幹將回歸
日前,在蔡英文主導下民進黨2012年「大選」輔選架構炮製出爐,這是一個派系勻贓、壯年當道、大老暗助、黨輔結合、後援林立的輔選團隊,體現了民進黨「緊繞小英、動員全盤、聯合內外」的競選組織戰略,對激發綠營整體戰力,謀取「大選」翻盤具有重要影響,但架構存在的「硬傷」將對蔡英文未來選戰提出不小的挑戰。
-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的玄機
作者 賈不妙(特約評論人) 臺灣2016大選的戰場在「立法院」,「不分區立委」是主戰場。民進黨中執會11日無異議通過下屆「立法委員」不分區名單,34位「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的背景相當多元,與4年前備受外界質疑充滿派系分贓的名單相比較,這次政治色彩降低許多,可見民進黨在名單中暗藏了值得玩味的玄機。
-
初選廝殺後 民進黨隨即轉入副手人選之爭?
蔡賴之爭從3月份民進黨初選登記開始發酵,一直到6月13日才最終定案。根據臺灣媒體的報導,自民進黨黨內初選結果揭曉後,蔡英文就啟動了她的選舉模式,特別是從6月16日開始,蔡英文就陸續邀約黨內各派系民代舉行便當會。
-
民進黨及民進黨派系的智庫
臺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柳金財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0月號發表專文《民進黨派系共治的權力結構與智庫化發展》。作者認為,2008年5月20日政黨輪替民進黨下臺後,派系逐漸以智庫的形態呈現。
-
民進黨派系勾心鬥角,有人點名鄭文燦選臺北市長,安什麼心?
民進黨2024的接班人選最近被積極討論,尤其是桃園市長鄭文燦的討論度非常密集,甚至傳出為了穩住民進黨2022年縣市長選舉,黨內有人點名桃園市長鄭文燦選臺北市長。但這個傳言怎麼看都像是在害鄭文燦,若鄭真的去選臺北市長,一旦落選聲勢難免受影響,若真的因此當選,依照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例子,那就更不可能選2024大位。這個訊息用意把鄭卡在臺北市長,就是不讓鄭選2024。
-
民進黨派系發生變化,「三立幫」勢力壯大
民進黨地方主委選舉結果24日晚間出爐,可以觀察到民進黨派系變化,以三立電視董事長林昆海為主的「海派」勢力壯大,與英系合作搶下2席地方黨部主委;「
-
【華廣觀察】無論國民黨強不強,民進黨都鬧內訌
派系、恩怨都不重要」,暗指派系鬥爭、候選人之間的恩怨才是導致宜蘭選舉落後的原因。 從藍綠基本盤的角度看,陳菊的說法是很有道理的。近十年來,民進黨在宜蘭縣的得票率在六成左右,藍綠基本盤約為43%:57%,只要民進黨不分裂,僅依泛藍支持者的力量,國民黨人是很難當選縣長的。
-
鈕則勳: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三大盲點
原標題:鈕則勳: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三大盲點 眾所矚目的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出爐,王金平如預期地仍列第一名,二到六名是頗清新及亮眼的專業型人士,然名單中仍有許多傳統型政治人物,是以名單仍具一定程度爭議;若細部觀察這份名單,確實有三大盲點。
-
最爛的不分區「立委」名單?
朱立倫表示,名單不可能讓大家都滿意,但他會盡最大努力讓目標達成,第一個目標希望在安全名單中,讓專業功能性的代表越多越好;第二,兩年後縣市長、四年後「立委」參選人,儘量排在安全名單中。 國民黨的氣勢已大不如前,不分區「立委」的席次多寡,取決於政黨票獲得的數量。
-
「後蔡英文時代」民進黨爭權,臺學者:賴清德最大敵人是鄭文燦
民進黨19日舉行全代會改選黨職,外界關注「後蔡英文時代」,擠入接班梯隊的副手賴清德、桃園市長鄭文燦之間的「競合」。臺灣學者謝瑞明受訪時表示,目前鄭還是穩居上風,就看賴怎樣逐一突圍與破解。謝瑞明,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民進黨第16屆黨代表,民進黨中央黨部組織部專員、民進黨桃園市黨部4任執行長、桃園市議會民進黨團辦公室10年主任,有中央地方的黨務及輔選經驗,也長期研究民進黨派系,現任臺灣開南大學及萬能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
派系大洗牌:民進黨十九屆中常委選舉結果分析
海派改組後首戰不利本要力拼壯大的湧言會系統(即原海派),選舉的結果不甚理想,在確定中常委、評委結果後,要離開會場的湧言會人士、操盤手均難掩失落。民進黨派系要角指出,會有這樣的結果其實有兩個主因,湧言會首度搶攻黨職,所以經驗不足,估票也有失準的情況,「這就是經驗」,選前就有許多訊息顯示,湧言會將「其他派系的票算入他們」,但是照結果來說,確實不如他們預期。
-
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 世代斷層 派系互鬥
2020年蔡英文拿下817萬高票成功連任後,也在5月20日就職當天回鍋兼任民進黨主席,當時就號召「辣臺派」入黨,鼓動年輕人入黨,成績也不錯,當時僅十天就有超過兩千人申請入黨。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明顯以經營年輕人選票為主,許多的政策或是網絡經營都側重年輕人的嗜好。
-
民進黨派系分贓的序曲
對這個任命,島內輿情澎湃,紛紛責疑民進黨剛剛勝選又老病重犯搞起酬庸。有媒體哀嘆,洪慈庸變「洪酬庸」,當年洪慈庸代表的一幹青年人有多少要哭倒在路上。 酬庸任命是民進黨執政的一大特色,2015年民進黨在島內完全執政,一時間,公營庫行等各色高薪肥缺即被瓜分一空。
-
爭權內鬥 民進黨派系紛爭被搬上檯面
爭權內鬥 民進黨派系紛爭被搬上檯面 2020年03月29日 16:4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2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警務部門負責人陳家欽被檢舉涉嫌假造公文,遭上級部門以所謂「偽造文書罪」函送臺北地檢署偵辦,引發民進黨當局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不滿。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李貴敏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此事將民進黨高層鬥爭端上了臺面。
-
臺南市議長落選主因是民進黨派系爭鬥?
因此,民進黨在獲得「九合一」選舉大勝,奪得十三個縣市的執政大權之後,深受鼓舞的蔡英文主席為了讓各執政縣市的施政更為暢順,進一步擦亮民進黨「綠色執政,品質保證」的「招牌」,以利於「地方包圍中央」戰略的實施,因而希望將臺南市「全面執政」的經驗推廣到十三個民進黨掌政的縣市去。
-
卓榮泰:民進黨力拼不分區15席 視民眾黨為勁敵
2020選舉,民進黨高喊「蔡英文連任 『立委』過半」,黨主席卓榮泰今天接受專訪時提及,如果明年「立委」選舉,民進黨立法機構席次未過半,他會辭去黨主席。對於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布局,卓榮泰表示,外界認為民進黨「立委」不分區過半,達到18席有困難,他自己設定的目標為15席上下。
-
爆料2022、2024提前布局 民進黨派系鬥爭開打 惡鬥激烈
民進黨全代會黨職改選落幕,10席中常委新潮流拿下3席,其他非新系的「正國會」、英系等都有席次,達到派系平衡效果。「後蔡英文時代」來臨,也代表著2022,甚至2024各派系爭鬥也陸續上場。就算1947年生的蘇已經高齡73歲,到2024時已77歲,但他對於政策執行非常強勢,如果不是想在任內留下歷史定位,就是想要再拼更高一層。 要奠定2024根基的人,2022年縣市長選舉非常重要。
-
民進黨黨職選舉5月舉行,各派系提前卡位,劍指2022臺縣市長選舉
派系卡位,「海派」勢力受關注民進黨黨內派系錯綜複雜,活躍時間各有先後,在蔡英文2016年「執政」後,主要有「英派」(代表人物:蔡英文)、「新潮流系」(代表人物:賴清德、陳菊)、「正國會」(代表人物:遊錫堃、林佳龍)、「蘇系」(代表人物:蘇貞昌)、「謝系」(代表人物:謝長廷)幾大派系,各派系之間競爭激烈,相互之間合縱連橫相當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