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子夫自殺後,漢武帝究竟有沒有後悔?

2020-12-18 花一樣的歷史

截止到衛子夫自殺的那一年,即公元前91年(徵和二年),衛子夫衛皇后陪伴了漢武帝整整49年(建元二年公元前139至公元前91年)。往昔能歌善舞可以第一時間撥動少年皇帝心弦的小姑娘早已不復存在,甚至說她人老珠黃,也可以視之為一種善意的讚美。

入宮10多年,衛子夫相繼為漢武帝生下三女一男,尤其是公元前128年時(元朔元年),衛子夫為已經29歲的漢武帝生下一個男嬰,取名劉據。這為漢武帝解決了後嗣問題,擊碎了近支宗室覬覦皇權的非分之心。漢武帝心花怒放,當即冊立衛子夫為皇后。

不僅僅如此,衛子夫還為漢武帝帶來了兩員戰將。

在馬邑之謀實施前,王恢力主斷絕和親與匈奴交戰,得到了不甘受匈奴左右的漢武帝的支持,促成了馬邑之謀。後因雁門小官的洩密,致使單于及其率領的十萬匈奴騎兵獲知了馬邑有三十萬漢軍形成的「口袋陣」,使得匈奴全身而退,漢軍徒勞無功,更與匈奴結下了仇怨,開始頻繁寇邊,燒殺搶掠,邊境官民死傷慘重。

而王恢發現匈奴退兵後,只是尾隨不敢上前與之交戰,加上他是首倡馬邑之謀,是力主與匈奴開戰的武將,兩罪並罰,最終被定為死罪。

這一下讓力主與匈奴開戰的官員,數年之間皆三緘其口,漢武帝一時找不到能夠委以重任的將領。

直到衛子夫受到寵幸之後,其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相繼成為了漢武帝所倚重的將領,以個人的才智和勇武多次率軍出徵,自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衛青首次率軍出徵,到霍去病病逝的前幾個月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發動的漠北之戰結束,累積擊殺匈奴騎兵二十餘萬人,俘獲匈奴貴族成千上萬,牛羊數以千萬計,至此漠南無王庭。漢朝的疆域在衛子夫入宮的20多年內,日益擴大。

這樣的戰果,自然讓漢武帝心花怒放,再加上衛子夫生下男嬰的功勞,漢武帝在公元前128年,冊立衛子夫為皇后,六年後,劉據七歲時成為太子,衛青和霍去病也相繼因軍功獲得侯爵,包括衛青還在襁褓之中三子也得到了侯爵。民間就此流傳著一句話,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在這種情況下,衛子夫為何最終走向自殺?事情的始作俑者漢武帝究竟有沒有哪怕有一丁點的後悔?

應該有那麼一點點,但是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安慰,但是很快被淹沒了。

徵和元年(公元前92年),衛子夫的姐夫丞相公孫賀,以及其子公孫敬聲,衛青長子衛伉,諸邑公主和陽石公主,因大俠朱安世的告發,事連漢武帝最為痛恨的行巫蠱詛上的事件,公孫賀父子及上述等人悉數被殺,由此引燃了次年的巫蠱之禍

待到衛子夫之子太子劉據兵敗退出長安,衛子夫因參與和資助了太子舉兵叛亂,遭到漢武帝的追責,派宗正劉長樂和大鴻臚劉敢收取了衛子夫用以代表皇后身份和權力的印綬,大張旗鼓的剝奪了衛子夫的皇后身份。對漢武帝這個處置方式,衛子夫並不認同,她選擇了自殺來抗爭,而不是如漢武帝第一任皇后那樣屈辱的待在長門宮中,直至油盡燈枯。

這時的衛子夫在皇后之位上已有37年(公元前128年——公元前91年),歷經磨難,政治經驗不可為不豐富,且有衛氏子弟以及漢武帝一母同胞的姐姐平陽公主在外朝的聲援和支持。

可是,為何仍然未能逃脫如此的命運?未能激發出漢武帝哪怕一丁點的憐憫之心?

事實上衛子夫早已不在漢武帝視線之中。

衛子夫初次遇到漢武帝時,只是在平陽公主的特意安排之下,驚豔到了漢武帝。先是派出姿色平庸歌舞粗俗的歌舞伎在漢武帝面前表演,待到漢武帝不耐煩時,這才將歌舞俱佳的衛子夫推出,使得剛剛十七歲的漢武帝在宴會的空擋便急不可耐的臨幸了衛子夫。

這並不能真正打動漢武帝。

衛子夫剛入宮便遭到漢武帝的冷遇,時間長達一年有餘,而後與漢武帝再次相逢時,衛子夫已經是心灰意冷準備回返家中,反而又獲得了漢武帝的再次臨幸。從中可以看出漢武帝對衛子夫的喜歡,更多來自於色相。

待到生下太子劉據時,衛子夫才成為了皇后。而前任皇后陳阿嬌早在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皇后之位已經空閒了二年之久。

到了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劉據七歲時,漢武帝冊立劉據為太子,漢武帝便將心思放在了劉據的身上,為其建造博望宮用於學習,並允許其任意招攬賓客,擴大聲望。

史書上稱這些賓客為忠厚長者,但在編撰《資治通鑑》的司馬光眼中,這些忠厚長者是淫放邪僻,就是這些淫放邪僻為了自身的利益,改變了劉據想要不舉兵,孑身一人去漢武帝養病的甘泉宮請罪的打算,繼而太子劉據命人請兵請命於衛子夫,從而禍及衛子夫。

不得不說的是,這些賓客中少數幾人,保護了劉據的唯一血脈,使得多年後衛子夫一系再次登上皇位。

也正是因為皇位的稀缺,在劉據11歲時,一下增加了多個競爭對手,而劉據卻少了一位重要的支柱。這一年,漢武帝另外三子,劉閎,劉旦,劉胥被立為王。驃騎大將軍霍去病病逝。

其中劉閎的母親王夫人,就連當時威震天下,一門四侯的衛青也要送五百斤金給其父母賀壽。這五百斤金是衛青上陣廝殺剛剛換來的,而只因王夫人方幸於上(漢武帝)便轉手相贈。

王夫人之後是色藝雙絕的李夫人,李夫人受寵的同時還有李姬等等。相對應的皇子分別為劉閎,劉髆,劉旦劉胥等等。

衛子夫和太子劉據之前的優勢日益減少,她們對此也是擔憂不已,並藉助衛青之口探尋漢武帝的口風,已經為帝多年的漢武帝,只是三言兩語便打消了衛子夫二人的擔憂。

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不使朕憂。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聞皇后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

但是,這話是衛青轉達的。可是衛青早在元鼎五年(公元前106年)離世。而漢武帝在太始二年時(公元前95年),又開始寵幸鉤弋夫人,並在十四個月後即太始三年時生下了接掌漢武帝留下的皇位的劉弗陵。

待到巫蠱之禍爆發前後,劉弗陵已經4,5歲,漢武帝時常在人前誇讚劉弗陵「類我」。之前說相似的話是漢高祖劉邦,誇讚戚夫人所生的劉如意「類己」,遂生出了改立太子的心思,這折磨了呂后長達七年的時間,劉邦一死,呂后便開始大肆報復。

再加上劉弗陵出生時,漢武帝命人建造堯母門,種種事情匯聚到一起,朝廷上下都覺察到了漢武帝想要改立太子的心思。

緊接著徵和元年爆發的衛氏一系公孫賀等人的巫蠱事件,最終在徵和二年引燃了巫蠱之禍。

太子劉據聽從忠厚長者石德的建議,請兵請命於衛子夫,獲得首肯,太子集合太子宮及賓客以及長樂宮宮衛,先拘捕江充,而後舉兵殺向丞相府。

丞相劉屈氂,與貳師將軍李廣利是兒女親家,曾約定共同進退,確保李廣利妹妹李夫人所生的昌邑王劉髆成為太子。劉屈氂獲知太子領兵前來丞相府,並不組織軍隊與之對抗,而是聞訊逃往漢武帝養病處甘泉宮,將事情上報漢武帝,這無疑坐實了太子起兵乃是叛亂,而不是為了自保。

最終,在漢武帝的親自指揮下,擊敗太子,漢武帝得以進入長安。一入長安,漢武帝便追責衛子夫,衛子夫自殺。

待到二十多天後,太子的死訊傳來,漢武帝又相繼接到壺關三老令狐茂以及守衛漢高祖陵墓的小官田千秋的勸諫,才下令建造思子宮和歸來望思之臺追憶太子。

而對自殺的衛子夫則沒有絲毫的表示。

相關焦點

  • 劉據自殺漢武帝後悔了,衛子夫自殺劉徹後悔了嗎?
    確切地說,衛子夫並非漢武帝所殺,而是自殺身亡,但她的死和劉徹脫不了干係。逼死衛子夫漢武帝從不曾後悔,漢武帝並沒有因為衛子夫死了,就原諒她。儘管她衛子夫在宮中陪伴他49年,在皇后位輔佐了他38年,並為他育有一男三女,可最終衛子夫卻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為他而活的生命。史載:徵和二年(前91年)衛子夫捲入巫蠱之禍中,自殺身亡。
  • 衛子夫死後,漢武帝劉徹一點後悔也沒有嗎?
    後悔?不存在的!漢武帝劉徹雖非無情之人,但絕對算得上薄情寡義,尤其是他晚年的時候,各種濫殺無辜,衛子夫死後,他一點心理負擔也沒有。縱觀整個中國古代,漢武帝劉徹算得上第一梯隊的有為皇帝。後來宦官蘇文連滾帶爬逃到甘泉宮,謊稱太子想要造反,劉據不信,便派遣使者前去打探消息,可使者因為害怕,走到半路便折返,然後神色慌張地稟告漢武帝說,劉據真的造反了。這下漢武帝不信也得信了。他雷霆震怒,派丞相劉屈氂出兵討伐太子,鎮壓叛亂,雙方在長安城內大戰五天五夜,直至血流成河,最終劉據落敗,他在逃出長安後自殺身亡。
  • 衛子夫死後,漢武帝有過一丁點的後悔嗎?
    衛子夫在巫蠱之禍中被人誣陷,迫不得已自殺。事後漢武帝查明了巫蠱真相,對衛子夫皇后的死,漢武帝到底後悔過沒有,作為現代人,很難猜透。古代帝王的心思,就像女人一樣,你別去猜,猜也猜不透。但這並不是無蹤可尋,我們可以從歷史脈絡和歷史事件的發展過程分析和發現出端倪。
  • 漢武帝為啥後來對衛子夫那麼狠心?
    衛子夫出身歌女,也沒有任何文化或者政治才幹方面的記載。偶然得到漢武帝的寵幸,可能是由於美貌,但這絕不足以支撐她走上皇后之位。 讓她走上皇后之位的,一是為漢武帝生下長子劉據,二是娘家出了兩位天才的軍事家衛青、霍去病。
  • 大漢賢后衛子夫被漢武帝逼得自殺身亡後,劉徹有過一絲的後悔嗎?
    依我看來是沒有的但凡漢武帝有一絲的後悔,就不會不將衛皇后遷入茂陵,而是讓她孤獨地在長安城南桐柏亭安眠。對於衛子夫的死,漢武帝至死都沒有認為自己是錯的。可是,事實上衛子夫在得知消息後,她並未制止劉據的「謀逆」行為,而是突兀地答應劉據的請求。衛子夫不但將皇后印璽借與劉據,以奸臣造反的名義徵兵,且還答應劉據調用皇后的中廄車架,取武庫兵器,調長樂宮衛隊,跟隨劉據前往誅殺江充奸臣。最終,在衛子夫的支持下,劉據與江充等人在長安城中展開激戰,不久,劉據軍大勝,江充被殺。
  • 逼死衛子夫,是漢武帝劉徹心中的陰影在作祟?
    作者:劉翠(衛子夫)衛子夫是大漢賢后,她盡心盡力輔助著漢武帝劉徹,免除他的後顧之憂,成就了漢武大帝。
  • 衛子夫自殺後,衛氏一族遭滅族,她的三個女兒結局如何
    等到漢武帝打算遣散宮中不需要的宮女時,漢武帝再一次發現了衛子夫。衛子夫看到漢武帝就梨花落淚,請求漢武帝讓她回家。漢武帝發現衛子夫楚楚可憐的樣,漢武帝再次親幸衛子夫。這一次讓衛子夫有了身孕,很快為漢武帝生下一男三女。他們分別是:長子劉據、衛長公主、諸邑公主、石邑公主。因為長子劉據的出生,漢武帝二十九歲,喜得長子,漢武帝非常高興,更加寵愛衛子夫。
  • 衛子夫公主家的歌女,到「千古一後」,最後自殺身亡
    後宮佳麗那麼多,而她只是一介歌女,衛子夫漸漸地對後宮的生活失去了熱情,自己也失去了青春少女的顏色。於是,在第二年,漢武帝再次選擇宮中年邁體弱等無用處的宮人釋放出宮。衛子夫便抓住了這機會,得見天子,哭著請求武帝釋放她出宮回家,讓她做個自由的歌女。正是這一次哭泣,漢武帝又一次注意到了子夫,對衛子夫產生憐愛之情,再一次臨幸了她,衛子夫因此而懷孕。
  • 漢武帝和衛子夫一往情深,為何會發生巫蠱之禍,讓一切化為悲劇?
    而衛子夫的兄弟衛青、外甥霍去病都得到漢武帝的信賴,成為他掃滅匈奴的得力幹將。衛青和霍去病在討伐匈奴的戰爭中,立下了殊勳,成為威震天下的大將軍,掌握著漢朝的軍權。而衛子夫也貴為皇后,為漢武帝生下的兒子也被立為太子。一時間,衛氏的風頭一時無二。可是,曾幾何時,漢武帝卻因為巫蠱之禍,對衛子夫和太子下了狠手,使得兩人都死於非命。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一、巫蠱之禍。
  • 漢武帝對衛子夫是真愛嗎?
    衛子夫當了38年皇后,陪伴了漢武帝劉徹49年。有人說,那是因為漢武帝對衛子夫是一見鍾情,是真愛。漢武帝對衛子夫是一見鍾情嗎?首先,這裡說的漢武帝對衛子夫一見鍾情就是錯的。漢武帝根本就沒有對衛子夫一見鍾情,漢武帝本身就是一個薄情的人,怎麼可能有深情?所謂的一見鍾情,也不過是見色起意。
  • 衛子夫當了38年皇后,漢武帝常常夢到李夫人,為何卻從未夢見她?
    相比李夫人,衛子夫雖然當了38年的皇后,但是卻沒有那麼幸運,在衛子夫死後,漢武帝從未夢見過她,但是李夫人死後,漢武帝卻常常夢到她,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先來談一談,李夫人是如何跟漢武帝相識的吧?李夫人,有一個哥哥叫李延年,早年間,李延年因為犯錯誤被罰到宮中養狗。因為李延年擅長音樂舞蹈,所以受到了漢武帝劉徹十分的喜愛,接著李延年就把自己的妹妹李夫人介紹給了漢武帝。
  • 歌姬、皇后、自殺,跳不出命運樊籠的衛子夫
    衛子夫的母親叫衛媼,父親不知道是誰,工具人而已,她是老四,有個大哥衛長君,大姐衛君孺,二姐衛少兒。衛媼又和鄭秀斯通,生下了衛青、衛步、衛廣。衛子夫在平陽公主家裡當歌姬,平陽公主是漢武帝同父同母的大姐,她為了和漢武帝拉關係,就就在家裡找了很多美女招待皇帝。
  • 漢武帝為何不和衛子夫合葬?從衛子夫自盡的一刻,夫妻情分已盡
    漢武帝的一生中,最主要的功績就是將匈奴打敗。漢武帝在位54年的時間,其中45年的時間都在打仗,由此漢武帝彰顯了過人的才能。漢武帝能夠主動出擊匈奴,無疑是有文景之治的支持,假如沒有文景之治,那麼漢武帝在國力上,對匈奴是無法進行戰爭的。漢武帝的一生,出現了一位非常重要的女人。
  • 李夫人:漢武帝一生摯愛的女人,究竟有怎樣的智慧?
    漢武帝劉徹一生有過四個女人,其中三個無一例外先後失去劉徹的寵愛,而惟獨李夫人卻讓劉徹恩愛千般,甚至在她病死後,劉徹還心心念念、魂牽夢繞。李夫人究竟有什麼本事?能讓一代天驕漢武帝為其折服?趁著劉徹將宮中年邁體弱的宮人釋放出宮之際,衛子夫得見天子,哭著請求劉徹放她回家。梨花帶雨的衛子夫讓劉徹心都軟了,再一次臨幸了她,衛子夫因此而懷孕。漢武帝對她的喜愛也一天勝過一天。這邊廂衛子夫獨佔恩寵,那邊廂陳阿嬌嫉妒吃醋,心中悽苦。她聽信女巫進言,施巫蠱之術意圖謀害衛子夫,東窗事發後,陳阿嬌皇后之位被廢黜,貶到長門宮居住。
  • 明知道衛子夫是冤枉的,為何漢武帝、霍光和劉病已都不願為她翻案
    查實罪名後,漢武帝命人將公孫賀一家捉拿下獄,並依照律法處死,受此案牽連被處死的人還包括陽石公主、諸邑公主(衛子夫之女)、衛青長子衛伉等。但此事遠沒有結束,因為漢武帝深信鼓惑之術,所以後宮嬪妃也用蠱惑之術來互相陷害。她們還因為爭風吃醋,彼此告發,導致漢武帝大怒,處死了數百名嬪妃、宮女。
  • 漢武帝晚年後悔太子劉據之死,但為何沒有厚待太子的後人?
    漢武帝雄才大略,一生在對匈奴政策上變被動防禦為主動出擊、逐匈奴於漠北,打通西域之路,由此有著名的絲綢之路。令人遺憾的是,漢武帝晚年喪子,成為漢武朝一大敗筆。 漢武帝當時應該也只是想通過「蠱惑」案,打壓太子的人,卻沒有料想,太子被逼,於是子盜父兵,帶兵謀反,殺向甘泉宮,後來兵敗逃亡,被追平後畏罪自殺。他後悔太子之死,並沒有認為太子無過錯。巫蠱之禍的發生,原因就是太子勢力太大,也太囂張了,不能約束自己手下,也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觸怒天顏,讓漢武帝感到了不殺了太子就不能心安的地步。
  • 漢武帝才是職場老手,明明心生嫌隙,卻依舊給衛子夫、劉據畫大餅
    可最後太子悲慘的下場著實讓人大吃一驚,從父子感情深厚,到最後太子的悲慘結局,漢武帝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漢武帝和衛子夫、太子劉據漸行漸遠?當感情出現危機的時候,漢武帝本人卻採用了一種畫大餅的方式「韓信慣娃」。漢武帝採用這一招的結果就是,穩住了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以及大司馬衛青,自己卻堂而皇之的「移情別戀」。
  • 官居|紅顏錄:大漢賢后——衛子夫
    衛子夫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后,史稱孝武衛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衛子夫原為平陽公主家歌女。於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宮,建元三年(前138年)封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立為皇后,徵和二年(前91年)在巫蠱之禍中自殺身亡。諡思後,葬桐柏亭。身駐漢宮凡49年,在皇后位38年,育有一男三女。
  • 衛子夫:古代完美老婆是這樣的
    衛子夫,山西臨汾人,是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衛子夫將賢妻良母的形象發揮到了極致,是儒家文化中完美老婆的典範。正正是因為衛子夫,同母異父的衛青和二姐的兒子霍去病,身為平陽宮的奴隸,卻能得到漢武帝劉徹的重用,成為抗擊匈奴的名將。衛子夫皇后做了38年,最後因為封建迷信受牽連,而自殺。衛子夫和漢武帝是怎麼認識的衛子夫的媽媽上回在衛青的時候介紹過叫衛媼,但是老爸是誰,史書上沒有記載。
  • 從一個歌妓逆襲為皇后,霸寵後宮50年的衛子夫為何最終自殺身亡?
    衛子夫翩若驚鴻、婉若仙子,一肩隨風飄逸的長髮,連唐代的李賀都為之傾倒而作了一首《浩歌》。劉徹第一眼看到這個能歌善舞的女子,就已呵護在心頭,收入後宮,寵為皇后。衛子夫獨霸後宮恩寵近半個世紀,但仍然沒有縛牢漢武帝那顆多情不羈的心。衛子夫是單純的,沒有與陳皇后爭寵,但「金屋藏嬌」裡的陳阿嬌因她而死。衛子夫不爭權,其兄、其侄卻因她的裙帶關係而有了機會成為天下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