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吉安市的劉女士找到《都市現場》反映問題,前兩天她叫同事代收了一個貨到付款的快遞,等她回來查看後,發現上當受騙了。
劉女士告訴記者,14號下午,她正在外面開會,接到快遞員打來的電話,說她有一個299元貨到付款的快遞,是一件衣服。劉女士說,自己平時網購比較多也就沒有多想,因為自己正好不在單位,她就讓同事代收了快遞。
回到單位後,劉女士打開快遞來查看,發現一件男式內衣,劉女士這才知道被騙了,因為她根本就沒有在網上購買男式內衣。
記者從快遞單上看到,寄件方來自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中吉園,劉女士撥打了寄件人留下的電話號碼,但是這個用戶已經被停機打不通了。劉女士說,騙子可能就是抓住了女生網購較多,記不住買了什麼東西的心態,藉機來騙取錢財。
隨後,劉女士又撥打了中通快遞送件員周先生的電話。周先生表示,只要快遞顯示已籤收,系統就會將錢轉過去,所以劉女士支付的錢已經打給了對方。周先生說,他們經常會遇到這種貨到付款的快遞,其中不少是騙局,他們送貨時一般也會更加謹慎。
後來,劉女士又撥打了中通快遞攬件點的電話,對方表示會協助尋找發貨人。其實,此類騙局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近日,在上海也發生了一起這盲發快遞,最後發到民警手上的事件。
盲發快遞「撈偏門」不巧寄給了民警
11月2日上午,浦東公安分局反詐打擊專班的民警小李,收到了一個到付的快遞,需支付198元才能籤收。打開一看,裡面是一件材質低廉、做工粗糙的普通毛衣。因為他近期從未瀏覽過購物網站,更沒有下單購買過毛衣,小李果斷拒收了該快遞,並將這一可疑情況,反饋到了反詐打擊專班。專班隨即成立了專案組,從這件快遞入手,展開了調查。
通過對該名發件人的深入調查及對其資金流向的梳理,民警確認,住在廣州某地的女子蔡某有重大作案嫌疑。11月23日下午,民警在廣州某機場,將正準備外出談生意的蔡某當場抓獲,並查封了她用來存放 低價劣質毛衣的倉庫。
根據蔡某的供述及民警的調查,該倉庫所在的快遞收發代理站點的負責人帥某,也為蔡某提供了便利,而帥某自然從中得到不少好處。
經查,蔡某利用此前做電商時積累的客戶信息,加上從快遞收發代理站點負責人帥某處獲取的 全國各地的他人信息,通過盲發快遞、貨到付款的方式,將成本僅10多元的毛衣,賣到198元,以此詐騙、謀取暴利。今年9月至11月間,該團夥共計發出快遞7萬餘件,籤收4千餘件,非法獲利40餘萬元。
目前,蔡某、帥某等四人均被浦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