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12月9日,一名居住在上海的李女士反映,就在12月8日自己突然收到一件包裹,近期沒有購物的李女士感到意外,仔細一看包裹的收件人竟然是已經去世五年的丈夫。打開快遞包裹一看裡面是三塊磚頭。李女士表示"家裡人都被嚇到了。"
亡夫去世五年,個人信息被他人掌握
李女士隨即向網購平臺投訴,之後接到了一通陌生的電話,電話中的女子稱自己把李女士亡夫的帳號買來是用於刷單的。李女士接著詢問是誰把這個帳號賣給她的,該女子表示帳號已經經過了幾個人的手,自己也不清楚帳戶的具體來源。據調查發現,李女士丈夫的個人信息被多個刷單團夥掌握。網購平臺後續回應稱涉及此事刷單的店鋪已經被處以永久關店的處罰,並且平臺將舉報至行政執法機關進行調查。
刷單背後到底是什麼生意買賣?
刷單是一個電商的衍生詞,店家為了提高網店的銷量和好評數量從而吸引消費者下單購買,通過請人假扮顧客購買商品後填寫好評,店家支付購買費用,並以每單多少錢的價格與刷單者達成交易。
虛假交易背後將會涉及很多個違法操作,千萬要謹慎。例如今年四月初的一起刷單詐騙案,四川省廣元市的一個叫小邱的萌生了一個發財的想法,看到那麼多別人輕而易舉賺錢的方法後,決定通過給網店刷單賺取每單服務費。
起先小邱在網上購買了一款叫做"拼量多"的刷單軟體,然後和幾個有過開網店經驗的同伴王某等人一起開始"刷單創業"的致富之路。之後小邱接二連三地接單開始做起了生意,行情大好,每單幾千元的收入,讓小邱一伙人開始過上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但好景不長,小邱等人在接下一筆8000元的單費後,跑路了,店家再三聯繫不上,決定報警。
經警方介入調查後,發現小邱等人的背後有一個更大的詐騙團夥。歷時兩個月的偵查,案件浮出水面,犯罪嫌疑人張某先是向鄒某等兩人非法購買了20餘萬條網購用戶的個人信息,再高價聘請人員開發了"拼量多"等刷單軟體。該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60人,打掉信息源頭7個,查獲公民各類身份信息130餘萬條。
諸如此類刷單詐騙的案件只多不少。騙子在各類網站、微信群、QQ群、簡訊等發布刷單賺佣金的廣告,在受害人上鉤後,以刷一單低價商品作為幌子,並快速將承諾的購物本金和刷單佣金返還。按此流程操作一到兩次,逐漸獲取受害人的信任。騙子在贏得信任後,要求受害人繼續網購刷單,以刷單商品單價越高佣金越高為誘餌,誘使受害人投入更多的本金。此時,騙子開始找各種藉口拖延兌付,以系統卡單、轉帳延遲、帳戶凍結等理由讓受害人繼續加大投入,最終造成大額財產損失。
擦亮雙眼,切勿相信刷單
國家法律法規、電商平臺均明令禁止刷單這類虛假交易。切勿相信"輕輕鬆鬆賺錢""刷單賺佣金""高回報、快收益"等廣告,天上不會掉餡餅,認識的人介紹的也不一定靠譜,市民朋友要提高警惕,堅決拒絕刷單兼職工作。不要輕易在網上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更不能輕易給陌生帳戶轉帳付款。平時要給帳戶設置每日付款限額,延緩到帳時限,給自己留下緩衝和思考時間。如果發現被騙,應注意收集聯繫電話、網站、銀行帳號等相關證據,並第一時間報警。
來源 斑馬浮世繪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