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人不能進攻,進攻得分肯定會被判有罪,但這並不意味著自由人不能得分。
國際排聯在1996年增加了自由人位置,旨在加強防守,平衡攻防,更好地發揮超強進攻球員的作用。
上個世紀末,自由人在排球圈裡又增加了一個位置,自由人的全名是自由防守者,正如其名稱所示,自由人的主要職責就是防守,在原來的排球體系中,整個過程以進攻為主,增加自由人也是為了使整個排球體系攻守平衡,根據打法和觀賞性來決定。
一個自由人只能在後排打3個位置:1號位,6號位,5號位,全職負責防守,有時還會在前排護衛,但是自由人不能輪到前排,一旦輪到4號位就會自動離開。
自由人無論在場上何處,都不得參與進攻,不得在前排扣球、攔網或試圖攔網,不得象二傳那樣在前排組織進攻,也不得發球,因為發球是一種攻擊動作。
經常可以看到像「自由人得分集錦」這樣的視頻,那麼他們是怎麼得分的呢?為何不背叛進攻違例,其實場上還有一個例外,即自由人通過接球或防守得分,通常這樣的得分是因為對手進攻過來的球由於力量太大或沒有接好,打在手上的球彈入對方場地,而對方隊員接球不及時,導致得分,自由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得分,或者簡單地說,自由人接過去傳給對方球員的球,自由人接過去得分,自由人接過去得分,這樣的情況是不會犯規的。
總而言之,自由人是純粹的防守者,只會防守,不會進攻。
排球規則規定,自由人不能參與進攻,只能參與防守、接發球和救球,自由人位置的輪轉也僅限於後排,不得轉到前排參與進攻、攔網或試圖攔網,不僅如此,自由人在處理球時,如果球在高處,則自由人不能直接將球拋到對方場地上,總而言之,自由人除了一傳、防、救球外,別的都不行。
自由人一般是主接一傳,將球送到網口由二傳組織進攻,但自由人有時會在救球時墊球過網,這樣的球大多是放棄了進攻的主動權,趕巧也有直落在對方內線,這就算是自由人得分了。
在前排進攻當然不可能,因為她不能轉到前排,自由人有意識地介入進攻當然也很少見,畢竟這是規則所不允許的,雖然在中國女排賽場上確實發生過這樣的事,2013-2014賽季全國女排聯賽決賽時,天津隊與浙江隊的第二場決賽,天津女排在一次進攻中,王茜從後排跳起,把球傳給浙江,結果被判違例,王茜也因此被球迷戲稱為「後攻」,事實上,王茜這個所謂的「後攻」,在球進時,球比網高,因為被判「進攻違例」。
國際排聯1996年開始嘗試採用自由人規則,主要還是為了提高各隊的防守質量,這樣兩隊之間的較量就會更多,比賽就會更精彩,客觀上,自由人規則的實施顯然對歐美球隊有利,因為一方防守本來就是亞洲球隊的強項,而隨著自由人規則的實施,排球的高大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說到自由人為什麼不能進攻,這就要問國際排聯制定規則的人了,如果自由人可以進攻,那麼也許自由人的發展不會像現在這樣。
如果自由人在球被過網並落到對方場界邊界以下位置,則判定為得分。但是這種情況其實很少發生,因為自由人的過網威脅很小,除非是對手站位暴露出巨大空檔(比如後區無人防守),或者球的落點讓對方判斷失誤,感覺到出界了但實際上又壓了一點邊線,絕大部分球都會被防起重新組織進攻。
這類分數,中國女排自由人林莉也曾多次獲得。最有名的有兩場,一場是裡約奧運會決賽對塞爾維亞,另一場是澳門站上的17年中美大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
總結:
自由人是純粹的防守者,不能像其他隊員那樣扣球或攔網,進攻得分肯定會被判違例,但如果是墊球或救球過網得分,就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