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和漢口有區別。區別主要在以下兩點:
1、行政級別不同
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城市,而漢口是武漢市轄區內的一個區域,漢口被分割為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三個區。
2、概念性質不同
武漢市正式的官方行政區域,而漢口自1949年後就不再是一個官方的行政區劃名稱,漢口是武漢三鎮之一,是武漢的是武漢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現在還說漢口,但是在地域行政區劃上並沒有漢口這個概念。
但是來武漢買漢口站的火車票也可以,而且目前漢口站交通十分方便,基本上能到武漢很多的地方。所以買火車票的話,漢口站、武昌站都是可以的。乘坐動車或者高鐵,漢口站和武漢站也都可以。
今之漢口,原與漢陽相連,名曰漢口鎮,是漢陽府下漢陽縣屬地。即使在明成化年間漢江改道,兩地以河為界後,漢口也一直屬漢陽府管轄,至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設立夏口廳,漢口始與漢陽分治。
因此,漢口一直沒有如漢陽、武昌那樣環繞四周的古城垣。實際上,漢口並不是武漢的一個區,而是由三個主要區組成的一塊區域。
據潘新藻《武漢市建制沿革》的考證,漢口曾有過5個堡壘:楊口壘、白陽壘、牛湖堡和兩個漢口堡。1949年以後,「漢口」不再是一個官方的行政區劃名稱。這一點,漢口與武昌、漢陽不同。
武昌、漢陽至今仍是區級行政區劃的名稱,而漢口被分割為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實際上東西湖區位於張公堤以外,並不屬民國時期的漢口市,原屬漢陽縣,1964年析置建區。同時,漢口也是武漢市委市政府以及其他市級政府部門的所在地。
漢口包含但不限於以下街道:漢正街、江漢路、解放大道、中山大道、武勝路、吉慶街、沿江大道、京漢大道、發展大道、建設大道、張公堤、香港路、臺北路、澳門路、民生路、金山大道、東吳大道、二雅路、三秀路、四明路、五環大道、六順路、七雄路、八方路、九通路。
漢正街是漢口歷史上最早的中心街道,是萬商雲集、商品爭流之地。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水,發源於陝西省,由此附近注入長江。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級政府行政建制中,從來沒有漢口這個區劃,但是在一些系統之內還是常常將它們在武漢市的機構冠以「漢口」二字。例如特等站漢口火車站(除此之外另有武昌火車站、武漢火車站),水利系統的漢口水文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