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現在這個飛速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城市繁榮更迭迅速,稍有鬆懈就會退步。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武漢「退步」最嚴重的一個區——礄口區。
礄口區的位置,是我們熟知的大漢口的起源。漢口曾經是京漢鐵路的一個大站,許多人都是通過扒火車來到的本地。而在當時,鐵路把漢口分成了兩部分,而礄口正是鐵路內的的真正最地道的漢口。
礄口地區商業文明十分濃厚與明顯,礄口的交通四通八達,武漢的第一條地鐵,就貫通了礄口區,而接著就修建的三號線路也從礄口穿過。不僅如此,礄口還有六座橫跨漢江的大橋,十分便捷地溝通著人們的生活。
礄口的歷史已有500多年,可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老城。而說到老城,我們自然而然地會想起具有南方特色的巷子。在礄口這個老城中,小巷縱橫交錯,頗具一番風味。巷子之間互相溝通,人在其中穿來穿去,不一會就能走到目的地,若不是在當地生活時間夠長,極容易被各個出口弄暈了頭。巷子裡還有人擺攤、下棋,巷子裡的大樹下,還有著街坊四鄰站著聊聊天,生活氣息十分濃厚。
礄口的生活十分便捷,也體現在建築設施上。礄口的醫院和學校完全滿足當地人的生活需求。我們熟知的中山醫院和同濟醫院便位於礄口地區,有名的漢正街也在礄口。漢正街上有許多老店,一開就是20年,承載著當地人的無數記憶。
漢口的工業發達,礄口則是原來漢口工業的頂梁柱。礄口在最輝煌的時候,聚集了將近200家工業企業,漢口的第一根棉紗、第一度電都來自礄口的工業基地。
那礄口又為何沒落呢?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就會發現礄口明顯的缺陷。礄口區雖然工業發展早,但並沒有像樣的工業開發區,同時商貿的發展也逐漸疲軟。礄口的GDP一度消沉,而GDP是衡量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標誌。
再加上,原先道路基礎與規劃,使得老城區難以轉型。早年修建的解放大道,直到今日還是交通的負荷中心。於是,本身發展較好的十字路口,現在已經淪落到被大家看不上眼。
再看看其它城區,即使是之前落後一大截的漢陽,也早已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各地基礎設施後來居上,商貿圈也開始形成並日漸繁榮。隨著交通設施的完善,礄口徹底失去了競爭優勢。時間仍然往前走著,礄口卻失去了發展力,在幾年間便沉淪了起來。
礄口曾是老漢口的工業命脈,近幾年也意識到了自己發展的不足,正在努力追趕各區。城市的發展變遷讓人難以預測,希望礄口能夠早日回到自己輝煌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