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兩天,產後不久的papi醬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一家三口的合照,順便還給老胡(papi醬老公)送上了遲到的生日送祝福。照片中,產後還處於恢復中的papi雖然看著面容憔悴了些,但是,還是能感受到為人母的滿滿幸福。當然,最讓大家驚呼的還是她這纖瘦的身材。
這也太讓人羨慕了,多少女性生完孩子後感覺還有一個寶寶啊?
papi一直就比較纖瘦,孕期應該也是很注意控制,所以也沒有長胖多少,自然恢復起來也容易。對於女性來說,產後一個月是恢復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月,這一時期不僅由於懷孕而增大的子宮會逐漸恢復原狀,之前受子宮擠壓的腸胃和其他器官等也都會回復到原來的位置。此外,會陰損傷和剖宮產的疼痛、分娩時出血引起的貧血等都可能在這個時期出現。
這一階段保證身體恢復好,甚至能影響以後整個生活的質量。那麼產後一個月身體恢復情況是怎麼樣的,應該注意哪些呢?
產後恢復最重要的看這兩點
惡露:分娩後4~6周內會有惡露分泌
惡露是指產後從子宮經過陰道流出的分泌物,其中含有胎盤從子宮壁剝離後的血液、黏液、子宮腔裡殘存的內膜、產道傷口分泌物等。一般來說,剛分娩後的惡露是鮮紅色的,大概1周左右變成褐色,2~3周左右是黃色或者茶色的,大概在3~4個周會變成白色,5~6周時已與平時差別不大了。
觀察惡露變化不僅可以了解和推測子宮恢復情況,還可以反映子宮腔內有無殘留物、產道傷口癒合情況及其他異常。如果出現血性惡露多、淋漓不盡等異常,最好及時就醫。
子宮底:大約6周左右子宮能恢復到原位
分娩後,子宮將逐漸恢復到原先的小大和位置。產後10天內子宮就能降至骨盆內,6周後就能完全復原。這就是所謂的「子宮復舊」。
對媽媽來說產褥期最重要的是營養和休息
新媽媽們在分娩之後最大的願望就是好好養育小寶寶。但在這個時候,媽媽千萬不能勞累,休息才是產褥期生活的重點。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身體會發生各種變化並逐漸恢復至孕前的狀態,因此要充分的休息並加強營養。在營養方面,要注意多方面攝取營養,均衡飲食,少吃油膩的食物,建議多補充維生素和蛋白質。
如果休息不好可能會出現如下的情況:
子宮脫垂
受分娩影響,子宮的支持支撐組織處於伸展狀態,如果在子宮的恢復階段經常提重物的話,很可能引起子宮向外脫垂。即使在年輕的時候症狀並不明顯,但在更年期或老年期之後,可能症狀會加重。
遺尿
有部分新媽媽在分娩過程中,導致盆底肌的拉傷甚至斷裂,或者是支配盆底肌的神經的損傷,結果盆底肌的作用減弱甚至暫時喪失,導致尿失禁。這種情況下,如果在產褥期沒有好好休息且進行針對性治療的話,年老後再犯的可能性較大。
腰痛
為了分娩時能使胎兒順利娩出,連接骨盆的韌帶會變得鬆弛。加之日益增大的子宮使孕媽咪的腰部支撐力逐漸增加,導致骶棘韌帶鬆弛,壓迫盆腔神經、血管而引起腰痛。分娩後的骨盆韌帶在一段時間內尚處於鬆弛狀態中,腹部肌肉也變得較軟弱無力,若在分娩後子宮未能得到很好的休息恢復的話,今後的生活中腰痛可能會常常發作。
產後一個月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事
1、飲食方面:
食物一日三餐,定時定量,均衡飲食(提倡!)
為減肥而節食。這段時間還是要儘可能攝取營養(不可以!)
為了吃飽,吃很多類似餅乾、麵包等營養不夠、但糖分又過多的食物。(不可以!)
飲酒。飲酒不僅對自己的身體不好,酒精也會通過乳汁傳遞給寶寶,嚴重的話可能引起嬰兒酒精中毒。(不可以!)
在產後這段時間內,需要攝取大量蛋白質以順利恢復到孕前水平。但也不能吃過多的肉,應多吃魚類和植物性蛋白。(可以!)
2、運動家務方面
多躺著休息,但可以做些輕微的家務,如疊衣服,泡泡茶之類的。(可以!)
提重物、抱小孩。這些都會給正在恢復的身體增加負擔,容易引起子宮脫垂和腰痛。(不可以!)
做一些沾水的家務。如洗衣做飯等需要沾水的家務,多沾水會使身體變冷,影響身體和傷口的恢復。(不可以!)
跑步、遊泳等運動。這個時期,最好只做簡單的產褥操或者稍微散散步,跑步和遊泳等運動都不適宜。(不可以!)
3、生活方面
睡眠充足、累了就躺下休息。產褥期內要多休息,以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體力。(提倡!)
泡澡。泡澡有可能導致細菌感染。因此這段時間如果要洗澡,應該都用淋浴。(不可以!)
像孕前一樣的性生活。(不可以!要等產後42天檢查後)
因為壓力大而抽菸。不管情緒如何低落也絕對不能抽菸,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會引起血管收縮、血流不暢,同時也會影響哺乳。(不可以!)
本文由較真兒的主編大人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