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到底在打什麼,一塊飛地牽扯四國百年恩怨

2020-12-23 騰訊網

納卡地區的當地武裝哨所

近兩日,發生在亞歐交界的高加索地區爆發了一系列衝突與動蕩,兩個平日裡少有人關注的國家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因為一個更加鮮為人知的地區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後文簡稱納卡地區),爆發武裝衝突,隨著網絡媒體的發達很多真實的戰爭畫面被傳播到社交媒體上,讓遠離戰爭的國人,再一次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但是在看了很多家媒體的報導之後,卻發現鮮有能將事情的發展來龍去脈講清楚的,今天就給大家稍微科普一番亞阿兩國數十年,乃至整個高加索地區上百年的矛盾根源。

首先,我們要搞清一個地理概念,在中學地理課本上,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高加索山脈、裏海、黑海、以及土耳其海峽,而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地處高加索山區,這裡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匯的民族熔爐,西方歷史進入近現代以來,這裡曾被奧斯曼帝國、波斯薩法維王朝、沙皇俄國、英國、蘇聯等勢力先後統治或控制,由於歷史原因,當地宗教複雜,有伊斯蘭教、東正教、基督教,當然還有同樣信仰基督教,但卻單獨信仰「-神性」教派被其他三家宗教均視為異端的亞美尼亞人,而與亞美尼亞爆發衝突的亞塞拜然則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國家。

亞美尼亞人當年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飽受宗教迫害,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亞美尼亞人協同沙皇俄國與奧斯曼作戰,曾遭到奧斯曼帝國的血腥鎮壓,亞美尼亞至今仍控訴土耳其當年對亞美尼亞人實施種族滅絕,一戰後隨著蘇聯建立,高加索地區大部分在一戰後獨立的國家成為蘇聯的加盟國,其中就包括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高加索地區態勢圖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亞美尼亞地處高加索中南部,西鄰土耳其、東鄰亞塞拜然,北部是喬治亞、南部接壤伊朗,而亞塞拜然則地區高加索東部,毗鄰裏海。當這兩國併入蘇聯之初,曾因為領土糾紛爆發衝突,後來在蘇聯當局幹預下,平息了動蕩,但是蘇聯在處理兩國領土問題時,有著自身的考慮。因為當時蘇聯希望擴張自身影響力,試圖拉攏土耳其,於便將地處亞美尼亞西南部緊鄰土耳其的納卡地區劃分給亞塞拜然,上文說了,亞塞拜然是穆斯林國家,而土耳其也是穆斯林國家,蘇聯最開始希望利用亞塞拜然這個加盟國與土耳其之間同為穆斯林的優勢,來影響土耳其的外交關係。

但是這便導致地處亞美尼亞西南部,並不與亞塞拜然接壤的納卡地區,成為了亞塞拜然的一塊飛地,更糟糕的是,那塊飛地內的絕大部分民族都是亞美尼亞人,因此亞塞拜然只能在這裡實行高度自治,在整個蘇聯時代納卡地區一直被亞塞拜然設為自治州,雖然當地有著強烈的分離主義傾向,而且得到蘇聯另一個加盟國亞美尼亞的公開支持,但是由於蘇聯的強大實力,納卡地區在蘇聯時代始終處於亞塞拜然的控制下。

但是,隨著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東劇變、蘇聯解體,失去了蘇聯政府的管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在1988年宣布脫離亞塞拜然,到了1992年,在蘇聯解體後幾個月,已經獨立的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圍繞納卡地區爆發武裝衝突,衝突一直持續到1994年,亞阿兩國宣布停火,同時亞塞拜然幾乎失去了對納卡及其周邊地區的控制,僅在名義上屬於亞塞拜然,後來納卡地區宣布「獨立」自稱「阿爾察赫共和國」,但是該「共和國」並未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國際社會依然默認納卡地區屬於亞塞拜然的自治州。

戰場上被擊毀的亞塞拜然坦克

此後亞阿國圍繞納卡地區每隔幾年就會爆發一輪衝突,此次衝突交火早在今年7月便已初露端倪,並時打時停持續至今,衝突反而愈演愈烈,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亞阿兩國都進行了戰備動員,衝突甚至還牽扯出土耳其與俄羅斯之間的博弈。

上文說了,亞美尼亞歷史上與土耳其前身奧斯曼帝國有著血海深仇,而土耳其又與名義歸屬亞塞拜然實際獨立傾向亞美尼亞的納卡地區接壤,這自然給了土耳其介入亞阿衝突的好機會,亞塞拜然地處的高加索東部、裏海沿岸一直的盛產石油的「寶地」,土耳其與亞塞拜然之間有著能源上的戰略往來,無論的歷史淵源還是現實利益都促使土耳其堅定的幫助亞塞拜然打擊亞美尼亞,土耳其在此次衝突中,不僅向亞塞拜然提供無人機,更是直接派遣F-16進駐亞塞拜然,對亞美尼亞造成嚴重威脅。

當然,土耳其的巨大,必然會引來當地另一個巨頭俄羅斯的不滿,蘇聯解體之後,高加索地區的動亂一直長期困擾俄羅斯,但是亞美尼亞多年來一直是俄羅斯堅定的盟友,亞美尼亞境內還有俄羅斯的軍事基地,亞塞拜然一直聲稱俄羅斯暗中向亞美尼亞輸送軍事物資,一旦土耳其過度介入高加索衝突,必然會引起俄羅斯的反感,屆時土耳其將被迫在敘利亞、利比亞之外的第三處戰場上同俄羅斯衝突。

相關焦點

  • 遭遇亞美尼亞長期封鎖,亞塞拜然如何與飛地交往?
    亞塞拜然是一個位於外高加索地區的國家,它的國土分為兩部分,本土位於裏海沿岸,此外還有一塊飛地,名叫納西切萬,位於本土西部,與本土之間隔著百年世仇亞美尼亞。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恩怨情仇!
    9月27日,北高加索兩個小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對峙多年後再次發生新一輪衝突,亞美尼亞政府官方推特發布消息稱,亞美尼亞將宣布戒嚴令以及全國總動員。,亞塞拜然則於當天籤署法令,宣布國家進入戰爭狀態,並在全國範圍實行戒嚴令。
  • 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衝突不斷百年恩怨,為何俄羅斯能調停?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發生衝突,對我國有什麼影響?這兩個國家之間有著什麼樣的恩怨呢?博採眾議地球議,大家好我是小議,沒關注小議的朋友點點關注吧,今天小議和大家聊聊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為什麼打起來?在俄羅斯的斡旋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戰爭落下了帷幕,咱們先跟隨鏡頭來到這兩個國家,位於黑海和裏海之間的這片區域一般被稱為高加索地區,而大高加索山脈就是南歐和西亞的分界線。亞美尼亞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北與喬治亞相鄰,東臨亞塞拜然,不過咱們注意啊,在亞美尼亞南邊有一塊亞塞拜然的飛地,叫納希切萬。
  • 亞塞拜然軍隊和土耳其特種部隊之恥,亞美尼亞多出一塊飛地:地圖
    據黎巴嫩AMN通訊社報導-星期六,亞塞拜然武裝部隊在卡拉巴赫南部的哈德魯特地區發動了一次突然進攻,引發了與亞美尼亞領導的阿爾扎赫(納卡)國防部隊之間的激烈對抗。 在亞塞拜然武裝部隊發動攻擊之後,俄羅斯維和部隊及時更新了該地區的地圖,清晰地顯示目前亞美尼亞在卡拉巴赫南部多了一塊飛地,這表明亞塞拜然軍隊和土耳其特種部隊(亞美尼亞方面堅稱土耳其特種部隊參與了進攻)遭遇了慘敗。
  • 面對亞美尼亞封鎖,亞塞拜然本土和飛地,如何進行交通聯繫?
    多年以來,兩國關係極為惡劣,因此亞塞拜然也遭遇了亞美尼亞長期的交通封鎖,導致本土與飛地之間無法通過最便捷的方式進行交通聯繫。 蘇聯時代,納希切萬隸屬於蘇聯的加盟國亞塞拜然,與亞塞拜然本土之間隔著亞美尼亞。當時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同屬蘇聯,所以亞塞拜然本土和飛地之間,可以直接通過亞美尼亞的土地進行交通聯繫,這也是亞塞拜然本土和納希切萬最便捷的聯繫方式。
  • 血與火的較量,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百年恩仇錄
    圖為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及納卡地圖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同屬於南高加索地區,也就是高加索山脈南側。反觀亞美尼亞,是個純粹的內陸農業國,人口三百多萬,由於經濟實力落後,儘管近幾十年勒緊褲腰帶與亞塞拜然搞軍事競賽,但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武器質量都遜一籌。他們的歷史恩怨?
  • 亞塞拜然國土被亞美尼亞隔開,飛地和本土聯繫,必須過境伊朗
    首先納卡,全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蘇聯時期,原本是一個位於亞塞拜然內部的亞美尼亞人自治州,周邊被亞塞拜然其他州包圍,並沒有和亞美尼亞接壤。但蘇聯解體後,情況發生了改變,當時納卡不希望加入人種和文化都不同的亞塞拜然,於是宣布自立,成立了「納卡共和國」。該「共和國」只得到了亞美尼亞的承認,世界各國仍視其為亞塞拜然國土。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又在卡拉巴赫打起來了
    嚮導口中的被佔領土納希切萬(Naxçıvan),是前蘇聯解體時第一個獨立出去的共和國(1990年1月),並在大局已定後併入亞塞拜然,不過卻被蘇維埃成立之初列寧劃分給亞美尼亞的贊格祖爾省,隔成了一塊飛地。
  • 亞塞拜然的飛地,隔著世仇亞美尼亞,被封鎖百餘年
    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是亞塞拜然的一塊飛地。位於外高加索南部,北鄰亞美尼亞,南靠伊朗,西面有一小部分國土和土耳其相鄰。面積5502.75平方公裡,人口459600(2020年)亞塞拜然人佔到99.5%(根據2009年進行的人口普查),還有亞美尼亞人和俄羅斯人。首都為納希切萬市。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衝突的背後是什麼?
    這幾天趕上國慶假期,一直沒能騰出手來追追熱點,眼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動靜越來越大,趕緊寫了篇文章,聊聊這兩貨到底是怎麼回事。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幾乎沒做任何前戲就突然就交火了,然後雙方開始全國動員,大巴車載著各自的青年奔赴戰場,雙方動用了飛機、坦克等重型武器,打的那是相當猛烈。
  • 【小國】納希切萬:亞塞拜然的飛地
    ,位於外高加索南部,是亞塞拜然的一塊飛地。  1905年俄國革命時,亞美尼亞人與亞塞拜然人爆發大規模衝突,在當年5月的亞美尼亞-韃靼人大屠殺( Armenian-Tatar massacres,1905-1907,亞塞拜然人屬韃靼人,根據亞美尼亞數據有128個亞美尼亞人村鎮和158個亞塞拜然人村鎮被毀,死亡人數在3,000-10,000之間)。
  • 亞塞拜然國土,為什麼被亞美尼亞一分為二?
    亞塞拜然的飛地從2020年9月底始,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因為「納卡地區歸屬問題」爆發了武裝衝突,使得這兩個不起眼的外高加索國家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國際上普遍承認納卡是亞塞拜然領土,但納卡實際上是獨立狀態(亞美尼亞支持),亞塞拜然無法行使管轄權細看外高加索地區的地圖,亞塞拜然的國土被亞美尼亞分成了彼此不相連的兩部分,這部分飛地叫做「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面積5500多平方公裡,45萬人中有99%是亞塞拜然人。
  • 亞塞拜然勝利大閱兵!殺人還誅心,把繳獲亞美尼亞戰車拖出來示眾
    這一次,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飛抵巴庫,和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一起,在巴庫檢閱了部隊,土耳其特種部隊也應邀參加了閱兵,受到了亞塞拜然民眾的熱烈歡迎,在社交媒體上,很多阿國網民貼出1919年土耳其騎兵進軍巴庫,幫助阿國打敗亞美尼亞的歷史照片,在當時,凱末爾資產階級革命前夕的奧斯曼帝國,屠殺了上百萬亞美尼亞人,大力支持同民族的亞塞拜然,三國的恩怨仇恨
  • 敵對行動升級,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邊境戰爭的背後是什麼?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敵對行動升級自7月12日以來,亞美尼亞-亞塞拜然邊界上的軍事緊張局勢一直在上升,雙方軍隊使用火炮和無人駕駛飛機,軍事設施被摧毀,有人員傷亡。但是造成這種緊張關係的確切原因仍然是晦澀的。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祖孫三代上戰場,背後有什麼血海深仇
    一般的國家對抗大致有那麼幾種誘因:意識形態矛盾、歷史仇怨、主權紛爭、外部勢力攪亂,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可以算是集齊了龍珠。兩國矛盾古來有之,但最終發展到你死我活的程度,近百年間的大國博弈與各種明暗勢力慫恿的作用巨大。
  • 絕不留給亞塞拜然人!亞美尼亞百姓燒掉房屋,撤離戰敗土地
    11月13日,社交媒體上出現的不少視頻顯示,納卡地區的一些亞美尼亞居民開始放火燒毀自家的房屋和土地財產,以防止它們落入亞塞拜然人的手中。根據11月10日,亞美尼亞、俄羅斯和亞塞拜然達成的停火協議,除了這次衝突中亞塞拜然奪回的地區之外,原亞美尼亞建立的納卡共和國還必須把其控制的拉欣地區、阿格達姆地區和卡爾巴佳爾地區都要還給亞塞拜然。所以居住在這些地區的亞美尼亞人為了防止亞塞拜然人的報復,很多都決定搬家轉移到亞美尼亞控制的地區,而對於留下的房屋和不動產,不少人就採取了燒毀的策略。
  • 亞美尼亞地圖上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簡而言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在蘇聯時期隸屬於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從民族構成來看,是一塊被亞塞拜然人包圍的亞美尼亞人飛地。亞美尼亞在亞塞拜然境內有一塊飛地Artsvashen( ),這塊飛地自1992年就被亞塞拜然佔領,併入凱達貝克區,但在亞美尼亞版本的地圖上依然標記為該國領土。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歷史
    自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等與俄羅斯等兄弟國家分家建立自己的國家後,兩國的矛盾都沒有停止過。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都是實力弱小的小國。公開的資料可知,亞美尼亞是一個內陸國家,面積大約3萬平方公裡,人口300多萬,可謂是一個典型的小國。
  • 納卡衝突背後:從波斯到沙俄,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成帝國博弈之地
    編者按:近日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發生了衝突,引起了廣泛的國際關注。作為歷史仇敵,歷史上雙方發生過極其多的摩擦,編者決定藉機簡要梳理一下他們的幾百年來的恩怨情仇。首先讓我們首先來到雙方衝突的那卡地區——這個夾在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的重要地區,這塊地盤以亞美尼亞族為主。亞美尼亞人是個高山民族,納卡地區也在小高加索山脈上,與亞美尼亞氣候文化都接近,反而與亞塞拜然庫拉河下遊的平原地區差異很大。
  •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突然發生開火,4人陣亡
    來自亞美尼亞方面報導稱,亞塞拜然在解放領土上採取挑釁行動。亞美尼亞國防部說,在哈德魯特地區,亞塞拜然突然發動進攻,亞美尼亞士兵被迫進行反擊,殺死了4名亞塞拜然士兵,而大批亞美尼亞士兵被俘虜。面對著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新一輪衝突,作為維和部隊的俄軍,地位十分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