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著名的小吃,徽菜的代表菜品,還上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

2020-12-12 小小西瓜c

提到安徽旅遊,眾所周知的黃山風景區、徽派建築,以及徽州的古村落,這些都是安徽最具代表性的旅遊點,但除了名勝風景區之外,安徽的美食也是獨樹一幟,完全可以這麼說,無人不知徽菜,但真的每個人都了解徽菜嗎?當然了,並不是,大家只知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是古徽州的地方特色菜。

徽菜起源於南宋時期的徽州府,由於明清徽商的崛起,這種地方風味逐漸進入市肆,有了廣泛的影響力,一度居於八大菜系之首,真正對徽菜有了解的人應該知道徽菜最大的特點就是就地取材,每一個到安徽旅遊的人也都品嘗過:徽州毛豆腐、紅燒臭鱖魚、醃鮮鱖魚、黃山燉鴿等等這些有代表的菜品,那麼今日便了解一下徽州毛豆腐這道菜。

毛豆腐是用豆腐進行人工發酵,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所以被稱「毛豆腐」。可能對它不了解的人會以為是臭豆腐,臭豆腐與毛豆腐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美食,毛豆腐上面的這層茸毛實際上是一種食用菌,它類似於香菇木耳等這些天然發酵而來的,它不添加任何佐料和防腐劑,且含有豐富的胺基酸、維生素B12等營養物質,而臭豆腐是後天調製一鍋滷水侵泡而來,臭豆腐聞著有一股濃濃的臭味,而毛豆腐是沒有的。

毛豆腐是在央視CCTV1《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開始慢慢的被大家所了解,一度成為很多大型媒體青睞的宣傳對象,如CCTV4《走遍中國》、旅遊衛視《文明中華行》、海峽衛視《時代好味道》、安徽衛視《幫女郎》、四川衛視《遠方的味道》等等都拍攝了徽州地區的毛豆腐。

其實毛豆腐的來歷是有一個傳說的,如果有感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毛豆腐的吃法多樣,香煎是最能體現出原味的一種純樸吃法。

而這次我們是體驗了一次較為風趣、幽默的香煎毛豆腐過程,在披雲徽菜館內,小二挑著擔子為每一位食客現場製作毛豆腐,而且還特別說明了,毛豆腐必須要用茶籽油進行原汁原味的煎制,待油溫升至8成熱,放入毛豆腐煎至上下二面金黃色,然後再配以自制辣椒醬等佐食,即可起鍋。

到徽州旅遊,不吃毛豆腐,就白來徽州了,走在徽州的任何一處,都能見到毛豆腐的身影,毛豆腐不僅僅是一道名菜,也是著名的小吃,建議到此旅遊,都可品嘗品嘗。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安徽:輕度腐敗、鹽重好色,每道菜卻都有故事!
    安徽菜是以徽州地區的菜係為代表,而徽菜則是以各種發酵的食物、重油、重調色的基本特徵被形象地稱之為輕度腐敗、鹽重好色。徽菜是徽州人文化、思想與生活的縮影,每道菜品都有故事可說,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央電視臺製作的《舌尖上的中國》欄目中有關於徽菜方面花費不少的心思去整理、探訪以及挖掘,才把徽州文化展現的是如此的淋漓盡致。這樣一來,徽菜的精神文化層面才變得那麼的有趣而不乏味。臭鱖魚是發酵過的菜品,有著徽菜輕度腐敗的最典型特徵,是徽菜招牌菜。關於臭鱖魚也是有一段佳話典故呢。
  • 金種子·馥合香《中國徽菜大師》開機,徽酒攜手徽菜帶你領略驚喜
    金種子·馥合香《中國徽菜大師》開機,徽酒攜手徽菜帶你領略舌尖上的驚喜我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漫長歲月中由於各地風土人情的不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其中作為中國傳統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佔有重要地位。徽菜起源於南宋時期的古徽州,由於徽商的崛起,逐漸進入市肆。美食當配佳釀,當徽酒遇到徽菜,當金種子·馥合香遇到《中國徽菜大師》,舌尖上的驚喜還會遠嗎?《中國徽菜大師》是由金種子·馥合香獨家冠名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是安徽廣播電視臺精心策劃的一項大型文化傳播活動。
  • 喜歡徽菜的速速看過來 行政總廚二期研修班安徽開班啦!!!
    徽菜作為傳統的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擁有臭鱖魚、胡適一品鍋、刀板香等一大批中國名菜,徽菜的特色食材毛豆腐、五城豆腐乾、八公山豆腐、黃山筍乾、黃山蕨菜、黃山三石——石雞、石耳、石板魚等得到行業認可和喜愛,安徽還湧現出了一大批深受消費者喜愛的中檔餐飲人氣旺店和徽文化主題餐廳。
  • 徽菜的代表,黃山臭鱖魚,舌尖上的美食不是浪得虛名
    黃山臭鱖魚是徽州地區傳統的民間菜,也是徽菜中最鼎鼎有名的一道名菜,相信大家小時候都學過唐朝詩人張志和的名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桂魚肥」。這裡說的鱖魚就是咱們今天所說的黃山臭鱖魚的原材料。想要了解這道菜,就必須要了解一下徽州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徽州指的是皖南山區一帶,如黃山,休寧,歙縣,黟縣,績溪等地區,以上地區是整個安徽風景最美,氣候最宜人的世外桃源,正是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才孕育出了各種美食以及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黃山毛峰等中國名茶。說起這道菜,就必須說一個典故。
  • 皖美徽菜 雲端GO! 上支付寶餓了麼品嘗安徽味道
    ·雲端GO」支付寶餓了麼線上直播。為降低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影響、提振消費,安徽省商務廳將於5月10日至6月10日舉辦「皖美徽菜雲端GO」2020安徽省美食雲展消費促進月活動,遴選推出全省16地市127家優質餐飲品牌。首場直播在合肥天鵝湖萬達廣場進行。方小則在直播中表示:「通過線上經濟、拉動線下消費,把傳統的消費和阿里巴巴線上賦能相結合,這種方式對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有很好的帶動作用。」
  • 安徽人必看的經典徽菜,不會做,你還能沒吃過嘛?
    徽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它以古徽州菜餚為代表,由皖南、皖江、皖北、合肥、淮南五大風味構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明的地域特色,為中華美食文明增添了光彩的一頁
  • 徽菜十大名菜,你吃過哪幾個!
    很開心和大家在這裡見面,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安徽人今天我想來寫寫我的家鄉,安徽都有哪些好吃的十大名菜?安徽菜又叫徽菜系,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由沿江、皖南、沿淮三種地方風味菜構成,以皖南徽菜為主要代表,是徽菜的發祥地。1.徽菜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
  • 【舌尖上的宣城】宣城十大代表性名小吃
    這些食材美味因為其原產地得天獨厚的水質、氣候、土壤、品種、工藝等特殊性,無法複製也正因為這一點,成為了代表當地味道的獨特標誌被稱之為地標美食夾玉貢棗香甜可口,是由水東蜜棗、熟糯米飯、白糖、青紅絲、溼澱粉製作而成。
  • 又一個美食消失在我們眼前,它曾經在《舌尖上的中國》熱播過
    我們中國的美食種類繁多,不同地區的美食有不同的味道。有些我們認為好吃的食物別人不認可,但有一些人認可。所以說有些時候在南方是認為很常見經常吃的食物。但是在北方卻真的是沒有見過這種食物,而且即使,難道北方做出來也是認為不好吃的。有些是品嘗過之後也不見得符合自己的口味。
  • 舌尖上的固始—固始老家的小吃指南
    舌尖上的固始—固始老家的小吃指南2014-10-02 固始在線網固始在線微信號gushizaixian固始在線微信公眾號是固始在線網站www.gushi.ccoo.cn 旗下官方認證微信號!東邊是泉河豆腐和甲魚,石佛的雞頭子,鏈魚,麻鴨.城郊的藕,等等.固始美食指南1.說起固始美食,我不得不說下外賣快餐外送店【光速便當】,此家外賣味道在外送便當中那是相當不錯!最主要的是服務非常棒!城區範圍內送餐完全免費!價格在同檔次中最低!分量最足!還有一份免費的紫菜蛋花湯,有機會您一定要品品嘗下...
  • 令人回味的侗族特色早餐,小店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一天能賣1萬元
    朋友告訴我們,這是一家地道的黎平米粉店,2012年小店的「黎平米粉」曾在美食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過,「黎平米粉」從此更是名聲遠播。8年過去了,小店的牆壁上還有相關的介紹,如上圖的價目表的左上方就印有《舌尖上的中國》拍攝米粉,朋友說凡是有外地朋友來到黎平,他都會帶來此店品嘗。
  • 舌尖上的非遺 | 婺源徽菜製作技藝
    婺源徽菜的製作素有 「無葷不蒸、無素不糊」之說法。常用的焋、燉、蒸、煨、糊等等技法,使得每一道菜餚的營養得到較好保護,又形成了注重本味、味正平和的特色。在婺源人的烹飪技法中,蒸和焋是有區別的。蒸是將菜或肉拌好米粉,平鋪在蒸屜、飯甑、竹箅上,以蒸蘆蘇盂、蒸豆腐盂、素塘魚、茄子蒸豆角、蒸野菜為婺源粉蒸菜代表作。
  • 舌尖上的西北小吃
    所以用黃米做出來的小吃,一般口感都不會差。這次給大家推薦的這款黃米炸糕正是如此,軟軟棉棉的,外面炸至金黃,咬上一口外酥裡嫩的口感讓人大呼過癮。利用閒暇時光做上一點,分享給家人或者朋友,一定能讓他們對你讚不絕口。
  • 酒公子·漫生活 磚城裡隱藏著最好的徽菜
    南方食材原本應該具有的風味和口感在中國北方能有什麼樣的表現,懂得「風土」是什麼意思的人應該自有判斷。而對菜品的味道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水、油、醬,更是少有餐廳能講究到這一步。在這種情況下,我對北京的南方菜館基本不抱「吃得盡興」的希望,對我最喜歡和熟悉的徽菜和紹菜更是想都不敢多想。如果有應酬不得不吃,悶頭吃飽喝足走人便是。
  • 馬鞍山這種人人都吃過的小吃,竟然還上過央視!
    在馬鞍山,有一家特色年貨,不僅登上「舌尖上的馬鞍山」報紙專欄,還曾登上央視,作為特色年貨向全國吃貨推廣。要看看它的歷史技藝始創於清光緒十一年,享譽採石古鎮100餘年的好味道。沒錯,這就是深受馬鞍山人喜愛的——「趙大胡」炒糖。
  • 中國徽菜產業功勳人物——謝永軍
    ,改革開放40 周年安徽餐飲創業創新傑出人物,建國70周年中國徽菜思想專家,中國烹飪大師,徽菜大師,中華金廚獎,廚師雙創之星,安徽省烹飪協會名廚副主任,安徽省現代徽菜文化院副院長,安徽省烹飪協會副秘書長,安徽省首席評委,中國徽菜突出貢獻獎,安徽最美廚師,安徽烹飪工匠,馬鞍山巿茶協會副秘書長,馬鞍山市花山區書協副主席,詩城名廚聯盟會長,馬鞍山市餐飲商會副會長,馬鞍山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 舌尖上的字體——人間有味是清歡
    作為歷史最悠久的菜系之一,菜品雍容華貴、中正大氣、平和養生。與魯菜一般擁有雍容華貴的姿態,是正韋榜書體。延續數位清代皇帝書法字跡風骨的同時加以規範和創新,字形端正綿長,渾厚舒展,內裡又像極了山東人的質直樸實、豪爽仗義。
  • 舌尖上的山東,山東最出名的14樣小吃,你吃過幾樣?
    當時的名字叫花椒肉火燒,發展到三鮮肉火燒是近代的事情,因為人們的生活在大步的提高,小吃的質量也隨之與時俱進。傳統的肉火燒,以城隍廟肉火燒最為人熟知,肉火燒用炭火爐烤制而成。由來梁實秋中國現代散文家梁實秋對山東的清油盤絲餅印象頗深,有文字為證:「清油餅實際上不是餅。是細麵條盤起來成為一堆,輕輕壓按始成餅形,然後下鍋連煎帶烙,成為焦黃的一坨。外面的脆硬,裡面的還是軟的。山東館子最善此道。我認為最理想的吃法,是每人一個清油餅,然後一碗燴蝦仁或燴兩雞絲,分澆在餅上(《梁實秋散文精編》)。」
  • 舌尖上的安徽,尋味宣城5道美食,吃過三樣以上才算地道本地人
    宣城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西漢時期就以設郡,這裡也是中國文房四寶之鄉,咱們經常使用和聽到見到的宣紙就是出自宣城,同時宣城還被譽為江南魚米之鄉,這裡的飲食文化也是十分的有特色。而今天小紅為大家帶來的不是文房四寶,而是赫赫有名的宣城5道美食,除了濃厚的歷史文化,咱們也可以用味蕾記住這座城市。
  • 舌尖上的安徽麵食——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太和板面又稱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區著名的漢族小吃,麵食代表之一。由於它起源於太和縣,加之又是在案板(當地老百姓和面和做飯用的木質桌子)上摔打而成,故它的這個名字多少年都未曾改變過。太和縣不大,但卻以製作各種小吃而讓人們熟知。【起源】摺疊編輯本段太和板面即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區麵食的一面旗幟。相傳太和板面源於三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