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黑豹黨的興起與覆滅

2021-01-17 上遊文摘






授權轉載自:遠川研究所(id:caijingyanjiu)1969年12月4日凌晨四點,14名全副武裝的警察包圍了芝加哥郊區的一棟公寓,他們的目標很明確[1]:殺死黑豹黨的領導人弗雷德·漢普頓(Fred Hampton)。黑豹黨(Black Panther Party)成立于波譎雲詭的1966年,高擎武裝反抗種族歧視的大旗,是一個由非裔美國人組成的黑人民族主義組織。在1968年馬丁路德金被暗殺後,全美暴力事件層出不窮,主張激進、並具有一定意識形態色彩的黑豹黨便成了美國政府的眼中釘。弗雷德·漢普頓是黑豹黨內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雖然入黨時間不長,但他憑藉著卓越的組織能力、演講天賦和個人魅力,在黨內迅速崛起,1969年6月出任黑豹黨「國家副主席」兼任伊利諾州主席。更關鍵的是,弗雷德·漢普頓身家清白,政府在他身上找不到把柄。

意氣風發的Fred Hampton(中),1969年

聯邦調查局決定設局除掉他。1968年末,FBI招募了一名叫做William O'Neal的線人,讓他打入黑豹黨內部並滲透到了弗雷德的身邊。1969年12月3日,這名線人向警方提供了公寓內部圖[2],並在弗雷德的飲料裡下了巴比妥類藥物(用於催眠),防止他在突襲中醒來。

當晚突襲的警察分成兩隊,8名守在前門,6名堵住後門,經過準備充分後,凌晨4:45他們發起攻擊衝進公寓,弗雷德的保鏢馬克·克拉克(Mark Clark)此時正拿著一把散彈槍坐在客廳打盹,但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就被警察迅速擊斃,只是在死前勉強開了一槍,打進了天花板。衝進臥室的警察找到了弗雷德·漢普頓,他正跟懷孕9個月的未婚妻躺在床墊上。由於被下了藥,弗雷德被未婚妻推醒時仍然處於半昏迷狀態,根本不知道周圍發生了什麼。而警察也沒有嘗試拷起弗雷德,而是直奔主題:把他的未婚妻拖到了一邊,然後衝著他的頭連開了兩槍。確認目標已經死亡後,警察將血泊中的屍體拖到了臥室門口,並拍下照片,造成弗雷德跟警察對峙的假象,然後對聞訊蜂擁而來的記者宣稱:黑豹黨拒絕搜查,並首先開槍,隨後雙方「爆發了激烈的槍戰」,弗雷德·漢普頓和保鏢在槍戰中被擊斃死亡,警察表現出了「克制」和「勇敢」。


被拖至臥室門口的Fred Hampton,1969年事件立馬引發軒然大波。黑豹黨、民權人士和左派媒體Chicago Sun-Times經過現場調查發現:弗雷德是被「執行槍決」,而非在跟警察的對峙中被擊斃,這是一場蓄意的設局和謀殺。後來的獨立調查證明:警方一共開了82~99槍,而黑豹黨的還擊,只有保鏢射向天花板的那一槍。正當黑豹黨醞釀著怒火的時候,美國政府馬不停蹄,在4天後——也就是12月8日動用了包括SWAT特種部隊在內的350多名軍警,突襲了黑豹黨在加利福尼亞洛杉磯的總部,直升機、坦克和軍用炸藥全部都用上了。在抵抗了大約五個小時後,13名黑豹黨成員被迫繳械投降。被剪除武裝的黑豹黨喪失繼續了反抗的資本,弗雷德·漢普頓的蓄意謀殺案後來也不了了之。儘管他的家屬提起了民事訴訟,並在三年後獲得了185萬美金的賠償,參與此事的幾十名警察和幕後人員被以妨礙司法公正和提供虛假證據的罪名起訴,但最後都被裁定無罪[3]。那個出賣弗雷德·漢普頓的線人William O'Neal(也是一個黑人),進入了聯邦證人保護計劃,改換姓名後移居加利福尼亞,銷聲匿跡。最大的贏家,當屬隱藏在幕後的聯邦調查局,那張白人警察笑嘻嘻抬著弗雷德·漢普頓屍體的著名照片,給美國黑人運動帶來了永恆的仇恨。

芝加哥警察抬著Fred Hampton屍體,1969年

1969年是黑豹黨運動的巔峰,也是結束。在此後的幾十年裡,弗雷德·漢普頓的幽靈一直縈繞在美國的土地之上,從未散去。弗雷德·漢普頓算是黑豹黨的第二代領導核心,在他之前黨內還有三大天王:休伊·牛頓(Huey Newton)、鮑比·西爾(Bobby Seale)、艾爾德裡奇·克萊弗(Eldridge Cleaver)。Newton(左) Seale(左)Cleaver(右)休伊·牛頓和鮑比·西爾是兩個加州奧克蘭青年,他們在1966年成立了黑豹黨。1960年代的美國充滿了風雲激蕩,中產階級崛起,反戰浪潮湧動,黑人運動此起彼伏,這是一個被古巴飛彈危機、披頭四、刺殺甘迺迪、鮑勃·迪倫、阿波羅登月、「我有一個夢想」等關鍵詞表徵的年代。休伊·牛頓1942年出生於迫害黑人嚴重的路易斯安那州,由於無法忍受層出不窮的私刑和歧視,50年代他的父母帶著他移居加州的奧克蘭(Oakland)。在奧克蘭Merritt學院念書期間,休伊·牛頓讀完了四卷本的《毛澤東選集》,裡面給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恐怕就是:槍桿子裡出政權。除了毛選,休伊·牛頓還廣泛閱讀了馬克思、列寧和切·格瓦拉的作品,這對一個黑人底層青年來說難能可貴(多年後他獲得了加州大學的博士學位)。在Merritt學院,他認識了大他6歲的鮑比·西爾,兩人一拍即合便成立了黑豹黨,休伊擔任「國防部長」,鮑比則擔任黨主席。創立黑豹黨幾個月後,休伊就去舊金山的中國書店,以每本20美分的價格搬回一百本《毛主席語錄》,跑到左的冒尖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每本一美元的價格出售[4]。休伊用賣書的利潤購買了更多語錄,再接著賣出去,如此反覆。最後一次,他們把賺來的錢換成了霰彈槍。60年代,加州的法律允許公民持槍上街,即便子彈已經上膛。休伊和黑豹黨巧妙地利用了這條法規:每當有警察找黑人的麻煩,黑豹黨就會掏出霰彈槍在合法距離內圍觀,如果警察做出過激行為,黨員們就會把武器咔咔咔上膛,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在作死的邊緣瘋狂試探。

Huey Newton(右)和Bobby Seale(左),1966年

黑豹黨人統一著裝,通常是黑色的皮夾克+墨鏡+貝雷帽,配合上膛的霰彈槍招搖過市,非常具有震懾力。所以只要他們出場,警察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敢輕舉妄動。加州政府不得不在1967年出臺法案,禁止在公共場合攜帶上膛的武器。黑豹黨得到消息,決定搞個大新聞。1967年5月,時任加州州長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的一次出訪活動中,一群荷槍實彈、統一著裝的黑豹黨成員突然出現在鏡頭裡。率隊的是鮑比·西爾,他站在攝影機前,不卑不亢地宣讀了憲法賦予自己的持槍權利,並聲稱政府會搶走黑人的槍,剝奪黑人的自由。正如鮑比所說,緊接著,一個白人警察上前拿走了鮑比的槍,把他銬了起來——整個逮捕過程都被拍了下來上了電視。這起事件本質上是個碰瓷式宣傳噱頭的事件,讓黑豹黨名聲大噪,成百上千人申請入黨,不僅包括年輕黑人,還有大量少數族裔和白人左派知識分子。當然,黑豹黨從毛選中學到的遠不止「武裝鬥爭」這一個知識點,黨的建設、統一戰線和群眾路線一個都沒有拉下。成立後不久,黑豹黨就開始在貧困社區運作社會項目,包括免費兒童早餐、免費診所、法律諮詢、掃盲運動和探監接送班車等項目,並明確地提出:「黑豹黨生存的核心原則在於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後來,FBI探員在報告中都不得不將黑豹黨的行動稱為「服務於人民的項目」。創立之初黑豹黨就旗幟鮮明的指出:黑豹黨不是黑人至上主義者,黑豹黨致力於消除不公正,而不是憎恨白人。 休伊在各種場合都反覆強調:「雖然暴力侵害了我們,但我們從來不鼓吹暴力。不過我們確實相信自衛能保護我們」,「如果你選擇攻擊黑豹,黑豹就會攻擊你。」但是在既有體制下搞所謂的「武裝鬥爭」,最後註定免不了踩紅線。1967年10月,黑豹黨遭遇重大挫折:休伊·牛頓因涉嫌謀殺警察被逮捕。黑豹黨隨即發起「釋放休伊」的遊行,參與者不僅有黑人,還有許多白人和亞裔,有的遊行標語上甚至寫著:Chairman Mao says,free Huey。毛澤東思想與黑人運動的淵源頗深,1963年8月,毛澤東應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羅伯特·威廉(Robert F. Williams)的請求,在北京發表了《支持美國黑人反對美帝國主義種族歧視的正義鬥爭的聲明》,在古巴流亡的威廉隨即發表長文《毛澤東的美國黑人解放宣言》。相比走和平路線的馬丁·路德·金,羅伯特·威廉的鬥爭方式更加激進,他認為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路線是行不通的,強調「槍桿子裡出政權」,身體力行組織了「黑人武裝衛隊」,對抗三K黨。之後,威廉全家搬到中國住了三年,國內還專門製作了紀錄片《羅伯特·威廉在中國》。1966年國慶節那天,羅伯特·威廉在天安門城樓上請求毛澤東為英文版語錄籤名,主席欣然應允——他是第一個、可能也是最後一個得到毛澤東籤名本語錄的人[4]。黑豹黨則將毛澤東思想創造性的化用在黑人運動上,休伊為黑豹黨制定了和毛主席語錄非常相似的規範,比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他們還制定了12點計劃,呼籲發展自由學校、全國黑人學生組織、黑人農民合作社等等,還特別強調國際主義,承諾支持亞非拉的民族解放運動。他們的行動也不僅限於持槍上街,黑豹黨創辦了機關報《黑豹》作為其宣傳武器,大量刊載欺凌黑人的白人警察被黑豹黨教訓的漫畫,發行量最高時有25萬份。

黑豹黨的機關報,1969年


1968年,馬丁·路德·金遇刺讓60年代的澎湃昂揚的黑人民權運動達到高潮,美國125個城市爆發了騷亂,數千名示威者聚集在華盛頓國家廣場。而這一切發生的時候,休伊·牛頓一直呆在監獄裡,「釋放休伊」的全國運動沒能成功,而鮑比·西爾也在1968年因「懷疑煽動騷亂」被捕。在回憶錄Revolutionary Suicide中,休伊寫道:「我並不指望自己能活到革命成功那一天[4]。」 這的確是一個革命者應有的覺悟。華為讓中國人知道了一個商業組織被美國視為「敵人」會是什麼後果,同樣,黑豹黨在1960年代的遭遇也是類似,而且更慘。休伊在1967年受審時,陪審團幾乎全是白人。鮑比·西爾被逮捕後,法官不允許他請律師,也不允許自我辯護。情急之下,西爾大罵華盛頓和傑斐遜是蓄奴者,於是法官乾脆下令將西爾五花大綁,嘴裡塞滿布條。最終,西爾被判處四年徒刑,罪行是十六次藐視法庭。在公民權得不到保障的同時,平權法案也給了政府機構鎮壓抗議和騷亂的權力。時任FBI局長埃德加·胡佛在白宮的支持下,開啟了一個名為Cointelpro的秘密計劃,旨在對美國的各類政治組織進行監視和滲透,包括女權組織、美國共產黨、反越戰團體,當然也包黑豹黨人。Cointelpro行動在黑豹黨上最大的成果,就是文章開頭的謀殺弗雷德·漢普頓。事後,聯邦調查局通過跟司法部的協議,把責任撇得乾乾淨淨。大多數黑豹黨員都有被跟蹤和恐嚇的經歷,FBI還會拿著偽造的錄音和信件找到黑豹黨的家人,污衊其出軌。另一個方法是先用編造的罪名把人抓起來,在想辦法尋找或創造證據。黑豹黨領袖之一的埃爾默·普拉特(Elmer Pratt)因謀殺罪名被關押了27年後,才被法院無罪釋放。1969年,FBI在舊金山的特工給胡佛寫信說,至少在舊金山,黑豹黨的主要工作是向黑人社區的兒童提供早餐,看起來人畜無害。但胡佛在回覆中暗示該特工,繼續尋找其他的證據,直到能將黑豹黨定性為「傾向於通過革命手段推翻政府的暴力組織。」 這就聽起來非常耳熟了。宣傳部長Eldridge Cleaver,1969年
在兩位創始人吃牢飯的那段時間,黨內山頭林立,這就不能不提三大天王剩下的這位:宣傳部長艾爾德裡奇·克萊弗(Eldridge Cleaver)。跟一路讀到大學的休伊·牛頓不同,艾爾德裡奇·克萊弗同志在入黨前,相當一部分時間是在少管所和監獄裡渡過的。但也正是在監獄中,他第一次讀到了《共產黨宣言》。1966年出獄後,他加入了剛成立的黑豹黨,原因是黑豹黨當時給出了其他團體不敢給的承諾:武裝鬥爭。憑藉出色的文筆和口才,克萊弗迅速被委以重任,擔任黨的發言人和宣傳(信息)部長。不過,克萊弗念念不忘自己加入黑豹黨的初心——武裝鬥爭,1968年4月4日馬丁路德金被暗殺,全美亂成一片,兩天後克萊弗召集了14位黨員,拿著M16步槍一起襲擊了奧克蘭警察局。這場襲擊並沒有帶來什麼戰果,但卻誕生了那個一個著名的典故:襲擊完警局後,克萊弗和一名叫鮑比·赫頓(Bobby Hutton)的黨員被警察堵在了一個地下室裡,兩人準備投降,鬥爭經驗豐富的克萊弗同志告訴鮑比·赫頓:說投降時一定要脫光衣服,否則警察會把你擊斃。果不其然,投降時脫得精光的克萊弗被警察正常拷住,但感到不好意思的鮑比·赫頓脫了上衣,然後被警察連開12槍打死。此後黑人群體中便開始流行一種說法:如果要向警察投降,一定要把衣服脫光[5],否則就算只穿著內褲,警察也會以「懷疑褲襠裡藏了武器」為由將你擊斃。鮑比·赫頓同志被追封為黑豹黨烈士,他的葬禮有1500人參加,包括好萊塢著名影星馬龍·白蘭度,可見當年黑豹黨的統一戰線做的有多好。馬龍白蘭度在Bobby Hutton葬禮上,1968年逃出生天的艾爾德裡奇·克萊弗被控謀殺未遂,自知逃不過資本主義鐵拳的克萊弗索性豁了出去,在保釋出獄後逃亡古巴,受到了卡斯楚同志的款待,並隨後轉戰阿爾及利亞,在當地成立黑豹黨分部,並和朝鮮、北越建立了聯繫,宣稱黑豹黨的使命不是當社區義工,而是推翻政府。這正中FBI和美國政府的下懷。胡佛公開表示黑豹黨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雖然黑豹黨有槍桿子,但政府有裝甲車,零星分布在美國各州的黨的機關被逐一拔除,消滅殆盡。主持黑豹黨中央工作的弗雷德·漢普頓也在這種大背景下,被聯邦調查局設局謀殺。儘管黑豹黨積極向「東方最好的革命導師」學習,但黨一直缺少清晰的綱領:鮑比·西爾最開始認為,既然列寧說「在一國可以建立社會主義」,那麼黑豹黨也能在黑人社區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但休伊隨後推翻了這種說法,他認為黑人應該是一個獨立的民族,而非美國治下的「少數民族」。後來,黑豹黨又受到猶太復國主義的啟發,認為美國黑人應當像以色列那樣,建立自己的國家。1968年4月的「黑人民族政府會議」上,黑豹黨曾通過了一個由美國南方五個州組成「新非洲共和國」的計劃,但很顯然,這個天方夜譚的方案實現機率,跟國足勇奪世界盃差不多。在路線鬥爭的那段時間,黨內部甚至還出現過派系內部鬥爭,儘管黑豹黨是林林總總的黑人平權組織中,最具動員能力和戰鬥力的一個,但黨的事業是什麼,一直沒有人能回答。可能正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所說:黑豹黨看起來只是「一幫準備掃射議會大廈的武裝暴徒。」1970年8月5日,在監獄待了三年多的休伊·牛頓獲得假釋,此時,黑豹黨已經被逼到了絕路,黨的前途一片模糊。他決定到一個地方去尋找答案:中國。1971年10月國慶期間,休伊·牛頓應邀來到中國訪問了十天。周恩來親自接見了休伊一行,並安排他參觀了全國各地的工廠、學校和公社,每到一處都有數千群眾夾道歡迎。休伊·牛頓提出想見一見精神偶像毛主席,但由於種種原因最後未能成行,這成了他終生的遺憾。顯然,休伊·牛頓並沒有找到他想要的答案,不過他仍然對挽留他的中國朋友說:「我必須回去,我的鬥爭在美利堅合眾國[4]。」休伊·牛頓從中國歸來之後,開始改變策略。在他的帶領下,黑豹黨脫下了皮夾克和墨鏡,換上了西裝和領帶,開始走向政壇。休伊認為,選舉政治與黨的革命目標並不矛盾,它只是革命的策略。更何況,之前的各種事情已經證明:與美國的國家暴力機器對抗,只有死路一條。比起性情暴躁的休伊·牛頓,性格相對沉穩的黨主席鮑比·西爾顯然更適合參與政治活動。1973年,被釋放的西爾決定競選奧克蘭市長,奧克蘭的黑人人口佔比達到40%,因此黑豹黨的策略非常簡單——爭取全部的黑人選票,同時儘可能拉到對黑人運動有好感的白人的選票。黑豹黨為了選舉傾注了幾乎全部力量,西爾也順利躋身最後兩位候選人之一,但最終功虧一簣,輸掉了選舉。同一時間,激烈的內部鬥爭再度消耗了黑豹黨的力量,帶領黨改革的休伊和遠在非洲的宣傳部長克萊弗公開決裂:前者希望黑豹黨能放下槍桿子,後者則認為黨應該把持槍自衛升級為城市遊擊戰,進而奪取政權。在一次公開直播節目上,克萊弗大罵休伊在搞「修正主義」和「改良主義」。倉促的選舉和洋相盡出的電話連線成了黑豹黨最後的絕唱,也稀釋乾淨了黨的所有激情和理想主義,之後,黨走向了窮途末路。休伊染上了毒癮,性格也變得更加喜怒無常,1974年,他在一次吸毒過量後,居然把多年的戰友西爾開除出了黨,他自己也在同一年再度被控謀殺,逃往古巴。克萊弗則於1979年回到美國,以五年刑期為代價承認了他在黨員時期犯下的罪行。出獄後,他也染上了毒癮。在去世的前一年,克萊弗接受了一次採訪,他似是恍然大悟:美國政府砍掉了黑人解放運動的頭,只留下了它全副武裝的身軀。那些年輕的血液四處奔湧,他們豪言壯語,他們手持武器——但他們卻沒有政治綱領,只能被政府抓住破綻逐一擊破。但此時已經為時已晚。而尼克森的資深顧問John Ehrlichman在多年後說的一番話更是指出了剿滅黑豹黨的策略和本質:「尼克森政府(1968-1972)有兩個敵人:左翼反戰者和黑人。我們知道我們不能公開的把他們列為非法,但可以通過使公眾將嬉皮士與大麻、黑人與海洛因聯繫起來,然後將他們定為刑事罪犯,便可以破壞這些運動。我們可以逮捕他們的領導人,突襲他們的房屋,破壞他們的會議,並在晚間新聞中一夜又一夜地侮辱他們。我們知道我們在撒謊嗎?我們當然知道。」60年代的激進革命之後,黑人運動變成了零星的騷亂事件,比如1992年的洛杉磯、2014年的紐約和如今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死亡引起的動蕩。而在喬治·弗洛伊德事件發生的同一天,畢業於哈佛大學的著名作家Christian Cooper在紐約中央公園,勸阻一個遛狗沒有拴繩的白人女性遵守公園規則。但因為他的黑人身份,這位名叫Amy Cooper的白人女性隨即報警,她告訴警察:「一個黑人威脅了自己和狗的生命。」相比於George Floyd的悲慘遭遇,這件事情恐怕更能反映美國黑人的日常。幾十年了,有些東西會改變,有些東西則不會。1977年,休伊·牛頓從古巴回到美國,結束了流亡生涯。但他此時已經染上了毒癮,對黨的事業早已失去了興趣,終日深陷於毒品交易和幫派鬥爭,就連黑豹贊助的學校也因休伊挪用資金購買毒品的醜聞,在1982年被迫關閉。在回憶錄的開篇,休伊寫道:毛主席說,人固有一死,或終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實際上這話是司馬遷說的)。但休伊的死顯然難言終於泰山,1989年8月,他死在了一次因毒品而起的槍戰。這個傳奇人物和他所創建的黨,終於化成歷史的灰燼,湮滅在時代的洪流裡。回到文章開頭,弗雷德·漢普頓被槍殺時,留下了懷孕9個月的未婚妻。在謀殺發生的4個星期後,他的兒子Fred Hampton Jr出生了。Fred Hampton Jr的人生似乎在重複一個同樣的故事:1992年,4名白人警察毆打黑人青年羅德尼·金引發騷亂,他因參與並涉嫌縱火,被判18年徒刑。

Fred Hampton Jr與父親照片,童年&成年

當年聯邦調查局的線人William O'Neal,化名William Hart移居加利福尼亞。1984年,他秘密返回了芝加哥,在經過無數良心折磨的夜晚後,他終於向媒體承認了1969年出賣弗雷德並給他下藥的事實。在1990年「馬丁·路德·金」日的凌晨,他跑上高速公路,跳到車流中自殺身亡。而2020年引發蝴蝶效應的George Floyd,也過了一個很典型的人生:出生在黑人貧民區,因為體育特長上了大學,轉型職業運動員失敗後成名一名藍領工人,陸續因為毒品和搶劫入獄,出獄後重頭再來,擔任卡車司機和保鏢,因為疫情丟掉了工作,最後被警察壓頸死亡。每個曾身處歷史漩渦中的人,都有了一個自己不情願的歸宿。2020年的大規模抗議和遊行,逐漸往「打砸搶」、「破四舊」和「橫掃牛鬼蛇神」的路線上去傾斜。跟1960年代走和平主義路線的馬丁路德金相比,他們沒有宣傳、團結和統一戰線;跟走極端路線的黑豹黨相比,他們缺乏紀律、綱領和動員能力。黑人的抗爭,坦白說是一代不如一代。真正的抗爭,需要匕首和話筒,需要「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更需要古田會議和遵義會議,以及一套錢鍾書先生翻譯的《毛澤東選集》。它們曾經出現過,然後又迅速地消失了。[1]. Black Against Empire, Joshua Bloom, Waldo Martin[2]. The Black Panthers and the Assassination of Fred Hampton, 2010[3]. Black Panthers: Vanguard of The Revolution, PBS, 2014[4]. 百豹齊放:美國黑豹黨為何熱愛毛主席,紐約時報[7]. 羅·威廉在天安門上請毛澤東籤名,羊城晚報[8]. 奧克蘭的另一隻黑豹:談談歷史上的黑豹黨,機核[9]. 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美國黑豹黨的武裝自衛極其影響,鞏大松/謝國榮[10]. Dog returned to white woman who called police on black man bird-watching in Central Park,CNN[11]. Seattle Black Panther Party History and Memory Project,華盛頓大學[12]. Stream of the Day: Agnes Varda’s 『Black Panthers』 Documentary Is Timelier Than Ever,DNYUZ授權轉載自:遠川研究所(id:caijingyanjiu)




相關焦點

  • 黑豹:美國黑人運動的黃金時代,逐漸消失的黑豹黨
    漫威超級電影《黑豹》是第一部以黑人作為主角拯救世界的電影,這部電影的上映讓全美黑人們熱血沸騰,似乎他們已經做好了成為美國主人的準備。黑豹讓美國黑人們有了自己的偶像,但是對於幾十年前在美國歷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黑豹黨卻一無所知。
  • 黑豹黨的興盛與衰落,及60年代美國黑人的權運圖景
    借著美國反越戰的浪潮,黑豹黨在短短幾年內辦事處開遍美國,鼎盛時甚至與部分國家有外交往來,給美國政府造成嚴重威脅。 於是,自1968年起,美國政府對以黑豹黨為首的各類民權運動組織實行了殘酷鎮壓。再加上組織內鬥、越戰進入尾聲、美國外交關係變化、既得利益黑人階層的軟弱性等種種因素,讓黑豹黨從巔峰迅速走向衰敗。
  • 「黑豹」男星演了一部關於黑豹黨的電影
    時光網訊曾出演過《黑豹》的丹尼爾·卡盧亞主演的新片《猶大和黑色彌賽亞》曝光首款預告,他和《逃出絕命鎮》中的勒凱斯·斯坦菲爾德再合作,分別飾演黑豹黨領袖弗雷德·哈普頓和FBI安插在黑豹黨的臥底威廉·奧尼爾。
  • 「黑豹黨」重出江湖!美國費城暴動萬人搶劫,黑人老兵被白人包圍
    據美國媒體報導,為了應對11月3日引起的不利影響,白宮已經戒嚴,並安裝了圍欄,部署了大量警力。而在遠離華盛頓的費城,更是直接有暴動事件發生。此前,因為「黑命貴」而爆發的示威遊行活動,也曾由抗議遊行升級為暴動。
  • 黑命攸關|21世紀的黑豹黨?黑權運動的延續與轉化
    古巴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和越南戰爭都對美國黑人的激進運動產生影響。正是在這種更為廣泛的意義上,運動者認為美國黑人爭取黑人權力、要求自決的鬥爭是全球反帝解殖運動的一部分。這股思潮也與不斷發展的泛非主義以及日後興起的非洲未來主義產生了交織。
  • 好萊塢電影《黑豹》的隱喻,與曾經美國黑人運動的遠去
    那就是「黑豹」!黑豹是美國以前黑人運動的一個「黨」因為這個國度歷史的原因。雖建國兩百來年,但卻有幾件比較大的事件。其中之一是他們的南北戰爭。這事促進了黑人的解放。但後來,黑豹黨的創始人黑人青年休伊·牛頓(Huey P. Newton)和鮑比·希爾(Bobby Seale)得到了一本秘籍。從此讓黑豹黨脫胎換骨。黑豹黨的兩位創始人休伊·牛頓和鮑比·希爾最早崇拜切·格瓦拉。
  • 黑豹黨首次與警方交手,戰果令白宮瞠目結舌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8日報導,洛杉磯發生了激烈的槍戰,黑豹黨首次與警方交手,其戰果讓美方最重要機構瞠目結舌。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可以說是內部問題不斷,災害重重。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迅速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而疫情仍然在不斷惡化。截至目前,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6824072例,累計死亡201231例。
  • 《黑豹》中的黃金鄉瓦坎達,美國曾在非洲打造,為什麼最終慘敗?
    19 世紀早期,隨著美國廢奴運動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黑人奴隸被解放,他們中的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引發了許多社會問題。 穿著民族服裝的賴比瑞亞的上流人士 賴比瑞亞有兩大政黨,共和黨與真輝格黨(原名輝格黨)。
  • 漫威英雄「黑豹」原型背後的小故事
    喜歡看漫威超級英雄的朋友,對於「黑豹」這個超級英雄肯定不陌生,但對於黑豹的原型或許了解較少?「黑豹」的原型正是美國歷史上黑人平權運動中的黑豹黨!如果把20世紀的美國黑人解放運動(平權運動)作為一部電視劇,黑豹黨是在劇情上是作為高潮和結尾。所以,要想更清晰的了解黑豹黨,就不得不知道作為前期的鋪墊!
  • 從金博士到黑豹黨:美國的黑人覺醒及黑人運動是如何開始的?
    」實際上是一句有一些諷刺的空話,我們對於這個問題,要討論的問題就是,為什麼當時的美國已經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已經是社會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為什麼美國的這種排斥現象還是如此的嚴重呢?,不過是世界上的哪一個陣營,哪一個國家,都不會否認美國的強大,因為當時美國的現實情況就是這麼簡單,美國的強大其實是有目共睹的,這個時候是美國的國家實力最為制霸的時期,為什麼美國的排他性還是如此的強烈呢。
  • 別忙著討厭《黑豹》,它在美國火有原因
    他發現這場戰爭對年輕人造成了很大影響,包括那些他曾經在九十年代一起共事過的弟兄——黑豹黨的成員及前成員。在我和這位前黑豹黨成員交談的時候,我突然想到洛杉磯動亂的口號「無正義,無和平」以及與黑豹黨成敗相連的口號「一切權力歸於人民」。我問道,「嘿,那『無正義,無和平』已經取代了『一切權力歸於人民』了嗎?」
  • 黑命貴的謊言漩渦,美國是走不出來了
    其實四十多年前,有一群美國黑人學者就總結過黑人地位經濟水平低下的最大原因:生產資料被剝離,生產關係被破解。這群學者給著名的黑人組織黑豹黨提供過理論指導。他們是讀者馬列,毛選加黑人平權運動鍛鍊出來的高手。黑豹黨前期已經觸碰到了,黑人問題的社會根源性問題。
  • 侃爺參選美國總統,能讓漫威電影《黑豹》中的瓦坎達走進現實嗎?
    坎耶·維斯特(Kanye Omari West),也叫Ye,是美國非裔的說唱歌手、音樂製作人,商人、服裝設計師。他妻子是O.J.辛普森案中已故律師羅伯特·卡戴珊的女兒,同為服裝設計師、演員、企業家的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
  • 《黑豹》男主博斯曼去世:英雄如何誕生?傳奇何去何從?
    在宣傳《激越人心》的途中,他接到了漫威公司打來的電話,邀請他出演《黑豹》系列電影。2016年的《美國隊長3》中,博斯曼首次作為黑豹亮相,短暫卻精湛的表演為了吸引了大批粉絲。可是,造化弄人,同年,他查出罹患結腸癌三期。
  • 知料|《黑豹》男主離世,但他為黑人做出的平權努力不會消失
    博斯曼與科比的合影在美國這幾年重又興起的少數族裔平權運動浪潮,博斯曼與他所詮釋的「黑豹」形象,成為了很多美國年輕黑人集體意識的代表,具有超越商業電影範疇的深遠社會意義與文化影響。今年由於「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興起,西方社會的種族問題又再一次登上風口浪尖。博斯曼的去世,也在某種意義上象徵著一個充滿力量和影響力的「黑人鬥士」化身的離去。
  • 詹姆斯們可能不知道,真「黑豹」50年前就死了
    2016年,博斯曼在《美國隊長3》中扮演瓦坎達國王「黑豹」特查拉;2018年,《黑豹》作為漫威獨立英雄電影系列上映黑豹黨還旗幟鮮明地指出:黑豹黨要的不是黑人至上,也不會仇視白人,而是要消滅所有不平等,他們的敵人是壓迫所有民眾的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
  • 《黑豹》男主離世,但他為黑人做出的平權努力不會消失 | 知料
    博斯曼與科比的合影在美國這幾年重又興起的少數族裔平權運動浪潮,博斯曼與他所詮釋的「黑豹」形象,成為了很多美國年輕黑人集體意識的代表,具有超越商業電影範疇的深遠社會意義與文化影響。今年由於「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興起,西方社會的種族問題又再一次登上風口浪尖。博斯曼的去世,也在某種意義上象徵著一個充滿力量和影響力的「黑人鬥士」化身的離去。《黑豹》:一部黑人電影啟示錄博斯曼的走紅和他帶來的美國年輕一代黑人集體意識的覺醒,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黑豹》。
  • 《美國犯罪故事》黑人男星斯特林加盟《黑豹》
    斯特林-K-布朗將正式加盟《黑豹》扮演重要角色  搜狐娛樂訊 搜狐娛樂訊(文/耷子)由美國漫威影業打造的漫畫改編大片《黑豹》,今日又確定了一個重要角色的扮演者:今年以《美國犯罪故事》贏得艾美獎最佳男配角,且即將在本周衝擊金球獎的新銳黑人男星斯特林
  • 美國「麥卡錫主義」的興起和隕落,一時痛快,釀造世界慘案
    麥卡錫主義是指上世紀50年代初,美國興起的反共極右的迫害進步人士的活動,一切持相對政見的人都會被無理攻擊。這是一種滿足個人慾望的主義,麥卡錫主義通常有被迫害妄想症,因為他們經常毫無根據指責某人危害自己。麥卡錫主義從興起到覆滅,用了整整5年。
  • 《美國隊長3》黑豹查德維克·博斯曼試妝照曝光
    《美國隊長3》黑豹查德維克·博斯曼試妝照曝光 時間:2020.12.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