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導北京人藝今年首部新戲 英達實現母親心願

2021-01-08 青瞳視角

8月13日,北京人藝官宣該院今年第一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將於9月1日首演。

《陽光下的葡萄乾》是一部美國經典話劇,創作於1947年,首演於1950年。該戲由北京人藝演員吳世良在1963年翻譯成中文,吳世良老師的另一個身份是著名導演英達的媽媽。據英達介紹,那時他6歲,總是看到媽媽坐在書桌前翻譯東西,但並不知道媽媽翻譯的是什麼。直到2019年,他從一位《我愛我家》的粉絲那裡得知,上海一家拍賣會要拍賣吳世良翻譯的手稿。

英達攜演員們亮相發布會

英達委託這位從沒見過面的粉絲朋友和拍賣方取得聯繫,希望能夠拍下手稿。即便友人提示他小心,但他依然選擇相信這位陌生人,最終得到了母親的手稿。據英達介紹,拿到手稿後,他當天上午與人民文學出版社聯繫如何成書出版,下午便與北京人藝溝通如何將作品搬上舞臺。

「母親是北京人藝的演員,她也一定希望把這部作品搬上人藝的舞臺,就由我來替她完成心願。」英達說9月1日該劇登上舞臺的同時,此書也將出版。據了解,1987年,英達在為北京人藝執導話劇《縱火犯》之後調入劇院,英達說自己兩年前因腦梗住院,所幸恢復得比較好,如今才能執導這部作品。

英達帶領演員排練

這部戲講述了一家美國黑人貧民在因獲取了保險金而突然能夠改變生存境遇後,所面臨的掙扎與選擇,以及他們用信心和夢想面對未來的故事。英達認為劇中美國的情況與母親翻譯該作品時中國的情況距離很大,當時因為對美國情況了解有限,吳世良把摩天輪翻譯成「螺旋車」,「裡面提到的超級市場,大家當時也不知道是什麼」。

演員展示排練片段

此次該劇搬上北京人藝舞臺,將由北京人藝演員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等主演。讓中國演員在舞臺上演非裔美國人,怎麼能不通過外部形象就讓觀眾相信其身份,這是導演英達在努力實現的目標,「要讓觀眾在舞臺上忘了膚色和語言」。擅於拍情景喜劇的英達還說,其實這部作品就是一部喜劇, 「英達導一部戲,如果最後沒讓觀眾笑,那就證明沒排好」。

攝影/李春光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郭佳編輯/崔巍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看戲| 英達執導北京人藝今年首部新戲
    北京人藝今年第一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將於9月1日首演,目前正在排練中。該戲由北京人藝演員吳世良在1963年翻譯成中文,吳世良老師的另一個身份是著名導演英達的媽媽。據英達介紹,直到2019年,他才輾轉得到了母親的手稿,當天上午與人民文學出版社聯繫成書出版,下午便與北京人藝溝通如何將作品搬上舞臺。
  • 英達導演回歸北京人藝,執導母親譯作
    北京人藝在這段期間也是動作不斷,首都劇場恢復演出後不僅有經典話劇《洋麻將》開場,更有一部蒙塵多年的原創大戲即將於9月1日與觀眾見面,那就是北京人藝年度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
  • 英達回歸北京人藝執導母親譯作《陽光下的葡萄乾》9月上演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8月13日,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舉行媒體見面會
  • 母親譯作手稿失而復得 英達重回人藝執導話劇
    北京人藝院長任鳴近日透露,多年沒有在人藝導戲的英達,今年將回歸劇院,為北京人藝執導一部由美國劇作家洛倫·漢斯貝瑞編劇的世界名劇《陽光下的葡萄乾》。英達說,吸引他三十年來首次回人藝排戲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該劇作是自己的母親吳世良50多年前翻譯的作品。
  • 英達執導人藝新戲首演 《陽光下的葡萄乾》 跨越時代國界反映現實
    中國網北京9月2日訊 9月1日,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如何將一部頗具新鮮感的外國戲呈現在大家熟知的人藝舞臺上?導演英達和演員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王寧、陳紅旭、阿楠、王堃等主創在首演當天給了觀眾帶來了驚喜。
  • 英達執導人藝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9月1日在首都劇場首演
    北京人藝今年第一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將於9月1日在首都劇場首演,8月31日晚,該劇進行了正式彩排。 該戲由北京人藝演員吳世良在1963年翻譯成中文,吳世良老師的另一個身份是著名導演英達的媽媽。
  • 鑑戲報告|英達為北京人藝導了一部美國非裔版「我愛我家」?
    阿楠/王堃藝綻評分:8分(滿分10分)評分理由:多年未曾出現在戲劇圈的英達導演,為北京人藝導演了今年的首部新戲,讓久違劇場的觀眾非常期待。經過種種磨難和漫長等待之後,今晚,由英達導演、北京人藝演員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等主演的美國戲劇經典之作《陽光下的葡萄乾》,在首都劇場正式首演。這是英達母親吳世良多年前翻譯的劇本首次被搬上中國舞臺,也是北京人藝今年的首部新戲。
  • 英達導演,北京人藝今年首部原創大戲開演,這個美國故事京味兒十足
    經過種種磨難和漫長等待,9月1日,由英達導演的《陽光下的葡萄乾》在首都劇場正式首演,這是其母親吳世良多年前翻譯的劇本,首次被搬上中國舞臺,也是北京人藝今年首部原創大戲。昨晚,首批觀眾見識到了「英氏喜劇風格」的獨特魅力,這個「既像美國黑人家庭,又像老北京一家人」的作品,呈現出超越時空、種族、膚色、語言的藝術價值。
  • 北京人藝新劇幕後揭秘:失而復得的劇本手稿,聲名顯赫的傳奇家族
    近日北京人藝院長任鳴透露多年沒有在人藝導戲的英達導演今年將回歸劇院為北京人藝執導一部由美國劇作家洛倫·漢斯貝瑞編劇的世界名劇《陽光下的葡萄乾》而吸引英達三十年來首次回人藝排戲所傳承的人文底蘊和家風精神給予關注難解之緣 一家三口都是北京人藝藝術家 眾所周知英達和其父英若誠在中國演藝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英若誠、英達父子曾任中國文化部副部長的英若誠既是北京人藝著名表演藝術家也是中國最卓越的翻譯家之一
  • 北京人藝帶觀眾復演 正式演出8月開啟
    北京人藝昨帶觀眾復演 正式演出8月開啟7月26日下午,劇本朗讀《推銷員之死》成為北京人藝1月24日發布停演公告後復演的首個劇目。雖然沒有布景,演員也是手捧劇本,但導演唐燁對表演的細膩要求不僅沒有變,甚至還為轉播調整了服化和燈光。
  • 北京劇場重啟,上海音樂劇不斷|9月滬京好戲推薦
    今年9月,上海觀眾將在上劇場再次看到這部賴聲川的「秘密經典」。本劇由賴聲川執導,劇作家萬方擔任文學顧問,並囊括了當代中國老中青三代的優秀演員,包括曾主演電影《太陽照常升起》的孔維、獲得過中國話劇金獅獎的程愫、國家一級演員孫寧、夏立言、相聲演員何沄偉等。
  • 北京劇場重啟,上海音樂劇不斷 | 9月滬京好戲推薦
    今年9月,上海觀眾將在上劇場再次看到這部賴聲川的「秘密經典」。《北京人》試圖透過曾家這個典型的沒落士大夫家庭的矛盾衝突,折射出中國幾代人的命運,是中國新貴族精神的戲劇寫照。除了故事,優秀的製作班底和演員陣容也是這一版《北京人》的看點之一。本劇由賴聲川執導,劇作家萬方擔任文學顧問,並囊括了當代中國老中青三代的優秀演員,包括曾主演電影《太陽照常升起》的孔維、獲得過中國話劇金獅獎的程愫、國家一級演員孫寧、夏立言、相聲演員何沄偉等。
  • 1997年宋丹丹出軌3天,與英達離婚,十年情斷,英達轉身娶了梁歡
    在講究資歷,新人很難出頭的北京人藝,他憑著「唬人」的學位,他不但輕鬆進了人藝,很快還直接跟副院長林兆華導演一起排練,他的第一部話劇《縱火犯》。英達,海歸,父親是時任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也是北京人藝的老藝術家。宋丹丹,人藝著名演員,父親宋汎是北京市文聯書記,他的大哥曾任陝西省副省長,後來成了文化部文物局的外事處長。門當戶對,天作之合,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般配。
  • 愛的最切,傷得最深,宋丹丹與英達的八年愛情
    當年,宋丹丹與英達離婚,結束了十年的婚姻,說起兩人的婚姻,實在是令人感嘆。宋丹丹家與英達家算作京城世交!宋丹丹爸爸是北京文聯的書記,媽媽則在教育系統工作,一家人在京城文化圈子中還是小有名氣的。已經讀普通高中的宋丹丹在今年高考時遇到了初戀,宋丹丹稱第一眼就愛上一個人了,「由於他看起來比我們班一切一個同學們都高大一圈兒。從那一眼剛開始,我的學習一落千丈,從班級的前5名,一直到高考失利。」
  • 巴圖顏值沒親弟英如鏑高 兩人22年沒見面 英達被宋丹丹怒斥不是人
    其實還有一對同父異母的親兄弟,都住在首都北京同一個城市,可是從出生到現在,長達22年的時間裡,兩人從來沒有見過面,弟弟公開表示從未見過哥哥,甚至都不認識親哥。相信大家都知道,小編想說的就是英達的兩個兒子巴圖和英如鏑。巴圖是英達和第一任妻子宋丹丹所生,英如鏑是英達和第三任妻子梁歡的兒子。1998年出生的英如鏑快22歲了,1990年出生的巴圖比弟大8歲。
  • 2020北京人藝68周年院慶演出劇目精彩看點
    2020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紀念演出  演出時間:6月12日晚19:30  演出亮點:30位人藝人、16個經典戲劇片段,將通過網絡實時直播的方式呈現給觀眾一臺精彩的演出,重新喚起大家共同的舞臺記憶,這臺演出既是一次觀眾與舞臺的久別重逢
  • 北京人藝的「壓箱寶」《鳥人》來上海了,這次是編劇過士行親自執導
    《鳥人》是著名編劇過士行「閒人三部曲」的經典之作,1993年在北京人藝首演時連演了130場,場場爆滿,一票難求,當時,林連昆、梁冠華、濮存昕組成了演出陣容。 2019年,過士行親自執導,帶著一班平均年齡不超過27歲的90後們登上舞臺。年代的鴻溝並不重要,因為在過士行看來,今天的觀眾對荒誕劇已經不再陌生,更能理解其中超越時代的深意。
  • 宋丹丹婚姻破碎背後,梁歡浮出水面,她憑啥把英達「拿捏」死死的?
    一年之後,宋丹丹在人藝排演新戲《縱火犯》,擔任副導演的正是英達。雖說是副導演,其實就是類似於實習的工作。因為當時英達剛踏上演藝生涯,沒有過多的經驗。到了1993年,英達作為導演執導《我愛我家》,宋丹丹也親自上陣出演裡面的角色,真可謂是物盡其用。結果也是因為這部劇,英達與宋丹丹的婚姻出現了問題。當時這部劇作為國內首創情景喜劇的影視作品,當然受到很多人的關注,甚至在多年之後,依然被觀眾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