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達執導人藝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9月1日在首都劇場首演

2021-01-08 騰訊網

北京人藝今年第一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將於9月1日在首都劇場首演,8月31日晚,該劇進行了正式彩排。

《陽光下的葡萄乾》是一部美國經典話劇,創作於1947年,首演於1950年。該戲由北京人藝演員吳世良在1963年翻譯成中文,吳世良老師的另一個身份是著名導演英達的媽媽。

據英達介紹,直到2019年,他才輾轉得到了母親的手稿,當天上午與人民文學出版社聯繫成書出版,下午便與北京人藝溝通如何將作品搬上舞臺。金漢飾沃特·李·揚格。

這部戲講述了一家美國黑人貧民在因獲取了保險金而突然能夠改變生存境遇後,所面臨的掙扎與選擇,以及他們用信心和夢想面對未來的故事。王茜華(左)飾萊娜·揚格(媽媽),徐菁遙飾如絲·揚格(特·李的妻子)

此次該劇搬上北京人藝舞臺,將由北京人藝演員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等出演。金漢(左)飾沃特·李·揚格,徐菁遙(右)飾如絲·揚格(特·李的妻子)。

左起:金漢飾沃特·李·揚格,徐岑子飾班妮莎·揚格(沃特·李的妹妹)。

陳紅旭(前)飾崔維斯·揚格特·李的兒子,金漢飾沃特·李·揚格 。

左起:阿楠 飾 喬治·莫奇森(非裔美國大學生),徐岑子 飾 班妮莎·揚格(沃特·李的妹妹)。

左起:王寧飾約瑟夫·阿薩蓋(奈及利亞留學生),徐岑子飾班妮莎·揚格(沃特·李的妹妹)。

左起:徐岑子飾班妮莎·揚格(沃特·李的妹妹),王茜華飾萊娜·揚格(媽媽) 。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郭佳攝影/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王曉溪編輯/胡克青

相關焦點

  • 英達執導人藝新戲首演 《陽光下的葡萄乾》 跨越時代國界反映現實
    中國網北京9月2日訊 9月1日,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如何將一部頗具新鮮感的外國戲呈現在大家熟知的人藝舞臺上?導演英達和演員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王寧、陳紅旭、阿楠、王堃等主創在首演當天給了觀眾帶來了驚喜。
  • 英達回歸北京人藝執導母親譯作《陽光下的葡萄乾》9月上演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8月13日,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舉行媒體見面會
  • 執導北京人藝今年首部新戲 英達實現母親心願
    8月13日,北京人藝官宣該院今年第一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將於9月1日首演。《陽光下的葡萄乾》是一部美國經典話劇,創作於1947年,首演於1950年。該戲由北京人藝演員吳世良在1963年翻譯成中文,吳世良老師的另一個身份是著名導演英達的媽媽。
  • 看戲| 英達執導北京人藝今年首部新戲
    北京人藝今年第一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將於9月1日首演,目前正在排練中。《陽光下的葡萄乾》是一部美國經典話劇,創作於1947年,首演於1950年。該戲由北京人藝演員吳世良在1963年翻譯成中文,吳世良老師的另一個身份是著名導演英達的媽媽。
  • 話劇《陽光下的葡萄乾》在京首演 借經典作品表達現實意義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鄭蕊)9月1日,北京人藝2020年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正式首演,並登上首都劇場的舞臺。導演英達和演員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張福元、王寧、陳紅旭、阿楠、王堃等主創,讓人們在首演當天第一次看到這部來自外國的戲劇如何呈現在大家熟知的舞臺上。
  • 英達導演回歸北京人藝,執導母親譯作
    隨著演出行業復工的大潮,首都各演出院團紛紛開始線下演出,為行業助力。北京人藝在這段期間也是動作不斷,首都劇場恢復演出後不僅有經典話劇《洋麻將》開場,更有一部蒙塵多年的原創大戲即將於9月1日與觀眾見面,那就是北京人藝年度首部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
  • 鑑戲報告|英達為北京人藝導了一部美國非裔版「我愛我家」?
    阿楠/王堃藝綻評分:8分(滿分10分)評分理由:多年未曾出現在戲劇圈的英達導演,為北京人藝導演了今年的首部新戲,讓久違劇場的觀眾非常期待。經過種種磨難和漫長等待之後,今晚,由英達導演、北京人藝演員王茜華、金漢、徐菁遙、徐岑子等主演的美國戲劇經典之作《陽光下的葡萄乾》,在首都劇場正式首演。這是英達母親吳世良多年前翻譯的劇本首次被搬上中國舞臺,也是北京人藝今年的首部新戲。
  • 母親譯作手稿失而復得 英達重回人藝執導話劇
    北京人藝院長任鳴近日透露,多年沒有在人藝導戲的英達,今年將回歸劇院,為北京人藝執導一部由美國劇作家洛倫·漢斯貝瑞編劇的世界名劇《陽光下的葡萄乾》。英達說,吸引他三十年來首次回人藝排戲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該劇作是自己的母親吳世良50多年前翻譯的作品。
  • 英達導演,北京人藝今年首部原創大戲開演,這個美國故事京味兒十足
    經過種種磨難和漫長等待,9月1日,由英達導演的《陽光下的葡萄乾》在首都劇場正式首演,這是其母親吳世良多年前翻譯的劇本,首次被搬上中國舞臺,也是北京人藝今年首部原創大戲。昨晚,首批觀眾見識到了「英氏喜劇風格」的獨特魅力,這個「既像美國黑人家庭,又像老北京一家人」的作品,呈現出超越時空、種族、膚色、語言的藝術價值。
  • 北京劇場重啟,上海音樂劇不斷|9月滬京好戲推薦
    記者 | 陳佳靖 林子人編輯 | 林子人1【上海】賴聲川話劇《圓形物語》演出時間:9月3日-13日演出地點:上劇場今年9月,上海觀眾將在上劇場再次看到這部賴聲川的「秘密經典」。英達執導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演出時間:9月1日-15日演出地點:首都劇場《陽光下的葡萄乾》是非裔美國劇作家洛倫·漢斯貝瑞的名作,劇名取自蘭斯頓·休斯的詩《哈萊姆(一個延期的夢)》——「一個未能實現的夢想會有什麼下場?
  • 北京劇場重啟,上海音樂劇不斷 | 9月滬京好戲推薦
    記者 | 陳佳靖 林子人編輯 | 林子人【上海】賴聲川話劇《圓形物語》演出時間:9月3日-13日演出地點:上劇場今年9月,上海觀眾將在上劇場再次看到這部賴聲川的「秘密經典」。本劇由賴聲川執導,劇作家萬方擔任文學顧問,並囊括了當代中國老中青三代的優秀演員,包括曾主演電影《太陽照常升起》的孔維、獲得過中國話劇金獅獎的程愫、國家一級演員孫寧、夏立言、相聲演員何沄偉等。英達執導新戲《陽光下的葡萄乾》演出時間:9月1日-15日演出地點:首都劇場
  • 北京人藝帶觀眾復演 正式演出8月開啟
    北京人藝昨帶觀眾復演 正式演出8月開啟7月26日下午,劇本朗讀《推銷員之死》成為北京人藝1月24日發布停演公告後復演的首個劇目。雖然沒有布景,演員也是手捧劇本,但導演唐燁對表演的細膩要求不僅沒有變,甚至還為轉播調整了服化和燈光。
  • 劇場關門180多天裡,京城戲劇人都在做些什麼?
    6月12日,一臺精心策劃準備,匯聚了藍天野、濮存昕、龔麗君、馮遠徵、梁丹妮、吳剛、嶽秀清、胡軍、盧芳、陳小藝、王斑、王剛等北京人藝老中青幾代藝術家和各個時期經典作品的院慶晚會在首都劇場上演,並同時首次進行網絡直播,讓無數久違劇場的觀眾在雲端聚首和感動。
  • 北京人藝新劇幕後揭秘:失而復得的劇本手稿,聲名顯赫的傳奇家族
    近日北京人藝院長任鳴透露多年沒有在人藝導戲的英達導演今年將回歸劇院為北京人藝執導一部由美國劇作家洛倫·漢斯貝瑞編劇的世界名劇《陽光下的葡萄乾》而吸引英達三十年來首次回人藝排戲最重要的原因在於該劇作是英達的母親吳世良50多年前翻譯的作品吳世良翻譯《陽光下的葡萄乾》劇本手稿這部譯作手稿曾經遺失多年能夠失而復得的過程頗為傳奇如同冥冥中自有天意安排因此讓英達決心為圓母親心願而重返話劇舞臺英氏家族和戲劇舞臺的不解之緣也讓我們值得對這個聲名顯赫的家族
  • 北京人藝《社區居委會》首演倒計時 社區先進工作者進劇場專業把關
    北京人藝《社區居委會》首演倒計時 社區先進工作者進劇場專業把關發布時間: 2020-11-10 08:57:32 | 來源: 北京人藝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日前,北京人藝年度抗疫大戲《社區居委會》進入到舞臺合成階段
  • 看戲 北京人藝《古玩》
    在北京人藝,有一齣戲被稱為「男演員花名冊」,這便是《古玩》。12月12日,由唐燁導演的2020版《古玩》 在首都劇場首演。12月12日,由唐燁導演的2020版《古玩》 在首都劇場首演。1997年,人藝初排此劇就雲集了譚宗堯、濮存昕、馮遠徵、何冰、梁冠華、吳剛等當時中青年演員的中堅力量,其中劇院的男演員幾乎集體登場。1997年,人藝初排此劇就雲集了譚宗堯、濮存昕、馮遠徵、何冰、梁冠華、吳剛等當時中青年演員的中堅力量,其中劇院的男演員幾乎集體登場。
  • 新版北京首演,經久不衰的《雷雨》每一版都各有千秋丨揭秘
    1935年4月27日—29日以中華話劇同好會的名義在東京神田一橋講堂舉行的公演,認為是首演,但後有新信息佐證推翻。同年8月,天津市立師範學校孤松劇團在學校大禮堂演出《雷雨》,而在春暉中學首演沒有得到論證前,曾被看作《雷雨》國內的首演。 歷經三次駁回,中國旅行劇團版的《雷雨》最終於1935年10月11日在天津新新影戲院首演成功,這也是國內第一家專業劇團上演《雷雨》。這一次《雷雨》在天津新新影戲院上演了50多天,幾乎場場爆滿。
  • 多地劇場開門營業 限制上座率、線上線下演出同步進行
    央廣網北京8月3日消息(記者何源)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多地的劇場開始恢復營業。那麼,劇場重啟,需要完成哪些準備工作?觀眾們的感受如何?重返久違的舞臺,演員和主創人員又是怎樣的心情?可以通過紀念曹禺先生110周年的這樣一個契機表達出來,這就是我們接到劇場可以開放的消息之後,用時7天做了這個演出的原因。」今年是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曹禺先生誕辰110周年,原本全國大小院團要舉行的各種紀念活動,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戛然而止。劇場、舞臺進入了數月的休眠期。隨著北京疫情響應級別降級後,國家大劇院、長安大戲院、北京人藝的首都劇場紛紛重新恢復演出。
  • 人藝「天之驕子」解讀《天之驕子》
    「停工不停練」,上周末人藝雲劇場開啟《天之驕子》劇本朗讀。這齣文人薈萃的三國大戲,集合人藝青年一代中的眾多流量小生與小花,雖身在家中,但這群心中有舞臺,臺詞有定力的「天之驕子」們,還是用這種方式讓闊別舞臺2個多月的人藝重回大眾視線。
  • 愛的最切,傷得最深,宋丹丹與英達的八年愛情
    最讓她難過的是,她高考失利,初戀男朋友卻不吭一聲出國留學了,初戀也就這樣有緣無份,而英達這時候早已是北京大學心理系的高才生。以便為自己尋個好去處,宋丹丹在盆友的強烈推薦下報名了北京人藝,憑著一段廣播體操在諸多報考人員中出類拔萃變成表演培訓班的一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