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鄭君駕車800餘公裡來到上海 醫療隊供圖(下同)
圖說:醫療隊返滬那天,醫護人員和鄭君合影
【新民晚報·新民網】還是熟悉的橫條紋睡衣,還是熟悉的依維柯,當「睡衣大哥」來朱家角為大家送娃娃的消息出現在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微信群的那刻,不久前並肩作戰的日子又一次在大家腦海中浮現。
大家口中的「睡衣大哥」名叫鄭君,是武漢一家汽車租賃公司的老闆,也是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在江城認識的第一位志願者。「實在、豪爽」是大家對鄭君的共同印象,醫療隊在武漢的日子裡,他承擔了接送醫護人員上下夜班的工作。夜裡有好幾撥隊員要往返駐地和醫院,他總穿著標誌性的加絨睡衣,熱情地招呼大家。
有家武漢愛心企業贈送給醫療隊員每人一個毛絨玩具,鄭君在離漢通道打開後第一時間辦全了所有證明,在核酸檢測呈陰性後,驅車800餘公裡,歷時9個多小時從武漢來到上海。到派出所備案後,在今天下午5時許抵達了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的隔離點。
「剛剛到武漢的時候物資還是比較緊張的,需要他開著依維柯帶我們半夜裡去火車站拉回駐地。」來自市東醫院的翁超在醫療隊中負責院感和後勤,與鄭君最熟絡。那天搬運完物資已是凌晨五時,鄭君突然問翁超,之前有沒有來過武漢。熱心腸的「睡衣大哥」絲毫沒有倦意,帶著翁超和同行隊員在空無一人的武漢街頭觀光,充滿感情地介紹武漢三鎮平時的繁華熱鬧。
隨著醫療隊在武漢市第三醫院救治工作的開展,需要增排夜班醫護人員。「睡衣大哥」主動攬下了接送的活,他把自己的手機號放在了群裡,告訴大家有需要隨時打電話。「上海醫療隊的很多醫生護士都比我年輕,但膽子比我大多了。」鄭君笑著說,「我開到醫院邊上都有點害怕,可他們都毫無畏懼地衝進去。」有好幾次,他半夜裡接到隊員們的電話,因為做手術沒趕上班車,問他能不能送回駐地。「武漢三院到酒店開車大概10公裡吧,有時候他們都在車上累得睡著了!」鄭君的敘述裡充滿了心疼。他會在接送隊員時拍下短視頻上傳,這些細心的舉動成了醫療隊在武漢奮戰寶貴的回憶。
「雖然和『睡衣大哥』交流不多,但下班很累的時候一出醫院門看到車子,看到車子上的他,就很踏實。」來自普陀區中心醫院的張琴琳告訴記者,「每個漆黑的夜裡,看到他就很安全,和他道謝反而會不斷說我們辛苦了。」
3月22日,醫療隊回家那天,鄭君駕駛大巴,載著武漢三院的「戰友」一起到武漢天河機場為大家送行。他大聲告訴大家,以後來武漢了千萬記得打他電話,他免費為大家服務。
「回到上海沒多久,我就接到了『睡衣大哥』的電話。他說要為我們送一批毛絨娃娃。」翁超說,「當時他還讓我協助辦理一個證明。我還勸他通過快遞方式寄來。」之後幾天,鄭君仿佛「消失」了一般,可在今天下午,他又聯繫翁超,告訴他自己已經在高速公路上了。「我怕他們隔離結束了,人散了找不到了。」鄭君說。
冒著細雨,鄭君在下午3時駕駛依維柯進入上海,在派出所完成備案後來到了醫療隊隔離點。根據隔離點的相關規定,鄭君沒法與大伙兒見面,毛絨娃娃暫時也不能分到隊員手中,鄭君站在樓下,朝著從窗戶探出頭來的隊員們大聲說,群裡夜班司機的電話就是他的,來武漢一定要聯繫。
「真的很感動,感謝他為我們做的一切,也向像『睡衣大哥』這樣的武漢人民致敬!」東方醫院的蔡小紅如是說。「抗疫一線睡衣哥,不分晝夜送我行。臨別之際淚相忘,只因深深滬鄂情。如今我等凱旋歸,滬鄂情誼不間斷。生怕分離眾難聚,千裡驅車入滬口。此車承載滿廂情,武漢人民最英雄!」張琴琳在朋友圈裡這麼寫道。
「剛剛遠遠看了看東方明珠的夜景,很滿足了!」鄭君打算在車裡將就一宿,明天一早開車回家,一如他在武漢接送隊員時的每個晚上一樣。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