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我讀的第一首木心的詩,是《從前慢》:「記得早先少年時/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車站/長街黑暗無行人/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沒有刻意的想要突出什麼,卻一切都在不言之中,也沒有欲蓋彌彰的想要去隱瞞什麼,似乎是什麼都說了,又似乎什麼都沒說。他筆名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早就超過了他的本名:孫璞。他出生於一個富貴人家,卻生不逢時,一生顛沛流離。
很多事情都是不可預測的,就像魯迅先生本來是學醫的,卻發跡於文學一樣,就像木心先生畢業於上海的一所美術學院,最廣為人知的卻是他的詩作。他在美術學院畢業之後從事美術學教育,業務時間整理文學作品。
就在事業蒸蒸日上,未來前程似錦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開始了,他的作品被查抄,工作也沒了,人也鋃鐺入獄。本來家境優渥,舅舅又是有名的作家矛盾,他應該過得順風順水,卻突然受到了這樣的打擊,換做一般人,可能不能接受這樣的巨變而一蹶不振,他偏就不妥協,他說「白天我是奴隸,晚上我是王子」。
他確實是王子,永遠活在陽光下的王子,他像一個孩子一樣天真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文化大革命結束,木心出獄後,真的失去了一切,短短十年,滄海桑田,父親,母親,姐姐,都不在了,就只剩下自己了,偌大的世界,舉目無親。萬分難過的他,瘋狂的工作,藉此轉移注意力。
四年,並不足以讓他忘掉曾經的苦難,並不能夠撫平親人離去給他帶來的傷害,他去了美國紐約定居。提起木心,相對他坎坷的經歷,更讓我心顫的是他不將就的愛情觀。這樣一個心思細膩,熱愛生活的人,卻終身未娶。我看的木心晚年的照片,他穿一身黑色衣服,一件過膝的黑色大衣,戴一頂黑色的帽子,手裡拿著拐杖,坐在長椅上,臉上露著孩子般純淨而陽光的笑。
他不像徐志摩,不停的試,總要找出一個適合自己的姑娘;也不像胡適,即使最初沒有感情,慢慢的磨合,總有適合的那一天;他不同,他願意等,等那個能讓他感到心動的人,就像卓文君之於司馬相如一樣,一眼便是萬年,於是他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他在等那個能讓他有「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以後,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這樣感覺的人。每個人的感情觀不同吧,徐志摩說「愛像水墨青花,何懼剎那芳華」,納蘭容若說「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所有無疾而終的感情,最終帶給兩個人的,要麼是相忘江湖,要麼是互相憤恨,總有一方受傷。
木心是最聰明的,他願意等,寧可一個人孤單的度過平淡的歲月,也不願意傷害任何人來委屈自己。他的一生真的太短了,他還沒能再看一次從前很慢的日色,還沒有再和早先時候說一句,是一句的人再去看賣早餐的店裡氤氳的熱氣,還沒有再去看一次黑暗無行人的長街……他甚至,還沒有等到那個讓他愛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