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建議培養孩子數學閱讀能力,有利於今後的快速成長!

2021-01-19 三水老師講堂

什麼?數學這種學科也需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在人們慣性思維裡,閱讀是文科的事情,如語文、英語等科目,跟理科關係不大,特別是數學這一門科目,直觀裡認為數學是不需要閱讀,只要記住知識概念、基本公式、定理等就可以了。

其實這是一個很大誤區,數學知識看似「分散」,實則緊密聯繫,任何新知識的出現,需要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這就強調一個知識的連貫性。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僅僅關注數式的演算步驟,而忽略對數學語言的理解,這相當於摒棄了數學思維能力的建立。

數學成績好跟閱讀理解能力好是分不開的,眾所周知,解數學題的時候,我們都需要先理解題然後才能進行解題。一旦理解錯誤,解出來的答案也一定是錯誤的。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數學應用題。有些題目真的特別簡單,但是孩子就是不會。當我們幫他們讀題分析以後,他自己又會做了。我們經常說孩子不會讀題,其實這就是閱讀能力的缺失。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句話:「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很多學生由於由於年齡特點和認知結構的原因,他們數學閱讀的能力很低,缺乏足夠的信息識別能力和遷移能力,對數學概念認識與辨別模糊不清等。那麼應該如何提高這些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呢?

語言文字的閱讀能力

有的時候我們只需要抓住題目中的關鍵字詞,就能夠正確理解題目的意思,領悟做題的思路。

例如,增加到18米和增加了18米

這兩句描述看似幾乎一樣,但數學意義卻千差萬別。「到」就是增加後的長度就是18米;而「了」意思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增加18米,是需要進行加法計算的。

數學的閱讀不是走馬觀花式的閱讀,也是要字字斟酌的。尤其是數學概念,那每一個字都是其意義的。

例如:梯形的定義是這麼說的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這裡要特別注意一個字「只」,意思是只能有一組不能多也不能少。

數學符號的閱讀能力

數學符號是數學的基本組成部分。但是我在小學四年級學生中發現,部分學生甚至無法區分「>」和「<」。不知道大於號和小於號,更別提什麼「≥。

數學符號不僅要會認會寫,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含義。

比如「=」,這個符號表示的符號左右兩邊相等,就像是一個天平。而很多學生認為,=就是結果和答案。

圖示和表格的閱讀能力

數學題目也有很多用圖示和表格進行表達,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掌握這一閱讀能力。

如何提高

對於數學較弱的同學,要跨越數學閱讀這個坎,需要相當時間的培養和訓練。可以參考下面幾個方法:

1. 至少要閱讀例題:讀懂例題中的每一步,讀懂每一句話、每個公式算式和每個圖形。

2. 課前預習式閱讀。

3. 課後複習式閱讀。

4. 針對性查閱式閱讀:就某一個疑難問題,有針對性地閱讀教材中的相關章節或段落,再加上閱讀其他有關書籍,或從網上搜索相關內容進行閱讀。

5. 系統性通讀式閱讀:對整本的教材或參考書籍開展系統性通讀式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孩子學不好數學?聰明的家長會用這些方法,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
    這是因為很多家長只是讓孩子死記硬背那些結論、公式,而忘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那麼到底該怎麼樣才能培養好孩子,從小的邏輯思維或者說數學思維呢?這個時候正是培養孩子邏輯思維最好的時候,但在培養孩子邏輯思維之前,家長應該要先做什麼呢?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讓孩子先對數學產生興趣,興趣是支持學習的動力。只有讓孩子從小就對數學感興趣,這份興趣才能讓孩子堅持在數學的世界裡探索下去。
  • 閱讀能力是語文的根本,注重語文學習能力培養,養成閱讀習慣
    現在老師反覆強調「大量閱讀」,要求每天,每周每月閱讀多少書,並且要求寫讀後感,其目的是培養「閱讀能力」。 例如:有的學生看書,圈圈點點做筆記,十分認真,但是到最後都還是說不清楚書裡講的什麼,其實就是因為缺乏閱讀能力,導致不能夠清晰的歸納總結出重點。 同樣邏輯思維能力差的孩子,寫作文也是猶如流水帳一般,沒有重點。
  • ...閱讀大家談——《全學科閱讀理念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課題...
    《淺談閱讀能力的培養》王 麗 老師《學好數學也需要培養閱讀習慣》於 鵬 老師《依託教材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趙明娟 老師>王承偉老師結合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認真閱讀數學教材是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基礎;豐富閱讀內容,提高學生數學閱讀能力三個方面談數學閱讀。
  • 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從「不識字閱讀」開始,閱讀能贏在起跑線
    關於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鍛鍊,帶給孩子成長教育的有利影響,不用說家長們也都心知肚明,當然在前期我也曾有寫過很多相關方面的文章。我們總是說"不要輸在起跑線""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那我們在考慮到壓力施加上的控制,選擇適合孩子接受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早教和知識基礎培養,對孩子後期正式學習肯定都是起到積極正面的效果居多。
  • 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三條很關鍵,建議收藏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帶著這些疑問,又查找了眾多文獻來幫助家長朋友們對邏輯思維這事拎拎清,到底這個邏輯思維能力會給孩子今後的生活、學習帶來哪些收穫呢?首先,來說一說什麼是邏輯思維?
  • 孩子學好數學的關鍵是培養邏輯思維
    首先希望有類似情況的家長不要擔心,數學學習中出現這種情況很正常,再聰明的孩子在剛開始學數學時都難免類似的情況。家長千萬不要覺得題目簡單就為孩子著急,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學習方法有問題,孩子在用背誦的方法學數學,只會做一種題型。
  • 家輝培優:競賽達人的成長之路,從培養孩子的系統性思維開始!
    (原標題:家輝培優:競賽達人的成長之路,從培養孩子的系統性思維開始!)這體現出中學課程和高校課程在共同探索高校招生和培養方案,有利於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的人才。」
  • 6歲前,不培養孩子閱讀能力,上小學後追悔莫及
    尤其孩子幼升小這個階段,有一種能力,是今後各科學習的基礎——把這個基礎打好,孩子在今後的學習中,就會事半功倍,那就是——閱讀能力!「閱讀能力」太重要了,是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底層能力之一。上學後,學語文、學數學,都需要閱讀。
  • 豌豆思維課程測評:3-8歲孩子的數學思維,是如何培養的?
    最近幾年,數學思維成為家長口中的熱門話題。市場上關於數學啟蒙、思維訓練的課程和培訓班也層出不窮。家長在了解孩子的學習成長需要,以及各個機構的課程特色和優缺點,再決定是否報課也不遲。它專注於3-8歲少兒的數學邏輯思維、專注力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豌豆思維課程抓住孩子邏輯力培養的黃金窗口期,引用國際6E教學法,通過在線課堂的交互式教學,引導孩子逐步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培養數學思維。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如何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讀完有答案了
    有這樣一群有情懷有夢想的一線語文老師,抱著「讓每一間教室都透出閱讀之光」的理想,藉助網絡平臺發起了一場又一場的班級讀書會,成百上千的孩子家長通過這個平臺分享好書、學習創意寫作,這就是全國百班千人讀寫計劃。
  • 態度10:如何培養自己的閱讀能力
    第三十封信,為什麼要讀非小說類的名著,作者的女兒一直喜歡看小說,這讓他的閱讀速度有了大量提升,並培養了一個閱讀的興趣。第二個方法,先快速讀一遍,再仔細認真地讀第二遍。有的時候前後是有關聯的,當你把一本書的大致框架了解了,那麼閱讀就會更加順暢一些,作者建議他女兒,閱讀的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非常有啟發意義。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教你5種方法,幫孩子學透數學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對數學啟蒙有這樣的誤區,認為數學啟蒙就是認識數字、學習算數。其實,真正的數學啟蒙重點應該在於培養數學思維。只有有了數學思維的孩子,在面對稍微複雜一點的數學問題時才不容易落入圈套。
  • 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家長、老師收藏!
    小學階段是孩子想像力、創造力發展的黃金時刻,他們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想像力大膽、豐富,是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 但由於部分教師習慣認為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中高年級的事,從而帶來指導上的盲目性及閱讀環境創設的無計劃性。
  • 3歲萌娃秒解雞兔同籠,網友:還不如個孩子,數學能力要從小培養
    視頻走紅後,網友們議論紛紛:「我是白活了,連個孩子都不如」、「我第一次看明白雞兔同籠的解法」、「這個孩子看著就聰明」。有些家長覺得,數學的學習可以等到孩子上學後由老師教導。其實不然,孩子在進入小學前,可以不學習太難的數學知識,但是建立數學思維、培養數學能力卻是刻不容緩的大事。
  • 關於培養3-6歲兒童閱讀、數學思維、英語啟蒙方面的心得體會
    孩子今年3歲整上的幼兒園,現在幼兒園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基本都實行素質教育為主,著眼於開發孩子的思維能力、想像力、動手能力等等。除了個別私立幼兒園和急功近利的家長,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校都不再以教授孩子具體的知識為主,而是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和孩子成長關鍵期的特點,著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專注力、表達能力、規則意識等等。
  • 孩子成長最該培養的品格,自我反省能力,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法寶
    家長和孩子相處的十幾年時間,就是一個逐步放手、不斷成長的過程。每個人天然就有自我反省能力,但反省可能給人帶來新的認識,也可能帶來深深的懊悔,幫助孩子全面理性地認識自己,也就教給了孩子自我完善和健康成長的秘方。
  • 6種能力左右孩子的一生,讓孩子受益終生!
    1、表達自己孩子們只是悶頭學習,或是聽老師講課,表達自己的機會很少,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表達自己的能力。與人相處,表達能力好的人,更容易受到別人的歡迎,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對象,然而父母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
  • 書生傳家教之道 老師明成長之德-家校共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開學三周,時近中秋,根據鹿邑縣教體局師訓股的要求,我們孫淑敏團隊按照第四工作室主持人田可老師的安排,組織學習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精彩的公益直播講座—《家校共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9月19日晚8:00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以自然平和的心態,淡定從容的從幫孩子發現優點長處、把優點/長處落到實處、引導孩子體驗成長快樂、引導孩子培養優秀習慣四個方面分享了教育孩子成長的公益講座。魏書生老師說教育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助學生把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積極、勤奮、向上、樂觀等這些優點想明白、看明白,說明白,寫明白。
  • 共享閱讀 攜手成長——湖口縣第二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開展閱讀分享...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為了營造濃鬱讀書氛圍,打造書香校園,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以讀書構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12月10日,湖口縣第二小學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相聚樊登讀書會,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閱讀分享交流會。黨支部副書記、九江市數學骨幹教師殷瑛參加了此次活動。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閱讀能力?家長懂得這樣做,孩子學習英語更專注
    大量的閱讀是提高英語水平的關鍵一步,閱讀能力的強弱也是英語水平高低的體現,我們在孩子在小的時候,就要懂得培養他們獨立閱讀的能力,而在此,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做好閱讀。當然,在孩子能夠做到精讀和泛讀之前,家長們最為關心的事情是如何培養孩子獨立閱讀的能力,孩子獨立閱讀能力的養成,離不開家長的引導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