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表示:孩子在小學,甚至初中低年級時,僅僅依靠聰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但如果沒有閱讀墊底,年級越高越會力不從心。
尹建莉的女兒圓圓從小就是一個學霸,曾經跳級兩次,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在16歲參加高考,以高出清華錄取線22分的成績,被內地和香港兩所名校同時錄取,最終選擇了清華。並且其中的語文成績更是取得了140分高分。
語文不好的表現
1.語言表達能力差
語文不好的孩子通常閱讀理解能力差,作文寫作都有問題,通常與人溝通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
2.影響數學成績
語文和數學是考試的主要學科,語文學習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邏輯思維能力的高低。現在老師反覆強調「大量閱讀」,要求每天,每周每月閱讀多少書,並且要求寫讀後感,其目的是培養「閱讀能力」。
例如:有的學生看書,圈圈點點做筆記,十分認真,但是到最後都還是說不清楚書裡講的什麼,其實就是因為缺乏閱讀能力,導致不能夠清晰的歸納總結出重點。
同樣邏輯思維能力差的孩子,寫作文也是猶如流水帳一般,沒有重點。
而語文培養的就是「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所以邏輯思維能力就是拉開成績的關鍵。
3.最直接的影響考試成績
語文佔大比分,是三大主科之一,從上幼兒園背誦唐詩起,就離不開語文,到中考高考,語文始終都關係到我們升學的命運。
造成孩子語文成績不好的原因
1.語言發展滯後
導致孩子在聽說讀寫等方面能力不夠,在語文學習上遇到較多的問題,總體來講,而且通常男生的表達能力不如女生。男孩兒在語言發展,閱讀和寫作方面等方面表現的不盡如人意。
2.孩子零基礎入學,知識儲備嚴重不足
由於學習拼音和認識生字都相對較為枯燥,孩子的學習興趣一般不會很高。知識儲備量又不大,導致孩子入學後聽不懂老師說的話,看不懂作業或者練習題的大概意思。
3.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自主學習能力不夠,導致孩子在語文學習成績上的表現很不好。影響孩子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並且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閱讀對於語文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4.父母過於崇尚快樂教育
不讓孩子在學齡前學習任何的知識,走進另一個極端。孩子從小玩到大,入學非常的不適應。父母並沒有重視孩子的語言發展,跟孩子之間的對話或者交流都不是很多缺少學習和模仿的機會,導致語言能力欠缺。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1.大人經常說給孩子聽,增強孩子語言理解能力
語言是一種社會行為,在早期語言發展的每個階段,孩子與父母或者其他照料者之間的互動都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1)大人重複說給孩子聽
從嬰兒出生的那一刻,大人就要經常說給孩子聽,雖然剛開始孩子尚且無法聽懂大人的語言,但是這樣的親子對話是一種早期的「輸入」,能極大地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2)幫助孩子理解口語單詞
大人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口語單詞。例如,我們可以指著一個玩具車說:「請把車拿給爸爸」。鼓勵孩子跟蹤自己的視線,如果孩子沒有任何反應,我們可以拿起玩具對孩子說:「這是車車」。
2.鼓勵孩子說給大人聽,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當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基本都開始學說話了,哪怕蹦出幾個單詞。在語言表達方面,女孩兒的發育要比男孩早一些,大部分女孩兒在一歲之前基本能清晰說出幾個詞語或者短語。
比如:「媽媽吃。」大部分男孩兒可能到一歲以後才達到這個水平,無論女孩兒還是男孩兒,只要開口說話,我們就要多鼓勵孩子說給大人聽,逐漸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1)認真聆聽孩子說的話
由於剛開始說話的時候,孩子會表現得很緩慢並且吃力,因而有些家長會迫不及待地幫助孩子說出他們的想法,大人一定要有耐心,無論孩子說的多麼艱難,不管我們有多著急,都要讓孩子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到孩子說完以後再去幫助孩子。
(2)經常跟孩子互動交流
孩子通過傾聽大人說話,可以幫助自己學習語言。當孩子開始說話時,大人可以通過重複最早說出的單詞和糾正發音來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
在跟大人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孩子通過模仿可以學到很多詞語和簡單的句子。大人在交流中對孩子的敏感回應和積極關注,非常有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
(3)大聲讀給孩子聽
大人為孩子閱讀的頻次和方式可以影響孩子的說話能力,最終影響讀寫能力。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如果兒童在1~3歲經常聽大人大聲閱讀,尤其是對話式閱讀,那麼他們在2~5歲會有較好的語言能力,七歲時會表現出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
3.寫字是語文的學習重點
當孩子具備一定的識字和拼讀基礎以後,語文學習的重點就會轉為寫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入學一個月以後,老師會要求孩子們進行簡單的書寫練習。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而寫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是第一階段語文學習的一個重點。要求孩子做到書寫規範,端正,整潔,同時要求寫字姿勢的正確。
4.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閱讀對於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父母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我們可以幫助孩子養成以下幾個閱讀習慣:
(1)每天閱讀的習慣,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讀書,或者每天隨機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孩子讀報讀書,如果每天如此閱讀,最後會成為孩子的自覺行為。
(|2)幫助孩子養成專心閱讀的習慣,閱讀時不要東張西望,需要做到身心合一,聚精會神。並且引導孩子養成讀書時常問「為什麼」的習慣,培養孩子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