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升中電子書的作用探討

2020-12-23 學術信息交流

摘 要: 小學是學生發展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正確把握閱讀教學特點,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本文通過論述電子書概念和在語文閱讀中的優勢,以B小學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對電子書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影響進行了調查分析。通過電子書閱讀活動,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組織連貫能力、模式辨識能力、篩選存儲能力以及語感和遷移能力顯著提升。在電子書閱讀指導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融入多種閱讀教學方法,讓學生饒有興趣參與,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關鍵詞: 電子書; 語文閱讀; 閱讀教學效率;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學生語言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的重要方法。《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提出:學生要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在閱讀中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和感受理解能力[1]。隨著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使用頻率逐漸升高,電子化閱讀成了一項重要的閱讀技能,以電子書為媒介,要求學生不僅具備傳統的文本閱讀能力,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對多媒體文本進行解讀、與電子媒體進行交互等,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本文通過論述將電子書應用於小學語文閱讀的優勢,分析電子書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影響,希望對語文閱讀教學提供幫助。

 一、電子書概念及其在閱讀中的優勢

(一)電子書概念

傳統意義上的電子書是指一種網絡書籍,將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多媒體元素進行融合,統一利用電子屏幕動態顯示。電子書的發展起源於1990年代末,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代是為了方便閱讀者在任何場所閱讀,研究者將傳統書籍數位化,以傳統紙質雜誌的網絡電子版取代紙質書籍;第二代主要是將數字媒體雜誌化,電子雜誌社將大眾喜歡的圖書進行電子化排版,形成閱讀雜誌的網絡版,擴大讀者的選擇空間;第三代就是當前的多媒體網絡電子書,最大的特點在於媒體性和交互性,讀者可以利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在線閱讀,同時將自己喜歡的圖書進行分享,閱讀體驗性好。

(二)電子書閱讀優勢

電子書在發展中融合了多種互動技術,集合了多種媒體的表現形式,生動有趣的畫面感,提高了讀者的閱讀興趣,特徵主要表現在:一是,將不同的媒介材料進行了整合,讀者不僅能夠欣賞文字之美,也能結合圖片和視頻加深對文章線索的尋找和主旨的理解,表現形式多樣,滿足了不同讀者的興趣愛好,此外,全面、生動和豐富的資料,也給讀者帶來了感官刺激,閱讀吸引力十足。二是,在閱讀活動中,利用網際網路的交互功能,讀者可以在線參與電子書的定製,還可以與編輯在線互動,並在評論區發表看法,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發展閱讀思維[2]。

語文新課標中強調,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能夠閱讀書報雜誌,能夠初步鑑賞文學作品,豐富精神世界。傳統的閱讀材料是文字印刷材料,教師要求學生一行行按照字符循序閱讀,書本中很少有生動的插圖,學生閱讀興趣和積極性一般。電子書交互性的特點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將閱讀當作自己的事情來做,在閱讀中更懂得抒發情感。

二、電子書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影響調查

(一)研究方法的制定

為了深入研究電子書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影響,本文以電子書閱讀活動開展較好的B小學為研究對象。B小學為了增強信息化教學效果,設置了普通班和平板班,平板班的學生每人都有一臺平板電腦,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為網絡環境下的數位化教學。本文選取三年級普通班和平板班各70名學生,開展為期一學期的閱讀活動調查,平板班採用電子書閱讀,普通班採用學生配發的紙質書閱讀。一學期的閱讀活動結束後,測試學生閱讀成績,分析電子書應用效果。

(二)電子書閱讀設計

在電子書閱讀設計中,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閱讀學情,通過組織生動的自學、互學和展學活動,提高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將閱讀課堂交給學生[3]。教師角色要由閱讀活動主導者變為引導者和策劃者,通過分析學生閱讀中出現的問題,讓他們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比直接分享答案效果會好很多。設計過程:一是師生、生生之間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活動尋找閱讀的材料;二是對於選定的材料進行有效組織,豐富電子書畫面,安排固定的閱讀時間和方式;三是選擇閱讀測驗方法,並通過自評、互評和小組評等活動,提高學生對電子書閱讀的認識。以小學語文課文《美麗的南沙群島》為例,電子書設計框架和具體內容如下表所示。

表1電子書閱讀設計框架

 (三)閱讀能力評價

小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還不是很強,不管是紙質閱讀還是電子書閱讀,教師都要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習慣,關注學生的閱讀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他們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本文閱讀能力評價基於閱讀六要素:語言理解能力、組織連貫能力、模式辨識能力、篩選存儲能力、語感能力和遷移能力。測試標準化試題以這六個閱讀能力為基礎,每項100分,分值越高,說明學生該項閱讀能力越強。

(四)閱讀測驗結果

通過一學期的調研,對三年級普通班和平板班學生共進行10次測驗,計算了每位學生的閱讀能力評價值,得到表2所示數據。可以看出,平板班學生的閱讀能力六大指標得分高於普通班,說明電子書閱讀對於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幫助很大。

表2兩組學生測驗結果對比(分)

三、電子書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升的幫助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傳統的閱讀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過程通常為教師領讀、學生跟讀記憶、教師提問和學生回答,課堂師生、生生互動較少。在電子書閱讀模式下,教師通過圖像、聲音、視頻等手段,可以將抽象文本內容變得生動有趣,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可感的情境。此外,在電子書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充分將翻轉課堂教學、小組合作教學、情境創設教學過程融入,在學生出現學困時,利用豐富化的手段重新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品質,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利用電子書進行綜合性的閱讀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多媒體支持下,學生利用電子書可以對文字符號和課文語句進行再加工,或將文字與畫面進行結合,或文字與聲音結合,或文字、聲音、畫面三者結合,增強了閱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提高了學生信息搜集和加工能力。理解是閱讀的基本要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語文學情,將他們安排成能力高、中、低三個小組,每個小組給予不同的閱讀要求,通過角色扮演閱讀的方式理解文章主旨,豐富頭腦中的表象,這樣會慢慢地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在組織連貫能力培養中,教師同樣可以結合電子書的特點,讓學生根據圖畫內容對文章內容進行組織梳理,從而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因此,在利用電子書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教師要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在閱讀教學中融入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形成閱讀習慣。

 (三)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實踐性

閱讀教學素材來源於實踐服務於實踐中,電子書閱讀是一種交互性較強的閱讀方式,當學生在閱讀中遇到難以理解的內容時,可以通過在線留言尋求幫助或者直接聯網搜集找到正確的答案,同時利用電子書的交互功能,師生、生生之間還能進行實時溝通,增進師生感情。因此,電子書閱讀有助於培養學生探究精神,提高閱讀學習的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需要的語文素養。在電子書閱讀完成後,為了提升學生閱讀體驗性,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實踐性閱讀活動,比如朗誦賽、辯論賽等,進一步深化學生對電子書內容的理解,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綜上所述,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學信息化手段越來越豐富,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學生接受語文知識的渠道。電子書是一種數位化教學資源,將其應用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於提升學生語文閱讀素養有積極的影響。在指導學生進行電子書閱讀中,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閱讀學情,制定電子書閱讀計劃,慢慢地讓學生喜歡上利用電子書閱讀,並在閱讀中不斷自我調節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健.AR電子書對小學生閱讀學習效果影響的實證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0(23).  [2] 袁如玲.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課外閱讀[J].讀與寫(教師),2018(9).  [3]袁詠茵,馬曉玲,曹露娟,等.電子產品對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2018(05).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最重要的語文學習能力是閱讀?語文老師告訴你:是傾聽力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常有家長問我,小島老師,是不是我們在小學階段,把字寫好,閱讀能力提高一些,我們家長在陪學上多下下功夫,孩子的語文成績就能穩定一點呢?
  • 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差,靠提高閱讀量還不夠,而是題做得太少
    閱讀在小學整體學科中起到了串聯的作用,不光語文需要閱讀理解,數學也需要,讀不懂題目,就解不了方程式。英語同理,閱讀的方式技巧不對,英語更看不懂。很多家長也非常重視閱讀,給孩子買書、送到閱讀培優班、參加讀書分享會,想通過閱讀來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殊不知,成績沒提高,孩子更不願意學語文了。但凡語文學習困難的孩子,在日常的學習中,都缺乏學習主動力。
  • 開展課外科普閱讀提升小學生科學素養
    本文就小學生開展課外科普閱讀活動的意義、小學生開展課外科普閱讀的現狀以及在課外科普閱讀中提升科學素養的策略等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全面的研究。關鍵詞:課外 科普閱讀 提升 小學生 科學素養 策略一、小學生開展課外科普閱讀活動的意義1.課外科普閱讀可以拓展小學生的科學知識溫故而知新。
  • 最好的閱讀素材就是語文書,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就靠這3本語文書
    家長要明確一點,你在閱讀過程中的作用,是督促和引導孩子看書,養成習慣,培養興趣。還要對內容有一個基本的把控,很多家長在閱讀過程中非常強勢,孩子看什麼書,不能看什麼書,家長完全控制。在閱讀練習中,孩子沒有主動權,是一個被動閱讀的狀態,這不利於對閱讀建立興趣,更無法去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大部分不知道選什麼書的家長,我總是建議,先從語文書看起。
  • 談談課外閱讀在中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課外閱讀對中學生各科學習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積累知識,又可以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為各科的學習打下基礎。特別是在學習語文方面,可以說課外閱讀決定了語文成績的好壞。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下,課外閱讀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一、通過閱讀各種書籍,可以積累大量的詞彙。豐富的詞彙可以為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礎,進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都知道學英語需要詞彙量的積累,語文也一樣,豐富的詞彙是寫作的基礎,這就好比蓋房子前要有磚、瓦、鋼筋等材料是一樣的。
  • 中焦視線大會丨王軍:分級閱讀 效果測評 助力綜合閱讀能力提升
    蜂蜜閱讀是一家兒童中文分級閱讀課程提供商,為5—12歲兒童提供大語文分級閱讀課程服務,幫助孩子在快樂中學習。蜂蜜閱讀首席運營增長官王軍在會上介紹了蜜蜂教育在致力於中國小學生分級閱讀能力培養方面的必要性、理念、路徑及成果,並指出當前中國小學生在分級閱讀方面的現狀、優勢。他認為,中文分級閱讀有利於學生的因材施教、高效閱讀和自主閱讀。
  •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使用電子白板的策略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使用電子白板的策略2.1創設情境教學,營造語文閱讀課堂氛圍。教師利用電子互動白板優化課堂情境,營造課堂氛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八年級《桃花源故事》的學習中,老師用電子白板講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生活。在本課的學習中,學生要掌握和積累一些文言文常用詞彙,了解古今的離經叛道現象,通過電子白板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線索簡潔豐富的語言,理解作者社會理想賦予的「天堂」。這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對形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直觀、方便、生動。2.2利用翻轉教室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 小學生經常閱讀的好處
    閱讀從來是不分年齡的,但是相較於成人,小學生的閱讀在學習和其他各方面能力提升上顯得尤為重要。不閱讀,往往一兩年小學生之間的差距就會很明顯。同樣的年紀,同樣的學習,經常閱讀的學生要比不閱讀的各方面能力都強出很多。而且不僅僅是課內,課外閱讀也至關重要。
  • 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滿分不是夢,親測有效。過來人給你的建議
    作為一名小學生的家長,你是不是和曾經的我一樣,有這樣的苦惱?孩子語文考試,基礎知識部分沒什麼大問題,就是閱讀理解分數很難提高。文章的中心思想不會總結,對重點詞彙的理解不到位,不會用文字表達,話說不到點兒上,因此語文成績總也提高不上來。課外閱讀題沒少做,課外書也沒少讀,但效果卻不明顯。
  • 閱讀能力是語文的根本,注重語文學習能力培養,養成閱讀習慣
    語文不好的表現 1.語言表達能力差 語文不好的孩子通常閱讀理解能力差,作文寫作都有問題,通常與人溝通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
  • 小學生如何學好語文?三年級語文是個坎兒,這五大能力要儘早養成
    我們經常會遇到孩子不愛閱讀、讀了很多書卻不會寫作文、不會做閱讀理解題等這些對於小學生來說的學習難點,都和這五大能力的關係非常密切。一、自主識字和寫字的能力什麼叫自主識字呢,就是孩子可以自己用手頭的工具,去認識和理解某個字詞,而不是總是在喊媽。
  • ...培養之書」,校園偵探+推理冒險,在不知不覺中培養閱讀與寫作能力!
    前段時間,一個從小不喜歡語文課的孩子,竟然在全國「楚才杯」作文競賽中獲得特等獎?這位孩子叫呂昭衡,是武漢華師附小一位六年級的小學生,據呂昭衡媽媽董豔說,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擔心的就是他語文成績,因為呂昭衡不喜歡語文,偏愛數學科目,孩子能在楚才杯作文競賽獲得特等獎,是她怎麼都想不到的。
  • 工作記憶訓練 對提升小學生英語成績的作用
    本周我們分析了工作記憶對於提高學生數學應用題、計算題,語文閱讀成績的影響,今天我們再來談談他對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相比較數學和語文,英語學習的特點有著很大的不同。我們先從英語學習困難的地方說起。在英語學習中,視覺、聽覺負責信息的輸入,大腦負責信息的存儲、加工;那麼工作記憶中,與之對應就是語音環路(聽覺)、視覺空間模板(視覺)、中央執行系統(存儲和加工)三個功能。英語學習是這樣,語文學習亦是如此。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語文、英語學習的比較,來找到英語學習中的難點。上海就曾經做過類似的對比實驗。
  • 多讀書,會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嗎?
    我是一個多年來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老師,語文難教,難在閱讀,這是一線老師普遍的感慨。語文難學,難在閱讀,這是學生普遍的心聲。首先,我們應該弄清楚什麼是閱讀理解能力,以我多年的摸索,我認為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包括:1.語言概括能力。
  • 掌握閱讀方法,培養分析和總結能力,讓語文閱讀理解不再難
    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相信很多的學生在閱讀理解這一部分真的也會比較頭疼的一個事情,想要在這部分拿到高分真的需要有很好的閱讀分析總結能力。 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自己都是需要知道,想要學好語文,或者說是想要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的話,那麼就必須要掌握好的閱讀方法,而且還要培養自己的分析總結能力。
  • 語文閱讀能力的差距分層,體現在如何寫好讀後感,取決你在哪一層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小學語文閱讀的重要性,是每一位語文老師反覆強調和重點培養同學們學習的能力。可是有不少同學,平時也很注重閱讀練習,也挺愛看書的,為什麼語文成績還是很一般呢?關於語文閱讀能力的差距分層,主要是有沒有看進去,是否掌握了閱讀的技巧以及寫沒寫讀後感。愛閱讀和語文成績好有沒有關係?是有的,但是愛閱讀不是每天拿著一本書看,首先是要看得懂,也就是把書看進去。其次是,閱讀也是有技巧和方法的,有的同學一整個學期就看一本書,有的同學一整個學期能看幾十本書,這就是差距分層。
  • 冰心兒童文學獎三次獲得者毛蘆蘆在閱讀王閱讀能力班傾力開講
    以主題為中心進行寫作,文章中記得點題,孩子們可以寫一段回頭看看,切記不要偏題。毛蘆蘆:讀好語文書、多讀課外書毛蘆蘆老師強調,孩子們要「好好讀語文書、多多讀課外書」。讀了書之後,可以想像自己身上有什麼故事,從中找到寫作素材和亮點。題材上可以參考,語言上也可以模仿。閱讀的多了,思考的多了,記錄的多了,積累的多了,就會發現生活中有無窮的題材。
  • 小學生出口成章,原來不光是學了古詩詞,還靠這些書學習了成語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我們家長判定一名小學生語文文學素養有多高,通常從表達能力,比如出口成章、三步成詩來判斷。這個時候,有的語文老師會嚴厲指出,這些詞不用這麼用,全部刪掉,只保留一個詞。我不反對這樣的教學方法,但是我的語文課,是允許孩子拽詞的,只有先學會拽詞,建立學習語文的信心,才能通過一次次使用詞語的練習中,體會到最佳的形容詞彙。不過,想讓小學生達到出口成章的語文能力,除了保持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注意積累文學常識,多看古詩詞,還可以多學習成語。
  • 對於小學生,閱讀到底有多重要?
    閱讀能力強的孩子,把文字在腦海裡轉換成畫面的能力就強。文字原本只是一種符號,孩子通過閱讀這些符號,腦海中神奇地出現了一個生動有趣的世界。 閱讀是一種神奇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藉助文字,去到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見到古今中外有趣的人物。他甚至可以與自己暫時告別,以他人的角色去往他人的世界,去體驗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閱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腦子越用越靈活。
  • 不知道如何選書單,家長只要選對一套書,就能幫孩子提高語文成績
    眼看升入了中學,更沒有時間花在語文學習上,沒有閱讀的基礎,語文成績越來越差。學科之首都學不好,其他學科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方法和技巧的實踐經驗,全部來自我們是否能夠了解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希望孩子語文成績好,又想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的家長,會從第一步選書單開始,不斷地問老師,哪些書目適合孩子看,哪些書能夠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老師也很苦惱,語文學習不光有閱讀啊,寫作也很重要,綜合文學素養更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