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疫苗能終結新冠大流行嗎?

2021-01-08 中國青年報

圖為一名老人(左)在西班牙瓜達拉哈拉的洛斯奧爾莫斯養老院內接受新冠疫苗注射。新華社發(西班牙首相府供圖)

近日,歐盟、阿根廷和新加坡等多國相繼宣布實施為民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計劃。截至2020年的最後一天,全球累計約有40個國家開始或即將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這對即將到來的2021年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但在病例激增和病毒變異的嚴峻形勢下,疫苗的研發和生產依然是一場和時間賽跑、同生命競渡的未知較量。同時,在分配等領域,「疫苗民族主義」成為橫亙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一道鴻溝。

當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仍不容樂觀。歲末年初,盤點一年來全球疫苗研發的種種努力,展望明年疫苗是否會給終結這場大流行疾病一個時間表時,國際輿論場上,樂觀情緒和悲觀情緒同在。在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之際,世界應更加警醒: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除非人人都安全,否則無人會安全」。

疫苗接種——

「隧道盡頭的光芒」

近日,疫苗接種計劃在一些國家迅速展開。綜合外媒消息,12月29日,阿根廷開始使用30萬劑俄羅斯的「衛星V」疫苗為公民接種。同日,新加坡為其醫護人員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摩洛哥衛生部日前宣布,向中國醫藥集團和英國阿斯利康公司訂購共計6500萬劑新冠肺炎疫苗,之後將啟動計劃為該國80%的成年人口進行疫苗接種。歐盟已從當地時間12月27日起為區域內4.5億人口啟動了正式的大規模接種計劃。

「希望」「裡程碑」「新的開始」,當今年12月美英等國民眾開始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這些積極的詞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媒體報導中,替代了「絕望」「混亂」與「遙遙無期」。正如這種轉變折射出的期待,疫苗被人們視為讓世界重回正軌的決定性力量。

對疫苗這種「高科技武器」的試驗和期待貫穿了2020年全年。12月22日,世衛組織更新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正在進行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共有233支,其中61支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進入臨床三期試驗階段的有十幾支。近日,美國、英國、俄羅斯、土耳其、巴西、阿聯等國均公布了各自使用疫苗的高有效性。

與這些好消息同時,壞消息也並肩而至。近日,英國、加拿大、義大利、瑞典、澳大利亞、西班牙、黎巴嫩、丹麥、韓國等國都報告了新增變異新冠肺炎病例。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稱,疫苗出爐使大家紛紛寄望於疫情可在數月內獲得緩解,但多個國家相繼發現感染性更強的變異病毒,似乎發出不要放鬆警惕的警告。

儘管多國開始進入全面接種疫苗的跑道,但各國政府都未敢放鬆警惕,積極在聖誕和新年假期中組織備「戰」。奧地利、英國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在聖誕節第二天,再次宣布限制人口流動的措施。愛爾蘭、義大利則在聖誕假期前就宣布了重新「禁足」計劃。自12月28日起,日本祭出空前嚴厲的「禁止大多數非公民入境五周」的措施,美國開始要求從英國入境的人員提供出發前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表示,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進展使人們開始看到「隧道盡頭的光芒」,但要結束新冠大流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疫苗已推出,人們也需堅持遵守防控措施。

疫苗分配——

「不平等問題難以解決」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日預測:在「2021全球大趨勢」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疫苗爭奪戰」。「除了疫苗外交,國家內部和國與國之間,將會展開一場誰該獲得、何時獲得疫苗的爭奪戰。」相關文章稱,隨著首批疫苗供應數量大幅提高,眾人關注的焦點將從研發疫苗的壯舉轉移到同樣艱巨的任務:分配疫苗。

「當前,全球疫苗缺口很大,生產速度遠遠跟不上需求的增長速度,導致疫苗爭奪很激烈。」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對本報表示,新冠肺炎疫苗可能需要每個人不只接種一次,運輸和保存條件很苛刻,生產和使用成本很高。更嚴重的問題是:很多發達國家內部疫苗分配不均衡,很多發展中國家用不起疫苗。

美聯社報導稱,在製藥業明年預計生產的約120億劑藥物中,約90億劑已經被發達國家預訂。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苗的年產量保守估計在20億至40億劑之間。面對未知風險,財力雄厚的國家搶購疫苗,將導致大量的發展中國家只能望「苗」興嘆。

為應對疫苗分配不平衡等問題,由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和世衛組織牽頭成立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旨在為所有國家尋找有效疫苗,目前已有近190個國家和經濟體加入這一機制。12月18日,世衛組織透露,COVAX已獲得近20億劑疫苗供應協議,如疫苗獲得批准,參與計劃的低收入經濟體或能從明年上半年開始接種疫苗。但有輿論擔心,僅依靠國際組織籌集到的有限資金以及少數的直接訂單,全球疫苗供應及分配的不平等問題依然難以解決。

復旦大學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張貴洪表示,疫苗接種對控制病毒和疫情至關重要,疫苗合作能否成為全球抗疫的轉機和全球衛生治理的契機,取決於所有人的選擇。如果能在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的主導下,把疫苗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在研發、生產、調配、援助等方面開展全球協調,盡最大努力和可能惠及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脆弱國家和弱勢群體,將為疫情後的世界帶來希望。相反,如果繼續「各自為戰」,甚至把疫苗作為一種政策工具而將其「政治化」,則全球抗疫很有可能出現新的「疫苗鴻溝」。

「在全球愈演愈烈的疫苗爭奪戰中,中國倡導將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積極加入COVAX,展現了中國的技術自信、戰略自信和大國擔當。」王義桅認為,中國優先向欠發達國家提供疫苗,用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此外,在金磚峰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等多邊場合,中國積極推動開展廣泛深入的疫苗國際合作。

疫苗效力——

「保護時間還不能下結論」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2月25日報導,流感病毒是「偽裝」大師,每年都有能力產生新的毒株來測試疫苗的功效:它具有專門的機制來合成其遺傳物質核糖核酸(RNA)的模塊,就好像樂高積木的不同板塊可以互換以生成不同的功能一樣。報導稱,新冠病毒似乎是一種穩定的病毒,平均每月突變兩次,其適應人體的策略是讓RNA擁有龐大且易變的基因組。然而最近幾周在英國發現了大量突變毒株,超出了預期,並引發了有關其遺傳多樣性是否會影響疫苗效力的疑問。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近日強調,由於新冠病毒出現還不到一年,疫苗能提供多長時間的保護還不能下結論,但一些數據顯示,疫苗保護期在半年以上是沒有疑問的。

新冠肺炎疫苗有效期的不確定或將導致人們需要定期接種疫苗。但令人擔憂的問題是:有多少人願意接種疫苗?世衛組織早在2019年就警告稱,「疫苗接種遲疑」是對人類健康的十大威脅之一。近期刊發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的一篇調查報告顯示,不同國家和地區民眾對新冠肺炎疫苗的接受度有巨大差異,有近90%的中國受訪者願意接種「經過驗證的、安全有效的疫苗」,但也有國家的民眾接種意願甚至不到60%。

儘管所有人都希望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終結能有一個時間表,但麥肯錫諮詢公司提出,現在依然很難判斷「終結」會是以怎樣的定義出現。麥肯錫認為,一種可能是,通過疫苗接種實現「群體免疫」,儘管人們可能需要像接種流感疫苗一樣定期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但病毒的廣泛傳播威脅將消失。另一種可能則是僅有高危人群接種疫苗,各國還需要依靠快速準確的檢測、治療方式的改良以及公共衛生對策的加強,來保持一種「新常態」。

「2021年,人們可能仍然會持續生活在病毒與疫苗的『冰與火』共存的世界中。」美國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副教授陳希表示,在麥肯錫提出的兩種狀態中,人們會逐漸從第二種向第一種過渡。疫苗的作用取決於它的有效性、產能和供應鏈以及民眾的接種意願,但目前這三方面都存在各自的問題。

大規模接種疫苗的目的是通過阻止病毒傳播實現群體免疫。但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日前表示,全球在接下來的6個月中必須保持警惕,因為即便新冠肺炎疫苗問世,仍需要一段時間讓大部分人得到接種,2021年年底前不會出現「群體免疫」。

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他相信直到2022年大流行才會結束。「這種流行病的終結,最好的...
    【比爾·蓋茨稱新冠大流行最好的情況可能是2022年終結】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說,儘管他預計疫苗將於明年初獲得批准,但美國料將到2021年夏天才能開始恢復正常,他相信直到2022年大流行才會結束。「這種流行病的終結,最好的情況可能是在2022年。
  • 僅靠疫苗或無法終結新冠疫情
    多國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曙光初現?僅靠疫苗或無法終結新冠疫情  國際戰「疫」行動  據國外媒體近日報導,繼12月5日俄羅斯開始讓國民接種新冠疫苗之後,英國從8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始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此外,美國也在加快部署,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當地時間10日將決定是否批准輝瑞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一旦獲批,美國最早11日對普通民眾放開新冠疫苗接種。  一切看似都在朝好的方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但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就意味著人類能很快終結新冠疫情嗎?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和很多專家提醒道,單獨使用疫苗不會結束疫情大流行,研發疫苗和批准接種只是第一步,將疫苗安全分發到全球仍面臨不少挑戰。
  • 中國新冠疫苗已被證明有效 2020年中國新冠疫苗什麼時候上市
    中國疫苗已被證明有效!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和加速實現全球經濟復甦的最快方式,是確保能接種新冠疫苗;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中國的新冠疫苗研發項目非常活躍,並且一些疫苗在現階段臨床試驗中已被證明有效。
  • 全球開啟疫苗接種競賽,新冠病毒會被終結嗎?
    全球新冠疫苗進入接種競賽階段。當地時間12月8日凌晨6時31分,一名90歲老人在英格蘭考文垂大學醫院接受新冠疫苗的接種。她是英國政府啟動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的首位嘗試者。
  •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期間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期間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2020-09-01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比爾·蓋茨:遏制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需要公平的疫苗分配
    12月8日,比爾·蓋茨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演講指出,如何將疫苗公平地分配給所有國家,尤其是欠發達國家,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需要確保疫苗分配在某種程度上是公平的,而不是一個人的富有程度來決定他是否能獲得這個疫苗。」
  • 新冠疫苗怎麼打?打完還用戴口罩嗎?權威科普:詳解圍繞新冠疫苗15大...
    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公眾號】;千呼萬喚始出來,新冠疫苗終於來了。 2020年最後一天,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新冠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附條件上市,為戰勝新冠疫情注入了新的力量,全民免費接種的信號更是振奮人心。 2021年1月1日起,各地重點人群已陸續開始接種我國首批新冠病毒疫苗。
  • ...但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結束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衝刺中正被拋棄。綜合...
    國際疫苗監督機構:發達國家囤積新冠疫苗 加拿大可供每人接種5次;國際疫苗監督機構表示,發達國家囤積過量的新冠肺炎疫苗可供其人群進行3次接種,但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結束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衝刺中正被拋棄。綜合BBC、CNN消息,國際疫苗監督機構「人民疫苗聯盟」(People's Vaccine Alliance)9日表示,在67個較貧窮的國家中,只有1/10的人有望在2021年年底之前接種疫苗。但是在發達國家,在大流行的最初幾周和幾個月開始急於確保疫苗供應,因此已經訂購了多餘的產品。代表全球人口14%的國家擁有新冠疫苗的數量已達全球一半以上。
  • 新冠疫苗79.34%有效率意味著啥?3至17歲能打嗎?官方回應
    「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微信公號1月8日消息,我國首支新冠疫苗已在多地開始對重點人群進行接種。目前新冠疫苗的產能如何?79.34%的有效率意味著什麼?新冠疫苗保護期究竟有多長?3歲-17歲人群能打新冠疫苗嗎?總臺央廣中國之聲記者日前獨家專訪了生產我國首支新冠疫苗的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副總裁張雲濤。
  • 新冠疫情何時能結束?從大流行的歷史中尋找答案……
    距離2019年年底首次暴發新冠疫情的時間點來看,10個月已經過去了。截止目前,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3959萬;累計相關死亡病例已逾110萬。我們現在處於大流行的哪個階段在大流行早期,許多人寄希望於新冠病毒逐漸消失。有人認為,夏季炎熱時它會像SARS一樣自行消失;更是有人聲稱,一旦有足夠的人被感染,群體免疫就會戰勝病毒。但這些都沒有發生。
  • 多國將啟動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會是「萬靈丹」嗎?
    世衛組織官員瑞安指出,疫苗的出現並不等於各國將迎來零疫情。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截至北京時間6日15時27分,全球累計確診新冠病例超6656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近153萬例。為遏制疫情,全球多國啟動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計劃。
  • 深度|新冠疫苗推進遲緩,能強制人們接種嗎?
    《紐約時間》原創文章,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編輯:新約客 新冠疫苗推進不盡如人意, 能強制人們接種嗎
  • 美國新冠感染人數破千萬,疫苗和新總統能拯救這個國家嗎?
    加強新冠檢測和追蹤。成立一個像羅斯福的戰爭生產委員會這樣的「大流行測試委員會」,用於在短時間內生產大量醫療檢驗用品,提升全國的新冠檢測能力;同時建立一個公共衛生工作隊,動員10萬美國人幫助追蹤密切接觸者,保護高危人群。3. 永久解決個人防護設備(PPE)問題。承諾將重點放在生產更多這些重要物資上,而不在讓各州,城市,部落和領地自生自滅。4.
  • 新冠疫苗接種現場:既興奮又期待
    2021年第1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馬銘悅|北京報導1月8日中午12點50分,記者來到北京市朝陽區六裡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到新冠疫苗接種入口處已經排起隊伍,門口的醫護人員正引導大家掃碼進行核驗。核驗後接種者將進入「登記區」進行登記等候,10人一組排隊上二樓,開始新冠疫苗的接種流程。
  • 美國兩個疫苗都說很有效 中國新冠疫苗呢
    「儘管臨床試驗結果無法直接轉化為現實世界的保護,但若廣泛分發,(mRNA-1273)疫苗或足以阻止大流行。」《科學》雜誌17日報導,或在2021年某個時間,全球疫情大流行將告結束。作為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華盛頓國民隊的球迷,福奇稱:「2021年4月1日,新一個賽季要開始了。我能想像,到2021年夏,會有人去現場觀戰。」  但美聯社和STAT認為,前述兩個mRNA疫苗都是通過新聞稿、發布好消息。然而,只有通過科學期刊公布更多細節,科學家們才能進行討論、發表意見。
  • 輝瑞披露新冠疫苗有效率達95% 老年人不良反應更輕微
    每經記者 鄭潔 每經編輯 宋思艱 11月18日,美國藥企輝瑞披露,在經過臨床數據最終分析後,其與BioNTech合作在研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已達到所有主要終點指標,在首次給藥後28天,BNT162b2對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率可達
  • 權威部門解答中國新冠疫苗「十問」
    第二步,隨著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或者疫苗產量的逐步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過有序開展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逐步在各人群當中構築起人群的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在國內的傳播。
  • 全球將有20億劑新冠疫苗?為打疫苗,各國操碎了心!
    截至北京時間1月6日,全球新冠累計確診病例已超8600萬例,逾184萬人因新冠殞命。隨著各國新冠疫苗陸續推出,人類是否能在不久的將來,迎來戰勝這場疫情大流行的拐點?資料圖:醫護人員在準備新冠疫苗。她還說,全世界約70%人口接種疫苗,才能確保大流行的結束。與龐大的感染基數相比,能生產新冠疫苗的國家卻屈指可數。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疫苗到底怎麼分?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一語道破:必須為所有國家的部分人口接種疫苗,而不是為部分國家的所有人接種疫苗。換言之,在全球化的當下,亞、歐、非、美,不管哪個洲被落下,都意味著前功盡棄。
  • 新冠疫苗幾歲能打?年齡範圍?幾歲的兒童可以打
    我國首支新冠疫苗已在多地開始對重點人群進行接種。目前新冠疫苗的產能如何?79.34%的有效率意味著什麼?新冠疫苗保護期究竟有多長?3歲-17歲人群能打新冠疫苗嗎?總臺央廣中國之聲記者日前獨家專訪了生產我國首支新冠疫苗的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副總裁張雲濤。  (一)  2020年12月30日晚,國藥生物北京公司的新冠滅活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
  • 接種競賽打響 新冠疫苗能「救世」嗎
    不過,正如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所言,新冠疫苗研發進展使人們開始看到「隧道盡頭的光芒」,但要結束新冠疫情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疫情再至高峰進入12月以來,單日最大病例增幅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國的疫情報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