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首關於男女婚姻的古詩詞,千古流傳,喜怒哀樂引人共鳴

2020-12-16 真遊泳的貓

男女之婚姻,乃是人生大事。婚姻總是能夠引起人們情緒的波動,幸福與不幸都會引起人們的議論。也因此,從古至今,關於婚姻的詩詞就特別多。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文化愛好者。記得關注我,一起來欣賞4首關於男女婚姻的古詩詞,千古流傳,喜怒哀樂引人共鳴。

第1首,《貧女》: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秦韜玉。詩歌寫貧女有才卻沒有機會嫁人,乃是詩人的借喻,體現懷才不遇的鬱悶和憤恨之心。不過,單純從婚嫁角度理解,這首詩也具有穿越千古的魅力。

詩歌前兩句體現「貧女」之貧,就算心裡恨嫁,想要結婚,也是無可奈何。就算是想要拜託媒人說親,也因為貧困二字而無法可說。雖然找媒人是貧女努力解決婚姻問題而想出的一個辦法,然而她稍加考慮,便知道此路不通,反而增添了痛苦。

結尾兩句乃是千古流傳之名句。他人之錦繡嫁衣,皆是貧女所織。他人之婚姻熱鬧,皆入貧女之眼。而貧女之婚姻問題,久久無法解決,於是情緒之中的怨與恨便堆積到了極點,真正感動人心,使人共鳴。

因為貧困而無法婚嫁,這個問題在現代依舊存在。據說,農村地區有大量的「光棍」男子。城市中的白領男女,成為「剩男剩女」,多半是自持身份,「找不到合適的人」而「不肯苟且」。

而農村地區,一些男子卻因為貧窮而無法蓋房子,無法支付彩禮,自然也就很難娶妻子。可見,秦韜玉的「貧女之嘆」,仍有使人共鳴的現實意義。

第2首,《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這首詩出自《詩經》。《詩經》是先民的歌唱,而婚姻家庭乃是先民歌唱的一大主題。這一首詩流傳千古,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背誦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以桃作比,女子之美麗,可想而知。尤其此時乃是結婚良辰,喜氣洋洋,則女子的美貌更勝往日,令人由衷讚美。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是對新郎新娘最好的祝願,這是對婚姻美滿的最好期盼。可以說,這首詩體現了婚姻的歡喜氣氛,令人對婚姻頓生嚮往。

第3首,《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李益。李益在自身愛情上,可謂非常失敗。唐傳奇《霍小玉傳》就是寫李益的愛情故事,可見當時人們對李益的感情問題,大體是持非議態度的。

不過,李益此人寫起愛情詩來,倒是細膩入微。這首《江南曲》,第一句就點明女子的身份。她是嫁給了商人為妻,但是婚後生活不幸福。為什麼呢?因為「商人重利輕別離」,結婚之後沒有「朝朝暮暮、雙宿雙飛」的甜蜜,只有獨守空房的寂寞和酸澀。

於是這名婦女對著江邊,思緒起伏,說出了一番氣話:「潮水有信義,都是固定時間漲潮。不像那沒有消息的丈夫,不知道哪天才回到身邊。早知道如此,還不如嫁給那弄潮兒,這樣至少等漲潮的時候,便可以看見丈夫了。」

商人的社會地位雖然低,但是商人的財富相比弄潮兒還是更加令人嚮往的。換句話說,本來的語意裡,「瞿塘賈」是比「弄潮兒」更值得託付終身的。然而,真正婚後,才明白內中心酸。早知如此,早知如此,可惜人生沒有後悔藥吃啊。

第4首,《閨怨》: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昌齡。與《江南曲》不同,商人的妻子是因為丈夫自己要去做生意而被迫與丈夫分離,而《閨怨》中的婦女是主要讓丈夫離開自己的身邊。

唐代有「尚武」的習俗,追求軍功成為社會時尚。這首詩中的女子也擁有同樣想法,希望丈夫能夠在邊關拼搏出一番事業,於是主動讓夫婿「覓封侯」。

然而,在某個春天的時刻,這名女子看到大好楊柳,看到大好時光,忽然感覺孤單,忽然覺得後悔。「悔教夫婿覓封侯」,這一剎那的情緒,當可以顯示出婚姻生活裡面的複雜情緒。

生活裡常常有這樣的例子,做妻子的羨慕別人家的輝煌成功,於是讓丈夫做這一個工作換那一個工作,到最後未必都能夠成功,反而會有後悔之意。「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兩句穿越了時空,至今依然讓人有所深思。

大家還知道哪些好詩詞呢?你們自己有創作過詩詞嗎?歡迎留言哦。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

相關焦點

  • 劉禹錫寫下五首懷古詩,前兩首千古流傳,白居易說:第一首最好
    範仲淹寫下傳世的《嶽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流傳千古劉禹錫從未去過金陵,卻寫下一組金陵懷古詩,千古流傳,白居易讀了之後,說:第二首最好。你是怎麼看的呢?這是一個關於歷史滄桑和王朝興廢的故事,一個關於變化與永恆的故事。從來沒有去過金陵的劉禹錫,卻寫下這五首《金陵五題》,千古流傳。
  • 王維的《雜詩三首》,雜著三種憂傷的味道,卻因此流傳千古
    王維的《雜詩三首》,雜著三種憂傷的味道,卻因此流傳千古。王維是唐代著名詩人,他不但有卓越的文學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畫家,還擅長音樂;他有著深湛的藝術修養,對自然美具有敏銳獨特而細緻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筆下的山水景物特別富有神韻,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現出深長悠遠的意境,耐人玩味。
  • 27歲杜牧愛上13歲少女,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
    27歲杜牧愛上13歲少女,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27杜牧曾經在揚州有過一段風流歲月,認識了一位13歲的妙齡少女,兩個人一見鍾情,可是杜牧是浪子,天涯漂泊,在揚州生活了一段時間後要離開。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 千古名句「貧賤夫妻百事哀」,你知道意思嗎?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幸福的婚姻令人羨慕,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每當因家庭條件不好感到無奈時,人們會情不自禁說出一句很有名的詩,那就是「貧賤夫妻百事哀」。千古名句「貧賤夫妻百事哀」,你知道意思嗎?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這句話是來自於唐代詩人元稹的《遣悲懷》,這首詩是寫給他死去的妻子的,元稹和妻子韋從的感情十分的好,妻子的死自然對他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悲痛之下,元稹便寫出了這篇詩來紀念他的亡妻,於是就有了這首詩。
  • 這首古詩,真摯的友誼讓人感動,留下了千古名句
    真正的友誼,是一種心靈上的共鳴,是兩顆心的惺惺相惜,它簡單純粹,不需要任何回報。詩人,大都是重情重義的性情中人,很多詩人的友誼被傳為千古佳話。比如,李白與孟浩然,元稹與白居易,蘇軾與佛印,他們為世人留下了情真意切的詩句。宋代詩人黃庭堅想念友人黃幾復,寫下了一首《寄黃幾復》,感情真摯,讀來讓人動容。
  • 李清照筆下的花數不勝數,唯有三種花,連成了她的一生,流傳千古
    李清照,宋代女詞人,家喻戶曉,所謂天才就是像她這樣的女子,顯赫的家事,富有的生活,更有無與倫比的才情,可以說是人生贏家了,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女子為後世留下了長達千百年的惆悵和難過,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什麼概念?就是當下的「四千年美女」、「神一般的存在」的稱號,如此優秀的人,為什麼說她的一生用花就描述了呢?
  • 3首描寫喝酒的古詩詞,真可謂醉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
    而酒是日常生活裡離不開的一項東西,古人不但喜歡喝酒,還喜歡在詩詞中記錄下喝酒的喜怒哀樂,流傳千百年,讓人津津樂道。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文化愛好者。記得關注我,和我一起欣賞流傳千古的3首描寫喝酒的古詩詞,真可謂醉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第1首,《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李清照這首詞寫桂花,別出心裁,句句霸氣,成為千古名篇
    她在這首詞中歌頌桂花,詞中句句為桂花「鳴冤」,認為桂花這種植物應該被更多人所知曉、喜愛。李清照我們都很熟悉,她是宋朝極富盛名的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婉約派的重要代表詞人,在當時乃至今日的文壇上面影響力都特別大。今天這首詞中李清照描寫的主體是桂花。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讓人驚奇的是,李白的整首詩用詞如此誇張,但是讀起來卻並不讓人覺得雍容華貴,反而給人一種素淡的感覺。最絕妙的是,詩中採用了大量修辭手法,使得全詩雖然沒出現一個「美」字,但是卻美到讓人窒息,通過短短28個字,我們就真切的感受到了楊貴妃的絕世驚豔。
  • 一首流傳800多年的古代男女對話詞,打情罵俏句句肉麻,有趣得很
    在很多詩詞愛好者看來,古詩詞都是很雅致很陽春白雪的。但這樣的認識顯然是片面的,古詩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它是面向於所有人的,所以它既有陽春白雪的文藝範,同時也不乏下裡巴人的通俗範。 就像詞這一文學體裁,它本身便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本來就是一種俗文學。
  • 李煜這首流傳古今的臨終絕筆,句子清新優美,字裡行間都是憂愁
    可能也正是因為李煜在治國方面的昏庸,才讓他在文學上頗有建樹,李煜一生所作詩詞無數,並且每一首都十分經典,即便是流傳至今,李煜的詩詞依然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李煜這首絕命詞的點睛之筆就在於最後的比喻,把他的愁思比喻成一江春水,把愁思形象化又抽象化了。回憶往昔紙醉金迷的日子跟現在憋屈的日子形成對比,更能體現出他現在的愁思,「恰如一江春水向東流」,更形象具體地讓讀到這首詞的人引起共鳴。
  • 古代詩壇,那些披荊斬棘的哥哥們,他們的詩,英氣逼人,流傳千古
    但是,還有一些人,他們不僅可以領兵打仗,還精通詩詞,他們的詩詞,正氣如虹,光芒四射。讀之,令人振奮,流傳千古。NO 1:嶽飛首先要說的當然就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他的一首《滿江紅》使得多少硬漢血脈噴張!《滿江紅·寫懷》宋代:嶽飛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 不管日子過得怎麼樣,男女在婚姻當中,這些道理應該及早學會
    世界上根本沒有絕對合適的兩個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在一起必然會有衝突,所謂合適,只是看你能否接受和尊重對方。如果一個把婚姻想得太理想化,那麼他們的感情婚姻往往會活得十分不如意。/3/在男女的婚姻之中,不管性格不合,還是三觀不合,都是很常見的行為,畢竟這個世界上找不到和你同樣一模一樣的內心之人。在和諧相處的背後,只有兩個人能夠尊重對方的不同,接受對方的不同。
  • 蘇軾寫文罵太守,他卻沒有怨恨反倒連連稱讚,刻入石碑流傳千古
    蘇軾寫文痛罵太守,太守卻刻入石碑供人瞻賞,成就千古名句若要問我最喜歡的文學家是誰,我一定會說非蘇東坡莫屬。驚羨於東坡的人生軌跡與生活態度,後代的史學家評論其為「五千年來活的最精彩的人」。蘇軾流傳給後人的詩篇遠不及李白等人,甚至有些詩篇對仗算不上工整。但蘇軾有一點難能可貴,他身處逆境的曠達,他的詼諧,還有骨子裡的頑童天性,始終為後人稱讚。
  • 2019年我心目中的第一劇,原因無他,只因這29首絕美古詩詞,愛了愛了
    原因說過了,很簡單(奇葩),因為這部劇給大家貢獻了許多首經典的古詩詞,作為一個古詩詞愛好者,這無疑能激起心中某些偏愛的情緒。這會不會讓更多人愛上古詩詞呢?希望如此! 再說一下為什麼看「範閒對詩」這個劇情會讓我有點小激動。
  • 杜甫的這首詩,僅憑開頭一句,千年來便廣為流傳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本跟詩詞有關的書,名字叫《跟著古詩詞讀歷史》。這本書是結合歷史來講述詩詞的,非常有趣。為什麼介紹這本書呢?對於很多對古詩詞有興趣的人,常常因為不甚了解,最終選擇實際。其實,在閱讀古詩詞中,有兩點是不能忽視的。第一點需要專業的注釋和解析。
  • 李清照一首高仿詞陰差陽錯,超越了原創,流傳千古,還被選入教材
    他筆下的《嶽陽樓記》、《漁家傲·秋思》都是我們被老師一個一個抽背的名篇,雖然範仲淹流傳下來的詞作非常少,但是每一首都很著名,後來的李清照還模仿他寫了一首詞,成為了千古名篇,同樣,被選進了教材。範仲淹筆下寫「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那李清照筆下寫了什麼樣的佳作呢,一首《一剪梅》讓人心頭悸動。
  • 你見過的最豁達的古詩詞是什麼?2首古詩詞,讀完,內心平靜了
    但有些人被絆住了,有些人卻看開了。都說:人生80%的煩惱在於想太多,一方面執著於得不到,一方面深陷於已失去。其實,愁什麼?惱什麼呢?看開了,不過如此!今天和大家分享兩首豁達的古詩詞,心情無恙,便是晴天!
  • 慈禧的文學造詣不凡,她寫了一首詩,其中一句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也正應為這樣,慈禧在文學方面的造詣被她的政治手腕掩蓋,很多人都不關心慈禧留下什麼作品,她懂些什麼等等,但是我們想像,他作為八旗女子,能夠在皇帝的選秀中脫穎而出成為貴人,自認是琴棋書畫都有很深的研究,其實他有一句成了千古名句,而且很多人都會念。
  • 李清照瞧不上前人所作詠梅詞,故自己提筆創作,竟然流傳千古
    李清照十分喜愛梅花,卻並瞧不上前人所寫的詠梅作品。大失所望下,乾脆自己提筆作詞一首,結果卻不曾想,這首詞竟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作。對李清照來說,這不僅是一首挑戰前人之作,更是一首悼念亡夫之詞。不過她所作的這首《孤雁兒》,不管是意境烘託,亦或是遣詞造句,都算得上是詠梅詞中的上乘佳作了。於詞的上片之中,是屬於李清照獨有的白描敘事描寫法。其大意為:正是一日清晨,詞人於帳中的藤床內起身,但卻伴隨著一陣訴說不盡的連綿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