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這種事物,大家在生活中可謂是隨處可見。這種意象無論在古代還是今天都是很常見的。在古代,花常常被文人墨客認作是寄託志向與情操的事物。每個詩人詞人也都有自己喜歡的花。
如果說讓大家說一點帶「花」的詩詞,大家肯定是信手拈來。每一句詩詞的背後,都有一個美好的故事,都寄託著作者的志向。
今天介紹的這首詞是由著名詞人李清照所作。她在這首詞中歌頌桂花,詞中句句為桂花「鳴冤」,認為桂花這種植物應該被更多人所知曉、喜愛。
李清照我們都很熟悉,她是宋朝極富盛名的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婉約派的重要代表詞人,在當時乃至今日的文壇上面影響力都特別大。
今天這首詞中李清照描寫的主體是桂花。這是一種花朵很小,顏色又淡的花。因此很多人都常常注意不到。李清照注意到了,並讚嘆它高潔的品質,又以桂花自比,說明她是真的很喜歡這種花。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詞。
這首詞的譯文如下:
桂花的顏色是淡淡的黃色。和其他的花朵不同,它略顯一點點黯淡。桂花的體型也很溫柔,導致它不是那麼受人們喜愛與關注。它性情溫良,只有那一縷淡淡的香氣證明它曾經存在於世上。
牡丹芍藥這幾種花都是光鮮亮麗的。桂花雖然不像這些花一樣富貴,卻也能成為眾花之中的首位。就算是傲雪凌霜的梅花也會嫉妒我桂花的香氣,就算是有那麼多人喜歡的菊花見了我也會覺得羞愧。畫闌之處桂花可奪中秋花卉之冠。
屈原這個大文人都不他把我收錄在他所作的有很多花草出現的《離騷》之中,可見也是個無情之人啊!
上片頭兩句主要寫桂花的外形特點,即黯淡、輕黃、體性柔和。無論哪個形容詞都能看出桂花的特點——淡雅。但是在這黯淡之中也藏著自己的高雅與真性情。
桂花遺世獨立,清高孤傲。它不諂媚,而是像一位有飄飄仙氣的女子一樣靜立。像桂花這種植物啊,只要自己安安靜靜地站在那裡就已經是其它花比不上的高雅了。
李清照這首詞處處為桂花「鳴冤」。為什麼這麼多人注意不到桂花呢?詞人覺得十分不解。上片後兩句是千古名句,至今流傳。不需要大紅大綠也是花中第一,不需要光鮮亮麗也能獨自盛開。
而桂花雖然花色淺淡,只有微微的黃色,但卻也能憑藉自身的馥鬱引人流連,為什麼呢?因為它雖有嘉節,卻甘願默默無聞,這種與世無爭、兀自芬芳的品質讓詞人喜愛。下片開頭寫菊花和梅花見到桂花也會有嫉妒與羞愧的感覺,這更體現了桂花的珍貴。中秋時節,淡雅的桂花才是花中之王。
我們都知道屈原是大文豪,善用香草美人。他的《離騷》中收錄了許許多多花草,卻沒有寫桂花。因此全詞最後兩句用嗔怪的口氣責怪大文豪屈原。這正是他的無情之處啊!
在李清照人生的前半段裡,她寫了很多體現悠閒生活的詩詞。比如在那個時候寫下的《點絳唇》。但是好景不長,由於政治上的大變動以及個人情感與生活上的難處,李清照後期的詞風開始變得憂鬱感傷。《聲聲慢》等就是在這個時期所寫。
李清照雖為女子,卻也有著可以媲美男子的豪情壯志。她也曾寫過《夏日絕句》和《漁家傲》這種豪放詞。
她認為她身上的許多品質與性格都和桂花相似。因此她常以桂花自比,桂花的高潔傲岸和卓爾不群的品質也成為了她為人處世的準則。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愛聊歷史吧總結:詞人李清照注意到了小小的桂花並且為它賦詩大力稱讚,說明在桂花的諸多秉性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桂花是那樣的美麗,行事低調不爭不搶,獨自高潔傲岸,默默無聞卻又是花中第一。李清照也是一樣。
她欣賞桂花,正是說明自己也有卓爾不群的性格和清高孤傲的品質。雖身為女子,卻有著男子一般的氣概。我們欣賞她的詩作,同時也敬佩她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