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最悲涼的詞,寫盡物是人非的無限感慨,最後一句妙絕千古

2020-12-15 謝小樓

美好的事物易逝,美好的心願易失,所以人免不了傷感、悲涼、苦痛。李清照有一首詞《武陵春》,寫傷感悲涼最是切懷,其中「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讓人無限感慨。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詞寫於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此時,李清照已經53歲,丈夫趙誠死了,國破家亡,珍藏的文物也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落到異鄉金華,詞中寫的就是這一時期悽苦悲涼的感情。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塵香:落花入塵,塵土也染了花的香氣。

起句寫暮春悽涼之景。狂風摧殘,繁花銷盡,風停之後,只餘下塵土中的殘留的花香。這片景色也是李清照人生象徵,歷經人生的風風雨雨之後,曾經諸多美的人事都消散了,只留下絲絲回憶,讓人無限感慨。

在這樣的情景中,人生也變得了無意趣,所以李清照很晚才起來,懶散地梳著頭,根本沒有梳妝打扮的心思。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物是人非:事物依舊在,而人不似往昔了。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節同時異,物是人非,我勞如何?」

人生萬事盡已休休,剛想訴說一下內心的苦痛,淚已經先流了下來。

這兩句一改委婉的表達方式,面對人生種種,李清再也不管「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了,她直抒心中痛苦,將人生種種痛苦一吐而出,寫得痛徹心扉,動人心魄。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雙溪:水名,在浙江金華,是唐宋時有名的風光佳麗的遊覽勝地。有東港、南港兩水匯於金華城南,故曰「雙溪」。

擬:打算。

詞的上闕將詞人內心的痛楚一洩而盡,為了不使詞人陷入無盡的痛楚之中,所心她聽說雖然已是暮春,但雙溪那邊春光尚好,於是也打算卻那裡泛舟賞春,收拾心情。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舴[zé]艋[měng]舟:,兩頭尖如蚱蜢的小船。

只是擔心雙溪那舴艋小船,載不動我心中如許愁緒。

最後這一句,是寫愁的千古名句。

沈祖棻《宋詞賞析》中說:「李後主《虞美人》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只是以水之多比愁之多而已,秦觀《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愁已經物質化,變為可以放在江中,隨水流盡的東西了。李清照等又進一步把它搬上了船,於是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以隨水而流,並且可以用船來載。」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李清照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創新,將愁寫成有重量的事物,這種寫法也貼合了人生因愁緒而產生的沉重感,不但新穎,而且貼切,所以成為經典。

這首詞的布局也是值得欣賞的地方。首句寫景,景中已暗含人事,第二句寫詞人情狀,三四句縱筆,點明一切悲苦,來由都是「物是人非」。「物是人非事事休」七句,深悲巨痛,包含了一切人事,囊括了無盡痛苦,讀來有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

一般詞寫到這裡,傷極痛極,已經沒法往下寫了,而李清照妙筆,在下闕開頭,來了一個頓挫,她不能讓自己沉溺於痛苦之中,她要自我開解,於是「也擬泛輕舟」,而最終還是開解不得,輕舟載不動內心的愁緒。如此一頓挫,李清照內心的愁緒不但是強烈的,而且是綿延無盡開解不得的,使得全詞傳達的愁緒更加深重長遠。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晚年的一首冷門詞,結尾一句驚豔世人,說盡了人間的悲涼!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被稱為「一代詞宗」,在男權思想相當嚴重的封建社會,歷史對這樣一位女子能夠有如此高的評價,可見李清照自身在詩詞方面的造詣多麼地高超。她本來是生在一個太平盛世,也曾經有過無憂無慮的少女時代,也曾經憧憬過自己美好的愛情,可惜北宋的軟弱以及南宋的偏安一隅讓這位本來風華無雙、清貴乖雅的女子,在柔美之中多了幾分剛勁與豪邁。
  • 才女李清照,到底有多少哀愁?從這一首詞中,便能夠看出
    自古以來,無數詩詞大家,寫盡愁苦的種種形態,經歷不同,環境各異,對於這一情緒的表達和描述也各有不同。或是誇張大氣,開合有度,或是纏綿悠遠,無限回味。既有李白寫就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又有李煜的千古一問「問君能有幾多愁?
  • 描寫憂愁的古詩詞,李清照的這首最能深入人心!
    《武陵春·春晚》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一首經典詞作。這首詞主要是通過對暮春時分景象的描寫,來表達李清照內心深處的憂愁和苦悶。全詞詞調深沉哀婉,寓情於景,塑造出了一個孤苦悽涼、無所依靠的才女形象。其中因「物是人非事事休」而產生的悲傷之情,最能深入人心,催人淚下。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一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
    不得不說,李清照的這一首詠梅詞確實別有一番滋味,李清照這一首《孤雁兒》,是她自創的詞牌子,表面上是在詠梅,實際上是在寫悼亡,是對亡夫趙明誠的深深哀思,感情真摯動人。上闕最精彩的我認為是最後一句,"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 結婚後的李清照,在一個夏夜,寫了一首「香豔」詞,讀完心動
    詩人是有情調的,有雅興的,李清照趁著這樣的一天最悠閒的時刻即興創作了一首詩,讓自己丈夫看了都覺得嬌羞。這首詞的詞牌名說是「醜」,可她還有一個名字是《羅敷豔歌》,一個「豔」字用得妙啊。真整首詞的大部分都在寫自己有多麼的漂亮,多麼的美麗,甚至肌膚都做了細緻的描寫,在如今的人看來都有些許的心動,想必當時的趙明誠定是已經面紅耳赤了。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門寫來向丈夫撒嬌,卻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我國的才女不少,但能被稱一句「千古才女」的卻只有李清照一人,李清照給宋代文壇帶來的驚喜不亞於任何一個男性文人。無論是頑皮、痴情還是霸氣的李清照,世人都照單全收,傳誦了數百年。但事實上,李易安也有小女子可愛加調皮的一面。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清照很調皮的一首詞,18歲的她逛街回來,心情大好寫下此詞,專門來向丈夫撒嬌,全詞是調皮可愛又任性,卻成就了一首千古名作。
  • 一縷詞情,兩種「愁」情,寫盡無限愁緒
    但在詞的發展史,詞由「鄉裡巴人」躍入「陽春白雪」行列中,是一大進步,而這詞從「伶人之作」上升為「士大夫之作」的重要人物,不得不提南唐後主李煜,是他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讓詞也能夠言懷述志,將真摯深沉的情感注入其中,使得詞境優美、詞意深沉、詞韻悠長。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所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 李清照最著名的詞,每當讀起,都會被那國破家亡的愁苦所壓倒
    最美麗的詩詞向來都是最絕望的詩詞。回望李清照的平生,不禁感嘆一句,三分歡樂七分愁。李清照於1084年降生於齊洲章丘。她前期為婉約派的代表,後期卻為了現實詩人。今天就來帶大家賞析一下,李清照晚期著名的詩詞之一,《武陵春》。
  • 中年孀居的李清照流落江南,孤苦無依的她,寫下一首詞道盡了委屈
    李清照的一生很悲苦,雖然早年間家境富裕,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可是自從「靖康之變」後,她的人生就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不僅生活陷入了困境,還被無數人算計;她最終只好選擇離開,去到浙江金華,這一時期她傷感,時常回想過往的歲月,為此寫下過很多傷感的詞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則是這首《武陵春.春晚》,這也是她後期最經典的一首詞。
  • 李清照最著名的一首《武陵春》,將憂愁寫的淋漓盡致
    宋代,是我國古代詩詞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宋詞,代表了宋代成就最高的文學形式,在那個時代,誕生了不勝枚舉的詞人,如歐陽修、晏殊、柳永、蘇軾、周邦彥、辛棄疾等,但是,在宋代,有這樣一位女詞人,後人稱其為「詞中皇后」、「千古第一女詞人」,她的作品對後世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 讀解千古第一才女詩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今天我們聊聊「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大概意思就是,當年的風景依舊,當年的人卻已面目全非,什麼事情都沒有必要再提了。當我們,心中感慨萬千,未先開口已淚流滿面。和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有異曲同工之妙。
  • 李清照絕美的一首詞,只寫了兩件尋常事,卻感人肺腑、動人心弦
    而李清照每次寫愁都能另鑄新辭,一愁更比一愁甚,一如李清照這首《武陵春》,以其委婉纖曲的藝術手法,巧妙地表達了深沉複雜的內心感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從而成為流傳後世的抒愁名篇。武陵春·春晚——宋: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 李清照晚年時,回想起往事,寫了一首詞,讀完感到悽清悲涼
    人到老年,總會感慨甚多,李清照所帶給我們的晚年作品,結合她的悲慘經歷,寫出一首《臨江仙》,把我們的思緒帶入她的詞中,設身處地想像李清照所描繪的意象,就能想像出人到晚年那種悲苦悽涼。>飲酒吟詩頌詞,一起欣賞美景,讓人想想都覺得幸福,而在現在,詞人李清照只能發出「如今老去無成」的感慨。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門寫來向丈夫撒嬌,卻成了千古名作
    說到千古才女,相信我們的腦海裡會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一個名字——李清照。「北宋女詞人,則有李易安。」這是呂思勉對於李清照的評價。清代的沈謙也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從古至今,大家對李清照的評價都如此之高。
  • 李清照罵蘇軾「不通音律」,寫首詞與他較勁,一哥蘇軾輸在哪兒?
    李清照還曾暗懟過蘇軾。蘇軾的一首詞,詞名叫《菩薩蠻·溼雲不動溪橋冷》,那時候的他是位心上人寫的,在詞中東坡寫道:「人憐花似舊。花比人應瘦。莫憑小欄幹。夜深花正寒。」意思是說佳人因惜春憐花,而花比人瘦。這首詞也是引得了一眾名家叫好,至今為止都是被人們引用。
  • 一首詞就是一生,李清照的這首千古名作《清平樂》,讓人不勝嘆息
    《清平樂·年年雪裡》是李清照的一首名作,李清照被譽為是「千古第一才女」,其在文學上的成就,無疑是影響深遠的,尤其是詩詞方面,其詞作,幾乎首首都佳。這首《清平樂·年年雪裡》是李清照晚年之作,其藝術成就,更是爐火純青,詞人借賞梅感嘆自己的身世,截取了早年、中年、晚年三個不同時期賞梅的典型鏡頭,深刻表現了早年的歡樂、中年的悲涼、晚年的滄桑,可以說是李清照對自己一生的高度概括和凝縮。
  • 讀詞人李清照的《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當李清照吟出這個名篇時,南來衣裳早已綴滿了風塵。
  • 李清照最自負的詞,連蘇軾都不放在眼裡,提筆作詞,竟流傳千古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這個名號,就算現在再厲害的人也不敢擔當,畢竟網絡傳得太兇,稍有不慎,玉石俱損,但是李清照藝高人膽大,偏偏不走尋常路,在那個封建時代,被譽為天花板的一些人文墨客。她竟然就敢直截了當的說出人家的不足之處,俗話說,人無完人,他們雖被稱為天花板的存在,但是也並不是完美無瑕的,所以,李清照的見解非常合適,在文學歷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寫向丈夫撒嬌,卻無意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我國的才女不少,但能被稱一句「千古才女」的卻只有李清照一人,李清照給宋代文壇帶來的驚喜不亞於任何一個男性文人。無論是頑皮、痴情還是霸氣的李清照,世人都照單全收,傳誦了數百年。但事實上,李易安也有小女子可愛加調皮的一面。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清照很調皮的一首詞,18歲的她逛街回來,心情大好寫下此詞,專門來向丈夫撒嬌,全詞是調皮可愛又任性,卻成就了一首千古名作。
  • 李清照的這首詞一個「花」字用了17次,沒想到懶散之下成千古名作
    她曾有一首詞寫得極好,這首詞中包含了17個「花」字,這首詩便是《殘花》,「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這首詩被稱為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卻稱為千古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