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詞人李清照的《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2021-01-10 Rita是瑞瑞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當李清照吟出這個名篇時,南來衣裳早已綴滿了風塵。先是國破,接著家亡。先前夫婦唱和的情詞雖有高下之別,但金石書畫之同賞,畢竟是人生難逢的知己。但春色不管南北年復一年,人事卻非昨日,已全然改變。

孤身漂泊的女詞人,只能追隨著偏安皇帝的足跡避亂於金華。歷盡亂離之苦,多少事何止欲說還休,未曾開言已是淚流滿面!有多少痛楚堆積心頭,才鑄就了這般沉重的詞句?

當我在今夜秋燈之下,反反覆覆地品讀這一句時,思緒馳騁於千年前的暗夜,不由得想起了《紅樓夢》中香菱品詩的話:就像口裡含了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是的,李清照詞中的點睛之筆,句句當得起曹雪芹這樣的評價。譬如這一句,即由詞人自身的經歷和感悟,提煉出了人們面對同一境地時的普遍感情。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詞人起筆處,一個憔悴的中年女子,子立於暮春的傍晚。殘春的景色總是讓人倍覺傷感,萬紫千紅的春花委地化塵,最易勾起似水流年的惆悵。易安此時隻身流離轉徙,觸景傷情,開篇一句既是寫實,亦為其華年正漸漸老去的暗喻。

基於此,「日晚倦梳頭」的懶散形象,將抒情主人公的心緒變得可以觸摸。在那個講究「婦容」的時代,一個女子竟然時至傍晚尚未梳頭!非如此鋪墊,不足以表現「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沉痛情懷。

雖說城中春事已盡,但女主人公對春信還是關心的。「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聞說」並非實見,「也擬」只是心想;上闕歸結於沉痛心情的直寫,下閱卻承以內心的意念,這是「倦」在另一情境下的延伸,也是「事事休」的變奏。詞情至此,「欲語淚先流」的哽咽之聲尚未止歇,暗自湧動的愁情,由「只恐」一詞牽引,又漫渙而成無盡的悲哀。

「只恐」是下閥第三次出現的虛擬之詞,它帶出了一個誇張而貼切的比喻:「只恐雙溪猛舟,載不動、許多愁。」李煜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稱量不可實指的「幾多愁」,賀鑄以「一川菸草,梅子黃時雨」把「幾許」閒愁形象化。

易安則以輕舟為體,以「載不動」對應,又以「許多」修飾「愁」,其愁之分量可謂壓倒前人。不僅以分量壓倒前人,李清照的這個言「愁」意象,可謂獨出心裁。她結合金華的實地、實物來寫,顯得既誇張又貼切,被元代戲曲大家王實甫加以化用。

王實甫描寫崔鶯鶯和張生長亭送別時,這樣描寫鶯鶯的心情:「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雖然這化用也堪稱高明,但船兒變成車兒,易安的首創之功還是很明顯的。

不必再分析這個名篇的修辭手段和白描手法,只說它的結構之特別。全詞只有上閥「日晚倦梳頭」一句為實寫,以此張本,下面皆為對情緒和心理的抒寫。然而在李清照高明的詞筆下,抽象的情緒和心理全都被具體化了,成為鮮明真切的藝術形象,真是達到了化抽象為具體的至境。「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無論開篇、過片還是結穴,當這首詞所有的意象都指向這裡時,夫復何言!

相關焦點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李清照,中國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擅寫相思之情,詞句纏綿有力直擊人心。而她的詩文感時詠史,多感慨身世飄零,與詞風風格迥異。花自飄零水自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 每天一首古詩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是李清照避難浙江金華時所寫,此時金兵進犯,國破家亡,丈夫趙明誠病故,家藏文物喪失殆盡,歷盡人生風雨的李清照內心無比悲痛,詞中表達的就是這種物是人非的悲痛心情。武陵春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 年齡越增長,越感受到人間百味:「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共 783 個字,5 張圖片,0 個視頻,0 個音頻,預計用戶閱讀時長 3 分鐘在很小的時候,對於「物是人非」的了解僅限於一個成語,只是覺得這個成語有點味道,並不懂得這個成語背後的意義。萬般苦悶湧到心頭,吐出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首詩的題目是《武陵春·春晚》,是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所寫。作為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有名氣的女詞人,李清照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宋詞,今天所說到的這首詞也不例外。
  • 讀解千古第一才女詩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今天我們聊聊「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大概意思就是,當年的風景依舊,當年的人卻已面目全非,什麼事情都沒有必要再提了。當我們,心中感慨萬千,未先開口已淚流滿面。和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有異曲同工之妙。
  • 李清照最著名的一首《武陵春》,將憂愁寫的淋漓盡致
    宋代,是我國古代詩詞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宋詞,代表了宋代成就最高的文學形式,在那個時代,誕生了不勝枚舉的詞人,如歐陽修、晏殊、柳永、蘇軾、周邦彥、辛棄疾等,但是,在宋代,有這樣一位女詞人,後人稱其為「詞中皇后」、「千古第一女詞人」,她的作品對後世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 六首催淚詩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李清照的眼淚,是國破家亡後的物是人非《武陵春》宋代: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的前半生,少女時無憂,出嫁後,琴瑟和諧,然而,靖康之難改變了她的後半生。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12句悲情詩詞,哪一句讓你落淚?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嶽飛《小重山》想彈琴,抒發心中苦悶,可是沒有知音,我就算把弦彈斷了,又有誰來聽呢?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劉過《唐多令》想要買上桂花,帶著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人到中年,讀到這首詩時,有點想哭。
  • 李清照最悲涼的詞,寫盡物是人非的無限感慨,最後一句妙絕千古
    李清照有一首詞《武陵春》,寫傷感悲涼最是切懷,其中「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讓人無限感慨。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 行書書法作品:才女李清照《一剪梅》、《如夢令》、《武陵春》詞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女詞仙,她寫詞不以辭採取勝,而是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意。通俗中見典雅,具有自然淡雅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樸素之美的最高境界,在這一點上李清照開了一代詞人先河。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 李清照絕美的一首詞,只寫了兩件尋常事,卻感人肺腑、動人心弦
    而李清照每次寫愁都能另鑄新辭,一愁更比一愁甚,一如李清照這首《武陵春》,以其委婉纖曲的藝術手法,巧妙地表達了深沉複雜的內心感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從而成為流傳後世的抒愁名篇。武陵春·春晚——宋: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 李清照孀居後所作一首詞,抒發內心的苦悶,被人稱為愁如海
    《武陵春·春晚》作於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李清照避難浙江金華,當時金兵進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盡,作者孑然一身,在連天烽火中流寓,歷盡世路崎嶇和人生坎坷,處境悽慘,內心極其悲痛。武陵春·春晚宋代: 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 李清照很悲苦的一首詞,寫盡人生坎坷,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如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不僅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還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甚至於是「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見王灼《碧雞漫志》。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武陵春·春晚》,便是才女李清照的一首代表作。對於李清照的這首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畢竟詞中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可謂是出自肺腑,感人至深。
  • 描寫憂愁的古詩詞,李清照的這首最能深入人心!
    《武陵春·春晚》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一首經典詞作。這首詞主要是通過對暮春時分景象的描寫,來表達李清照內心深處的憂愁和苦悶。全詞詞調深沉哀婉,寓情於景,塑造出了一個孤苦悽涼、無所依靠的才女形象。其中因「物是人非事事休」而產生的悲傷之情,最能深入人心,催人淚下。
  •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春晚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注釋】武陵春:詞牌名,又作「武林春」、「花想容」,雙調小令。雙調四十八字,上下闋各四句三平韻。這首詞為變格。塵香:落花觸地,塵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氣。花:一作「春」。日晚:一作「日落」,一作「日曉」。梳頭:古代的婦女習慣,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是梳妝打扮。物是人非:事物依舊在,人不似往昔了。
  • 最悲傷的十首詩詞:物是人非事事休
    此詞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悽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贈去婢》【唐】崔郊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 李清照的這首詞一長三嘆,語言優美簡練,意境含蓄,有言盡而意不盡之美
    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
  • 「回放」人民藝Show第二季|雲遊大家故居:李清照故居
    這次,我們挑選了具有代表性的四座古典文學名家故居——杜甫草堂、李清照故居、李白故居、三蘇祠,為大家呈現為期一個月的文化盛宴。11月22日14:00,我們將開啟系列直播的第二站——位於濟南的李清照故居。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齊州濟南(今濟南市章丘區)人。
  • 《天乩之白蛇傳說》小青再次見法海,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他們回不去了,忘了前塵,斷了歸途。一個人停在原地泣不成聲,留給她的是孤寂的背影,還有一人作壁上觀,永遠是一個「局外人」,卻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把所有人玩弄於股掌之間。「你與其苦苦追在他身後,倒不如與我一起遊戲人間。」
  • 中年孀居的李清照流落江南,孤苦無依的她,寫下一首詞道盡了委屈
    李清照的一生很悲苦,雖然早年間家境富裕,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可是自從「靖康之變」後,她的人生就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不僅生活陷入了困境,還被無數人算計;她最終只好選擇離開,去到浙江金華,這一時期她傷感,時常回想過往的歲月,為此寫下過很多傷感的詞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則是這首《武陵春.春晚》,這也是她後期最經典的一首詞。
  • 似水流年,給的終究是物是人非
    秋風起,滿地落葉,荒涼的原來是人生,物是人非,荒廢的是感情,祭奠逝去的青春歲月和愛情。青春卻也只能拿來祭奠,而不是懷念,因為埋葬了過去和昨天的記憶,悄無聲息!似水流年,給的終究是物是人非。宋代李清照在《武陵春·春晚》中寫道:「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