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這個名號,就算現在再厲害的人也不敢擔當,畢竟網絡傳得太兇,稍有不慎,玉石俱損,但是李清照藝高人膽大,偏偏不走尋常路,在那個封建時代,被譽為天花板的一些人文墨客。
她竟然就敢直截了當的說出人家的不足之處,俗話說,人無完人,他們雖被稱為天花板的存在,但是也並不是完美無瑕的,所以,李清照的見解非常合適,在文學歷史上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當然了,人嘛,在很多時候,容易「飄」,為何李清照敢飄,那是因為人家有資本,有實力,一首《孤雁兒》,讓蘇軾的《西江月·梅花》,王安石的《詠梅》都顯得平平無奇了。
《孤雁兒》這首詞是李清照寫於她45歲時期,當時趙明誠已經撒手人寰,家道中落,孤苦無依,只能靠著寫詞作賦來排解內心的惆悵和悲涼。
李清照擅長寫那些悲傷的詞作,不乏梅花,在她的筆下有「此花不與群花比」的高傲,有「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羞澀,有「梅花鬢上殘」的傷感。思念之意在這首詞中更是讓人潸然淚下。
01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前任們為梅花作詞,落筆就很俗套,我試著作一篇,讓你們都知道前人們的詞作都入不了耳。」這首詞的小序中就顯現出李清照對前人們的不屑之意,可以說將文壇得罪了個遍,要是那些人還活著,估計都能被這樣的李清照氣死。
02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
「早晨時候,我從床上甦醒,昨天晚上心中又痛苦到天明,說不完,道不盡的思念,讓我悲傷,沒有一絲一毫的安慰。」這句詞可以說是開門見山,直接將詩詞的主基調奠定成「悲傷」、「消極」,也塑造出悽涼和悲傷的畫面感。一句話,哀思已經無窮無盡地湧過來。
03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香爐中斷斷續續地焚香和涼下來的香爐,陪著我過著冷淡入水的生活。」這句話將氣氛下降到冰點,一個「寒」字透心涼,更加突出了環境的冷清孤寂,也表現出詞人內心痛苦不堪,難以釋懷的悲涼,這個悲苦用具體的景象表達出來,更加的動人心弦,讓人心痛。
04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把玩這玉笛,吹了幾下,突然間梅花就開了,就好像如同我的笛聲一樣寄託著往後能夠好起來的寓意。」這句話耐人尋味,「梅心驚破」成了點睛之筆,詞人語言「劍走偏鋒」,能夠想到這樣的語句,可以說造詣非常高,而且,也表達出感情跌宕起伏的波瀾變化,想要擺脫這愁苦的生活,開始新的徵程。
05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
「微風細雨,這樣的場景有讓我淚流不止。」這句話暗示著,詞人又想起了從前的時光,想到丈夫離去,自己孤苦的現狀,不禁又墜入到無盡的悲傷之中。感情愈發濃烈。
06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吹簫的人已經不在了,人去樓空,已不復當年,我已經肝腸寸斷,但是誰又能知道,誰又能感同身受呢?」這句話運用蕭史典故,寄託對丈夫的思念,表達對丈夫的想念之情。
07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我折下一枝梅花,可是縱觀天上人間,四海八荒,又有誰能讓贈予呢?」這句話升華主題,道盡了無盡的哀思。
全詩至此,戛然而止,全詩只有一個「梅」字,卻句句都是梅,表達的感情卻愈發濃烈,讀懂的人久久不能平復,一曲哀怨之音,在身邊環繞。運用了典故將梅花和思念相結合,表達出自己當下難過又不得排解的無奈。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愛聊歷史吧結語:其實李清照的後半生都在這樣無盡哀思和不斷地自我平復中度過的,無法想像一個女子孤苦無依,悽慘飄零如何自處,當時的時光我們已經無從知曉,只能在她留來的字裡行間中找到些許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