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民憂解民愁紓民困 瀏陽中和打造矛盾糾紛「終點站」

2020-12-22 金臺資訊

人民網長沙10月30日電 「9月初,我接到網格中心關於張某的派單,本來頭疼無措,但村上讓楊顧問協助我解決,他負責普法,我負責說情,軟硬兼施,終於扭轉了張某的思想,還了我們組一片和諧,周圍群眾也為我們點讚。」10月28日,瀏陽中和鎮中和村微網格長張清平表示。

張某是張清平聯繫的村民,在土地權屬、宅基地、鄰裡交流等方面總是與本組農戶發生衝突。近10年來鎮村兩級多次上門調解,也多次籤訂調解協議,但還是新矛盾不斷。

為提升調解水平,從群眾思想上解決問題,中和鎮聘請專業的法律團隊,在7個村全面實行「一村一法律顧問」,讓專業人士融入多元化調解組織。法律顧問對微網格長前期排查出的矛盾「會診」把脈,指導開展人民調解,如果遇到微網格長調解不成功或不適宜調解的矛盾糾紛,就及時導入法定途徑,推進專業團隊與人民調解的深度融合。

憑藉完善的調解機制和強大的人才儲備,中和鎮在今年瀏陽市「三聯三保」信訪工作評比中連續三個季度排名第一,民調躍居長沙市前列。

構建行之有效的多元調解聯動機制的前提是保證民情信息的暢通,防止「小事釀大、大事拖炸」,提高黨員幹部服務群眾的質量和效率。

中和鎮利用「黨建 微網格社會治理指揮調度平臺」,進一步完善鎮級網格信息管理中心功能,加強「黨建 微網格」數位化智能管理,實現線上線下訴求一網聯通,形成了「群眾訴求一次填報、網格中心審核『派單』,調解進度實時查詢、處理過程公開透明、效能監督限時辦結、處理結果及時反饋」的矛盾處理鏈,迅速打通黨員群眾之間的「快車道」,讓「服務」多走路,讓群眾少跑腿。

截至目前,該鎮微網格長共收集民情信息4000餘條,排查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164起,有效調解矛盾糾紛158起,限時辦結率達96%,在信息傳達、矛盾調解、問題處理等方面,充分彰顯「中和速度」。

中和鎮以「黨建 微網格」為抓手,以鎮級網格信息管理中心為載體,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為目標,將創建零非訪、零事故、零發案的「三零」網格工作融入到社會治理的大局,積極探索多元調解聯動機制,全鎮392名微網格長擔任矛盾調解員,形成多層次智能化全覆蓋的調解組織網格,實現治安管控和社會互動的相融、相通、相得益彰。

中和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瀏陽市全面推進『黨建 微網格』,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之時,奮力做好『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中和實踐。」(侯森怡)

相關焦點

  • 7個月調解成功6960件打造社會矛盾解決「終點站」
    此前,許某因與陳某的貨款糾紛而對簿公堂,沒想到法院指派劉倩作為訴前調解員調解該案,10天就讓他拿到了陳某所欠的68000元貨款。今年以來,宿遷市以打造市域社會矛盾解決「終點站」為目標,將非訴糾紛化解工作納入法治宿遷建設和社會治理創新考核,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著力打好矛盾糾紛化解「總體戰」和「阻擊戰」。
  • 泉州市積極探索小區物業矛盾糾紛調解委員會機制_中國經濟網...
    今年以來,泉州市住建局將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列入提高社區社會組織規範化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強基促穩」三年行動的工作要求,在《泉州市「強基促穩」三年行動物業規範提升暨社區社會組織規範化管理2020年實施方案》中要求各地住建部門積極會同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各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採用物業矛盾糾紛調解委員會、陽光議事廳、聽證會等方式加強物業小區日常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提升矛盾調解覆蓋面
  •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打造平安和諧社區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方法途徑,整合多方資源,創新體制機制,推動「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建設,打造東城街道「和合」調解品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榮山派出所強化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打造新時代「楓橋式派出所」
    今年以來,廣元市公安局利州區分局榮山派出所回歸主業抓基層、落實主責夯基礎,緊緊圍繞「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楓橋經驗,結合轄區矛盾糾紛多工作實際,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多措並舉,紮實推進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全力打造新時代「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 成都高新中和街道:「包片駐點」進社區「流動接訪」聽民聲
    會議強調,社區兩委成員要提高認識,以高度的責任心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充分利用「廉潔同心」壩壩會、廉情直通車以及流動接訪等活動傾聽群眾心聲,知民情,維民權,解民憂,化民怨,紓民困。同時要做好宣傳工作,用社區做出的實實在在的成績來獲得群眾的理解和認同,為轄區群眾落實力所能及的實事,努力提升轄區群眾滿意度。聽民聲,解難事,問需於民壩壩會。
  • 陝西安康:漢陰縣澗池鎮狠抓矛盾糾紛化解全力打造市級平安示範鎮
    7月30日,陝西省安康市漢陰縣澗池鎮在鎮會議室組織召開了鎮人民調解員培訓會及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百日行動安排部署會,22個村(社區)、派出所、駐地交警中隊等駐鎮單位負責人共計60餘人參加了會議。會上由派出所、司法所、駐地交警中隊通報了2020年上半年以來矛盾糾紛、治安案件、交通事故糾紛發生情況及特點,並對下半年矛盾糾紛預防和排查調處作了具體安排。司法所組織大家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調解法》《陝西省人民調解員管理服務辦法》和《漢陰縣人民調解案件補貼辦法》相關內容,就如何做好人民調解工作,規範調解案卷作了具體的調解培訓。
  • 在這裡,從小巷到大廳,都是解憂止紛的「終點站」!
    在麗水,縣級矛調中心已成為解決矛盾糾紛的「終點站」。一場「攻堅戰」成為了試金石——今年,麗水市開展疑難歷史積案專項攻堅行動,累計處理各類歷史遺難案事件113件。厲行「麗水之幹」的使命擔當,麗水持續深化平臺、區域、服務、力量、責任五個統籌,真正把縣級矛調中心打造成為信訪和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社會治理事件處置、社會風險研判的「戰鬥堡壘」,走出了一條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路子。
  • 蘭溪公安:發揮調解「特色」助推基層矛盾治理
    民主與法制網浙江訊(記者 傅瀟瀟 □蔣定國 通訊員 程翼飛)浙江省蘭谿市公安局積極探索多元高效的矛盾糾紛化解方式,以市「矛調中心」為載體,發揮各個品牌調解「特色」,努力做到群眾矛盾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全力打造矛盾糾紛的「終點站」,奏響基層矛盾治理的「合唱曲」。
  • 糾紛解決在源頭 矛盾化解在「訴」外——《河北省多元化解糾紛條例...
    程序銜接不暢等問題待解,亟需地方立法規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制,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複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 蒼南縣司法局紮實推進跨省海上矛盾糾紛聯防聯調機制建設
    蒼南縣司法局依託跨省聯防聯調機制,創新打造跨省海上矛盾糾紛聯防聯調協作機制,實現資源聯動、糾紛聯調。工作開展以來,共化解海上矛盾糾紛案件200多件,涉案資金1500多萬元。一、立足於「合」字,構建統一指揮的組織架構。
  • 龍華街道:探索超大城市人口密集區矛盾糾紛化解新模式
    要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2019年,龍華區龍華街道全年處理各類信訪事件達3840宗,調處各類矛盾糾紛達1111宗,矛盾糾紛化解仍處於高位運行狀態。如何在超大城市人口密集區探索出一條矛盾糾紛化解的新路子來,龍華街道從體制機制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 遇到矛盾糾紛怎麼處理?找「老娘舅」!
    在外部業務上做到規範運行,建立健全全區矛盾糾紛排查月分析制度,定期向區委政法委「大調解指導中心」報告情況;指導鎮、村兩級調解組織開展矛盾糾紛周排查制度,每周牽頭化解區內疑難複雜矛盾糾紛,敏感性糾紛及時上報,第一時間處置,確保全區人民調解工作規範有序開展。
  • 「網格化」+「微信群」 寶華鎮多舉措化解安置小區矛盾糾紛
    金山網訊  自寶華鎮打造「寧鎮揚一體化先行示範區」以來,目前有寶華花園、鳳壇花園、建花苑、花山人家、玉蘭花園等多個安置小區
  • 我市「個人品牌調解室」 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小題大做」
    日前,記者從市司法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司法部門踐行新時代江門「楓橋經驗」,發揮優秀人民調解的示範促進作用,積極探索和豐富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的新路子,開展個人特色品牌調解工作室的建設,增加化解多元糾紛的途徑,把糾紛解決在基層,建立適應社區實際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打造具有僑鄉特色的人民調解經驗。目前,全市個人調解工作室數量已達到10個。
  • 內蒙古呼和浩特著力構建四級矛盾糾紛化解聯合服務平臺
    各中心安排政法單位、信訪、人社、勞動監察、教育等多部門入駐,依據市委政法委出臺的《關於加強矛盾糾紛化解聯合服務中心運行、健全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聯合服務機制的指導意見》各司其職,協調聯動,多元配合化解矛盾糾紛。
  • 城南新事——瀏陽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特別報導之一
    2020年,瀏陽市委提出,要推動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同頻共振,著力打造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瀏陽之治」。在「大幹一百天實現雙過半」競賽活動中,全市各鄉鎮、街道呈現出「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蓬勃態勢。今起,瀏陽市融媒體中心推出年度策劃報導「競帆·瀏陽之治」,以部分鄉鎮、街道為觀察樣本,探索「瀏陽之治」的基層路徑,為全市鄉鎮、街道發展鼓勁加油。
  • 南充順慶: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由「盆景」點綴到「楓景」滿園
    近年來,南充市順慶區緊緊扭住矛盾糾紛「牛鼻子」,努力探索多元化解新方法、新途徑,夯實預防基礎,精準化解矛盾,創新楓橋經驗,多元化解工作「盆景」紛呈,亮點突出,「楓景」豐碩,百花滿園。 夯基礎、抓預防,築防線、固前沿 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不斷加強制度建設、陣地建設和糾紛排查,全面加強源頭預防。
  • 泰寧:共享共聯共建,聚力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化解
    本網訊(鄒敏)為進一步完善家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有效預防化解家庭矛盾糾紛,防範「民轉刑」類案件發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泰寧縣依託婚姻家庭輔導中心,採用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通過「1+2+N」共享共聯共建模式,推進家庭矛盾糾紛化解。
  • 代表履職,在一線化解矛盾糾紛
    代表們來到泰興市人民法院「何健忠調解工作室」,得知調解工作室成立一年多以來,全國人大代表何健忠和14位人民調解員已在訴前成功調解矛盾糾紛646件,調解成功率達42.25%,不禁由衷稱讚。  人大代表如何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深度、實質化參與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推動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司法需求?同時這樣的深度、實質化參與,是否可以助力代表更好地履行其監督職能?
  • 【踐行楓橋經驗】 矛盾不出村 「彩禮」糾紛門口解
    【踐行楓橋經驗】 矛盾不出村 「彩禮」糾紛門口解 2021-01-11 2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