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10月30日電 「9月初,我接到網格中心關於張某的派單,本來頭疼無措,但村上讓楊顧問協助我解決,他負責普法,我負責說情,軟硬兼施,終於扭轉了張某的思想,還了我們組一片和諧,周圍群眾也為我們點讚。」10月28日,瀏陽中和鎮中和村微網格長張清平表示。
張某是張清平聯繫的村民,在土地權屬、宅基地、鄰裡交流等方面總是與本組農戶發生衝突。近10年來鎮村兩級多次上門調解,也多次籤訂調解協議,但還是新矛盾不斷。
為提升調解水平,從群眾思想上解決問題,中和鎮聘請專業的法律團隊,在7個村全面實行「一村一法律顧問」,讓專業人士融入多元化調解組織。法律顧問對微網格長前期排查出的矛盾「會診」把脈,指導開展人民調解,如果遇到微網格長調解不成功或不適宜調解的矛盾糾紛,就及時導入法定途徑,推進專業團隊與人民調解的深度融合。
憑藉完善的調解機制和強大的人才儲備,中和鎮在今年瀏陽市「三聯三保」信訪工作評比中連續三個季度排名第一,民調躍居長沙市前列。
構建行之有效的多元調解聯動機制的前提是保證民情信息的暢通,防止「小事釀大、大事拖炸」,提高黨員幹部服務群眾的質量和效率。
中和鎮利用「黨建 微網格社會治理指揮調度平臺」,進一步完善鎮級網格信息管理中心功能,加強「黨建 微網格」數位化智能管理,實現線上線下訴求一網聯通,形成了「群眾訴求一次填報、網格中心審核『派單』,調解進度實時查詢、處理過程公開透明、效能監督限時辦結、處理結果及時反饋」的矛盾處理鏈,迅速打通黨員群眾之間的「快車道」,讓「服務」多走路,讓群眾少跑腿。
截至目前,該鎮微網格長共收集民情信息4000餘條,排查矛盾糾紛和信訪問題164起,有效調解矛盾糾紛158起,限時辦結率達96%,在信息傳達、矛盾調解、問題處理等方面,充分彰顯「中和速度」。
中和鎮以「黨建 微網格」為抓手,以鎮級網格信息管理中心為載體,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為目標,將創建零非訪、零事故、零發案的「三零」網格工作融入到社會治理的大局,積極探索多元調解聯動機制,全鎮392名微網格長擔任矛盾調解員,形成多層次智能化全覆蓋的調解組織網格,實現治安管控和社會互動的相融、相通、相得益彰。
中和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瀏陽市全面推進『黨建 微網格』,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之時,奮力做好『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中和實踐。」(侯森怡)